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USRP捕獲手機/路由器數據傳輸信號波形(上)
USRP捕獲手機/路由器數據傳輸信號波形(中)
USRP捕獲手機/路由器數據傳輸信號波形(下)
四、路由器MIMO-OFDM系統
本文深入分析采集手機與路由器雙工通信信號時所使用的設備。
路由器采用的是Tenda AC8型號:?
4根天線意味著路由器使用了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技術。
MIMO
MIMO技術最早是由意大利人無線電通信之父馬可尼于1908年提出的。
以采用MIMO技術的路由器為例,每根天線工作頻率相同,同時工作,為什么不會相互影響呢?
1. 接收端通過多天線采集混合信號后,可以用矩陣運算反向分離出獨立數據流;
2. 不同路徑上的電磁波都有自己的傳播方向,雖然空間中的電磁場在某個位置會相互增強或抵消,但是+ΔL的下一個位置,包括整個路徑上這些同頻同時出現的電磁波相互影響是不一樣的。
感覺MIMO技術是真正實現頻譜高效利用,而OFDM只是硬件上的妥協,用單載波大帶寬合多載波小帶寬最終都得占用相當寬的頻譜。
五、路由器工作模式
5.1 萬能中繼模式
5.2?雙頻分離模式
捕獲路由器信號非常有必要開雙頻分離模型,不然路由器頻率有跳變的風險,而且無法人為選擇觀測頻段。
開啟路由器雙頻分離模式后:
2.4G的WiFi叫zzc,5G的WiFi叫zzc_5G。
六、蜂窩MIMO v.s WiFi MIMO
6.1 規模 (天線數量)
-
WiFi (802.11n/ac/ax):?常見的家用路由器通常支持2x2、3x3或4x4 MIMO。高端企業級AP可能支持8x8 MIMO。天線數量相對較少。
-
蜂窩 (5G Massive MIMO):?基站端的天線陣列規模極其龐大。典型的5G Massive MIMO基站天線面板集成了64個、128個甚至256個或更多天線陣元。手機端通常支持2x2或4x4 MIMO(旗艦機可能更高)。基站的天線數量級遠超WiFi AP。
6.2 技術形態
-
WiFi MIMO:?主要側重于空間復用(在同一時頻資源上傳輸多個獨立的數據流)和空間分集(提高鏈路可靠性)。MU-MIMO是重要補充,允許AP同時服務多個用戶。
-
蜂窩MIMO (Massive MIMO):
-
大規模天線陣列:?利用大量天線實現極高的空間分辨率。
-
波束賦形:?這是Massive MIMO的核心能力。基站通過精確控制每個天線陣元的信號相位和幅度,將無線信號能量聚焦成非常窄、指向性極強的“波束”,直接射向目標用戶。這帶來了巨大優勢:
-
顯著提升信號強度:?能量集中,穿透力更強,覆蓋更遠。
-
大幅降低干擾:?波束對準目標用戶,減少對其他用戶的干擾;同時,空間隔離度提高,同一時頻資源可以服務更多用戶(空間復用增強)。
-
提升頻譜效率:?單位頻譜資源能傳輸更多數據。
-
增強覆蓋:?特別是小區邊緣用戶的體驗得到極大改善。
-
-
多用戶MIMO:?Massive MIMO天然支持大規模的多用戶MIMO,基站可以同時生成多個波束服務多個位于不同方向的用戶。
-
6.3 應用場景
-
WiFi MIMO:?主要用于相對小范圍(家庭、辦公室、熱點)、用戶密度中等的室內或短距離室外環境,解決局域網絡容量和速率問題。
-
蜂窩MIMO:?設計目標是解決大范圍覆蓋、高速移動性支持、超高用戶密度、宏小區/微小區/室內外無縫切換等復雜挑戰。Massive MIMO是應對5G超高流量密度和連接密度需求的核心技術。
6.4 復雜度
-
蜂窩MIMO (尤其Massive MIMO)?的信號處理、信道估計、波束管理和校準算法復雜度遠高于WiFi MIMO,需要強大的基站計算能力和先進的算法支撐。
6.5 總結
總得來說,雖然基站和WiFi都用了MIMO技術,但是側重點不同。基站用MIMO主要是提升通信鏈路最大距離和強化通信鏈路移動性能,WiFi用MIMO主要是提升室內通信速率。
?所以可以看到,手機和基站通信時,OFDM的子載波是非常顯著的:


?但是手機和路由器通信時,幾乎觀察不到OFDM中子載波的存在:(頻率分辨率為3.84MHz/32768=117.18Hz)

猜測是室內強烈的多徑效應影響了觀測OFDM子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