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基礎入門
- 二、工程初步建立
- 三、HSE 和 LSE 時鐘源設置
- 四、時鐘系統(時鐘樹)配置
- 五、GPIO 功能引腳配置
- 六、配置 Debug 選項
- 七、生成工程源碼
- 八、生成工程源碼
- 九、用戶程序下載
一、基礎入門
f0 pack下載:
https://www.keil.arm.com/packs/stm32f0xx_dfp-keil/versions/
參考資料下載:
http://47.111.11.73/docs/boards/stm32/zdyz_stm32f103_warshipV4.html
STM32CubeMX下載:
https://www.st.com.cn/zh/development-tools/stm32cubemx.html
二、工程初步建立
使用STM32CubeMX進入到這里:
三、HSE 和 LSE 時鐘源設置
四、時鐘系統(時鐘樹)配置
配置系統時鐘
接下來我們還需要配置AHB、APB1、APB2 和 Systick 的分頻系數,為 STM32 的片上外設或 M0 內核設置對應的工作
時鐘,為后續使用這些硬件功能做好準備.
五、GPIO 功能引腳配置
六、配置 Debug 選項
由于 CubeMX 默認把 Debug 選項關閉了,這樣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用 CubeMX 生成的工
程編譯下載一次后,后續再次下載就會提示錯誤,因此我們要把 Debug 選項打開。
打開SWD配置下載:
如果已經不小心關閉了 Debug 選項,那么下次下載的時候按住復位鍵,等到工程提示的時候松開復位鍵即可,因為 STM32 的芯片默認復位上電時的 Debug 引腳功能是開啟的。
七、生成工程源碼
Project Name:工程名稱,填入工程名稱(半角,不能有中文字符)
Project Location:工程保存路徑,點擊 Browse 選擇保存的位置(半角,不能有中文字符)
Toolchain Folder Location:工具鏈文件夾位置,默認即可。
Application Structure:應用的結構,選擇 Basic(基礎),不勾選 Do not generate the main(),
因為我們要其生成 main 函數。
Toolchain/IDE:工具鏈/集成開發環境,我們使用 Keil,因此選擇 MDK-ARM,Min Version 選
擇 V5.27,這里根據 CubeMX 的版本可能會有差異,我們默認使用 V5 以上的版本即可。
Linker Settings 鏈接器設置:
Minimum Heap Size 最小堆大小,默認(大工程需按需調整)。
Minimum Stack Size 最小棧大小,默認(大工程需按需調整)。
MCU and Firmware Package 是 MCU 及固件包設置:
MCU Reference:目標 MCU 系列名稱。
Firmware Package Name and Version:固件包名稱及版本。
勾選 Use Default Firmware Location,文本框里面的路徑就是固件包的存儲地址,我們使用
默認地址即可。(這里因為我有兩個版本的固件包,所以它默認使用最新的,這個關系不大,就
用新的)。這樣工程生成的設置就設置好了
由于 CubeMX 默認勾選了復制所有的庫,即工程中不使用到的代碼也會復制進來,為了節
省 CubeMX 生成工程的空間,我們勾選生成工程時只復制用到的庫(這一步是可選操作,大家
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
八、生成工程源碼
九、用戶程序下載
設置好這里下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