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判基金的重要指標(一):最大回撤率
財富奇跡創造者2023-06-14 08:00山西
問:如果要投資一只基金,如何衡量自己可能面對的風險呢?
答:衡量一個策略的風險控制能力,“最大回撤”是最常用的評估指標,在基金研究中,一般使用最大回撤來描述產品可能面臨的最糟糕情況,指的是一段時間內基金最大的虧損幅度,是其凈值曲線的任一高點到其后續最低點的下跌幅度的最大值。也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基金凈值從最高點下跌到最低點的百分比。它反映了基金的風險性和抗跌能力,一般來說,最大回撤越小,說明基金的波動越小,投資者的體驗越好。投資者在買基金時看最大回撤可以有效地預防風險,控制損失。我們選基金的時候,最大回撤一般這么用:在相同最大回撤中,選擇收益更高的基金,或在同樣收益中,選擇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但是,最大回撤也要結合基金的收益率和投資周期來看,不能單純以此判斷基金的優劣。
計算基金的最大回撤的方法:找到基金在一段時間內(比如近一年)的每日凈值數據,看基金凈值的折線圖圖中的最高點凈值,從最高點開始往后推,找到之后出現的凈值中的最小值,后計算(計算公式:最大回撤率=(最低點凈值-最高點凈值)/最高點凈值*100%)。
最大回撤和最大跌幅的區別是:最大回撤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后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而最大跌幅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它是指產品凈值從歷史最高點下跌到歷史最低點的幅度。最大回撤考慮了不同的買入時機和周期,而最大跌幅只考慮了歷史極值之間的差異。一般來說,最大回撤越小越好,因為它反映了產品的風險控制能力。但是,不能單純地以最大回撤來評價產品的好壞,還要結合收益、風格、類型等因素來綜合分析。
一、挑選主動管理型基金時要看最大回撤率;
什么是最大回撤率?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后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需要劃重點的是,只要是凈值型投資品種就都會有最大回撤,不論是基金產品還是理財產品概莫能外。通俗的語言來講:也就是一定時間內,比如一年以內,基金凈值從前期最高點,跌倒最低點,這下跌的幅度,就是最大回撤率。
假設現在有一只基金,過去的一年,基金的凈值從1塊錢漲到了2塊錢,最后又跌下來,到了1.5元。那么基金的凈值從2塊錢,跌倒1.5元這個下跌的幅度,就是這只基金的最大回撤率。計算公式就為:(2-1.5)/2*100%=25%。
不僅如此,最大回撤率還代表著我們投資這一只基金可能會出現的最大虧損。(當然,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未來完全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回撤,但是歷史的最大回撤率,依然是我們選擇基金可以參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也就是說,我們一不小心買到最高點,基金有可能會讓我們虧損多少錢,也就是投資一只基金可能會出現的最壞的情況。建議大家在投資一只主動管理型基金之前,最好都去關注一下這個指標。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投資也就會淡定很多了。
那么問題就出現了,這個指標在哪里查看呢?現在教大家兩種方法,第一種非常簡單,就是在某些基金銷售軟件上,進入基金的介紹頁面就有最大回撤率這個數據。
但是不是所有的軟件都能夠查到這個數據,事實上很多的軟件都是查不到這個數據的。那么這個時候,我們也是可以自己估算的。大家在基金的介紹頁面,打開基金單位凈值最近一年走勢圖。找出前期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凈值,然后用前期最高點的凈值減去最低點的凈值,除以前期最高點的凈值,再乘以100%,就得到這只基金,在最近一年的最大回撤率了。
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最大回撤率越低,我們投資這只基金的體驗也就越好。最大回撤率越低,它還代表著,無論我在哪個時候去投資這只基金,出現虧錢的概率也就越低。一般基金經理都希望把回撤給控制好,但是并不容易。我們在選擇基金的時候,還是要盡量去選擇那些回撤率小的基金進行投資。
二、最大回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1、它反映了管理人的風控水平。一般來說,同樣的市場情況下,回撤越小說明在同類基金中越抗跌,反之表示抗跌能力較差。哪些因素會影響最大回撤?最大回撤和市場息息相關,另外和基金經濟對市場的判斷力、敏銳度、以及有效的倉位控制能力都有關系。
2、它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在選擇基金的時候,如果最大回撤遠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范圍,那在買入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些。
3、它決定了投資者收益的高低。最大回撤是傷害復利的,如果前一年回撤了50%,那么后一年就需要漲100%才能回本。對一只基金來說,跌得越深,漲回來就越難。所以,在投資中關注最大回撤這個風險指標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最大回撤率就是越低越好嗎?
一般來說,高收益和低回撤,是一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最大回撤率越低,也意味著操作越保守,回報也往往越低。因此,僅僅用最大回撤的高低來判斷一只基金的好壞也是不全面的,回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后凈值是否能起死回生。因此,大家也要結合自己的收益預期和風險承受范圍來決定,哪只才是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基金。
三、最大回撤的幾個作用:
1、幫助你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力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都不一樣,市場下跌的時候,有些人跌10%就會覺得恐慌,有些跌20%也能保持淡定。最大回撤是衡量產品在某段時間內最糟糕的業績表現,也是衡量投資經理擇時、控制風險的能力。最大回撤越大,對于投資者的心理考驗就越大,畢竟回撤太大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肯定會影響你的持有感受,甚至會因為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做出不理智的投資行為。
2、幫助你篩選產品
舉個例子,如下圖,假設在同一時期內,A、B兩只產品的收益率都是100%,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只?
其實A、B兩只產品特點鮮明,A產品在該時間段內波動率和回撤都相對小(最大回撤40%),B產品的特點是波動率和回撤率都相對較大(最大回撤60%)。換言之,在上圖的整個投資周期內,雖然兩只產品的最終收益是相同的,但很明顯,A產品的最大回撤更小,持有體驗更好。所以從“收益回撤比”(計算公式:收益/最大回撤)的角度來看,A產品相比B產品更優秀一些。
3、幫助你做好倉位管理
對于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倉位管理來控制風險,而最大回撤,就是給你提供了一個可計算的參考值。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單只產品的最大回撤,計算出符合自己風險承受力的基金倉位,公式為:倉位=可承受最大虧損/產品最大回撤
舉個例子:某只基金的最大回撤是30%,但小明只能承受15%的最大虧損,那么小明應該購買最多配置50%倉位、最大回撤為30%左右的權益產品,剩下的倉位應該做一些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
四、最大回撤是越小越好嗎?
Ⅰ.投資基金時,一般認為:
1、最大回撤的絕對值肯定是越小越好,這說明在極端情況下收益率向下的波動越小。
2、回撤與風險成正比,回撤越大,風險越高。
理想的狀態:市場上漲你參與了,市場下跌你回避了。
最最理想情況是最大回撤永遠等于0,這意味著該策略在永創新高。當然往往這也意味著較低的收益率,比如貨幣市場基金或者銀行存款等,其累積收益一般都是一直在新高的。一步步很穩健地上升,缺乏彈性,也相應地收益率較低。畢竟,低風險低收益。
Ⅱ.基于以上內容,可能有人覺得最大回撤一定是越小越好,回撤大的產品都很差。這個想法其實過于偏頗,因為僅通過最大回撤率,無法單純地評判一只產品的好壞。還要結合產品類型、投資風格、成立時間、收益等情況一起來看:
1、看產品類型。基金產品有多種分類,比如固收類和權益類兩種類型的基金所投資的標的就不同。比較最大回撤,首先要在同類產品中做對比,當權益市場下跌時,權益類產品的最大回撤大概率要高于固收類產品。就像奧運會中的舉重比賽,重量級選手和輕量級選手是不可能放在同一場比賽進行角逐和排名的。所以,對比最大回撤的正確方式,應該是在收益水平接近,波動水平類似的同類產品中進行對比。
2、看產品成立時間。市場行情也會直接影響產品回撤的幅度,比如牛市的回撤自然會比熊市的小,很多成立時間較短,沒有經歷過熊市的產品,最大回撤自然會比成立時間久、經歷過牛熊的產品小,因為牛市中的回撤主要來源于基金所配置的個股的股價下跌風險,而熊市中的回撤既包括個股的股價下跌風險,更多來源于市場本身帶來的系統性下跌風險。比如A基金于2019年成立,僅僅經歷最近2年的磨礪,而這兩年恰好市場都比較給力,A基金的最大回撤自然不會太大,而成立于2015年股災前的B基金,跨過了股災、熔斷等多輪熊市考驗,飽經風霜,B基金的最大回撤大概率會顯著高于A基金。因此,比較最大回撤要在成立時間相近的基金中進行,或是在某一相同年份內,保證市場行情一致的前提下去比較。
3、看產品上漲周期的超額收益能力。投資是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的,之所以關注最大回撤,是投資者想在盈利的道路上體驗更好,因此,如果產品不漲也不跌,即使回撤非常小,也不能稱之為好產品,因為這只產品無法為投資者盈利。所以在篩選和對比的時候,不能單一的認為最大回撤20%的產品,就一定比最大回撤10%的產品差。在評價基金產品的好壞時,往往不能單一的對比最大回撤,還要結合基金的超額收益,去觀察面臨同樣大小的風險時,哪只基金所能獲得的超額收益更大,就像我們買東西講究“性價比”一樣,有人只看到A基金5%的回撤就欣喜若狂,殊不知明眼人早就深諳其中道理,堅定不移地拿著回撤10%,收益卻是A基金5倍之多的B基金。
4、看彌補回撤所需的時長。其實,基金產生或多或少的回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后凈值是否能“起死回生”。如果基金A產生5%的回撤之后表現平平,需要半年時間才能創出新高。而基金B雖然產生了20%的回撤,但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可以填補這個大坑,凈值重新創出新高。那么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基金B或許是更佳選擇。
因此,基金回撤小,意味著持有體驗好,但也存在漲不動的風險哦!而回撤大的基金也不能一竿子打死,要分析產生回撤的原因,基金的回撤大,可能是風格比較激進、或者是剛好遇到行業周期拐點。如果你持有的基金正在面臨較大的回撤,先不要慌,檢查一下它的凈值曲線,看看在市場過往的數次調整中,基金的最大回撤是多少,后期又經過多長時間將前期回撤填補回來,這樣一來,對自己的基金組合也能做到心中有底。很多出色的權益基金,雖然看起來回撤比較大,其實主要是因為承擔了市場的系統性風險。短期波動既不會改變好公司的基本面,也影響不了好基金的凈值上漲潛力。
五、如何判斷最大回撤的高低?
1、跟大盤指數(例如滬深300指數)比,比如某只基金在過去一年里最大回撤是15%,而同期滬深300的最大回撤是20%,那么可以說,這只基金相對大盤是比較穩健的。
2、跟同類基金比。尤其是在震蕩市中,考驗的就是同類基金的基金經理控制回撤的能力。在兩只同類基金收益率差不多的情況下,那么優先選擇最大回撤較小的那個,因為能漲抗跌的基金才是好基。
轉發地址:
百度安全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