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本地環境(Local Environment,簡稱 LOCAL)
開發環境(Development Environment,簡稱 DEV)
測試環境(Testing Environment,簡稱 TEST)
集成測試環境(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 Environment, 簡稱 SIT)
用戶驗收測試環境(User Acceptance Testing Environment, 簡稱 UAT)
概念驗證環境(Proof of Concept Environment, 簡稱 POC)
預生產環境(Pre-Production Environment(Staging Environment), 簡稱 PRE(Staging))
生產環境(Production Environment, 簡稱 Pro 或 Onl)
最佳實踐
在軟件開發過程中,不同的環境用于不同的階段,以確保軟件的質量和穩定性。接下來詳細介紹一些常用的環境及作用。
文章持續更新中,微信搜索【路多辛】優質文章
本地環境(Local Environment,簡稱 LOCAL)
- 用途:開發人員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搭建的開發環境,用于編寫、自測和調試代碼,不與其他開發人員共享資源。
- 特點:高度定制化,包含開發工具、IDE、調試器等。
- 配置: 配置靈活,適合快速開發和調試。
開發環境(Development Environment,簡稱 DEV)
- 用途:涉及到團隊協作的時候,本地環境就很難滿足調試完整功能代碼的需求了,開發環境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開發環境是一個共享的工作環境,用于整合開發人員的代碼并用于聯調。在開發環境中,開發人員可以將各自開發的功能模塊整合在一起進行聯調。因為開發環境是專門為開發人員準備的環境,為了開發調試方便,一般打開全部錯誤報告和測試工具。
- 特點:高度定制化,包含開發工具、調試工具等。
- 配置:配置靈活,適合開發和調試。
測試環境(Testing Environment,簡稱 TEST)
- 用途:用于測試代碼的環境,確保代碼在不同場景下的正確性。一般是提供給測試人員使用,為測試人員提供一個可控的用于測試代碼功能的環境。
- 特點:與生產環境相似,但用于測試目的。
- 配置:包含測試框架和自動化測試工具。
集成測試環境(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 Environment, 簡稱 SIT)
- 用途: 用于集成多個模塊或服務,并進行系統級測試。
- 特點: 確保各個模塊或服務集成在一起時沒有問題。
- 配置: 與生產環境類似,包含所有需要集成的組件。
用戶驗收測試環境(User Acceptance Testing Environment, 簡稱 UAT)
- 用途: 用戶或業務團隊進行驗收測試,驗證系統是否滿足業務需求。
- 特點: 接近生產環境,包含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數據。
- 配置: 與生產環境盡量一致,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
概念驗證環境(Proof of Concept Environment, 簡稱 POC)
- 用途: 用于驗證新技術、新架構或新功能的可行性。
- 特點: 臨時環境,專注于驗證特定的概念或技術用途。
- 配置: 根據需要臨時配置,可能不完全與生產環境一致。
預生產環境(Pre-Production Environment(Staging Environment), 簡稱 PRE(Staging))
- 用途: 用于最終測試和驗證的環境,模擬生產環境。
- 特點: 與生產環境幾乎相同,用于性能測試、負載測試等。
- 配置: 與生產環境配置、數據和設置盡量一致。
生產環境(Production Environment, 簡稱 Pro 或 Onl)
- 用途: 實際用戶使用的環境,運行正式發布的軟件。
- 特點: 高可用性、安全性、穩定性和高性能。
- 配置: 包含負載均衡、數據庫、緩存、監控和日志管理工具等。
最佳實踐
具體選擇搭建哪幾套環境要根據實際的研發情況來看,例如團隊規模、研發流程等,不管搭建哪幾套環境,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則:
- 環境隔離: 確保不同環境之間的隔離,避免相互影響。
- 一致性: 盡量保持各個環境的一致性,尤其是預生產和生產環境。
文章持續更新中,微信搜索【路多辛】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