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系統的技術深度:超越“可視化操作”的架構與實現挑戰

在很多非開發者眼中,低代碼平臺似乎只是簡化流程、快速搭建頁面的工具。

然而,在真實的企業級應用中,低代碼系統必須面對高并發請求、復雜業務規則、多角色權限、跨系統集成與持續演進等一系列工程挑戰。

  • 高效交付(Rapid Delivery):通過可視化建模、模塊化組件與流程自動化,大幅提升開發效率,縮短項目周期;
  • ?精確建模(Precise Modeling):借助數據建模器、規則引擎與動態表單系統,實現對復雜業務邏輯的準確映射;
  • ?彈性架構(Scalable Architecture):采用微服務、異步事件驅動與插件機制,應對大規模并發與多業務場景的靈活擴展;
  • ?運行穩定性(Operational Stability):基于容器化部署、內存計算與高可用調度機制,保障系統的持續可靠運行;
  • ?可持續演進(Sustainable Extensibility):開放 API、腳本引擎與跨平臺兼容能力,為平臺集成與長期演進提供技術支撐。

低代碼的“簡潔”表象背后,其實隱藏著完整的軟件工程體系與底層技術壁壘。從底層架構設計、系統性能保障到組件擴展能力,低代碼平臺在保證開發效率的同時,實現“可控、精準、高效”的技術落地。

可視化工作流

可視化工作流引擎通過圖形化流程設計,實現業務流程的直觀編排與動態管理。其核心技術包括流程編排、多分支控制、子流程嵌套及異常處理,支持復雜業務場景的靈活構建。

流程功能

發起人組件

自定義表單(自定義申請表單)

自定義流水號

自定義流程表格顯示內容

審批人組件

多種方式指定審批人(角色、職位、職務、小組等)

審批簽名

修正表單內容(對已填寫的信息進行內容修正)

多級審批(逐層向上審批)

自定義同意、駁回填寫的表單

找不到審批人異常處理

多人審批規則(會簽、或簽、按順序依次審批)

駁回處理(回退上一級、回退到指定節點、終止流程等)

審批通知(站內信、短信、郵箱通知等)

審批超時配置(超時提醒)

按鈕配置(配置按鈕名稱顯隱)

表單權限配置(控制表單字段顯隱和是否可編輯)

抄送組件

多種方式指定抄送人(角色、職位、職務、小組等)

條件分支、包容分支組件

通過已填寫的表單數據判斷流轉分支

自定義Java方法判斷流轉分支

并行分支組件

同時執行多條分支任務,提升審批效率

延遲器組件

讓流程延遲至指定時間或者時間點再執行后面的任務

觸發器組件

讓流程觸發Java方法執行業務處理

執行固定方法(回退指定節點、終止流程)

異步等待組件

讓流程在當前節點等待任務回調

通過觸發java方法下發指定任務,任務完成后調用指定方法完成回調

支持回調異常處理

子流程組件

嵌套流程提升流程的效率、清晰度、靈活性、復用性

自定義新的子流程

綁定已部署的流程

增強配置

可對節點配置java增強

可對流程配置java增強

權限控制

可設置角色在指定流程可操作的按鈕權限(抄送、委派、加簽、減簽、回退、終止)

指定流程給那些人員使用

可配置系統流程在其他租戶是否可用、租戶下可通過【管理人員-流程設計】判斷當前租戶自用流程

代理設置

支持配置所有流程或指定流程的代理(委托、代辦、轉辦)

管理員操作

支持查看、掛起、激活流程

支持以三種身份代替審批人處理流程任務(審核人、管理員、系統身份操作)

功能聯動

支持與表單開發聯動存儲、修改數據等

支持在表單開發、自定義表單中發起、審批流程

其他功能

支持流程模型版本控制

支持申請人取消申請、催辦

支持審批人對申請人、下級部門隱藏審批信息

支持快速的測試流程,無需頻繁切換用戶進行流程審批

流程功能清單

流程功能清單

普通用戶

1.發起申請

2.審批中心:

  1. 代辦事項、
  2. 已處理、
  3. 我收到的、
  4. 我發起的
  5. 抄送我的
  6. 我抄送的

3.代理設置

4.常用意見

5.審批日志

管理人員

工作臺

審批管理

流程查詢

流程設計

流程日志

代理設置

開發人員

系統流程設計

用戶分組

流程日志:

成功日志

失敗日志

流程應用示例

系統界面

流程參數設置

流程示例

流程設計(請假申請)

流程設計(主管審批)

流程設計(完整請假流程)

可視化開發:低代碼平臺中的結構性構建機制

低代碼平臺中的可視化開發本質上是一種以圖形化界面驅動的模型建構方式,通過將 UI 與邏輯流程抽象為可配置組件,實現更高層次的系統表達。該機制降低了編碼密度,同時保留了核心邏輯的技術表達力,適用于中等復雜度的業務系統開發。

?1. 組件化設計:抽象復用與界面構建分離

平臺通常內置標準化 UI 和邏輯組件,支持通過參數配置實現行為定制。組件基于模塊化封裝,具備良好的復用性與組合性。典型實現中,表單、表格、流程節點等均可作為獨立單元拖拽調用,邏輯事件與數據綁定以配置驅動完成。

此模式有效分離了界面搭建與底層邏輯實現,提升了開發效率,也為業務人員的參與提供了技術入口。組件參數結構通常基于 JSON Schema 或 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實現,支持動態加載與運行時渲染。

?2. 實時渲染:增量更新與數據綁定

基于 MVVM 模式的渲染引擎支持雙向數據綁定,實現 UI 與數據狀態的實時同步。平臺通常采用虛擬 DOM + diff 算法,對用戶操作進行最小化更新處理,減少 DOM 操作開銷。

這種架構提升了前端響應性能,也有助于開發者在可視化界面中即時驗證交互效果。跨平臺響應式渲染機制進一步確保 UI 在不同設備上的一致性,減少調試與適配成本。

?3. 分布式協作:結構化版本控制與變更跟蹤

低代碼平臺一般實現類 Git 的版本控制機制,支持多人并行協作。不同于傳統文本比對,平臺對組件變更進行結構化追蹤,按語義層級進行沖突檢測與自動合并,提高協作效率并降低回退成本。

平臺通常集成任務分支、修改記錄、審批流程等管理機制,適用于中型以上項目的多人開發場景。

?4. 一鍵部署與分布式事務處理

平臺集成容器化工具鏈(Docker/Kubernetes)與 CI/CD 流程,支持自動構建與部署。構建過程通常包括靜態資源打包、后端服務編譯、依賴注入與配置模板渲染,最終生成可部署鏡像。

對于涉及分布式架構的場景,平臺通過嵌入 Saga 或 2PC 協議保障事務一致性。Saga 模式基于補償邏輯,適用于松耦合服務;2PC 適用于強一致性要求但存在阻塞風險。二者根據業務需求選擇適配。

?核心引擎機制:低代碼平臺的技術運行基礎

低代碼平臺依托五大核心引擎,構建出支撐高性能、可擴展應用開發的底層技術體系。各引擎分別承擔數據處理、功能管理、模板渲染、可視化展示與系統切面治理等職責,形成完整的工程閉環。

?1. SQL 引擎:查詢優化與并行執行

SQL 引擎負責底層數據存取的執行效率,通常具備以下特性:

  • ?查詢優化器:通過統計信息分析與查詢重寫機制,生成執行路徑最優的計劃。典型優化手段包括索引選擇、謂詞下推與連接重排序,適用于復雜多表關聯查詢及大數據集分析場景。
  • ?并行執行框架:支持多線程并發執行、分區策略調度與緩存機制優化,適應高并發讀寫場景。例如,在訂單處理系統中,分區可按時間或業務線劃分,提高處理吞吐量并降低鎖沖突風險。

2. 功能引擎:模塊化與運行時擴展能力

功能引擎面向業務功能的封裝與擴展管理,通常包含如下機制:

  • ?插件化架構:將常用業務模塊(如權限控制、流程引擎)封裝為獨立插件,支持運行時熱插拔,減少系統耦合。
  • ?動態服務注冊:基于 IOC(控制反轉)與按需加載機制,控制服務初始化時機與資源調度,避免資源浪費。
  • ?規則引擎集成:提供規則表達式解析與運行時執行接口,支持動態配置業務邏輯,如審批條件、分支決策等。

3. 模板引擎:結構生成與渲染性能優化

模板引擎用于視圖層的結構構建與數據綁定,強調分離性與性能:

  • ?動態綁定機制:基于虛擬 DOM 與數據驅動框架,實現界面狀態與模型數據的雙向同步,適合表單、數據展示等高動態交互界面。
  • ?編譯優化:通過模板預編譯與指令合并減少運行時開銷;典型優化包括靜態節點提取與批量 DOM 操作合并。
  • ?模板繼承結構:支持基礎模板復用與多層次繼承,提升頁面結構的可維護性與一致性,適用于多業務線應用構建。

?4. 圖表引擎:高性能可視化渲染體系

圖表引擎面向數據可視化任務,優化大數據渲染性能與交互響應能力:

  • ?GPU 加速渲染:使用 WebGL 處理圖形渲染任務,提升多點圖形或實時動畫的渲染性能,適用于數據密集型儀表盤。
  • ?增量更新機制:通過數據差異檢測僅重繪變化部分,避免全量刷新,提高幀率與響應速度。
  • ?圖表擴展接口:支持多種可視化類型(3D、地理圖、層級圖等),并預留二次開發能力,滿足業務定制需求。

5. 切面引擎:橫向關注點分離與系統治理

切面引擎用于處理非業務邏輯的橫切任務,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與可觀測性:

  • AOP 框架:基于代理機制(動態/靜態)實現日志、安全、審計等功能與主業務邏輯解耦。典型應用包括全鏈路日志、異常統一處理、性能埋點等。
  • 代理策略選擇:根據場景選擇合適的代理實現方式,靜態代理適合性能敏感路徑,動態代理適合通用性與擴展性場景。
  • 自動化維護機制:結合測試框架與日志追蹤工具,快速定位切面邏輯異常,降低系統維護成本。

模型驅動開發(MDD):抽象重構與自動化執行框架

模型驅動開發通過將業務邏輯和系統結構抽象為標準化的模型,重構傳統軟件開發流程。其關鍵在于依托自動代碼生成、智能優化和跨平臺適配三大技術模塊,實現開發流程的自動化與系統性能的持續優化。

1. 自動化代碼生成:多語言支持與模板定制

基于領域驅動設計(DDD)原則,MDD框架通過業務模型定義,自動生成符合規范的應用代碼。代碼生成支持主流編程語言(如Java、Python、Go),生成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的代碼基線。

動態模板機制允許開發者對生成規則進行擴展和定制,例如嵌入特定業務邏輯或優化數據處理流程。此機制使開發聚焦于核心業務創新,減少重復編碼工作量,提高整體開發效率。

?2. 智能優化引擎:靜態與動態分析結合

智能優化模塊結合靜態代碼分析與運行時動態監控,保障代碼質量和系統性能:


  • 靜態分析:識別冗余代碼、無用函數及變量,優化內存和邏輯分支結構,提升代碼整潔度與執行效率。
  • ?動態分析:在運行階段監測性能指標,動態調整并發策略和資源分配,優化線程調度,提升系統吞吐量與響應速度。

該機制特別適用于高并發和復雜業務場景,如金融交易和實時數據處理,顯著降低調試和維護成本。

3. 跨平臺兼容性:容器化與環境抽象

MDD通過容器化技術(Docker、Kubernetes)結合環境適配抽象,實現應用在多種部署環境間的無縫遷移:

  • ?容器化封裝:統一封裝應用及依賴,確保運行環境一致性,簡化部署過程,避免環境相關錯誤。
  • ?動態環境適配:通過多環境適配器,自動調整資源配置和性能參數,適配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及邊緣計算等多樣環境。

此設計有效降低了跨平臺部署復雜度,保證了應用的高可用性與性能穩定。

深度優化數據處理:復雜業務下的數據驅動架構

系統通過構建智能化、高性能的數據處理架構,應對多樣化業務需求,涵蓋跨數據庫兼容、實時流處理、自動化數據轉換、動態數據建模及底層高性能組件支持。

1. 跨數據庫兼容性

采用智能數據連接器,支持主流關系型與非關系型數據庫(MySQL、Oracle、MongoDB、Redis等),實現無縫切換。

  • ?負載均衡與分區策略:依據實時負載動態調度請求,結合數據分區提升讀寫性能,有效避免單點瓶頸。
  • ?自適應查詢調優:動態調整查詢執行路徑和事務策略,降低鎖競爭,確保高并發環境下穩定性。

2. 實時流處理

基于分布式流處理框架(如 Apache Flink),實現毫秒級數據處理。

  • ?事件驅動架構(EDA):解耦數據生產與消費,支持高吞吐異步消息處理。
  • ?彈性資源調度:動態擴縮容以適應波動流量,保障系統響應時效。
  • ?復雜事件處理(CEP):通過窗口和狀態管理實現多維度數據聚合與模式識別。

3. 自動化數據清洗與轉換

結合規則引擎與機器學習,實現數據質量自動化管理。

  • ?智能ETL流程:自動識別和修正異常、缺失及格式錯誤數據。
  • ?AI輔助預測:基于歷史模式,預測潛在數據異常并提前干預。
  • ?一致性校驗:確保跨源數據標準化與規范化處理。

?4. 動態數據建模與多維分析支持

通過虛擬字段和靈活統計配置,實現動態數據擴展與深度分析。

  • ?虛擬字段:業務層定義計算或關聯字段,無需變更底層數據庫結構。
  • ?多維分析引擎:支持自定義報表和交互式儀表盤,結合可視化組件提供業務洞察。

?5. 高性能底層組件庫支持

底層組件通過模塊化設計與事件驅動架構確保系統的高效與可維護。

  • ?事件總線(EventBus):實現異步發布/訂閱,解耦模塊間通信。
  • ?數據庫方言(Dialect):針對不同數據庫優化生成SQL,提升執行效率。
  • ?事件驅動架構(EDA):業務邏輯與數據流處理分離,提升系統擴展性與穩定性。

AI深度融合重構開發體驗

人工智能技術與軟件開發流程的深度集成,推動了開發效率和質量的系統性提升。通過智能代碼生成、主動故障排查、場景化推薦、自然語言交互、自動化測試與自適應學習六大技術模塊,AI構建了覆蓋編碼到運維的全鏈路智能支持體系。

?1. 智能代碼生成與實時優化

基于Transformer架構(如CodeBERT、GitHub Copilot)等深度學習模型,AI代碼助手能夠解析自然語言指令,生成規范且高效的代碼片段。

  • ?實時靜態分析與動態監控結合,檢測代碼冗余與性能瓶頸,提供針對性優化建議。
  • ?適用非專業開發者快速構建基礎模塊,也為資深開發者節省重復性編碼工作,提升整體開發效率。

?2. 主動故障排查與預測維護

通過時序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模型(如LSTM),實現異常檢測、根因定位及故障預測。

?

  • 實時監控系統日志和性能指標,快速識別異常事件。
  • ?基于歷史故障數據預測潛在風險,支持預防性擴容與調優。
  • ?提前介入故障修復,提升系統穩定性與可用性。

?3. 場景化推薦與智能決策支持

利用上下文感知和項目歷史數據,AI引擎為不同開發場景提供精準建議。

  • ?推薦符合最佳實踐的技術方案和組件選擇。
  • ?依據數據規模和業務需求優化算法與架構決策。
  • ?降低試錯成本,保障設計合理性和擴展性。

?4. 自然語言交互開發接口

基于對話式AI,開發者可通過自然語言描述完成代碼生成和系統操作。

  • ?支持文本、語音及可視化界面多模態交互。
  • ?實現低代碼/無代碼開發模式,降低跨職能團隊協作門檻。
  • ?促進產品經理、設計師等非編碼角色的參與。

?5. AI驅動的自動化測試與質量保障

結合機器學習技術,實現測試用例自動生成與動態優化。

  • ?基于業務規則與代碼邏輯生成覆蓋面廣泛的測試腳本。
  • ?通過性能趨勢分析與風險評估調整測試策略。
  • ?提升測試效率和覆蓋率,減少人工干預。

?6. 自適應學習與持續優化

持續采集開發者行為和項目數據,動態調整開發輔助策略。

  • ?分析代碼提交與調試數據,定制化生成風格和推薦內容。
  • ?基于歷史迭代趨勢預測未來技術瓶頸和需求變化。
  • ?提供前瞻性支持,保障系統的長期演進與競爭力。

?開放架構:高性能技術棧與開源生態融合

開放架構結合高性能技術棧、靈活擴展能力和豐富開源資源,構建可持續的技術平臺,支持多樣化業務需求和系統長期演進。

?微服務架構:解耦、高并發與數據一致性保障

微服務采用事件驅動架構(EDA)和分布式任務調度機制,實現服務間異步通信與解耦。

事件總線實現異步事件傳遞,降低服務耦合度,提升系統彈性和擴展能力。分布式任務調度器(如Celery、Quartz)支持高并發環境下的動態資源分配和任務調度。結合Saga、TCC等分布式事務控制方案,保障跨服務調用中的數據一致性和事務完整性,從而提升復雜業務場景的性能和穩定性。

開源框架支持:降低門檻與促進持續創新

基于Spring Boot、Node.js等開源框架,平臺提供透明源碼和完善文檔,降低開發者學習成本。內置JUnit、Jest等測試工具,確保代碼質量。

依托開源社區(如GitHub)的全球協作,開發者可通過提交Pull Request和參與Issue討論推動框架和平臺的持續演進與功能創新,形成良性技術生態閉環。

?多樣化組件庫:標準化與靈活定制的結合

組件庫覆蓋金融、零售、醫療等行業場景,包含表單生成器、動態圖表等標準化組件。兼容React、Vue、Angular等主流前端框架,采用接口適配器實現無縫集成。

模塊化和插件化設計支持組件的二次開發與個性化定制,簡化復雜業務邏輯的實現,提升開發效率和系統擴展能力。

高性能支撐:內存計算與云原生技術保障

平臺融合內存數據庫(Redis、Memcached)、云原生技術(Docker、Kubernetes)及列式存儲數據庫(ClickHouse、Apache Druid),滿足高并發和大數據處理需求。

內存數據庫提升數據訪問速度,云原生技術實現動態彈性伸縮和快速部署,列式存儲優化復雜查詢響應時間。多技術協同保障系統在大規模數據和高負載環境下的穩定性與高效性。

企業功能增強:從開發工具到智能決策支持

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入,現代企業開發環境演變為集數據管理、業務處理與智能決策支持于一體的綜合技術架構,顯著提升企業在復雜業務場景中的適應力與處理效率。

數據增刪查改(CRUD):高效靈活的數據操作

低代碼平臺通過可視化開發與動態數據綁定,實現拖拽式組件配置,用戶無需編寫SQL或后端代碼即可完成數據操作。

UI組件與數據源實時同步,確保界面與數據即時聯動。針對高并發環境,平臺支持批量操作機制,結合事務合并與異步任務調度,減少前端負載,提升響應速度與系統性能。例如,在電商促銷場景,批量訂單處理降低數據庫壓力,加快處理響應。

?圖表創建與交互分析:高性能可視化渲染

平臺提供標準化圖表組件庫(柱狀圖、折線圖、熱力圖等),支持圖表類型動態調整與聯動過濾。

基于WebGL與Canvas技術的渲染引擎利用硬件加速和分層渲染,確保大規模數據的流暢可視化與低延遲交互。在金融風控等場景,實時數據流動態更新熱力圖,反映市場波動,滿足復雜分析需求。

業務邏輯配置:響應式編程與事件驅動設計

借助雙向數據綁定和條件邏輯,平臺實現UI與數據層之間高效數據傳遞。

內置條件邏輯配置支持復雜規則的快速設計和驗證,如動態字段計算或流程觸發。事件驅動機制基于用戶操作或系統狀態變化觸發交互邏輯,提升業務流程靈活性。彈窗設計增強用戶體驗,例如訂單審批中實時展示審批歷史及關聯信息。

公式計算與規則執行:自動化與實時驗證

內置豐富公式庫覆蓋數學運算、邏輯判斷與文本處理,支持自定義擴展,結合實時驗證功能,能即時反饋公式執行結果,快速定位修正錯誤。

規則引擎自動執行復雜業務規則(庫存預警、風險評分等),減少人工干預。例如銷售系統自動觸發折扣規則,根據用戶行為動態調整定價策略。

虛擬字段與權限管理:靈活性與安全性并重

通過虛擬字段機制支持動態定義計算字段和關聯字段,無需改動底層數據庫架構,促進業務模型快速迭代。如CRM系統中動態添加客戶分組字段以響應市場策略調整。

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實現細粒度權限管理,保障敏感數據安全。多租戶架構通過數據庫分片、命名空間隔離等技術實現租戶間數據隔離,確保數據隱私與合規性。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pingmian/92065.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pingmian/92065.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pingmian/92065.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NLP輿情分析】基于python微博輿情分析可視化系統(flask+pandas+echarts) 視頻教程 - 詞云圖-微博評論詞云圖實現

大家好,我是java1234_小鋒老師,最近寫了一套【NLP輿情分析】基于python微博輿情分析可視化系統(flaskpandasecharts)視頻教程,持續更新中,計劃月底更新完,感謝支持。今天講解詞云圖-微博評論詞云圖實現 視頻在線地址&…

Webpack核心技能:Webpack安裝配置與模塊化

一、webpack 的安裝和使用1. webpack 簡介webpack 是基于模塊化的打包 (構建)工具,它把一切視為模塊(包括 JS、CSS、圖片等資源文件)。工作原理:以開發時態的入口模塊為起點遞歸分析所有依賴關系經過壓縮、合并等處理最終生成運行…

數據結構---二級指針(應用場景)、內核鏈表、棧(系統棧、實現方式)、隊列(實現方式、應用)

一、二級指針的應用場景1、在被調函數中,想要修改主調函數中的指針變量,需要傳遞該指針變量的地址,形參用二級指針接收。2、指針數組的數組名是一個二級指針,指針數組的數組名作為參數傳遞時,可用二級指針接收。指針數…

NodeJs學習日志(1):windows安裝使用node.js 安裝express,suquelize,sqlite,nodemon

windows安裝使用node.js 安裝express,suquelize,sqlite 系統是win10,默認已經安裝好nodejs與npm包名作用expressWeb應用框架suquelize數據庫ORMsqlite數據庫nodemon代碼熱重載安裝express 添加express生成器 npm add express-generator4安裝e…

Cervantes:面向滲透測試人員和紅隊的開源協作平臺

Cervantes 是一個專為滲透測試人員和紅隊打造的開源協作平臺。它提供了一個集中式工作區,用于集中管理項目、客戶端、漏洞和報告。通過簡化數據組織和團隊協調,它有助于減少規劃和執行滲透測試所需的時間和復雜性。 作為 OWASP 旗下的開源解決方案&…

[Python 基礎課程]猜數字游戲

使用 Python 實現一個猜數字游戲,先隨機生成一個 1 到 100 之間的一個隨機整數,讓用戶猜測這個數是什么,每次都提示用戶猜大了還是猜小了,如果用戶猜對了,提示用戶猜對了,用了多少次,并且之前每…

文件加密實現

一、不依賴外部庫實現 使用自定義的XOR加密算法結合簡單的密鑰擴展。 實現說明 這個方案不依賴任何外部庫,僅使用C標準庫實現: 加密原理:采用XOR加密算法,這是一種簡單但有效的對稱加密方式,相同的密鑰可以用于加密和解…

Unity輕量觀察相機

一、腳本功能簡介ObserveCamera 是一個可直接掛載到任意 GameObject 上的通用攝像機控制腳本,支持以下功能:鼠標右鍵控制攝像機繞自身旋轉(俯仰、水平)鼠標左鍵拖拽目標對象進行平移(局部 XY 平面移動)鼠標…

1深度學習Pytorch-pytorch、tensor的創建、屬性、設備和類型轉換、數據轉換、常見操作(獲取元素、元素運算、形狀改變、相乘、廣播)

文章目錄PyTorchTensor1 Tensor 的創建1.torch.tensor2.torch.Tensor3. 線性張量4. 隨機張量5. 特定數值的張量2 Tensor 常見屬性1 屬性2 設備切換3 類型轉換torch.Tensor.to(dtype)類型專用方法創建張量時直接指定類型與 NumPy 數組的類型互轉4 數據轉換(淺拷貝與深…

五、Istio管理網格外部服務

因語雀與csdn markdown 格式有區別,請查看原文: https://www.yuque.com/dycloud/pss8ys 一、Egress Listener 流量策略 前面學習了 sidecar 自動注入原理、inbound Listener、outbound Listener 等概念,也知道了 EgressListener 的流量策略…

Ubuntu20.04 離線安裝 FFmpeg 靜態編譯包

系統版本 Ubuntu20.04 去現場部署項目,發現現場的設備連接的內網,無法使用apt直接安裝ffmpeg ,想解決也簡單,數據線連接手機使用共享網絡,再使用命令sudo apt install ffmpeg安裝即可,奈何現場百多臺設備&a…

C語言高級編程技巧與最佳實踐

C語言高級編程技巧與最佳實踐 - 完整版 目錄 宏定義與預處理技巧內存管理高級技巧函數指針與回調機制數據結構設計并發與多線程錯誤處理與異常機制性能優化技巧調試與測試技巧跨平臺編程安全編程實踐綜合演示示例 宏定義與預處理技巧 1. 條件編譯與平臺檢測 /*** 平臺和編譯…

cygwin+php教程(swoole擴展+redis擴展)

cygwin 1.下載cygwin安裝程序 :在Windows上獲得Linux的感覺 ? 2. 打開安裝包:setup-x86_64.exe 3.選擇安裝類型 從互聯網安裝首次安裝下載而不安裝僅下載軟件包不安裝從本地目錄安裝遷移程序時使用 4.選擇安裝目錄 5.選擇本地軟件包目錄&#xff…

Ethereum: Uniswap V3核心”Tick”如何引爆DEX的流動性革命?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領域,尤其是自Uniswap V3問世以來,變得至關重要的概念——Tick(流動性邊界)。 如果大家接觸過DeFi,可能聽說過Uniswap …

【概念學習】什么是深度學習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簡潔定義如下:努力將通常由人類完成的智力任務自動化。 因此,人工智能是一個綜合性的領域,不僅包括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還包括更多不涉及學習的方法。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許多專家相信,只…

【MATLAB】(八)矩陣

一.矩陣的定義MATLAB 以矩陣作為數據操作的基本單位,這使得矩陣運算變得非常簡捷、方便、高效。矩陣是由m*n個數q(i1,2,…,m;j1,2,…,n),排成的m行n列數表,記成稱為 mxn 矩陣,也可以記成aij或Am*n。其中,i表示行數,j表…

python的高校考研交流系統

前端開發框架:vue.js 數據庫 mysql 版本不限 后端語言框架支持: 1 java(SSM/springboot)-idea/eclipse 2.NodejsVue.js -vscode 3.python(flask/django)–pycharm/vscode 4.php(thinkphp/laravel)-hbuilderx 數據庫工具:Navicat/SQLyog等都可以 在當今社…

從零開始部署Qwen3-8b大模型到本地

一、方法一(使用docker鏡像進行部署) 安裝Linux服務器,本機測試系統為Ubuntu系統;(帶有2張A100的GPU服務器) 思路為:使用docker部署python環境鏡像在此基礎上安裝vllm拉取Qwen3-8b模型 docker-compose.yml文件部分配…

AI產品經理如何理解和應用Transformer架構,以提升產品的技術能力和用戶體驗?

?你好,我是 ?三橋君? 助你邁向AGI時代!!! 📌本文介紹📌 >> 一、引言 在當今的AI浪潮中,Transformer架構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技術名詞。從OpenAI的GPT系列到Google的BERT,再…

數據結構(四)內核鏈表、棧與隊列

一、內核鏈表基礎1. 什么是 Linux 內核鏈表?Linux 內核鏈表是一種高效的 雙向循環鏈表,廣泛應用于內核模塊開發中,用于管理數據結構。每個節點通過指針連接前一個和后一個元素,實現插入和刪除的高性能。2. 鏈表的定義與初始化在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