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冬奧會網絡安全中國代表隊,CSDN Top100,就職奇安信多年,以實戰工作為基礎著作 《網絡安全自學教程》,適合基礎薄弱的同學系統化的學習網絡安全,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核心的技術。
這一章節我們需要知道應急響應流程是什么,安全事件分類分級的概念,以及災備的RPO和RTO標準。
應急響應是為了應對信息安全事件所做的準備,以及事件發生后采 取的措施。
應急響應
- 1、安全事件分類分級
- 2、應急響應組織架構
- 3、應急響應流程
- 4、災備
1、安全事件分類分級
無論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故意還是非故意,只要影響了資產的安全屬性CIA,都算安全事件。
不同的事件類型需要制定不同的應急預案,所以我們需要先知道安全事件分為哪幾類。
GB-Z 20986-2007將安全事件分為7類:
- 有害程序事件:比如病毒、蠕蟲、木馬、僵尸網絡、網頁被插入惡意代碼。
- 網絡攻擊事件:比如拒絕服務、后門、漏洞攻擊、掃描嗅探、釣魚、干擾網絡。
- 信息破壞事件:比如信息篡改、假冒、泄露、竊取、丟失。
- 信息內容安全事件:比如煽動游行、炒作輿論熱點到一定規模。
- 設備實施故障。
- 災害性事件。
- 其他安全事件。
GB-Z 20986-2007按照信息系統的重要程度、系統損失、社會影響,將安全事件分為4個級別:
- 特別重大事件(Ⅰ級):信息系統中斷2小時以上、影響人數100萬人以上;或10億以上經濟損失;或對國家造成特別嚴重威脅。
- 重大事件(Ⅱ級):信息系統中斷30分鐘以上,影響人數10萬人以上;或1億以上經濟損失;或對國家造成嚴重影響。
- 較大事件(Ⅲ級):信息系統中斷;或1000萬以上經濟損失;或對國家造成較嚴重影響。
- 一般事件(Ⅳ級)
擴展:每個事件級別的三個條件,不需要同時滿足所有條件,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行。實際執行時,可以根據企業情況修改事件分級的標準。
2、應急響應組織架構
如果企業沒有單獨的應急響應組織,那么應急響應就由安全人員承擔,就比如安服兼任應急。
應急響應組織架構應包含以下5個部分:
- 應急響應領導組:協調資源,最終決策。
- 應急響應技術保障組:制定角色職責分工、協同調度方案、事件技術對應表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撐。
- 應急響應專家組:評估安全事件,提出建議。
- 應急響應實施組:分析并確定應急等級和策略,進場應急、總結并提交報告,組織應急演練。
- 應急響應日常運行組:系統日常運維、災備,評估并控制事件損害,維護應急文檔,參與應急演練。
3、應急響應流程
應急響應的流程分為準備、檢測、遏制、根除、恢復、跟蹤總結6個階段:
- 準備:制定應急響應計劃并演練,準備好相關人力物力資源。
- 檢測:實時檢測并報告,確定事件級別、類別并通告事件。
- 遏制:協調用戶按照應急響應計劃,限制事件影響的范圍。
- 根除:分析、確定、消除原因,避免事件再次發生。
- 恢復:還原備份或直接恢復業務,將系統恢復到正常狀態。
- 跟蹤:分析、總結、完善應急響應計劃,提交應急響應報告。
應急響應排查思路和具體知識點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Windows應急響應排查思路
Linux應急響應排查思路
4、災備
災備用來保證業務經歷災難后,仍然能夠最大限度的提供服務。
災備有兩個標準:RPO 和 RTO。
- RPO是恢復點目標,是指災難發生后,數據恢復到哪個時間點,也就是丟失了多少時間的數據。
- RTO是恢復時間目標,是指災難發生后,恢復業務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業務停頓了多少時間。
RPO和RTO從邏輯上可以為零,但實際項目中很完全實現。
災備需要定時備份業務數據,用磁帶或硬盤存儲多個時間點的備份數據,備份方式有完整備份、增量備份、差異備份三種:
- 完整備份每次都備份全部的數據,備份速度最慢,但恢復速度最快,會清除備份標記。
- 增量備份只備份上次備份后改動的數據,備份速度最快,但恢復速度最慢,會清除備份標記。
- 差異備份只備份上一次完整備份后改動的數據,備份和恢復速度居中,不清除備份標記。
備份數據的存儲,有DAS、NAS、SAN三種存儲方式:
- DAS是直接附加存儲,直連存儲設備,可以理解為給服務器加硬盤,性能高、存儲量大但占用服務器資源,不方便管理。
- NAS是網絡附加存儲,通過網絡連接存儲設備,不占用服務器資源,但會占用帶寬,網絡傳輸可能會泄露數據。
- SAN是存儲區域網絡,搭建專用網絡存數據,效率高但成本也高。
存儲數據的磁盤通常會做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也就是冗余磁盤陣列,簡單來說就是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磁盤的不同位置。常用的有RAID 0、1、5這三種模式:
- RAID 0:把多塊磁盤串聯成一個整體,多個磁盤可以同時讀寫數據,性能高但沒有冗余能力,一塊磁盤故障數據就被破壞。至少需要兩塊硬盤。
- RAID 1:一個磁盤上寫數據時,另一個磁盤上會生成鏡像文件,磁盤利用率低,但有冗余能力,一塊磁盤故障了數據也不會破壞。至少需要兩塊硬盤。
- RAID 5:兩塊以上磁盤讀寫數據,第三塊盤存奇偶校驗信息,性能高并且有冗余能力,至少需要三塊硬盤。
擴展:多塊磁盤不做RAID時,寫入數據會寫入到同一塊磁盤中,比如寫入abcd,就直接在一塊磁盤上一次寫入a、b、c、d,讀取的時候也只在一塊磁盤上讀,因為磁盤之間是獨立存在的,即使我讀取大量數據,這塊磁盤全力運轉快冒煙了,其他硬盤也會空閑,利用率就低。做了RAID 0,時,寫入數據會同時寫入到多個磁盤中,比如寫入abcd,會在一盤寫入a的時候,同時在二盤寫入b,在一盤寫入c的時候,同時在二盤寫入d,讀取的時候,會同時在一盤二盤讀取,大家一起忙,誰都別想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