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維
1、二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假設E是隨機試驗,Ω是樣本空間,X、Y是Ω的兩個變量;(X,Y)就叫做二維隨機變量或二維隨機向量。X、Y來自同一個樣本空間。
????????聯合分布函數 F(x,y)=P(X≤x,Y≤y),即F(x,y)表示求(x,y)左下方的面積。 F(x,y) 不減,例如:y固定,x1<x2,F(x1,y)<F(x2,y);F(x,y)分別關于x和y右連續。
????????對于<
,
<
?存在 P(
< X ≤?
,
?<Y ≤?
) = F(
,
) - F(
,
)-F(
,
)+F(
,
)
P(< X ≤?
,
?<Y ≤?
) 如左下圖表示,等號右邊則是圖中四塊區域的代表。
2、二維離散型隨機變量的聯合分布和邊緣分布
????????邊緣分布?是表示在所有可能的一個變量值上,獲取另一個變量的概率之和
X的邊緣分布:(x) = P(X ≤ x) = F(x,+∞) = P(X≤x,Y<+∞)
Y的邊緣分布:(y) = P(Y ≤ y) = F(+∞,y) = P(X<+∞,Y≤y)
????????聯合概率質量函數 P(X=x,Y=y) 描述了隨機變量 X 和 Y 同時取特定值 x 和y 的概率。所有可能的 x 和 y 值的概率之和等于1。
3、二維連續隨機變量的聯合密度和邊緣密度函數
????????F(x,y) = P(X≤x,Y≤y) = ? ?f(s,t) ds dt? 函數就是對所有的x,y進行積分求和。
例如:?已知聯合密度函數,求分布函數F(x,y)
解:帶入分布函數公式:? ?f(s,t) ds dt =?
?
?dx dy =?
?
?dx?
?dy =(1-
)(1-
)? ;因為聯合密度函數定義域為x,y都大于0,所以積分時只需要大于0即可
????????邊緣密度函數 直接將另一個變量積分部分等價于(x,+),則剩下部分為另一個變量的邊緣密度函數。
二、條件分布
1、基礎定義
????????已知另一個隨機變量或事件的條件下,該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F(x|A)=P(X?x | A)
例如:概率密度函數如圖,求在X>1的條件下f(x)的條件分布函數
解:F(x | X>1) = P(X? x|X>1)=P(X
?x,X>1)/ P(X>1)
求分子:P(1 X
? x) =?
?1/
? dx? = 1/
?*?arctan(x)?
?=?arctan(x)/
?- 1/4
求分母:P(X>1) =??1/
??= 1/
?*?arctan(x)?
?= 1/
?*?
/2 -?1/
?*?
/4 = 1/4
則整個結果為 (arctan(x)/?- 1/4)/1/4=arctan(x)/
?-1
2、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條件分布
????????從分布表來理解
X\Y | 0 | 1 |
---|---|---|
0 | 0.1 | 0.3 |
1 | 0.3 | 0.3 |
P(Y=y) 是 Y 的邊緣概率質量函數,Y 的邊緣概率質量函數是對列求和:
Y | 0 | 1 |
---|---|---|
P | 0.4 | 0.6 |
?那么在Y=1的條件下,假設x=0,X=x的概率為:?P(X=0∣Y=1)=03/0.6 =0.5;假設x=1,X=x的概率為 P(X=1∣Y=1)=0.3/0.6=0.5
3、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條件分布
????????Y=y條件下,條件概率密度函數為: f(x∣y)=f(x,y) / (y);同理X=x條件下:f(y∣x)=f(x,y) /?
(x)。其中
(y) 、
(x) 是邊緣函數。
例如:假設?
解:f(x|y) =?f(x,y) / (y) = 1/
(1+
)(1+
)? /? 1/
(1+
) =??1/
(1+
)
f(y|x) =?f(x,y) / (x) = 1/
(1+
)(1+
)? /? 1/
(1+
) =??1/
(1+
)
三、隨機變量獨立性
? ? ? ? 概率密度函數f(x,y)可以表示為各自邊緣概率密度函數的乘積:
????????離散型 :P(X=x,Y=y)=P(X=x)?P(Y=y)
????????連續型:f(x,y)=(x)?
(y)
四、二維隨機變量函數的分布
1、離散型
第一步:列出所有x與y結合的取值點 (例如:z=x+y)
第二步:根據聯合概率質量 函數 P(X=x,Y=y) 求z的值分布及其概率
第三步;全部z點相加驗證是否等于1
例如:
假設有兩個離散型隨機變量 XX 和 YY,它們的聯合PMF如下表所示:
X \ Y | 1 | 2 | 3 |
---|---|---|---|
1 | 0.1 | 0.2 | 0.0 |
2 | 0.0 | 0.3 | 0.0 |
3 | 0.1 | 0.1 | 0.2 |
?第一步:列出所有z點 (P(1,1) ,P(1,2),P(1,3),P(2,1),P(2,2),P(2,3),P(3,1),P(3,2),P(3,3)
第二步:根據點得到對應概率,并根據(z=x+y)的求得Z點數值
Z2=P(1,1) =? 0.1
Z3=P(1,2)+P(2,1) = 0.2+0.0 = 0.2
Z4=P(1,3)+P(2,2)+P(3,1) =0.0+0.3+0.1=0.4
Z5=P(2,3)+P(3,2)=0.0+0.1=0.1
Z6=P(3,3)=0.2
第三步:根據得到所有點概率進行求和驗證 Z2+Z3+Z4+Z5+Z6 =0.1+0.2+0.4+0.1+0.2=1
2、連續型
第一步:明確要求需要什么函數(分布函數、概率密度函數)
第二步:根據聯合密度函數進行(x,y)積分得到 分布函數,在進行 求導得到z的概率密度函數
(z)= P(Z ≤ z)=P ( g(X,Y) ≤z ) =
≤z? f(x,y) dx dy ;?
?(z)=d/dz *
(z)
例如:假設 (X,Y) 的聯合概率密度函數為下圖, 求Z=X+Y的分布
解:
第一步:求分布函數,根據z=x+y? 以及函數信息得到 z在(x,y)的分布 => 直角坐標系 點(1,1)、(1,0)、(0,1)、(0,0),四個點所在的長方形,線條z=x+y 也就是點(2,0)、(0,2)、(0,0)三點的三角形區域,兩塊面積的區域交集部分就是z在直角坐標系的投影;根據x,y的值獲得z的分布區間(0,2),由于z在(0,1)區間是符合x,y的區間隨意落地,可以直接使用積分函數求解;z在(1,2)區間內只能在長方形減去右上三角面積的結果
第二步:對(0,1)進行積分 :根據?聯合密度函數進行積分布函數??(z)= P(Z ≤ z)=P ( g(X,Y) ≤z ) =
≤z? f(x,y) dx dy =?
?dx?
?2 dy =?
?2y
dx =
?2(z-x) dx =2zx -
?
?=
? ? ? ? ? ? ? 對(1,2):由于是得到面積,所以不需要積分為 1-/2?
第三步:匯總結果 形成分布函數?
總結:連續型可直接根據圖形面積匯總(x和y的隨意分布形狀與聯合函數區域不一致),若在一致情況下可求面積也可以求積分得到分布函數,再根據分布函數求導得到概率密度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