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大模型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如何讓AI真正“理解”用戶意圖,而非僅僅生成流暢文本,已成為落地應用的核心瓶頸。尤其是在客服、搜索、智能助手等場景中,模型對用戶query的深層語義解析能力,直接決定了交互體驗的成敗。然而,經過標準SFT(監督微調)訓練的模型,往往在偏好對齊和意圖識別精度上存在明顯不足——它們“會說話”,卻未必“懂人心”。
本文以開源大模型Qwen3-4B為實驗基座,結合高效微調框架LLaMA-Factory,系統探索基于DPO(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算法的偏好對齊方案,推動模型從“泛化生成”向“精準理解”的垂直進化。通過引入低秩適配(LoRA)等輕量化技術,我們在有限算力條件下,實現了對意圖理解任務的高效優化。從數據清洗、提示詞工程到偏好對的構建與損失函數設計,本文將完整還原一條提升意圖識別準確率超30%的實戰路徑,揭秘如何讓通用大模型真正“聽懂”用戶需求。
針對意圖識別任務的優化,SFT(監督微調)是必要基礎,而DPO(直接偏好優化)是可選的增強手段。是否需要兩步走取決于您的數據資源、性能瓶頸和任務復雜度。
前置文章:
開源模型應用落地-用LLaMA-Fa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