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筆記之軟件設計原則總結
code review
文章目錄
- C++筆記之軟件設計原則總結
-
- 1.軟件設計的六大原則
- 2.高內聚與低耦合
-
- 2.1.高內聚(High Cohesion)
- 2.2.低耦合(Low Coupling)
- 2.3.高內聚與低耦合的關系與重要性
- 3.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則
-
- 3.1.定義
- 3.2.好處
- 3.3.示例
- 3.4.與其他原則的關系
- 3.5.實現建議
- 4.軟件設計原則的C++代碼示例
-
- 4.1.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 單一職責原則
- 4.2. 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 開閉原則
- 4.3.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 里氏替換原則
- 4.4.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DIP) - 依賴倒置原則
- 4.5.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 - 接口隔離原則
- 4.6. Law of Demeter (LoD) - 迪米特法則
- 4.7. High Cohesion and Low Coupling - 高內聚低耦合
- 4.8. DRY (Don't Repeat Yourself) - 不要重復自己
1.軟件設計的六大原則
軟件設計的六大原則通常指的是面向對象編程中的核心設計原則,這些原則有助于提高軟件的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和復用性。根據常見的軟件工程實踐,它們包括以下六個:
原則名稱 | 英文名稱 | 解釋 |
---|---|---|
單一職責原則 |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 一個類或模塊應該只負責一項職責。如果一個類承擔了多項職責,就應該拆分成多個類。這樣可以降低類的復雜度,提高可讀性和可維護性,避免修改一個功能時影響其他功能。 |
開閉原則 | 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 軟件實體(如類、模塊、函數)應該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這意味著在添加新功能時,應該通過繼承或組合等方式擴展現有代碼,而不是修改原有代碼,從而減少引入 bug 的風險。 |
里氏替換原則 | Liskov Substi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