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具有N 個控制點的三次B樣條曲線轉換為多段三階Bezier曲線,是計算機圖形學和CAD系統中常見的操作。這種轉換基于B樣條曲線的局部性質以及其與Bezier曲線之間的關系。
基本原理
三次B樣條曲線由一組控制點 P?, P?, ..., P??? 和一個節點向量 U = {u?, u?, ..., u?} 定義,其中 m = N + k + 1 = N + 4(對于三次樣條,次數 k=3)。每一段B樣條曲線在非重復節點區間上可以被表示為一段三階Bezier曲線。
關鍵在于:在每個非重復的節點區間 [u?, u???) 上,B樣條曲線的一段可以通過局部細分(例如使用Boehm's算法或插入節點)轉化為一段Bezier曲線。具體地,當節點向量是均勻或開放均勻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提取每段的控制點來直接獲得對應的Bezier控制點。
轉換步驟
確保節點向量為開放均勻節點向量(Open Uniform Knot Vector)
開放均勻節點向量的形式為:
u? = u? = u? = u? = 0, u?, u?, ..., u???, u? = u??? = u??? = u??? = 1
其中內部節點 u? 到 u??? 是均勻分布的。
確定B樣條段的數量
對于開放均勻節點向量,有效的B樣條段數量為 N - 3。每個段對應一個三階Bezier曲線。
提取每段的Bezier控制點
對于第 i 段(i 從 0 到 N-4),其對應的三階Bezier曲線的控制點 B?^(i), B?^(i), B?^(i), B?^(i) 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B?^(i) = P?
B?^(i) = P? + (P??? - P?) × (u??? - u???) / (u??? - u???)
B?^(i) = P??? - (P??? - P???) × (u??? - u???) / (u??? - u???)
B?^(i) = P???在均勻節點情況下,u??? - u??? = u??? - u??? = u??? - u??? = Δu,因此可以簡化為:
B?^(i) = P?
B?^(i) = (3P? + P???) / 4
B?^(i) = (P??? + 3P???) / 4
B?^(i) = P???注意:上述簡化公式僅適用于均勻節點向量且無重節點的情況。
生成多段Bezier曲線
每一段 i 的控制點 B?^(i), B?^(i), B?^(i), B?^(i) 定義了一個三階Bezier曲線:
B^(i)(t) = (1-t)3B?^(i) + 3(1-t)2tB?^(i) + 3(1-t)t2B?^(i) + t3B?^(i), t ∈ [0,1]
將所有段連接起來,即可得到完整的B樣條曲線的Bezier表示。
總結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將一個N個控制點的三次B樣條曲線分解為 N-3 段三階Bezier曲線。這種方法在需要Bezier曲線特性的應用中非常有用,例如在某些渲染引擎或動畫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