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業中,生產計劃的執行對于企業的運營至關重要。然而,許多工廠在生產計劃執行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尤其是物料齊套率低的問題。本文將探討工廠生產計劃難以執行的真正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生產計劃難以執行的真正原因
1. 缺乏預測:大部分企業沒有年、季、月預測,只是根據訂單來生產,這勢必造成后續下單到料前后不一,生產必然等待部分物料。即使有庫存,也無法預知何時會消耗殆盡,導致采購不及時,進而影響生產計劃的執行。
2. 計劃不準確:計劃準確包含物料采購計劃和現場生產計劃的準確。物料采購計劃的準確性基于滾動預測,生產提前期鎖定,日生產計劃鎖定。而現場生產計劃在需要的時候,有需要數量的對應物料上線是關鍵。計劃不準確會導致物料齊套率低,進而影響生產計劃的執行。
3. BOM未更新:很多企業齊套不好是由于ERP里面的物料型號,需求數量不準確導致,這是BOM未及時更新引起。回來的物料不是我們需要的物料,回來的數量也不是我們需要的數量,尤其在定制化率比較高的企業,產品型號很多,更新頻繁,零件類似,開發周期短,容易導致設計工程人員來不及更新、忘了更新、漏料更新、更新錯誤等等情況,而后帶來物料齊套的問題,甚至大量呆滯物料不能用的問題。
4. 物料跟不上:采購的物料零件,外協跟不上也是多數企業的痛點。這里面起碼包含三個方面,一是采購或者外協計劃凌亂,經常調整,插單,加急導致。二是供應商本身的交貨問題,可能是內部計劃排產沒做好,也可能是自己的產能確實跟不上引起。三是供應商質量問題相當嚴重,出問題也頻繁,這種情況尤其有外協產品相當突出,比如進倉檢驗發現不良,溝通,反饋,退貨,處理是不是需要耽擱大量時間?比如產品上線后發現不良,會不會帶來停線和切換的大量浪費?還比如有的物料質量問題,在客戶端才爆發,是不是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5. 倉庫數據不準: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ERP,甚至是一些現場和倉庫的數字化產品,但數據不準,賬物不一致一直是很多企業的弊病。數據不準一定會嚴重影響物料采購和計劃的準確性。當然也會導致車間所需物料,不齊套的問題。比如看到庫存顯示A物料還有500個,完全能夠滿足這次訂單需要的300個,但到生產之日一領料才發現庫存實際只有200個,這是不是會帶來嚴重的交貨風險?
二、解決對策
針對上述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對策來解決工廠生產計劃難以執行的問題:
1. 建立預測機制: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預測機制,包括年、季、月預測,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合理安排生產計劃。
2. 提高計劃準確性:通過優化物料采購計劃和現場生產計劃,提高計劃的準確性。這需要基于滾動預測,生產提前期鎖定,日生產計劃鎖定等手段來實現。
3. 及時更新BOM:確保ERP系統中的物料型號和需求數量準確無誤,及時更新BOM,避免因BOM未更新導致的物料齊套問題。
4. 優化物料供應: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與協作,確保物料供應的穩定。對于供應商的質量問題,應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物料質量。
5. 提高倉庫數據準確性:加強對倉庫數據的管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可以通過定期盤點、加強倉庫人員培訓等手段來實現。
總之,工廠生產計劃難以執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建立預測機制、提高計劃準確性、及時更新BOM、優化物料供應和提高倉庫數據準確性等對策,解決物料齊套率低的問題,從而提高生產計劃的執行效果,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