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途中會遇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我想著做一個專欄《艾薩克紀行簡報》,專門寫這些知識發展歷史。
可以讓您從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放松,添些耀彩。
行列式和微積分一樣,都是兩個人獨立發現的。
而且還都有萊布尼茨。
1683 年,日本數學家關孝和(Seki Takakazu)在研究線性方程組解法的時候,
發明了一種快速消元方法,并且第一個提出把行列式和體積結合到一起。
1693 年,德國科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在給洛必達寫信的時候(沒錯,就是高數里的那個神通廣大的洛必達法則),
說他有一種用符號代替消元的簡便方法,而且還提出了用下標表示方程系數。
但直到 1812 年,法國數學家奧古斯丁-路易·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才第一次系統化行列式,并且首次用單詞“Determinant(決定者)”的前綴 det 給行列式命名。
因為行列式是否為 0 決定了方程組是否有唯一解。
有趣的事,矩陣比行列式發明的晚。
直到 1858 年,數學家們才意識到方程組的系數可以單獨拿出來研究。
屬實是有點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