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主頁:誓則盟約
- 系列專欄:IT競賽 專欄
- 關注博主,后期持續更新系列文章
- 如果有錯誤感謝請大家批評指出,及時修改
- 感謝大家點贊👍收藏?評論??
494.目標和【中等】
題目:
給你一個非負整數數組?nums
?和一個整數?target
?。
向數組中的每個整數前添加?'+'
?或?'-'
?,然后串聯起所有整數,可以構造一個?表達式?:
- 例如,
nums = [2, 1]
?,可以在?2
?之前添加?'+'
?,在?1
?之前添加?'-'
?,然后串聯起來得到表達式?"+2-1"
?。
返回可以通過上述方法構造的、運算結果等于?target
?的不同?表達式?的數目。
示例 1:
輸入:nums = [1,1,1,1,1], target = 3 輸出:5 解釋:一共有 5 種方法讓最終目標和為 3 。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1 + 1 + 1 + 1 - 1 = 3
示例 2:
輸入:nums = [1], target = 1 輸出:1
提示:
1 <= nums.length <= 20
0 <= nums[i] <= 1000
0 <= sum(nums[i]) <= 1000
-1000 <= target <= 1000
分析問題:
設?nums?的元素和為?s,添加正號的元素之和為?p,添加負號的元素(絕對值)之和為?q,那么有
- p+q=s
- p-q=target
化簡得:
- p = (s+target) / 2?
- q = (s-target) / 2
? ? ? ? 我們找所有元素里面選取出來的元素和恰好為p的方案個數,那么這就變成了一道經典的0-1背包問題的變形,找恰好裝capacity,求方案數/最大/最小價值和,capacity指的是容量,也就是這里的負數的和的絕對值。
????????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傳統的0-1背包問題的求解過程來解題,帶上cache數組以便達到記憶化的一個效果。
????????此處也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用一個二維數組f來替代遞推函數dfs:
????????首先創建一個二維數組f,其中n表示數組的長度,target表示目標值,該數組用于記錄不同狀態下的結果。
????????然后將f[0][0]初始化為1,這是一個基礎的起始條件。接下來通過兩個嵌套循環進行計算。外層循環遍歷一個名為nums的數組,其中的每個元素x代表物品的價值。內層循環遍歷目標值target的所有可能取值。在循環內部,根據不同條件更新f數組的值。
- ????????如果c小于x,說明當前考慮的物品價值x大于當前的目標值c,無法選擇該物品,所以f[i + 1][c]保持與f[i][c]相同。
- ????????如果c大于或等于x,那么f[i + 1][c]等于f[i][c]加上f[i][c - x],這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該物品,所以要將不選擇該物品的情況(f[i][c])和選擇該物品的情況(f[i][c - x])的結果相加。
????????最后,函數返回f[n][target],即最終在考慮了所有物品和目標值的情況下的結果。
代碼實現:
優化前:
class Solution:def findTargetSumWays(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int:# p = (s+t) /2target += sum(nums)if target < 0 or target % 2:return 0target //=2n=len(nums)@cache # 保存記憶def dfs(i,c): # i是剩余多少個物品沒裝 c是當前背包剩余容量if i<0:return 1 if c==0 else 0if c < nums[i]:return dfs(i-1,c)return dfs(i-1,c)+dfs(i-1,c-nums[i])return dfs(n-1,target)
?
優化后:
class Solution:def findTargetSumWays(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int:# p = (s+t) /2target += sum(nums)if target < 0 or target % 2:return 0target //=2n=len(nums)f=[[0]*(target+1) for _ in range(n+1)]f[0][0]=1for i,x in enumerate(nums):for c in range(target+1):if c<x: f[i+1][c] = f[i][c]else: f[i+1][c] = f[i][c] + f[i][c-x]return f[n][target]
?
總結:
優化后代碼詳細解釋:
target += sum(nums)
:將target
值加上數組nums
的元素總和,得到p的2倍。if target < 0 or target % 2:
:檢查新的target
值是否小于0
或是否為奇數。如果是,則直接返回0
,表示無法得到目標值。target //= 2
:將target
值除以2
,得到用于后續計算的新值。n = len(nums)
:獲取數組nums
的長度。f = [[0] * (target + 1) for _ in range(n + 1)]
:創建一個二維數組f
,用于動態規劃的計算。f[0][0] = 1
:設置初始狀態,即當沒有元素且目標值為0
時,有一種方法可以達到。- 通過兩個嵌套循環進行動態規劃計算:
- 外層循環
for i, x in enumerate(nums):
遍歷數組nums
的每個元素。 - 內層循環
for c in range(target + 1):
遍歷所有可能的目標值。 - 在循環內部,根據當前元素
x
和目標值c
的關系更新f[i + 1][c]
的值。如果c < x
,則f[i + 1][c] = f[i][c]
,表示無法選擇當前元素來達到目標值;如果c >= x
,則f[i + 1][c] = f[i][c] + f[i][c - x]
,表示可以選擇或不選擇當前元素來達到目標值,將兩種情況的方法數相加。
- 外層循環
- 最后,函數返回
f[n][target]
,即使用整個數組nums
達到最終目標值的方法數。
考點:
- 動態規劃的應用:通過構建二維數組來記錄不同狀態下的結果,根據狀態轉移方程進行計算。
- 對問題的數學轉化:將原問題轉化為通過加減運算得到特定值的問題,并進行了一些預處理和條件判斷。
收獲:
- 深入理解了動態規劃的思想和應用方法,學會如何根據問題的特點構建合適的狀態和狀態轉移方程。
- 提高了對問題進行數學分析和轉化的能力,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化為可計算的形式。
- 增強了對數組操作和循環的熟練程度,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基本編程技巧來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