文章目錄
- 摘要
- 12.11
- 12.20
- 12.21 DAY1(政治/英語)
- 政治
- 英語
- 12.22 DAY2(數學/專業課)
- 數學
- 專業課
- 結束
- 估分
摘要
在24年的12月里,Ashy完成了他的考研沖刺,順利的結束了他本年度的考研之旅。
在十二月里,尤其是在考試的兩天,發生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留作這一段難忘旅程的回憶。
12.11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12月11日說起。
12月11日的凌晨是發放準考證的日子。考研考點都集中在中學之中,既有福山區的,也有萊山區和芝罘區的。如果考點離學校比較遠,那就要在學校周邊提前預定旅館。
凌晨00:10 的時候,我剛剛結束了肖四的背誦任務,早已經是背的頭暈眼花,只想早點躺在床上進入夢鄉。
睡之前瞄了眼手機,只見佬齊給我發了個“在哪怒”。我百思不得其解,質疑這家伙是不是學考研學傻了,已經神志不清了。仔細想了想才想起來今天凌晨是發放準考證的時間,他在問我考點在哪里。原來是我背政治背的忘記了今天需要下載準考證。
我快速搬出了電腦,打開了研招網,下載了我的準考證。
“你什么考點?”我問道。
“崇文中學”。佬齊回答。
我驚奇的看到我的考點,居然也是崇文中學。命運的時針就在此時悄悄轉動了。
崇文中學在福山區。我慢悠悠的打開我的攜程旅行,準備訂考研房。打開按距離排序的選項,最近的房源都在一公里左右,且每晚的價格都在400+。在我猶豫著應該訂哪一家的時候,靠上邊的幾家就在我眼皮子底下水靈靈的沒有房源了。我快速選中了最近的一家,打算訂兩晚上,一看微信,就剩400塊了,找同學求助了500塊,才把房訂上。
“哪個酒店”,佬齊問我,并配了一個叼圖。
“金凱商務”。我心想不能酒店也這么巧吧。
“不是 , 哥們”佬齊問。
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命運的齒輪又悄悄轉動了一下,恰好是同一個酒店。
于是我們約定12.20一起去賓館。
12.20
下午三點,我們從學校出發。大約三點半到了酒店。
酒店離學校很近,大概只有一公里的距離。出了酒店右轉,走一二百米,就能看到一個菜市場。穿過菜市場,一個巨大的“多功能廳”映入眼簾,那正是崇文中學中的建筑。
我很喜歡那個菜市場,那很有煙火氣。相較于每天兩點一線的令人麻木的“監獄”生活,嘈雜的叫賣聲讓我感到放松,讓我有安心的感覺。我天真的暢想著等到我老的時候,要在菜市場旁邊安家,每天都能在這邊溜溜彎。
菜市場里有琳瑯滿目的好吃的。有飄香的煮玉米,那種香甜的味道常常讓我心馳神往。也有精致的糕點店,里面的包裝精美的糕點讓我有一種沖進去消費的沖動。還有臘肉店,里面的鹵制品和臘肉的香味仿佛要把我的魂勾走。各種時令蔬果,男女服裝,生活用品也是應有盡有。或許是在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城市里生活了太久,見到了菜市場有了一種異樣的親切感。
我們一行人來到校門口,匆匆看完了考場分布,就回到了旅館。
第一天要考的科目是政治與英語。我帶了一套政治題和一套英語題。打算最后再找找狀態,做上一做。但是留給我的時間明顯不是很多了。于是我打算簡單做一套政治的主觀題(2h5min),再背兩遍肖四(2h),溫習一下英語作文(10min)就立即睡覺。
做完了政治主觀題,感覺遇到沒背過的題寫的略微有些吃力,將將壓著時間寫完,祈禱明天多壓中幾個大題。
這時候已經餓的不行了,跟佬齊出去吃了點東西,回來背了兩遍肖四,看了一下自己的英語模板。這時候已經十點左右了,也頭昏腦脹了,遂倒頭就睡。
12.21 DAY1(政治/英語)
政治
早上六點半,我被嘈雜的鬧鐘聲吵醒。或許六點半對我來說并不是一個吉利的時間,因為這時候我的腦子昏昏沉沉,沒有絲毫的清醒感。但長達八個半小時的睡眠時間確保了我有精力從床上爬起來,去參加今天的考試。
我簡單的洗漱了一下,帶上了準考證和身份證,和佬齊一起去吃早飯。
早餐館就在酒店旁邊,油條,火燒,餡餅,水煎包,大包子。還有豆漿,八寶粥,疙瘩湯,老豆腐。多樣的選擇讓我的胃口和心情都很好,但不敢吃太多,點了一份肉的餡餅和一份甜豆漿。餡餅剛出爐不久,餅皮都還是酥的,香味在我的鼻尖縈繞,我迅速解決了戰斗之后,就向考場進發。
我進考場進的非常早,八點半開始考試,七點半我就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那時監考老師還沒來,我也沒意識到需要經過監考老師的核對才能進入考場。在座位上發了一會呆,監考老師來了,把我們趕了出去。等到規定時間才讓我們進去。
我坐在窗邊的凳子上,繼續對著遠方的景物發呆。天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這是天氣預報二十天之內的唯一一場雪,不偏不倚的下在了考研的第一天。我看著窗外胡亂紛飛的大雪,想起了我第一次去初中報道的時候,天上下著綿密的小雨,我騎著我的小山地車,和那時的伙伴一起踏進初中的嶄新校園,心中充滿了激動。我想起了高考的前夜,我久久無法入眠,充滿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對現在的迷茫。我想了第一次去蘇州比賽,我們成績很差,傾盆的暴雨映襯著我們失落的心情,我們就像逃兵一樣匆匆的離開了賽場。
我的思緒在過往中游蕩,直到一聲清脆的鈴聲把我從回憶拽回了現實。是時候入場了。我通過了身份核驗,順利的坐在了我的位置上。我們考試的樓是初中部,桌椅都是初中小朋友的mini小桌椅,對我這種體型偏胖的人來說很不友好。并且由于桌子為了防作弊,都是反放,加之以這套桌椅的設計,導致根本沒有放腳的地方,十分反人類。我在座位上適應了一會新座位,不一會,就到了考試的時間。
當我拿到試卷,簡單的瀏覽了一下大題。我習慣于提前看一眼大題的題目是否好答,以便于更合理的為后面的大題留出時間。“頂層設計” , “抗日戰爭” ,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 “數字經濟” , “數字鴻溝”。當看到這些字眼的時候我不免心頭一緊,這幾個題目是我在訓練中以及背誦中完全沒有見過的主題詞。雖然我在考試前模擬了出現我不熟悉的題目的情況,但一下出現這么多還是讓人有點小緊張。于是我大概估計了今年政治大題并不會太好答,需要留出更多一點的時間來答題。
迅速進入選擇題部分,今年的選擇題讓我做的很迷。就是那種對于正確答案不確定的迷,很多題好像就是選擇那個選項,但是很多時候問為什么又說不出來,我只好憑著自己的直覺做題。單選并不算很好做,到了多選題,有一部分是送分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十分棘手,考察的十分新穎,我有點疲于應對,看了眼時間用的稍微有點超,我就匆匆把幾個不太確定的題蒙了蒙,迅速結束了選擇題部分。
來到大題部分,我的策略是先寫好寫的,把盡可能好寫的分拿到。我首先鎖定了35題,35題考察了“制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以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肖四中對于這一部分的語料非常多,不僅有“堅持制度建設為主線” , 還有一系列和后面幾個關鍵詞強相關的預料,我很快對這一部分完成了作答。
隨后來到37題,37題是思修題,從治沙人的角度考察了“精神信念”和青少年的擔當。肖四中同樣有很多這方面的語料,比如“中國精神” ,“向英雄模范學習”,“奉獻精神”等等。也算是有話可說。
再往后來到38題。38題是時政題,各大機構對于時政題大都壓的是金磚國家,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類的方向。但是時政題考了“數字經濟”,“數字鴻溝”。我覺得有點棘手。但是仔細分析還是有可以答的語料。第一問問的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我答了肖四中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以及為什么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只要結合一下數字經濟的材料一切就變得十分合理。第二問到了推動網絡空間創新發展,安全發展以及普惠發展。創新可以答創新的重要性,安全可以答科學技術的兩面性以及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統一,普惠發展可以答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雖然是全新的題目,但是還是可以從肖四的語料中找到答題的角度。
往后是36題,史綱。關鍵詞是“抗日戰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我對于這個題的語料僅限于選擇題的積累,而在考前的備考中絲毫沒有一點關于這個題目的主觀題內容。我只好硬著頭皮往上寫,發揮自己的瞎編能力,也是勉強寫滿了。
最后是令人頭大的馬原。我考前背的破立統一呢,矛盾的不平衡性呢,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呢,守正創新呢。這個題是最讓我頭疼的,馬原理不知道原理瞎扯再多也沒分數,但我還是填滿了答題紙,把我能想到的有關的東西都扯上去了,希望老師能多施舍幾分。
考試的過程中肚子一直在咕咕叫,雖然吃了早飯,但還是在大題寫到一半的時候餓的不行。考完我迅速去買了午飯吃,并在酒店稍微休息了一會。
整套題目難度還是在線的,與往年題目風格略有變化。
英語
來到下午,是英語的主場。
發下試卷來,首先看了看大小作文。大小作文都很常規,我用了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結束了大小作文。除了十分降智把大作文第一段頂格寫了,其他還都可以。為后面起碼節省出十分鐘的時間。(大小作文我分配了50min)
來到閱讀,因為前面節省出了一部分時間,我信心還是比較充足。做完A篇,中規中矩。然而出題老頭的壞心思都在B篇等著呢。哈哈。。。我的B篇整整做了半小時,剛好把前面的節省出來的時間全部用掉。這個B篇又臭又長還難讀,真的是很難處理。我做到一半的時候就感覺不太對,但是只能硬著頭皮做完。來到C,D兩篇,由于不敢再把時間用超掉影響后面的題目,就是很中規中矩的處理。最終卡點結束了閱讀題。做完感覺整體難度還是比較高的,其中一些題目的某些選項迷惑性非常強,很難去做處理,讓我做的非常艱難。
來到新題型,新題型中規中矩,但是有幾個迷惑性非常強的選項。屬于那種出題人想讓你拿分,但是不想讓你把分全拿走的感覺。
做完新題型,緊接著就是翻譯。翻譯真是離譜,這次翻譯真的是太多了。倒不是說多難,就是內容多。平時的翻譯我20min是一定能結束的,但是這次的翻譯我整整做了25min,差點答題紙就不夠寫了。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后面的完型只有15min去做了。
最后來到完型,由于我只剩15min做完型,是真的緊的不行。這時候打了15min之后收卷的鈴,我更緊張了。但是也是只能硬著頭皮做。在收卷前三分鐘堪堪做完。
整套卷給我的感覺就是綜合難度很大,尤其是BD兩篇閱讀,很難讀。雖然主觀題降低了難度,但是客觀題部分的四篇閱讀,新題型,甚至是完型與往年相比都不是太好處理。
晚上考完,回到酒店。本來想做做數學卷子找找手感,但是英語給我做的頭昏腦漲,已經不再具備了思考的能力。吃過晚飯,簡單休息了一會,我做了一套選填,但是頭很痛,什么都不想思考。遂放棄了掙扎,上床睡覺。
12.22 DAY2(數學/專業課)
數學
數學是我的薄弱項,也是我最害怕的一門。考不考得上都取決于數學的發揮,希望下輩子沒有數學。
依舊是早上六點半,依舊是起了床。依舊是那個早餐店,這次我吃了整整兩個餡餅,寧愿做撐鬼也不做餓死鬼。但顯然我低估了自己的胃容量,我吃完之后感到一切正常。
來到考場上,其實還是有點緊張的。我總是擔心顧慮的太多,這是我的特點。我怕數學發揮爆炸,我怕自己算的都錯,我也怕自己大題什么都不會。
來到選擇題部分,選擇題中規中矩,50min的時間里我做了七個左右,剩下三個只好蒙了上去。
填空部分,40min做了前五個,最后一個也沒有做,而是為大題多留點時間。
來到大題,第一個大題是我熟悉的定積分,但是有點計算量,做了一會簡單拿下。
第三大題是我熟悉的一般極值,做了一會也拿下。
然后來到了二重積分。二重積分也有一定的計算量,算到最后出現了一個需要兩次降冪的三角函數,我非常討厭算這個東西,也不是很好算。于是我打算舍棄掉結果分,只要過程分,把過程寫了上去。
來到第二題解答題,是一個求極限的大題。是一個大概泰勒展開然后湊一湊導數定義的形式。做了一做,也結束了戰斗。
來到線代,這個題比較降智,第一問我用了一個比較難算的方法,導致第二問只算了一半,就收卷了。
什么?你問我為什么沒寫證明題?證明題我都是默認放棄的。安啦,要是二戰我一定會考慮做證明題的。
總結一下就是做的稀碎,希望能看到這的準備考研的小伙伴好好學數學,不要讓數學拉分。
專業課
由于專業課號碼相同的同學在相同考場,于是我和佬齊在同一個考場,也看到了幾個熟悉的面孔。大家都是考數據結構的同學。
數據結構整體難度適中,但有幾個題出的比較怪,不知道怎么形容比較好,就是感覺特別別扭。每年都要放幾個比較別扭的題上去。
考試一開始,需要考生自己啟封試題。我用小刀在信封邊上劃開一個豁口,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信封的內舌。等我完全劃開了,我才發現沒有信封是沒有內舌的,有點小怪。
考試進行了一半,我才發現自己沒貼條形碼,匆匆忙忙的又把條形碼貼上了。
考試最后兩道大題是代碼填空和算法設計。代碼填空中有一道鏈表的選擇排序,鏈表選擇排序實現起來有點復雜,我也不太熟悉,花了一段時間做完了之后,來到了最后的算法設計。
第一道是基于逆鄰接矩陣的拓撲排序,并不是太難,花了二十分鐘做掉了。第二道是一個不算太難的題,給出一個序列 a ,下標1 - n,執行一定的操作使元素 a[n] 放到排序后的位置上,要求是比較次數不超過 n 次。我一想,這不就是快速排序的元素定位嗎,把a[n]看作樞紐元素,執行快速排序的一次操作,剛好定位樞紐元素。我快速的寫了上去。但是我突然發現,題目沒說到底是關鍵字的比較次數不超過 n 次還是所有的比較次數不超過 n 次。使用快速排序只能保證關鍵字比較次數不超過 n 次,無法總共的比較次數不超過 n 次 。這就很別扭。于是我又想了另外一個算法,即統計序列中比a[n]小的元素個數,記為x,交換a[n]與a[x+1]即可。這樣無論怎么理解這個比較次數都不超過n次。我又花了十分鐘,寫了一個新的出來。這時候離收卷只剩五分鐘。
我又簡單檢查了一下,把試卷和答題紙塞到信封里,密封好,等待著最后的收卷。
結束
走出考場的那一刻,如釋重負。我曾無數次在失眠的時候,在床上輾轉反側的時候想象當我考完了走出考場的時候我會是什么心情。我此時此刻只是感到了解脫和一絲慰藉,至少我也是堅持到了最后。
我和佬齊討論著剛剛做的題目,或許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我們在考點門口拍了照,我想紀念一下這一刻,至少留下點記憶,證明我來過。
或許我又要陷入新一段的迷茫了,迷茫是常有的事。或許我又要迎來更多的任務要去做。或許我能在出成績之前好好的玩一玩。但不管怎么樣,一切都結束了。
估分
我本來是不想再估分的,但是考都考完了,總得心里有點數,所以還是估了估分數。
政治選擇題大概在 32 - 35左右 , 主觀題保守估計在25分左右。
英語客觀題40 , 主觀題同樣保守估計在25分左右
數學估計在100分左右
專業課沒有答案,先估計在120分左右
總分預估在340 - 350左右
招生人數略微上漲幾個。
去年的復試線是332分,千年的復試線是326分,希望今年不會漲太多復試線。
希望專業課能拉我一把。
祝自己好運。
或許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好結果,或許最終我會落榜,或許我會二戰,或許我會回到LDU讀研究生,或許我會去面一面工作。但不論怎么樣,我希望自己不會被生活打倒,勇敢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