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124內容不是很多,但是也不知道多少能夠寫完,細節性的東西不會太多,但是確保每個都能夠有印象能理解。本來是打算一篇文章寫完的,但最后還是決定寫一個系列。
至于RH124和RH134的內容為什么放在了k8s系列的后面,那只是單純因為這一段時間正在學k8s。爭取這兩天將RH124和RH134內容寫完,至于k8s系列要放到后面更了。
redhat linux基礎介紹
RHEL指的就是紅帽企業版linux,雖然要付費,但是有平替。比如rocky,我們使用的就是rocky linux,也很好用。
當然,大家或許用過centOS 7,我也用過這個,不過已經不再維護了。雖然有centos stream,但主要是作為redhat linux的上游版本,至于fedora,則是centos stream的上游了。
終端
這一部分我主要講一講終端,終端指的是輸入輸出設備,有物理終端、虛擬終端和偽終端。
物理終端如串口,虛擬終端則是本地虛擬控制臺,有tty1~6,而偽終端則是通過ssh登錄的終端,使用pts來標記。
同一個終端可以運行不同的shell,shell是解釋命令用的,終端可以使用bash也可以使用sh。
文件目錄
這部分主要講講linux的文件樹結構,每個目錄有著對應的作用。以下目錄都是在根目錄/下,
/var目錄用來保存易變的數據,/run則是保存開機后進程運行的數據,/proc則是保存進程狀態信息,/mnt給超級用戶掛載使用,/boot目錄存放引導程序,/dev目錄存放設備文件,/etc則是存放配置文件。
還有/usr/bin、/usr/sbin、/usr/lib、/usr/local等目錄分別存放用戶命令,超級用戶命令,庫文件,本地自定義軟件等。
軟硬鏈接
硬鏈接不允許跨文件系統,不允許鏈接目錄,并且指向的是同一個inode,刪除其中一個另一個都有效。
軟鏈接則可以跨文件系統,可以鏈接目錄,實質上保存的是鏈接的路徑,屬于獨立的文件,和原文件有不同的inode。如果刪除原文件,該軟鏈接會懸空。
命令格式為ln 現有文件 鏈接文件(-s創建的是軟鏈接),注意可以通過ls -i查看文件的inode。
重定向
>和>>符號,默認是從標準輸出中獲取數據,也就是文件描述符為1的通道。>是覆蓋,>>是追加。可以結合cat 來使用,比如使用cat > file << EOF,來覆蓋file文件。
至于EOF,還可以用"EOF"和'EOF',區別在于引號的作用不同,單引號阻止所有的shell擴展,但是雙引號保留命令替換和變量擴展。
文件描述符2是標準錯誤,如果使用&>表示將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一同重定向。
tee則是和管道符'|'結合起來時候用,用來分流,將輸入分流到標準輸出(stdout)和文件或者命令中,使用tee默認是覆蓋,使用-a選項則是追加。
重定向符不能連接命令,但是管道符可以。/dev/null是一種特殊設備,表示“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