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遠程管理
ssh是一種安全通道協議,只能用來實現字符界面的遠程登錄。遠程復制,遠程文本傳輸。
ssh對通信雙方的數據進行了加密。
用戶名和密碼登錄
密鑰對認證方式(可以實現免密登錄)
ssh 端口號22 網絡層 傳輸層
數據傳輸的過程中是加密的
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是壓縮的
ssh分為服務端和客戶端
服務端:Openssh
客戶端:xshell moba
sshd 應用名稱 22
ssh_config 針對客戶端的配置文件
sshd_config 針對服務端的配置文件
都是配置文件,作用不同
監聽地址,對外提供服務的地址
遠程復制
把目標主機的文件復制到本機
scp
scp root@目標ip:目標文件 /本機目錄
root為對方root用戶,不是自己本機的boot
scp root@192.168.39.40:/opt/123.txt /opt
scp -r root@目標ip:目標目錄 /本機目錄
scp -r root@192.168.39.40:/opt/test1 /opt
scp -rP 端口號 root@目標ip:目標目錄 /本機目錄
-rP 順序不能錯,有要求
scp -rP 10022 root@192.168.39.40:/opt/test2 /opt
ssh -p 10022 root@192.168.39.40
sftp 遠程文件傳輸協議
OPenssh 包含三個功能
遠程連接
遠程復制
文件傳輸
sftp是加密的文件傳輸協議,傳輸效率比FTP低,但是更安全,語法和ftp一模一樣
sftp -P 10022 root@192.168.39.30 sftp指定端口傳輸
-P 指定端口
ssh 密碼認證
密鑰對認證(免密登錄)
密鑰:密鑰是一種參數,把明文轉換成密文。轉換成的密文是一種算法生成的參數
密鑰的形式分為兩種,對稱密鑰,非對稱密鑰
ssh 非對稱密鑰
ssh的加密方式:
RSA
ECDSA
DSA
加密的算法,可以指定
id ecdsa 私鑰文件
id_ecdsa.pub 公鑰文件
免密登錄的過程
ssh-keygen -t ecdas #指定加密的算法ssh-copy-id -i id_ecdsa.pub(-p 10022)root@192.168.39.40
#把公鑰文件發送到對方主機ssh-agent bash #把密鑰對進行緩存,可以自動提供身份驗證,實現免密登錄ssh-add
管理緩存
ssh root@192.168.39.40
NFS共享存儲服務
network file system 在計算機網絡中共享文件系統的協議
計算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目錄和文件
rpcbind 遠程共享調用
nfs 共享服務
配置nfs時,要先啟動調用rpcbind,再開啟nfs
rpcbind 端口號 111
nfs 2049(查詢不到)
/opt/gongxiang 192.168.233.0/24(rw,sync,no_root squash)
/opt/gongxiang 聲明本機的共享目錄
192.168.233.0/24 聲明網段,誰可以訪問本機的共享目錄。
(rw,sync,no_root squash)權限,共享目錄的使用者的權限
rw 讀寫 ro只讀
sync同步寫入到硬盤中(共享用戶的操作)
no_root_squash 如果客戶機以root用戶訪問共享目錄,就給你和本機的root用戶一樣的權限
root_squah 客戶root用戶登錄訪問共享目錄,就會把你變成匿名用戶
all_squash 所有訪問用戶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
async 將數據先保存在內存緩沖區中,必要時才寫入磁盤。
subtree_check(默認) 若輸出目錄是一個子目錄,則nfs服務器將檢查其父目錄的權限。
no_subtree_check 即使輸出目錄是一個子目錄,nfs服務器也不檢查其父目錄的權限,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共享文件
主機
vim /etc/exports
/opt/gongxiang 192.168.39.0/24(rw,sync,no_root_squash)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systemctl restart nf
showmount -e 查看本機共享出去的目錄
客戶機
安裝rpcbind和nfs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systemctl restart nfs
showmount -e 192.168.39.40
查看目標主機暴露出的共享 目錄
掛載
臨時
mount 192.168.39.40:/opt/gongxiang /opt/test1
vim /etc/fstab
192.168.39.40:/opt/gongxiang /opt/test1 nfs defaults,_netdev 0 0
_netdev:有網絡該目錄才能掛載成功
test1:yum -y install rpcbind
yum -y install nfs-utils
mkdir gongxiang #創建共享文件目錄
chmot 777 gongxiang #給目錄賦權
vim /etc/exports #配置文件
/opt/gongxiang 192.168.39.0/24(rw,sync,no_root squash)
#網段內給共享文件賦予權限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systemctl restart nfs
#重啟服務時一定是先重啟rpcbind再重啟nfs
showmount -e
#顯示本機共享了哪些文件
Export list for test1:
/opt/gongxiang 192.168.39.0/24test2:yum -y install rpcbind
yum -y install nfs-utils
showmount -e 192.168.39.30
Export list for 192.168.39.30:
/opt/gongxiang 192.168.39.0/24
mkdir test
mount 192.168.39.30:/opt/gongxiang /opt/test
#將共享文件掛載到目錄上--臨時掛載
vim /etc/fstab
192.168.39.30:/opt/gongxiang /opt/test nfs defaults,_netdev 0 0
#永久掛載
yum的進階
yum主要的作用
依賴關系
自動安裝
自動升級
centos7 yum
centos8 dnf(yum的升級版 )
dnf -y install
Ubuntu
apt -y install
yum的包都是.rpm
Ubuntu的包是.deb
日志文件和緩存
tail -f /var/log/yum.log
下載 /etc/yum.conf
網頁版的形式做一個yum源
yum -y install httpd
systemctl stop nginx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cd /etc/yum.repo
vim httpd.repo[httpd]
name=123
baseurl=http://192.168.39.30/centos7
gpgcheck=0cd /var/www/html/
mkdir centos7
mount /dev/cdrom /var/www/html/centos7
yum clean all && yum makecache
網頁打開192.168.39.30/centos7
顯示centos7里面的內容vim index.htmlthis is apache網頁打開192.168.39.30
就會顯示我們寫入的this is apache
curl頁面測試工具,后面跟上ip地址或者域名可以訪問這個頁面()測試web軟件工作是否正常
curl 192.168.39.30
在另外的主機上配置本地源使用另外的主機的源作為本地yum源
vsftpd
混合源
yum -y install vsftpd
cd /var/ftp
mkdir centos7
mount /dev/cdrom /var/ftp/centos7/
cd /etc/yum.repo
rm -rf *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vim local.repo[local]
name=123
baseurl=ftp://192.168.39.50/centos7
gpgcheck=0
priority=2 #優先級,數字越大,優先級越高[net]
name=456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epel/7Server/x86_64/
gpgcheck=0
priority=1yum cleam all && yum make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