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放原子開源生態大會于7月23日-2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開源賦能產業,生態共筑未來”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用、金、創、投等各領域開源力量,聚焦開源政策導向、生態發展趨勢、開源產業實踐,共探中國開源力量的發展路徑。
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openSCS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開源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openSCS)分論壇”于7月24日成功舉辦。論壇基于開放科學計算語言Julia和開放物理建模語言Modelica,對國際化的開源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工具鏈、模型算法庫及標準規范集構建展開深入研討。
匯聚開源智慧,共塑開源生態
論壇現場,嘉賓圍繞社區戰略規劃、底層技術構建、產業落地實踐等維度展開分享,全面展現openSCS在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領域的開源協作成果。
會議開場,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秘書長助理兼運營部部長李博發表致辭,openSCS工作委員會聚焦行業核心需求,立足Julia與Modelica兩項重要基礎技術,推動開源工具鏈、模型庫與平臺的協同建設。過去一年,委員會已組建7個SIG技術小組與教育培訓、行業發展2個WG工作組,為生態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共建共治共享是開源工作良好的協作方式”,他期待未來openSCS在更高層面凝聚人才與創新資源,共建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仿真領域的領先開源社區。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秘書長助理兼運營部部長 李博
生態共建規劃
openSCS工委會主席、同元軟控董事長周凡利圍繞《開源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社區發展方向與國際化共建共享》展開分享。他指出,工業需求與數智化技術的發展,推動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仿真向智能CPS計算仿真發展,智能CPS是我國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仿真從“跟隨”到“超越”的發展方向。
openSCS首先立足開放科學計算語言Julia和開放物理建模語言Modelica,持續構建國際化的開源工具鏈、模型算法庫及標準規范集,培育具備全球影響力的開放生態。未來,openSCS將最終面向智能信息物理系統(iCPS),打造智能CPS統一語言、統一環境、統一資源的開放開源社區,推動教育與產業數智化變革發展。
周凡利誠摯歡迎更多開發者、用戶加入openSCS社區,共同打造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仿真開放生態,邁向智能CPS新階段!
openSCS工委會主席 周凡利
openSCS工委會聯合主席何均宏詳細介紹了openSCS的業務架構、各個SIG組和工作組的2025年度計劃以及openSCS2025核心貢獻者。
各SIG分別基于TongLun構建科學計算一體化生態,基于M語言兼容現有生態演進,基于JNNRuntime打造科學計算領域原生高性能AI推理和符號計算;基于開放架構,建設Modelica專業模型庫、各行業系統建模仿真平臺。
openSCS將聚焦核心工具鏈與開源平臺建設,持續完善模型庫與行業標準體系。同時,計劃開展開發者技術培訓、教學案例建設與SIG成果應用推廣,穩步推進技術平臺與生態體系一體化建設。
openSCS工委會聯合主席 何均宏
開源框架建設
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Julia語言核心開發者、SIG1-科學計算基礎工具組長趙王宏楦圍繞《TongLun科學計算多語言生態共享框架》進行分享。針對科學計算領域“生態零散、缺少生態共享方案”的痛點問題,TongLun框架從語言子集切入,優化FFI類型映射與工作量,在兼顧易用性與工程性的基礎上,降低多語言協作門檻。展示了基于TongLun實現對Python、R、Julia三種主流語言生態合并,分享了LibTongLun在工程場景適配的科學計算生態共享實現。
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Julia語言核心開發者、SIG1-科學計算基礎工具組長 趙王宏楦
華為軟件領域昇思MindSpore科學家/AI4Sci LAB主任于璠作《大模型時代下的AI4S發展與設想》主題分享。他介紹道,昇思MindSpore是華為開源的新一代全場景AI框架,具備數據模型訓練-推理-全場景部署的全流程能力。圍繞AI在科學計算與建模仿真領域的落地實踐,他分享了同元軟控聯合華為AI4S Lab推出的MWORKS深度學習工具箱。該工具箱以昇思MindSpore為AI框架底座,包含GNN、生成式模型等關鍵算法,能夠支持三維物理場仿真降階等多種復雜任務,大幅減少產品研發成本,助力構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數字孿生系統。
華為軟件領域昇思MindSpore科學家/AI4Sci LAB主任 于璠
應用場景實踐
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SIG6-綜合能源組長李明濤以《綜合能源數字孿生系統》為題作報告,分享了在能源系統建模、系統優化等方面使用Julia語言的一些案例和做法以及使用Julia語言與既有物聯網平臺協同的經驗。在實踐層面,李明濤分享了在風光煤氣儲系統協同優化、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系統節能方案的典型案例,展現了數字孿生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SIG6-綜合能源組長 李明濤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SIG7-具身智能組長周治國以《具身智能科學計算》為主題展開分享,介紹了基于MWORKS具身空間仿真平臺的開源探索,結合系統建模與人工智能的工程實踐能力,構建真實物理環境下的智能體訓練框架,為具身智能的研究突破與技術落地提供了堅實基礎。他表示,期待未來構建一個支持科學計算與AI融合應用的開放基礎設施,讓更多開發者能夠低門檻參與具身智能創新實踐。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SIG7-具身智能組長 周治國
當前,在openSCS工作委員會章程框架下,社區已組建科學計算基礎工具、科學計算算法庫、量子計算、模型庫、系統建模仿真工具、綜合能源、具身智能七個特殊興趣組SIG,同時設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兩個工作組WG,不斷拓展外部合作,推動構建多元協同、機制健全的開源生態格局。
未來,openSCS社區將繼續攜手行業開發工程師、用戶群體與全球同行交流合作,形成開放生態。我們也歡迎廣大熱愛開源、熱愛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仿真技術的開發者、科研人員和產業伙伴加入openSCS社區,共同促進科學計算與系統建模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