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行業中,移液器的使用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理化室,經常需要借助到移液器來校準。作為常規的溶液定量轉移器具,其在校準過程中的使用也需要遵守規范,既是保證校準結果準確低誤差,也是為了規范實驗室校準人員的操作習慣。那么儀器校準中移液器的使用規范,應當注意哪些細節?
移液器根據工作原理,可以劃分為空氣置換移液器和外活塞移液器,空氣置換移液器中活塞是安放在內部,當使用時,溶液會和活塞形成氣體柱,把活塞向上移動,產生的氣壓,讓溶液吸入吸頭。外置活塞移液器,活塞則是放置在吸頭內,當活塞和樣品接觸,移動活塞,樣品就會被吸入細管內,原理雖然不同,但是實際操作中,大致的流程差不多。
使用移液器校準電子天平時,需要對環境進行控制,電子天平是常見計量器具,但是如果是高精密電子天平,環境的風向、振動都有可能影響校準結果,所以需要保持環境的風流、地面相對靜止,移液器可以配置0.001mg到0.1mg左右,且一定要選用帶有分度值的刻度移液器,在實際校準中,中介物質的蒸餾水會產生揮發,對移液器的校準結果會有所影響,因此還需配備專門的防蒸發器。
移液器的使用環境,應當保持室溫在15℃到25℃之間,使用的蒸餾水介質,需要在進行校準前24小時提前放入實驗室,移液器需要提前4小時進實驗室。
在校準前,移液器可以提前吸取一次樣品,隨后再重新開始校準,因為如果是以血清蛋白或者有機溶劑為樣品時,吸取后吸頭內壁會留下一層“液膜”,從而使排液量降低導致偏小產生誤差。
手握移液器吸取樣品時,切勿直接松手吸取樣品,這樣會導致吸取溶劑過快,導致吸入液體快速沖撞到柱塞上,腐蝕柱塞。
最后就是最后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來吸取小體積的樣品溶劑,這對于精確度會有一定影響,吸取溶劑的移液器需要選擇合適的量程進行操作。
常規操作中,只要規避好細節誤差,基本上可以讓校準結果很大程度得到準確保障。
編輯者+v:hzhjljc
歡迎評論區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