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此文檔為個人筆記:僅供個人與同學參考學習,記錄學習過程,嚴謹商業轉載,或商業售賣!感謝西北工業大學公開課知識分享,公開資料開源!
?視頻鏈接:【【西北工業大學】導引系統原理(全61講)周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yp5eUEQF/?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d39882002c43c19fb5a68abed84dfad5
導引系統原理技術學習文檔
第一章 導彈與制導系統基礎
1.1 導彈概述與分類
導彈是具有動力裝置和制導控制系統的飛行武器,根據發射點和目標位置可分為:
- 面對面導彈(如地地導彈、岸艦導彈)
- 面對空導彈(防空導彈)
- 空對面導彈(空地導彈)
- 空對空導彈
按制導方式分為:
- 戰略導彈(攻擊戰略目標)
- 戰術導彈(攻擊戰術目標)
按結構特征分為:
- 彈道式導彈(如V-2彈道導彈)
- 有翼式導彈(如巡航導彈)
- 飛航式導彈
1.2 制導系統組成與原理
制導系統功能模塊:
?制導系統?:
- 測量導彈與目標的相對位置和運動信息
- 形成制導指令(導引律)
?控制系統?:
- 將制導指令轉化為控制指令
- 驅動執行機構改變導彈姿態
?工作階段?:
- 初制導段:建立預定高度、速度和姿態
- 中制導段:控制飛行狀態
- 末制導段:精確命中目標
1.3 制導系統發展歷程
?第一代?(二戰時期):
- 代表:德國V-1/V-2導彈
- 特點:簡單慣性制導,精度差
?第二代?(1950-60年代):
- 代表:AIM-9B空空導彈、薩姆-2地空導彈
- 特點:紅外/雷達制導,抗干擾差
?第三代?(1960-70年代):
- 代表:AGM-65電視制導導彈
- 特點:多模式制導
?第四代?(1980至今):
- 代表:AIM-9X、ADATS系統
- 特點:成像制導、"發射后不管"
第二章 導引頭功能與結構
2.1 導引頭基本功能
- ?穩定功能?:隔離彈體姿態運動
- ?跟蹤功能?:使光軸跟蹤目標運動
- ?搜索功能?:發現和識別目標
2.2 工作狀態
- 角度預定狀態
- 角度搜索狀態
- 角度穩定狀態
- 角度跟蹤狀態
2.3 視線穩定方式
?直接視線穩定?:
- 三軸伺服穩定平臺
- 優點:精度高
- 缺點:結構復雜
?間接視線穩定?:
- 全捷聯方式:無伺服機構
- 半捷聯方式:有伺服機構
- 優點:結構簡單
2.4 穩定平臺技術指標
- 穩定性:隔離度、去耦系數
- 快速性:最大角速度/加速度
- 角度范圍:如AIM-9X可達±90°(俯仰)±180°(滾轉)
- 跟蹤精度:高精度達10角秒
第三章 光學制導基礎
3.1 光波特性
- ?可見光?:380-770nm,人眼最敏感555nm(綠光)
- ?紅外線?:0.76-1000μm,分近/中/遠紅外
- ?紫外線?:10-380nm,分UV-A/B/C
3.2 大氣傳輸影響
?衰減因素?:
- 散射(瑞利散射、彌爾散射)
- 吸收(水蒸氣、CO2、O3)
?大氣窗口?:
- 3-5μm
- 8-14μm
3.3 光電探測器
?熱探測器?:
- 響應全部波長
- 靈敏度低,反應慢
?光子探測器?:
- 選擇性響應
- 靈敏度高,需制冷
第四章 紅外點源制導系統
4.1 調制盤原理
?功能?:
- 將恒穩光能變為交變信號
- 抑制背景干擾(空間濾波)
?類型?:
- 調幅式(如AIM-9B棋盤格調制盤)
- 調頻式
- 調相式
4.2 紅外制導發展
?第一代?(1950s):
- 非制冷硫化鉛(PbS)探測器
- 僅能尾追攻擊
?第二代?(1960s):
- 制冷銻化銦(InSb)探測器
- 攻擊范圍擴大
?第三代?(1970s):
- 高靈敏度InSb探測器
- 全向攻擊能力
?第四代?(2000s):
- 碲鎘汞(HgCdTe)探測器
- 成像制導
第五章 紅外成像制導系統
5.1 成像方式
?掃描成像?:
- 物方掃描
- 像方掃描
- 串/并聯掃描
?凝視成像?:
- 焦平面陣列
- 取消掃描機構
5.2 影響成像因素
?大氣影響?:
- 湍流導致像模糊
- 粒子散射衰減
?高速運動影響?:
- 線運動模糊
- 旋轉模糊
- 尺度變化
?氣動光學效應?:
- 整流罩熱輻射干擾
5.3 紅外對抗
?干擾手段?:
- 紅外煙霧
- 紅外誘餌
- 紅外干擾機
?隱身技術?:
- 降低紅外特征
- 動態偽裝
第六章 電視成像制導系統
6.1 目標跟蹤方法
?對比度跟蹤?:
- 邊緣跟蹤
- 形心跟蹤
- 矩心跟蹤
?相關跟蹤?:
- 模板匹配
- 特征識別
6.2 系統特點
- ?優點?:
- 圖像信息豐富
- 抗電磁干擾
- ?缺點?:
- 受光照條件限制
- 作用距離近
第七章 激光制導系統
7.1 激光特性
- 方向性好(發散角<1mrad)
- 單色性好
- 亮度高
- 相干性好
7.2 制導方式
?半主動制導?:
- 外部照射目標
- 代表:"寶石路"制導炸彈
?主動制導?:
- 彈載激光照射器
- 代表:AGM-129A導彈
?駕束制導?:
- 激光束引導導彈
- 代表:RBS-70導彈
第八章 雷達制導基礎
8.1 雷達頻段
波段 | 頻率(GHz) | 波長(cm) |
---|---|---|
L | 1-2 | 30-15 |
S | 2-4 | 15-7.5 |
C | 4-8 | 7.5-3.75 |
X | 8-12 | 3.75-2.5 |
8.2 雷達方程
基本雷達方程:
Pr?=(4π)3R4Pt?Gt?Gr?λ2σ?
其中:
- Pr?:接收功率
- Pt?:發射功率
- G:天線增益
- σ:雷達截面積
- R:距離
8.3 測角方法
- 最大強度法
- 相位干涉法
- 圓錐掃描法
- 單脈沖法
第九章 雷達導引頭
9.1 測距方法
?脈沖法?:
- R=21?ctR?
?調頻法?:
- 連續波調頻測距
- 脈沖調頻測距
9.2 測速原理
多普勒頻移:
fd?=λ2Vr??
9.3 自動尋的制導
?主動式?:
- 彈載雷達照射
- 代表:"魚叉"反艦導彈
?半主動式?:
- 外部照射
- 代表:"薩姆-6"地空導彈
?被動式?:
- 探測目標輻射
- 代表:"哈姆"反輻射導彈
第十章 多模復合制導
10.1 復合原則
- 工作頻率相距較遠
- 探測波段相近時選用不同制導方式
- 探測器口徑兼容
- 功能互補
10.2 常見形式
?紅外/雷達復合?:
- 毫米波/紅外(如"硫磺石"導彈)
?雙色光學復合?:
- 紅外/紫外(如"毒刺"導彈)
?電視/紅外復合?
10.3 信息融合
?集中式融合?:
- 所有數據送中心處理器
- 精度高但計算量大
?分布式融合?:
- 本地預處理后融合
- 生存能力強
第十一章 半實物仿真
11.1 仿真原理
- 將實物(導引頭、慣導等)接入仿真回路
- 驗證實際部件性能
11.2 關鍵技術
?實時性?:
- 仿真步長可變
- 計算與通信實時
?相似性?:
- 空間尺度相似
- 物理作用相似
11.3 典型應用
- 導引頭性能測試
- 制導算法驗證
- 邊界條件測試
附錄:典型導彈參數
導彈型號 | 類型 | 制導方式 | 射程 |
---|---|---|---|
AIM-9X | 空空導彈 | 紅外成像 | 17.7km |
AGM-114 | 反坦克導彈 | 激光半主動 | 8km |
"戰斧" | 巡航導彈 | INS+GPS+地形匹配 | 1600km |
"薩姆-6" | 地空導彈 | 雷達半主動 | 25km |
"寶石路" | 制導炸彈 | 激光半主動 | 15km |
本技術文檔系統整理了導引系統原理的核心內容,可作為相關專業學習和工程實踐的參考資料。
西北工業大學導引系統原理課程講義
文檔概述
本Word文檔是根據西北工業大學探測制導與控制專業核心專業課《導引系統原理》的PPT內容整理而成,涵蓋了導引系統原理的多個核心章節和專題內容。
文檔內容
第一章 導彈與制導系統
1.1 導彈概述
- 非制導武器特點:依靠人工瞄準,發射后按慣性彈道飛行,命中精度低
- 現代戰爭對精確打擊的需求: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精確打擊運動目標能力
1.2 制導武器分類
- ?導彈?:具有動力裝置和制導控制系統的飛行武器
- ?制導炸彈?:由飛機投放、無動力裝置但有制導控制裝置的炸彈
- ?制導炮彈?:火炮發射后無動力飛行但有制導控制裝置的彈丸
- ?制導魚雷?:水下發射航行有制導裝置的潛行武器
1.3 導彈制導系統發展
- 第一發展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如V-1、V-2導彈)
- 第二發展階段:20世紀50-60年代(如AIM-9B空空導彈)
- 第三發展階段:60-70年代(如AGM-65電視制導導彈)
- 第四發展階段:80年代至今(智能化、多任務適應)
第二章 導引頭的功能與結構
2.1 導引頭基本功能
- 角度預定功能
- 角度搜索功能
- 角度穩定功能
- 角度跟蹤功能
2.2 導引頭穩定方式
- ?直接視線穩定?:三軸伺服穩定平臺
- ?間接視線穩定?:
- 全捷聯方式
- 半捷聯方式
2.3 導引頭平臺技術指標
- 穩定性要求
- 快速性要求
- 角度范圍要求
- 跟蹤精度要求
第三章 光學制導基礎
3.1 光波特性
- 電磁波譜: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
- 光波特性:直線傳播、波動性、粒子性
3.2 紅外輻射特性
- 波長范圍:0.76-1000μm
- 軍事應用:偵察、火控、導彈制導
3.3 光電探測器
- ?熱探測器?:靈敏度不高,反應時間較長
- ?光子探測器?:靈敏度高,反應時間短
- 紅外探測器類型:硫化鉛、銻化銦、碲鎘汞
第四章 紅外點源制導系統
4.1 調制盤工作原理
- 調幅式調制盤
- 調頻式調制盤
- 調相式調制盤
4.2 紅外點源制導發展
- 第一代:AIM-9B(非制冷硫化鉛)
- 第二代:AIM-9D(制冷硫化鉛/銻化銦)
- 第三代:AIM-9L(高靈敏度銻化銦)
- 第四代:AIM-9X(制冷碲鎘汞)
第五章 紅外成像制導系統
5.1 紅外成像特點
- 靈敏度高,適合遠距離弱小目標
- 精度高,空間分辨率高
- 抗干擾能力強
- 可"發射后不管"
5.2 紅外成像方式
- ?掃描成像?:
- 物方掃描
- 像方掃描
- ?凝視成像?:CCD器件
第六章 電視成像制導系統
6.1 電視制導特點
- 圖像信息豐富
- 不受電磁和紅外干擾影響
- 成像分辨率高
- 跟蹤精度高
6.2 電視制導分類
- 電視自動尋的制導
- 電視遙控制導
第七章 激光制導系統
7.1 激光制導分類
- 激光半主動制導
- 激光主動制導
- 激光駕束制導
7.2 激光特性
- 方向性好
- 單色性好
- 亮度高
- 相干性好
第八章 雷達制導基礎
8.1 雷達基本方程
Pr?=(4π)3R4Pt?Gt?Gr?λ2σ?
8.2 雷達截面積
σ=4π?入射功率密度返回接收機每單位立體角內的回波功率?
第九章 雷達導引頭工作原理
9.1 雷達測角方法
- 最大強度法
- 相位干涉法
- 波束轉換法
- 圓錐掃描法
- 單脈沖方法
9.2 雷達測距方法
- 脈沖法
- 相位法
- 頻率法
第十章 多模導引頭
10.1 多模復合原則
- 工作頻率應相距較遠
- 制導方式應盡量不同
- 探測波段相近時應選用不同制導方式
- 探測器口徑應能兼容
10.2 常見復合形式
- 紅外/雷達復合
- 紅外/紫外復合
- 電視/紅外復合
文檔特點
- ?系統性?:全面覆蓋導引系統原理的各個方面
- ?專業性?:包含大量專業公式和技術參數
- ?實用性?:結合實際導彈型號和應用案例
- ?圖文結合?:保留了原始PPT中的關鍵圖表和示意圖
使用說明
本文檔可作為:
- 探測制導與控制專業學生的課程參考資料
- 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手冊
- 導彈制導系統研發的技術基礎材料
文檔內容嚴格按照原始PPT整理,確保了專業性和準確性。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公式推導,請參考相關專業文獻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