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推理框架詳解,包含如COT、ReAct、LLM+P等的詳細說明和分類整理,涵蓋其原理、應用場景及對比分析

AI 推理引擎

以下是關于 AI 推理引擎 的詳細說明,涵蓋其定義、類型、核心組件、技術實現、應用場景及挑戰: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1. 推理引擎的定義

推理引擎(Inference Engine)是 AI系統的核心組件,負責根據輸入數據、知識庫或預訓練模型,通過邏輯推理或模式匹配生成結論、預測或行動。它是連接數據/知識與最終決策的橋梁。


2. 推理引擎的類型

1. 基于規則的推理引擎
  • 原理:依賴 IF-THEN規則(如專家系統中的知識庫)進行推理。
  • 特點
    • 易于解釋(規則顯式可見)。
    • 適合結構化、確定性任務(如醫療診斷、故障排查)。
  • 技術實現
    • 規則引擎:Drools(Java)、PyKE(Python)。
    • 專家系統:MYCIN(醫療診斷)、Deep Blue(棋類決策)。
2. 基于概率的推理引擎
  • 原理:利用 概率模型(如貝葉斯網絡、馬爾可夫邏輯網絡)量化不確定性。
  • 特點
    • 處理模糊或不確定信息(如風險評估、預測)。
    • 支持不確定性推理和概率更新。
  • 技術實現
    • 貝葉斯網絡庫:SMILE、PyMC3。
    • 概率編程語言:Church、Stan。
3. 基于深度學習的推理引擎
  • 原理:通過 神經網絡(如Transformer、CNN)從數據中學習模式并進行推理。
  • 特點
    • 強大的模式識別能力(如圖像、文本理解)。
    • 需要大量數據,黑箱特性較強。
  • 技術實現
    • 框架:TensorFlow、PyTorch。
    • 模型:BERT(文本推理)、YOLO(圖像推理)。
4. 混合推理引擎
  • 原理:結合 符號推理(規則)子符號推理(深度學習)
  • 特點
    • 兼顧可解釋性和泛化能力。
    • 適用于復雜任務(如自動駕駛、醫療輔助決策)。
  • 技術實現
    • 符號-神經混合系統:Neuro-Symbolic Architecture(如MIT的DeepProbLog)。

3. 推理引擎的核心組件

1. 知識表示層
  • 功能:定義知識的存儲和表達方式。
  • 形式
    • 規則庫:IF-THEN規則集合。
    • 概率模型:貝葉斯網絡、馬爾可夫鏈。
    • 神經網絡:參數化的隱式知識表示。
2. 推理算法層
  • 功能:執行推理邏輯,生成結論。
  • 算法類型
    • 正向推理:從已知事實出發,匹配規則推導結論。
    • 反向推理:從目標出發,逆向查找支持證據。
    • 深度學習推理:通過前向傳播生成輸出。
3. 決策與解釋層
  • 功能:將推理結果轉化為可執行的決策,并提供解釋。
  • 技術
    • 可解釋AI(XAI):如注意力機制、LIME、SHAP。
    • 規則跟蹤:記錄推理路徑(如專家系統中的規則觸發順序)。
4. 優化與學習層
  • 功能:動態優化推理過程或更新知識庫。
  • 方法
    • 在線學習:實時更新模型參數(如強化學習)。
    • 規則調整:根據反饋修正規則權重。

4. 技術實現與工具

1. 基于規則的工具
  • Drools(Java):企業級規則引擎,支持復雜事件處理。
  • CLIPS:開源專家系統工具,適用于醫療、工業控制。
2. 概率推理工具
  • TensorFlow Probability:深度學習與概率模型的結合。
  • PyMC3:貝葉斯建模與推理庫。
3. 深度學習推理框架
  • TensorRT(NVIDIA):優化神經網絡推理速度。
  • ONNX Runtime:跨框架模型部署與推理加速。
4. 混合推理工具
  • IBM Watson:結合規則和機器學習的推理系統。
  • Neuro-Symbolic Concept Learner:MIT開發的混合推理框架。

5. 應用場景

領域典型應用
醫療疾病診斷(基于規則)、影像分析(深度學習)、個性化治療方案(混合推理)。
金融風險評估(貝葉斯網絡)、反欺詐檢測(規則+深度學習)、投資決策(強化學習)。
自動駕駛路徑規劃(符號推理)、環境感知(CNN)、緊急決策(混合推理)。
自然語言處理文本理解(Transformer)、對話系統(規則+深度學習)、邏輯推理(CoT/思維鏈)。
工業故障診斷(專家系統)、預測性維護(概率模型)、流程優化(混合推理)。

6. 挑戰與趨勢

挑戰
  • 可解釋性:深度學習模型的“黑箱”問題。
  • 不確定性處理:現實場景中噪聲和模糊信息的管理。
  • 計算效率:實時推理對硬件和算法的高要求。
趨勢
  • 符號與子符號融合:結合規則的可解釋性與深度學習的泛化能力。
  • 邊緣推理:輕量化模型部署到終端設備(如TensorFlow Lite)。
  • 自動化推理:AutoML技術簡化推理引擎的構建與優化。

總結

  • 核心價值:將數據/知識轉化為可執行的決策,是AI系統的核心“大腦”。
  • 選擇依據
    • 確定性任務 → 基于規則或概率推理。
    • 模式識別任務 → 深度學習推理。
    • 復雜場景 → 混合推理引擎。
  • 未來方向:更高效、可解釋、適應動態環境的推理系統。

AI推理引擎工具

以下是常見的AI推理引擎工具分類及詳細說明,按功能和應用場景整理:


一、基于規則的推理引擎

1. Drools(Java)
  • 類型:規則引擎(Rete算法實現)
  • 工作原理:通過聲明式規則(DRL文件)進行正向/反向推理,支持實時規則更新。
  • 特點
    • 適合企業級Java應用,與Spring Boot等框架集成方便。
    • 支持復雜事件處理(CEP)和動態規則加載。
  • 適用場景:金融風控、訂單優惠計算、工作流引擎。
2. CLIPS(C++/LISP語法)
  • 類型:專家系統引擎
  • 工作原理:基于LISP語法的規則語言,支持正向鏈式推理。
  • 特點
    • 輕量級,跨平臺,適合嵌入式系統。
    • 開源且穩定,廣泛用于傳統工業領域。
  • 適用場景:醫療診斷、設備故障診斷。
3. Jess(Java)
  • 類型:規則引擎(Drools的前身)
  • 工作原理:基于Java的規則語言,支持與Java代碼深度集成。
  • 特點
    • 適合小型項目或快速原型開發。
    • 語法簡潔,學習成本低。
  • 適用場景:簡單業務規則處理。

二、概率推理引擎

1. SMILE(C#/.NET)
  • 類型:貝葉斯網絡推理引擎
  • 工作原理:基于貝葉斯網絡的概率圖模型,支持不確定性推理。
  • 特點
    • 高性能,支持動態網絡結構和參數學習。
    • 適用于.NET生態,適合企業級部署。
  • 適用場景:風險預測、故障診斷。
2. Figaro(Scala)
  • 類型:概率編程庫
  • 工作原理:通過對象組合構建概率模型,支持貝葉斯網絡和馬爾可夫鏈。
  • 特點
    • 支持Scala的函數式編程特性,適合復雜模型快速開發。
    • 提供概率推理算法(如采樣、變分推斷)。
  • 適用場景:個性化推薦、自然語言理解。
3. ProbLog(Python)
  • 類型:概率邏輯編程語言
  • 工作原理:結合邏輯編程(Prolog)和概率推理。
  • 特點
    • 支持概率邏輯模型的構建和推理。
    • 適合不確定性的知識表示。
  • 適用場景:生物信息學、知識圖譜推理。

三、機器學習推理引擎

1. TensorFlow Serving(C++)
  • 類型:模型部署引擎
  • 工作原理:加載預訓練模型(TensorFlow/PyTorch/ONNX),提供實時/批量推理服務。
  • 特點
    • 支持模型版本管理、A/B測試和動態加載。
    • 高性能C++實現,適合生產環境。
  • 適用場景:圖像識別、推薦系統在線服務。
2. ONNX Runtime(跨平臺)
  • 類型:跨框架推理引擎
  • 工作原理:支持ONNX格式模型,優化模型在CPU/GPU上的推理性能。
  • 特點
    • 兼容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便于模型轉換。
    • 提供輕量級部署(如移動端、邊緣設備)。
  • 適用場景:跨平臺模型部署、移動端推理。
3. PyTorch JIT(Python)
  • 類型:動態圖優化引擎
  • 工作原理:通過即時編譯(JIT)將Python代碼轉為高效C++執行。
  • 特點
    • 適合動態圖模型(如變長序列處理)。
    • 支持TorchScript用于生產環境部署。
  • 適用場景:自然語言處理、視頻分析。

四、混合型推理引擎

1. IBM Watson(多語言)
  • 類型:多模態推理平臺
  • 工作原理:結合規則引擎、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
  • 特點
    • 提供API集成多種AI服務(如對話系統、視覺識別)。
    • 適合復雜決策場景(如醫療、客服)。
  • 適用場景:智能客服、個性化問答。
2. Prolog(邏輯編程語言)
  • 類型:符號推理引擎
  • 工作原理:基于一階邏輯的聲明式編程,通過事實和規則推導結論。
  • 特點
    • 適合知識表示和邏輯驗證。
    • 廣泛用于學術研究和專家系統。
  • 適用場景:知識圖譜查詢、邏輯驗證。

五、圖數據庫推理引擎

1. Neo4j(Cypher)
  • 類型:圖結構推理引擎
  • 工作原理:通過Cypher查詢語言在圖數據庫中進行路徑搜索和模式匹配。
  • 特點
    • 支持實時圖算法(如PageRank、社區發現)。
    • 適合復雜關系推理。
  • 適用場景:社交網絡分析、反欺詐檢測。
2. Apache TinkerPop(Java)
  • 類型:圖計算框架
  • 工作原理:提供統一的API(Gremlin語言)操作多種圖數據庫。
  • 特點
    • 跨數據庫兼容性(如Neo4j、JanusGraph)。
    • 適合分布式圖計算。
  • 適用場景:供應鏈追溯、推薦系統。

六、其他工具

1. Apache UIMA(Java)
  • 類型:自然語言處理框架
  • 工作原理:通過組件化分析引擎處理文本數據。
  • 特點
    • 支持規則、機器學習混合推理。
    • 適合復雜文本分析(如醫療文檔解析)。
  • 適用場景:文本挖掘、信息提取。
2. OpenCog(跨平臺)
  • 類型:通用AI框架
  • 工作原理:結合概率推理、邏輯推理和機器學習,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系統。
  • 特點
    • 適合長期研究和復雜AI系統開發。
    • 尚處于發展早期,社區活躍。
  • 適用場景:學術研究、AGI探索。

選擇建議

  1. 規則驅動場景:Drools(Java生態)、CLIPS(嵌入式)。
  2. 概率推理:SMILE(貝葉斯網絡)、Figaro(概率編程)。
  3. 機器學習部署:TensorFlow Serving(高性能)、ONNX Runtime(跨框架)。
  4. 混合復雜場景:IBM Watson(企業級)、Prolog(邏輯推理)。
  5. 圖關系推理:Neo4j(實時查詢)、TinkerPop(分布式)。

根據具體需求(如語言、性能、數據類型)選擇合適的工具,同時結合開源生態或商業支持的平衡。

AI推理邏輯(認知框架)

以下是 AI推理邏輯(認知框架) 的分類及詳細說明,涵蓋基礎推理類型、高級推理框架及其應用場景:


一、基礎推理邏輯類型

1. 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 定義:從一般性前提推導出具體結論(“三段論”)。
  • 原理:若前提為真且推理有效,則結論必然為真。
  • 示例
    • 邏輯規則:所有哺乳動物會呼吸 → 貓是哺乳動物 → 結論:貓會呼吸。
    • 工具:Prolog(基于一階邏輯)、定理證明器(如Coq)。
  • 適用場景:數學證明、符號推理系統。
2. 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 定義:從具體實例推導出一般性規律。
  • 原理:通過觀察數據模式總結規則,結論可能不絕對。
  • 示例
    • 機器學習:根據歷史數據訓練分類模型(如樸素貝葉斯)。
    • 工具:決策樹、神經網絡(如CNN、Transformer)。
  • 適用場景:模式識別、預測分析。
3. 默認推理(Default Reasoning)
  • 定義:在信息不完整時,基于默認假設進行推理。
  • 原理:若無反證,則默認成立(如“鳥會飛”默認,除非是企鵝)。
  • 示例
    • 框架:非單調邏輯系統(如Reiter的默認邏輯)。
    • 工具:CLIPS(規則引擎支持默認規則)。
  • 適用場景:專家系統、常識推理。
4. 模糊推理(Fuzzy Reasoning)
  • 定義:處理不確定或模糊的信息(如“溫度較高”)。
  • 原理:基于模糊集合論,允許部分真值(0到1之間的值)。
  • 示例
    • 框架:模糊邏輯控制系統。
    • 工具:MATLAB Fuzzy Logic Toolbox、FuzzyLite。
  • 適用場景:家電控制、金融風險評估。
5. 貝葉斯推理(Bayesian Reasoning)
  • 定義:基于概率的推理,結合先驗知識和新證據更新概率。
  • 原理:貝葉斯定理:( P(A|B) = \frac{P(B|A)P(A)}{P(B)} )。
  • 示例
    • 框架:貝葉斯網絡(BN)、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MCMC)。
    • 工具:SMILE、PyMC3。
  • 適用場景:醫療診斷、故障預測。

二、高級推理框架

1. 神經符號系統(Neuro-Symbolic Systems)
  • 定義:結合深度學習(歸納推理)和符號推理(演繹推理)。
  • 特點
    • 神經網絡處理模式識別,符號系統處理邏輯推理。
    • 提升可解釋性和泛化能力。
  • 工具
    • Neuro-Symbolic Concept Learner(MIT)、DeepProbLog
  • 適用場景:視覺問答(VQA)、復雜任務規劃。
2. 知識圖譜推理框架
  • 定義:基于圖結構的路徑搜索和模式匹配。
  • 特點
    • 支持關系推理和語義查詢。
    • 結合圖數據庫和SPARQL/Cypher語言。
  • 工具
    • Neo4j(圖數據庫)、Apache Jena(語義Web框架)。
  • 適用場景:社交網絡分析、知識問答。
3. 規劃與行動框架
  • 定義:基于狀態轉移的規劃推理。
  • 特點
    • 定義初始狀態、目標狀態和動作集合,尋找最優路徑。
  • 工具
    • PDDL(規劃領域定義語言)、OpenAI Planning
  • 適用場景:機器人路徑規劃、資源調度。
4. 生成式AI推理框架
  • 定義:基于大語言模型(LLM)的生成式推理。
  • 特點
    • 通過上下文學習生成連貫輸出,無需顯式規則。
    • 支持多模態推理(文本、圖像、代碼)。
  • 工具
    • Transformer模型(如GPT、BERT)、LangChain(推理鏈框架)。
  • 適用場景:自然語言理解、代碼生成。
5. 混合推理框架
  • 定義:結合多種推理方法(如規則+概率+深度學習)。
  • 特點
    • 處理復雜、多模態問題。
    • 典型代表:IBM Watson、多模態AI平臺。
  • 工具
    • IBM Watson(API集成)、OpenCog(通用AI框架)。
  • 適用場景:智能客服、個性化推薦。

三、特殊推理邏輯與框架

1. 逆向推理(Backward Reasoning)
  • 定義:從目標結論反向尋找支持的前提。
  • 原理:通過目標分解為子目標,逐步驗證。
  • 工具
    • Prolog(目標驅動查詢)、專家系統(如MYCIN)。
  • 適用場景:問題診斷、規劃路徑。
2. 正向推理(Forward Reasoning)
  • 定義:從已知事實出發,逐步推導可能的結論。
  • 原理:通過規則匹配觸發新事實,直到達到目標。
  • 工具
    • Drools(Java規則引擎)、CLIPS(輕量級專家系統)。
  • 適用場景:訂單優惠計算、實時事件處理。
3. 非單調推理(Non-Monotonic Reasoning)
  • 定義:允許撤銷原有結論,引入新信息后重新推理。
  • 原理:默認假設成立,但可被新證據推翻。
  • 工具
    • Default LogicAutoepistemic Logic
  • 適用場景:動態知識庫更新、法律推理。
4. 多模態推理框架
  • 定義:融合文本、圖像、語音等多模態數據進行推理。
  • 工具
    • Mультимодальные модели(如CLIP、DALL·E)、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 適用場景:跨模態檢索、視覺問答。

四、選擇建議

  1. 符號推理需求(可解釋性高):優先專家系統(Drools)、Prolog。
  2. 概率不確定性:貝葉斯網絡(SMILE)、生成式模型(GPT)。
  3. 模式識別與泛化:深度學習框架(TensorFlow/PyTorch)。
  4. 復雜關系推理:知識圖譜(Neo4j)、圖數據庫。
  5. 混合場景:神經符號系統(Neuro-Symbolic)、IBM Watson。

總結

  • 基礎邏輯(如演繹、歸納)是推理的核心理論基礎。
  • 高級框架(如神經符號系統、知識圖譜)是實際應用的實現形式。
  • 選擇依據:數據類型(文本/圖像/結構化)、推理復雜度、可解釋性需求、實時性要求。

根據具體場景需求(如醫療診斷、自動駕駛、客服系統),可組合不同邏輯類型和框架以構建高效AI系統。

AI推理邏輯框架(如COT、ReAct、LLM+P等)的詳細說明和分類整理

以下是 AI推理邏輯框架(如COT、ReAct、LLM+P等)的詳細說明和分類整理,涵蓋其原理、應用場景及對比分析:


一、經典推理框架

1. Chain-of-Thought (CoT)
  • 定義:通過逐步推理生成中間思維步驟,模擬人類的“思考過程”。

  • 原理

    • 模型先分解問題,生成分步推理(如數學題分步解答)。
    • 將中間結論作為輸入繼續推理,最終得到答案。
  • 實現

    • 指令提示:通過提示詞引導模型生成步驟(如“逐步思考并寫出過程”)。
    • 示例
      問題:計算3+5×2?
      CoT推理:先算乘法5×2=10,再加3,結果為13。
      
  • 優勢:提升可解釋性,減少錯誤(如避免直接跳躍結論)。

  • 工具:GPT-3/4、通義千問等支持CoT的LLM。

  • 適用場景:數學題解答、復雜邏輯推理、教育領域。

2. Think-Operate-Think (TOT)
  • 定義:迭代的推理-操作循環,常用于動態環境中的問題解決。
  • 原理
    1. Think(思考):分析當前狀態,生成行動計劃。
    2. Operate(操作):執行動作并觀察結果。
    3. Think(再思考):根據反饋調整策略,重復循環。
  • 示例
    • 機器人路徑規劃:思考路徑→移動→檢測障礙→重新規劃。
  • 優勢:適應動態環境,逐步優化決策。
  • 工具:強化學習框架(如RLlib)、規劃系統(如PDDL)。
  • 適用場景:機器人控制、游戲AI、實時任務調度。

二、結合LLM的推理框架

1. LLM+P(LLM + Planning)
  • 定義: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和規劃算法,實現復雜任務分解。
  • 原理
    • LLM生成計劃:通過自然語言描述任務,LLM生成分步驟計劃。
    • 規劃算法執行:將計劃轉化為可執行的步驟(如API調用、代碼生成)。
  • 示例
    • 任務:“預訂從北京到上海的高鐵票”。
    • LLM生成計劃:查找車次→選擇時間→提交訂單→確認。
    • 執行:調用訂票API完成操作。
  • 優勢:結合LLM的語義理解與規劃的結構化執行。
  • 工具:LangChain(鏈式推理框架)、Plan2Code。
  • 適用場景:復雜任務自動化、多步驟問題解決。
2. ReAct (Reasoning + Action)
  • 定義:推理與行動交替進行,通過與環境交互逐步解決問題。
  • 原理
    1. Reason(推理):基于當前信息生成假設或行動步驟。
    2. Act(行動):執行動作并獲取反饋(如查詢數據庫、調用API)。
    3. 循環迭代:根據反饋繼續推理,直到解決問題。
  • 示例
    • 問題:“查找某公司CEO的教育背景”。
    • ReAct流程
      1. 推理:可能需要查詢維基百科或公司官網。
      2. 行動:調用網頁搜索API獲取信息。
      3. 推理:分析結果并驗證準確性。
  • 優勢:動態適應信息缺失,減少盲目推理。
  • 工具:ReAct框架(基于LLM的開源實現)、對話系統(如Rasa)。
  • 適用場景:信息檢索、對話系統、復雜問題求解。

三、其他重要推理框架

1. Self-Consistency
  • 定義:通過模型自身生成多個答案并聚合結果,提升準確性。
  • 原理
    1. 生成多個假設答案。
    2. 通過內部一致性驗證(如交叉檢查邏輯)篩選最優解。
  • 工具:Minerva(數學推理模型)、通義千問的多輪驗證。
  • 適用場景:數學問題、邏輯矛盾檢測。
2. Hybrid Reasoning(混合推理)
  • 定義:結合符號推理(規則)和子符號推理(深度學習)。
  • 原理
    • 符號層:處理邏輯規則(如專家系統)。
    • 子符號層:處理模式識別(如圖像分類)。
  • 示例
    • 醫療診斷:LLM分析癥狀文本(子符號)→ 規則引擎匹配疾病邏輯(符號)。
  • 工具:IBM Watson、Neuro-Symbolic系統。
  • 適用場景:需要高可解釋性的領域(醫療、法律)。
3. Abductive Reasoning(溯因推理)
  • 定義:從觀察結果反推最可能的解釋(如偵探推理)。
  • 原理
    • 根據現象提出假設,并驗證其合理性。
    • 常與貝葉斯推理結合計算概率。
  • 工具:貝葉斯網絡、法律推理系統。
  • 適用場景:故障診斷、刑偵分析。

四、框架對比與選擇建議

框架核心機制優勢適用場景
CoT逐步生成中間推理步驟提升可解釋性,減少錯誤復雜邏輯題、教育
ReAct推理與行動交替動態適應環境,減少信息缺失信息檢索、對話系統
LLM+PLLM生成計劃+規劃執行結合自然語言理解和結構化執行多步驟任務自動化
TOT迭代的思考-操作循環動態環境中的持續優化機器人控制、實時任務調度
Hybrid符號+子符號推理結合高可解釋性與強模式識別能力醫療診斷、法律推理

五、實際應用案例

  1. 數學題求解

    • CoT:分步解釋解題過程(如“先算平方根,再代入公式”)。
    • ReAct:先推理公式,再調用計算器驗證結果。
  2. 客服對話系統

    • ReAct:用戶提問→推理需求→調用API查詢訂單→返回結果。
  3. 醫療診斷

    • Hybrid Reasoning:LLM分析癥狀文本→規則引擎匹配疾病邏輯→貝葉斯網絡計算概率。

總結

  • CoT/ReAct:適合需要透明性或動態交互的場景。
  • LLM+P:適用于多步驟任務自動化。
  • Hybrid:平衡可解釋性和復雜推理需求。
  • 選擇關鍵:根據任務復雜度、環境動態性、可解釋性要求選擇框架組合。

通過結合這些框架,AI系統能夠更靈活、高效地解決現實中的復雜問題。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pingmian/77257.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pingmian/77257.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pingmian/77257.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探秘鴻蒙分布式軟總線:開啟無感發現與零等待傳輸新時代》

在數字化浪潮中,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成為構建智能生態的關鍵。鴻蒙系統中的分布式軟總線技術,宛如一座橋梁,讓各種智能設備緊密相連。尤其是其實現的設備間無感發現和零等待傳輸功能,更是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xff0…

JDBC 與 MyBatis 詳解:從基礎到實踐

目錄 一、JDBC 介紹 二、使用 JDBC 查詢用戶信息 三、ResultSet 結果集 四、預編譯 SQL - SQL 注入問題 五、預編譯 SQL - 性能更高 六、JDBC 增刪改操作 插入數據: 更新數據: 刪除數據: 七、MyBatis 介紹 八、MyBatis 入門程序 引…

基于SpringBoot成績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源碼+文檔+部署講解)

技術范圍:SpringBoot、Vue、SSM、HLMT、Jsp、PHP、Nodejs、Python、爬蟲、數據可視化、小程序、安卓app、大數據、物聯網、機器學習等設計與開發。 主要內容:免費功能設計、開題報告、任務書、中期檢查PPT、系統功能實現、代碼編寫、論文編寫和輔導、論文…

<sql>、<resultMap>、<where>、<foreach>、<trim>、<set>等標簽的作用和用法

目錄 一. sql 代碼片段標簽 二. resultMap 映射結果集標簽 三. where 條件標簽 四. set 修改標簽 五. trim 標簽 六. foreach 循環標簽 一. sql 代碼片段標簽 sql 標簽是 mybatis 框架中一個非常常用的標簽頁,特別是當一張表很有多個字段多,或者要…

《MySQL:MySQL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1.創建數據庫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_name [create_specification [, create_specification] ...] create_specification: [DEFAULT] CHARACTER SET charset_name [DEFAULT] COLLATE collation_name 大寫表示關鍵字[]:表示可選項CHARACTER SET ch…

深入簡出:KL散度、交叉熵、熵、信息量簡介、交叉熵損失

學習這些的最終目的 1、量化兩個概率分布的差異 2、推導交叉熵損失 一、KL散度 KL散度就是用來量化兩個概論分布的差異,如何量化? 計算真實概論分布P信息量 和 估計概論分布為Q,但實際概率分布為P時信息量的差值 那么設,概率分…

MySQL:Join連接的原理

連接查詢的執行過程: 確定第一個需要查詢的表【驅動表】 選取代價最小的訪問方法去執行單表查詢語句 從驅動表每獲取到一條記錄,都需要到t2表中查找匹配的記錄 兩表連接查詢需要查詢一次t1表,兩次t2表,在兩表的連接查詢中&…

【Drools+springboot3規則匹配】

文章目錄 一、 業務場景概述二、整體技術架構三、Drools概述1. Drools 簡介2. Drools Rete 算法與flink-cep的區別?2.1 Rete 算法概述2.2 Flink CEP 概述四、代碼實現4.1 導入依賴4.2 從kafka消費數據4.3 核心類,觸發匹配操作并將匹配數據寫入mysql4.4 Drools 管理4.5 相關的…

深入理解 Android Handler

一、引言 Handler 在安卓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幾乎維系著整個安卓程序運行的生命周期,但是這么重要的一個東西,我們真的了解它嗎?下面跟隨著我的腳步,慢慢揭開Hanler的神秘面紗吧! 本文將介紹Handler 的運…

讀書筆記 -- MySQL架構

1、MySQL邏輯架構 最上層的服務并不是 MySQL所獨有的,大多數基于網絡的客戶端/服務器的工具或者服務都有類似的架構。比如連接處理、授權認證、安全等等。 第二層架構是 MySQL 比較有意思的部分。大多數 MySQL 的核心服務功能都在這一層包括查詢解析、分析、…

linux 4.14內核jffs2文件系統不自動釋放空間的bug

前段時間在做spi-nor flash項目的時候,使用jffs2文件系統,發現在4.14內核下存在無法釋放空間的bug,后來進行了修復,修復后功能正常,現將修復patch公開,供后來者學習: diff --git a/fs/jffs2/ac…

vue3+vite 實現.env全局配置

首先創建.env文件 VUE_APP_BASE_APIhttp://127.0.0.1/dev-api 然后引入依賴: pnpm install dotenv --save-dev 引入完成后,在vite.config.js配置文件內加入以下內容: const env dotenv.config({ path: ./.env }).parsed define: { // 將…

Oracle 19c部署之手工建庫(四)

#Oracle #19c #手工建庫 手工創建Oracle數據庫(也稱為手工建庫)是指在已經安裝了Oracle數據庫軟件的基礎上,通過手動執行一系列命令和步驟來創建一個新的數據庫實例。這種方法與使用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DBCA)等工具自動創建數…

【Reading Notes】(8.3)Favorite Articles from 2025 March

【March】 雷軍一度登頂中國首富,太厲害了(2025年03月02日) 早盤,小米港股一路高歌猛進,暴漲4%,股價直接飆到52港元的歷史新高。這一波猛如虎的操作,直接把雷軍的身家拉到了2980億元&#xff0c…

【Python爬蟲基礎篇】--1.基礎概念

目錄 1.爬蟲--定義 2.爬蟲--組成 3.爬蟲--URL 1.爬蟲--定義 網絡爬蟲,是一種按照一定規則,自動抓取互聯網信息的程序或者腳本。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還有螞蟻、自動索引、模擬程序或者蠕蟲。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萬維網成為大量信息的載體…

C語言超詳細結構體知識

1.自定義類型:結構體的介紹 在之前的博客中,我們簡單介紹過了關于結構體的基本知識,這里我們稍微復習一下。 結構體(struct)是C語言中一種重要的復合數據類型,它允許將不同類型的數據組合成一個整體。 1.1結構體的定義 結構體使…

C++學習:六個月從基礎到就業——內存管理:new/delete操作符

C學習:六個月從基礎到就業——內存管理:new/delete操作符 本文是我C學習之旅系列的第十七篇技術文章,也是第二階段"C進階特性"的第二篇,主要介紹C中動態內存管理的核心操作符——new和delete。查看完整系列目錄了解更多…

15~30K,3年以上golang開發經驗

繼續分享最新的面經,前面發的兩篇大家也可以看看: 「坐標上海,20K的面試強度」「北京七貓,薪資25~35K,瞧瞧面試強度」 今天分享的是golang開發崗面經,要求是3年以上golang開發經驗,薪資為15~3…

Python爬蟲實戰:獲取優志愿專業數據

一、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當下,數據成為推動各領域發展的關鍵因素。優志愿網站匯聚了豐富的專業數據,對于教育研究、職業規劃等領域具有重要價值。然而,為保護自身數據和資源,許多網站設置了各類反爬機制。因此,如何高效、穩定地從優志愿網站獲取計算機專業數據成為一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