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
就是用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把很多個“主機/端設備“相互聯系。然后按照某種溝通方式,專業術語叫“協議”,共享信息。
**(
計算機網絡:節點和邊構成的系統
節點:
主機節點:主機/端設備(手機,電腦,平板,汽車……)
都是數據的源,也是目標。還有web服務器(web就是網頁,web服務器就是瀏覽器)
數據交換節點:中繼器,交換機,路由器……
既不是源也不是目標,來個分組,從一個端口進來,按照一定的工作方式,轉發數據。配合主機結點。
中繼器(物理層):?
對信號進行再生和放大,以延長網絡的傳輸距離
想象一下,您在一個長長的走廊這頭向那頭喊話,聲音傳得越遠就越微弱。中繼器的作用就類似于在中間加了一個擴音器,把您已經變弱的聲音接收過來,放大后再傳出去,讓更遠的人也能清楚地聽到。
交換機(數據鏈路層):
一個局域網的設備交互工具
每個設備有自己的身份證號(MAC,可以修改),比如手機向電腦發數據:手機會檢查自己的ARP(地址解析協議),看和電腦的MAC以及IP是不是有關系;如果沒有,手機會發送一個ARP廣播,問局域網中誰有具有特定的IP,并請求對方MAC,然后這個局域網所有設備接受廣播,但是只有電腦響應,然后手機知道電腦的MAC,然后把數據幀(數據幀就是數據在網絡傳輸的基本單位,它包含源MAC,目標MAC,數據,控制信息)和雙方MAC通過交換機發送到電腦的端口,完成交互。
路由器(網絡層):
用于連接不同網絡;局域網之間,局域網和互聯網,廣域網等,根據IP地址決定數據包轉發路徑,實現具體和哪個網絡交互,避免瞎連
比如我和同學發微信,就是路由器的應用,因為是不同網絡的交互;除非同學和我在一個局域網中,這時通過交換機
邊
節點連接(主機和交換節點,交換節點和交換節點,然后形成網絡進行相互通信)
接入網鏈路:
主機通過以太網網線接到最近的交換機,連接到互聯網
主干鏈路:
交換節點間的連接;
協議:
類比人們的溝通方式
設備間,出身不同,可以通過某種約定產生聯系和交互
)**
internet
只是眾多網絡中的一個,但是他很特殊,是全球最大,開放,由眾多網絡相互交織的“集合體”
眾多網絡怎么連接?
兩個公司A和B,都有自己的局域網,這個局域網里有很多“主機/端設備”通過交換機連接在一起,進行數據傳輸共享。
現在A,B想連接,首先要向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提出申請,ISP為他們各自分配ip地址段,通過路由器把他們連接到更大的網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