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園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是最重要的人口和產業聚集區。根據行業市場調研,90%以上城市居民工作與生活在園區進行,80%以上的GDP和90%以上的創新在園區內產生,可以說“城市,除了馬路都是園區”。
園區形態多,數量大,包括產業園區、教育園區、制造業園區、科研園區等。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建設智慧園區,智慧園區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在我國,智慧園區的發展有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域發展格局明顯的特征。有些落后園區的建設水平也許并未達到智慧園區應有的基礎設施水平與功能,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
二、架構設計
智慧園區的架構設計包括系統架構、業務架構、信息架構和技術架構。在架構設計中,應遵循統一的管理和技術標準,統一的目錄體系,良好兼容性的接口標準,實現信息共享和應用;強調設計對象內部要素之間圍繞核心目標的關聯性、匹配度和有機銜接,實現系統各部分互聯互通、功能協調、資源共享;架構設計要極具可操作性,通過頂層設計充分實現規劃的預期目標,以設計促進實施,進而將業務提升作為智慧園區頂層設計的根本出發點。
1)感知層:主要包括智能化設施/子系統和物聯感知設施等兩大類。智能化設施/子系統是實現數字孿生的智慧園區的基礎,包括園區建設的智能卡、訪客管理、停車場/庫、綜合布線、會議系統、信息導引及發布、樓宇自控、智能門禁、視頻安防、火災自動報警、入侵報警等各智能化設施和智能化子系統。物聯感知設施是園區布設的各種智能感知設施,如智慧燈桿、智能路燈、智能井蓋、智能垃圾箱、傳感器、攝像頭、RFID(射頻識別)等。
2)傳輸層:主要包括園區內布設的移動通信網、光纖寬帶網、園區通信專網以及無線寬帶網,為智慧園區各應用的互聯互通提供基礎通信網絡支撐。
3)支撐層:包括EasyCVR視頻匯聚中臺、TSINGSEE青犀AI算法中臺、數據中臺等支撐平臺,為整個數字孿生的智慧園區上層應用提供平臺支撐服務。
4)應用層:智慧應用層是涵蓋園區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全過程的各項智慧應用和服務,包括智慧規劃、智慧建設、運營管理、設施運維和智慧服務等應用內容。涵蓋政府宜達、園區宜管、企業宜業、員工宜居四個部分的智能應用等。
5)展現層:主要通過監控中心大屏顯示系統、各值班室用戶終端等,將具體的業務應用展現給園區安全管理口的各個用戶。可支持C/S客戶端、B/S客戶端,以及手機客戶端展示。
三、方案特點
1)視頻中臺:EasyCVR視頻匯聚中臺提供整個智慧園區的前端感知設備和感知數據的統一接入,包括多協議適配、設備接入、設備管理、連接管理、規則引擎等功能模塊。
園區的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基于視頻綜合管理平臺EasyCVR視頻系統,可以將園區內部署的所有監控設備統一接入與集中匯聚管理,對園區進行全面、實時的視頻監控、錄像與存儲、設備管理、云臺控制、語音對講、級聯共享等,在監控中心配置電視墻或電子大屏,可以實時展示園區的監控視頻,方便調閱觀看,提高監管效率和響應速度。
2)算法中臺:TSINGSEE青犀AI算法中臺為智慧園區上層業務應用提供計算框架、資源調度、基礎算法、開發工具和接口等AI人工智能應用服務。
AI算法中臺可以實現AI視頻分析識別與安全隱患報警,能夠實現對園區周界、地面、主干道、地下停車場等進行區域入侵告警、危險區域闖入、翻越圍墻、車輛違停、煙火檢測等,通過對人臉、人體、車輛、行為與事件等進行實時識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處理,提高園區的安全性和智能監管能力。
3)一網統管:統籌園區管理、安全、服務、運營的一屏統管,讓園區決策者感全局、知全貌、重運營,強化管理者對園區運營現狀的把握和資源的綜合調度。
基于先進理念的可視化管理系統,引入“園區一張圖”的概念,所有資源一張圖管理、所有設備一張圖控制、所有事件一張圖顯示,集運營、管理、維護、安保、應急、巡檢功能于一體,實現對全園區的實時管理,實現資源、人員、系統的全面協同管理、協同工作,提高園區的整體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各功能協同工作。運營管理平臺的建設不僅要建設新的應用系統平臺,而且要充分整合現有的系統和功能,使各功能協同工作,彼此互聯互通,杜絕信息孤島。
4)消安聯動:聯動園區內各安全管理系統和數據,在具體和特殊場景下實現場景事件的分析監測,從安全事件被動響應到主動預警消除。
- 睡崗離崗檢測:檢測消控室值班員值崗情況,當發生脫崗、睡崗等問題時,即時報警,避免發生事件無人響應情形;
- 消防通道占用檢測:當消防通道被違規占用或堵塞時,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提醒,保障消防通道實時處于暢通狀態,為火災救援提供快速通道;
- 煙火視頻分析:采用煙火檢測視頻分析算法,實時探測監控區域的火焰和煙霧,使現有安防監控系統具有火災預警功能。
- 車輛事件:車輛違停、電動車檢測等。
- 周界安全:區域入侵、周界入侵、越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