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進程間通信方式

進程間通信方式

  • 前言 / 概述
  • 一、管道
    • 管道
    • 命名管道
  • 二、消息隊列
  • 三、共享內存
  • 四、信號量
    • 信號量概述
    • 互斥訪問
    • 條件同步
    • 信號
  • 五、socket
  • 總結

前言 / 概述

??每個進程的用戶地址空間都是獨立的,?般而言是不能互相訪問的,但內核空間是每個進程都共享的,所以進程之間要通信必須通過內核。

?
Linux 內核提供了不少進程間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的機制:

?
??在實際學習面試中不僅需要熟練列出進程間通信的方式,這只是表面功夫,還需要進一步了解每種通信方式的優缺點及應用場景。

一、管道

管道

管道,通常指無名管道,是 UNIX 系統IPC最古老的形式。

1. 特點

  1. 它是半雙工的(即數據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流動),具有固定的讀端和寫端

  2. 它只能用于具有親緣關系的進程之間的通信(父子進程或者兄弟進程之間)

  3. 基于內存文件的通信機制,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文件,但是它不是普通的文件,并不屬于其他任何文件系統,并且只存在于內存中。

缺點: 管道這種通信方式效率低,不適合進程間頻繁地交換數據。

2. 原理

#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fd[2]);    // 返回值:若成功返回0,失敗返回-1

當一個管道建立時,它會創建兩個文件描述符:fd[0]為讀而打開,fd[1]為寫而打開。如下圖:

要關閉管道只需將這兩個文件描述符關閉即可。

??其實,所謂的管道,就是內核里面的一串緩存。從管道的一端寫入的數據,實際上是緩存在內核中的,另一端讀取,也就是從內核中讀取這段數據。另外,管道傳輸的數據是無格式的流且大小受限。

怎么樣才能使得管道是跨過兩個進程的呢?

??使用 fork 創建子進程,創建的子進程會復制父進程的文件描述符,這樣就做到了兩個進程各有兩個fd[0]fd[1],兩個進程就可以通過各自的 fd 寫入和讀取同一個管道文件實現跨進程通信了。

?
??管道只能一端寫入,另?端讀出,所以上面這種模式容易造成混亂,因為父進程和子進程都可以同時寫入,也都可以讀出。那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通常的做法是:

  • 父進程關閉讀取的 fd[0],只保留寫入的 fd[1]
  • 子進程關閉寫入的 fd[1],只保留讀取的 fd[0]

?
所以說如果需要雙向通信,則應該創建兩個管道。

命名管道

FIFO,也稱為命名管道,它是一種文件類型。

1、特點

  • FIFO可以在無關進程之間的交換數據,與無名管道不同,因為命名管道,提前創建了一個類型為管道的設備文件,在進程里只要使用這個設備文件,就可以相互通信。
  • FIFO有路徑名與之相關聯,它以一種特殊設備文件形式存在于文件系統中(緩存在內核中)。

2、原型

#include <sys/stat.h>
// 返回值:成功返回0,出錯返回-1
int mkfifo(const char *pathname, mode_t mode);

其中的 mode 參數與open函數中的 mode 相同。一旦創建了一個 FIFO,就可以用一般的文件I/O函數操作它。

當 open 一個FIFO時,是否設置非阻塞標志(O_NONBLOCK)的區別:

  • 若沒有指定O_NONBLOCK(默認),只讀 open 要阻塞到某個其他進程為寫而打開此 FIFO。類似的,只寫 open 要阻塞到某個其他進程為讀而打開它。
  • 若指定了O_NONBLOCK,則只讀 open 立即返回。而只寫 open 將出錯返回 -1,如果沒有進程已經為讀而打開該 FIFO,其errno置ENXIO。

??不管是匿名管道還是命名管道,進程寫入的數據都是緩存在內核中,另一個進程讀取數據時候自然也是從內核中獲取,同時通信數據都遵循先進先出原則,不支持 lseek 之類的文件定位操作。

二、消息隊列

  • 消息隊列是由操作系統維護的以字節序列為基本單位的間接通信機制
  • 消息隊列,是消息的鏈接表,存放在內核中。一個消息隊列由一個標識符(即隊列ID)來標識。

特點

  • 消息隊列是面向記錄的,其中的消息具有特定的格式以及特定的優先級。
  • 消息隊列獨立于發送與接收進程。進程終止時,消息隊列及其內容并不會被刪除。
  • 消息隊列可以實現消息的隨機查詢,消息不一定要以先進先出的次序讀取,也可以按消息的類型讀取。
  • 兩大缺點:通信不及時、數據大小類型有限制

詳細概述

  • 前面說到管道的通信方式是效率低的,因此管道不適合進程間頻繁地交換數據。對于這個問題,消息隊列的通信模式就可以解決。比如,A 進程要給 B 進程發送消息,A 進程把數據放在對應的消息隊列后就可以正常返回了,B 進程需要的時候再去讀取數據就可以了。同理,B 進程要給 A 進程發送消息也是如此。

  • 消息隊列是保存在內核中的消息鏈表,在發送數據時,會分成一個一個獨立的數據單元,也就是消息體(數據塊),消息體是用戶自定義的數據類型,消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要約定好消息體的數據類型所以每個消息體都是固定大小的存儲塊,不像管道是無格式的字節流數據。如果進程從消息隊列中讀取了消息體,內核就會把這個消息體刪除。

  • 消息隊列生命周期隨內核,如果沒有釋放消息隊列或者沒有關閉操作系統,消息隊列會一直存在,而前面匿名管道的生命周期是隨進程的創建而建立,隨進程的結束而銷毀。

  • 消息這種模型,兩個進程之間的通信就像平時發郵件一樣,你來一封,我回一封,可以頻繁溝通了。但郵件的通信方式存在不足的地方有兩點,一是通信不及時,二是附件大小有限制,這同樣也是消息隊列通信不足的點。

  • 所以消息隊列不適合比較大數據的傳輸,因為在內核中每個消息體都有一個最大長度的限制,同時所有隊列所包含的全部消息體的總長度也是有上限。在 Linux 內核中,會有兩個宏定義 MSGMAXMSGMNB ,它們以字節為單位,分別定義了?條消息的最大長度和一個隊列的最大長度。

  • 消息隊列通信過程中,存在用戶態與內核態之間的數據拷貝開銷,因為進程寫?數據到內核中的消息隊列時,會發生從用戶態拷貝數據到內核態的過程,同理另一進程讀取內核中的消息數據時,會發生從內核態拷貝數據到用戶態的過程。

三、共享內存

消息隊列的讀取和寫入的過程,都會有發生用戶態與內核態之間的消息拷貝過程。那共享內存的方式,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問題。

  • 共享內存是把同一個物理內存區域同時映射到多個進程的內存地址空間的通信機制。
  • 進程都有私有的地址空間,因此利用共享內存進行進程間通信,需要明確設置共享內存段。

優點:快速、方便的共享數據
缺點:必須用額外的同步機制來協調數據訪問。

1. 特點

  • 共享內存是最快的一種 IPC,因為進程是直接對內存進行存取(直接通信、不通過內核)。

  • 因為多個進程可以同時操作,所以需要進行同步。

  • 信號量+共享內存通常結合在一起使用,信號量用來同步對共享內存的訪問。

2. 內部實現機制

??共享內存的機制,就是拿出一塊虛擬地址空間來,映射到相同的物理內存中。這樣這個進程寫入的東西,另外一個進程馬上就能看到了,都不需要拷貝來拷貝去,傳來傳去,大大提高了進程間通信的速度。

?

四、信號量

信號量概述

用了共享內存通信方式,帶來新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多個進程同時修改同一個共享內存,很有可能就沖突了。例如兩個進程都同時寫一個地址,那先寫的那個進程會發現內容被別人覆蓋了。

為了防止多進程競爭共享資源,而造成的數據錯亂,所以需要保護機制,使得共享的資源,在任意時刻只能被一個進程訪問。正好,信號量就實現了這一保護機制。

信號量(semaphore)與已經介紹過的 IPC 結構不同,它是一個整型的計數器,主要用于實現進程間的互斥與同步,而不是用于緩存進程間通信的數據

特點:

  • 信號量用于進程間同步,若要在進程間傳遞數據需要結合共享內存。
  • 信號量基于操作系統的 PV 操作,程序對信號量的操作都是原子操作。
  • 每次對信號量的 PV 操作不僅限于對信號量值加 1 或減 1,而且可以加減任意正整數。
  • 支持信號量組。

缺點: 傳送的信息量小,只有一個信號類型

信號量表示資源的數量,控制信號量的方式有兩種原子操作:

  • 一個是 P 操作,這個操作會把信號量減去 1,相減后如果信號量 < 0,則表明資源已被占用,進程需阻塞等待;相減后如果信號量 >= 0,則表明還有資源可使用,進程可正常繼續執行

  • 另一個是 V 操作,這個操作會把信號量加上 1,相加后如果信號量 <= 0,則表明當前有阻塞中的進程,于是會將該進程喚醒運行;相加后如果信號量 > 0,則表明當前沒有阻塞中的進程;

P 操作是用在進入共享資源之前,V 操作是用在離開共享資源之后,這兩個操作是必須成對出現的。

互斥訪問

信號量的使用1:互斥訪問

如果要使得兩個進程互斥訪問共享內存,我們可以初始化信號量為 1

具體的過程如下:

  • 進程 A 在訪問共享內存前,先執行了 P 操作,由于信號量的初始值為 1,故在進程 A 執行 P 操作后信號量變為 0,表示共享資源可用,于是進程 A 就可以訪問共享內存。
  • 若此時,進程 B 也想訪問共享內存,執行了 P 操作,結果信號量變為了 -1,這就意味著臨界資源已被占用,因此進程 B 被阻塞。
  • 直到進程 A 訪問完共享內存,才會執行V 操作,使得信號量恢復為 0,接著就會喚醒阻塞中的線程B,使得進程 B 可以訪問共享內存,最后完成共享內存的訪問后,執行 V 操作,使信號量恢復到初始值 1。

可以發現,信號初始化為 1 ,就代表著是互斥信號量,它可以保證共享內存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進程在訪問,這就很好的保護了共享內存。

條件同步

信號量的使用2:條件同步

??在多進程里,每個進程并不一定是順序執行的,但有時候我們又希望多個進程能密切合作,以實現一個共同的任務。例如,進程 A 是負責生產數據,而進程 B 是負責讀取數據,這兩個進程是相互合作、相互依賴的,進程 A必須先生產了數據,進程 B 才能讀取到數據,所以執行是有前后順序的

這時候,就可以用信號量來實現多進程同步的?式,我們可以初始化信號量為 0

?
具體過程:

  • 如果進程 B 比進程 A 先執行了,那么執行到 P 操作時,由于信號量初始值為 0,故信號量會變為-1,表示進程 A 還沒生產數據,于是進程 B 就阻塞等待;
  • 接著,當進程 A 生產完數據后,執行了 V 操作,就會使得信號量變為 0,于是就會喚醒阻塞在 P 操作的進程 B;
  • 最后,進程 B 被喚醒后,意味著進程 A 已經生產了數據,于是進程 B 就可以正常讀取數據了。

可以發現,信號初始化為 0 ,就代表著是同步信號量,它可以保證進程 A 應在進程 B 之前執行。

信號

上面說的進程間通信,都是常規狀態下的工作模式。對于異常情況下的工作模式,就需要用「信號」的方式來通知進程。

信號跟信號量雖然名字相似度 66.66%,但兩者用途完全不一樣,就好像 Java 和 JavaScript 的區別。

在 Linux 操作系統中, 為了響應各種各樣的事件,提供了幾十種信號,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通過 kill -l 命令,查看所有的信號:

?
運行在 shell 終端的進程,我們可以通過鍵盤輸入某些組合鍵的時候,給進程發送信號。

  • Ctrl+C 產生 SIGINT 信號,表示終止該進程;
  • Ctrl+Z 產生 SIGTSTP 信號,表示停止該進程,但還未結束;

如果進程在后臺運行,可以通過 kill 命令的方式給進程發送信號,但前提需要知道運行中的進程 PID號,例如:

  • kill -9 1050 表示給 PID 為 1050 的進程發送 SIGKILL 信號,?來立即結束該進程;

所以,信號事件的來源主要有硬件來源(如鍵盤 Cltr+C )和軟件來源(如 kill 命令)。

信號是進程間通信機制中唯一的異步通信機制,因為可以在任何時候發送信號給某一進程,一旦有信號產生,我們就有下面這幾種,用戶進程對信號的處理方式。

1. 執行默認操作。Linux 對每種信號都規定了默認操作,例如,上面列表中的 SIGTERM 信號,就是終止進程的意思。

2. 捕捉信號。我們可以為信號定義一個信號處理函數。當信號發生時,我們就執行相應的信號處理函數。

3. 忽略信號。當我們不希望處理某些信號的時候,就可以忽略該信號,不做任何處理。有兩個信號是應用進程無法捕捉和忽略的,即 SIGKILLSEGSTOP ,它們用于在任何時候中斷或結束某一進程。

五、socket

前面提到的管道、消息隊列、共享內存、信號量和信號都是在同一臺主機上進行進程間通信,那要想跨網絡絡與不同主機上的進程之間通信,就需要 Socket 通信了。

實際上,Socket 通信不僅可以跨網絡與不同主機的進程間通信,還可以在同主機上進程間通信。

創建 socket 的系統調用: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al)

三個參數分別代表:

  • domain 參數用來指定協議族,比如 AF_INET 用于 IPV4、AF_INET6 用于 IPV6、AF_LOCAL/AF_UNIX 用于本機;
  • type 參數用來指定通信特性,比如 SOCK_STREAM 表示的是字節流,對應 TCP、SOCK_DGRAM表示的是數據報,對應 UDP、SOCK_RAW 表示的是原始套接字;
  • protocal 參數原本是用來指定通信協議的,但現在基本廢棄。因為協議已經通過前面兩個參數指定完成,protocol 目前一般寫成 0 即可;

根據創建 socket 類型的不同,通信的方式也就不同:

  • 實現 TCP 字節流通信: socket 類型是 AF_INETSOCK_STREAM
  • 實現 UDP 數據報通信:socket 類型是 AF_INETSOCK_DGRAM
  • 實現本地進程間通信: 「本地字節流 socket 」類型是 AF_LOCALSOCK_STREAM,「本地數據報 socket 」類型是 AF_LOCALSOCK_DGRAM。另外,AF_UNIX 和 AF_LOCAL 是等價的,所以AF_UNIX 也屬于本地 socket;

1. 針對 TCP 協議通信的 socket 編程模型
?

  • 服務端和客戶端初始化 socket ,得到文件描述符;

  • 服務端調用 bind ,將綁定在 IP 地址和端口;

  • 服務端調用 listen ,進行監聽;

  • 服務端調用 accept ,等待客戶端連接;

  • 客戶端調用 connect ,向服務器端的地址和端口發起連接請求;

  • 服務端 accept 返回用 于傳輸的 socket 的文件描述符;

  • 客戶端調用 write 寫入數據;服務端調用 read 讀取數據;

  • 客戶端斷開連接時,會調用 close ,那么服務端 read 讀取數據的時候,就會讀取到了 EOF ,待處理完數據后,服務端調用 close ,表示連接關閉。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服務端調用 accept 時,連接成功了會返回一個已完成連接的 socket的網絡描述符,后續用來傳輸數據。所以,監聽的 socket 和真正用來傳送數據的 socket,是兩個不同的socket,一個是服務器的網絡描述符,一個是客戶端的網絡描述符,其具體程序設計參考如下所示:
?

?
成功連接建立之后,雙方開始通過 readwrite 函數來讀寫數據,就像往一個文件流里面寫東西一樣。

2. 針對 UDP 協議通信的 socket 編程模型
?

?

  • UDP 是沒有連接的,所以不需要三次握手,也就不需要像 TCP 調用 listen 和 connect,但是 UDP 的交互仍然需要 IP 地址和端口,因此也需要 bind

  • 對于 UDP 來說,不需要要維護連接,那么也就沒有所謂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甚至都不存在客戶端和服務端的概念,只要有一個 socket 多臺機器就可以任意通信,因此每?個 UDP 的 socket 都需要 bind。

  • 另外,每次通信時,調用 sendtorecvfrom,都要傳入目標主機的 IP 地址和端口。

3. 針對本地進程間通信的 socket 編程模型

本地 socket 被用于在同一臺主機上進程間通信的場景:

  • 本地 socket 的編程接?和 IPv4 、IPv6 套接字編程接?是?致的,可以支持「字節流」和「數據報」兩種協議;

  • 本地 socket 的實現效率大大高于 IPv4 和 IPv6 的字節流、數據報 socket 實現;

  • 對于本地字節流 socket,其 socket 類型是 AF_LOCALSOCK_STREAM

  • 對于本地數據報 socket,其 socket 類型是 AF_LOCALSOCK_DGRAM

??本地字節流 socket 和 本地數據報 socket 在 bind 的時候,不像 TCP 和 UDP 要綁定 IP 地址和端口,而是綁定一個本地文件,這也就是它們之間的最大區別。

總結

由于每個進程的用戶空間都是獨立的,不能相互訪問,這時就需要借助內核空間來實現進程間通信,原因很簡單,每個進程都是共享一個內核空間。

Linux 內核提供了不少進程間通信的方式,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管道,管道分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

1. 匿名管道:顧名思義,它沒有名字標識。

  • 匿名管道是特殊文件只存在于內存,沒有存在于文件系統中
  • shell命令中的「 | 」豎線就是匿名管道,通信的數據是無格式的流并且大小受限
  • 通信的方式是單向的,數據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流動,如果要雙向通信,需要創建兩個管道
  • 再來匿名管道是只能用于存在父子關系的進程間通信
  • 匿名管道的生命周期隨著進程創建而建立,隨著進程終止而消失。

2. 命名管道 突破了匿名管道只能在親緣關系進程間的通信限制,因為使用命名管道的前提,需要在文件系統創建一個類型為 p 的設備文件,那么毫無關系的進程就可以通過這個設備文件進程通信。

  • 不管是匿名管道還是命名管道,進程寫入的數據都是緩存在內核中,另一個進程讀取數據時候自然也是從內核中獲取
  • 同時通信數據都遵循先進先出原則,不支持 lseek 之類的文件定位操作。

3. 消息隊列 克服了管道通信的數據是無格式的字節流的問題,消息隊列實際上是保存在內核的「消息鏈表」,消息隊列的消息體是可以用戶自定義的數據類型,發送數據時,會被分成一個一個獨立的消息體,當然接收數據時,也要與發送方發送的消息體的數據類型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讀取的數據是正確的。但消息隊列通信的速度不是最及時的,并且數據塊也有一定的大小限制畢竟每次數據的寫入和讀取都需要經過用戶態與內核態之間的拷貝過程。
?
4. 共享內存 可以解決消息隊列通信中用戶態與內核態之間數據拷貝過程帶來的開銷

  • 它直接分配一個共享空間,每個進程都可以直接訪問 ,就像訪問進程自己的空間一樣快捷方便,不需要陷入內核態或者系統調用,大大提高了通信的速度,享有最快的進程間通信方式之名。
  • 但是便捷高效的共享內存通信,帶來新的問題,多進程競爭同個共享資源會造成數據的錯亂。

5. 信號量 解決了共享資源造成的數據錯亂

  • 做到了對共享資源的保護,以確保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進程訪問共享資源 ,這種方式就是互斥訪問。
  • 信號量不僅可以實現訪問的互斥性,還可以實現進程間的同步
  • 信號量其實是一個計數器,表示的是資源個數,其值可以通過兩個原子操作來控制,分別是 P 操作和 V 操作

6. 信號 雖然與信號量名字十分相似,但功能一點兒都不?樣。

  • 信號是進程間通信機制中唯一的異步通信機制,信號可以在應用進程和內核之間直接交互,內核也可以利用信號來通知用戶空間的進程發生了哪些系統事件
  • 信號事件的來源主要有硬件來源(如鍵盤 Cltr+C )和軟件來源(如 kill 命令)
  • 一旦有信號生,進程有三種方式響應信號 1. 執行默認操作、2. 捕捉信號、3. 忽略信號。
  • 有兩個信號是應用進程無法捕捉和忽略的,即 SIGKILLSEGSTOP ,這是為了方便我們能在任何時候結束或停止某個進程。

7. 前面說到的通信機制,都是工作于同一臺主機,如果要與不同主機的進程間通信,那么就需要 Socket 通信了 。Socket 實際上不僅用于不同的主機進程間通信,還可以用于本地主機進程間通信。可根據創建Socket 的類型不同,分為三種常見的通信方式,一個是基于TCP 協議的通信方式,一個是基于 UDP 協議的通信方式,一個是本地進程間通信方式。

以上,就是進程間通信的主要機制了

整理自【清華大學】操作系統 + 【小林Coding】圖解系統
參考博文:進程間的五種通信方式介紹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pingmian/72912.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pingmian/72912.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pingmian/72912.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WPF 布局中的共性尺寸組(Shared Size Group)

1. 什么是共性尺寸組&#xff1f; 在 WPF 的 Grid 布局中&#xff0c;SharedSizeGroup 允許多個 Grid 共享同一列或行的尺寸&#xff0c;即使它們屬于不同的 Grid 也能保持大小一致。這樣可以保證界面元素的對齊性&#xff0c;提高布局的一致性。 SharedSizeGroup 主要用于需…

Netty源碼—2.Reactor線程模型二

大綱 1.關于NioEventLoop的問題整理 2.理解Reactor線程模型主要分三部分 3.NioEventLoop的創建 4.NioEventLoop的啟動 4.NioEventLoop的啟動 (1)啟動NioEventLoop的兩大入口 (2)判斷當前線程是否是NioEventLoop線程 (3)創建一個線程并啟動 (4)NioEventLoop的啟動總結 (…

前端項目中應該如何選擇正確的圖片格式

在前端項目中選擇正確的圖片格式是優化頁面性能、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步驟之一。以下是常見圖片格式的特點、適用場景及選擇建議&#xff0c;幫助你在不同場景下做出最優決策&#xff1a; 一、常見圖片格式對比 格式特點適用場景不適用場景JPEG- 有損壓縮&#xff0c;文件小- 不…

保姆級 STM32 HAL 庫外部中斷教學

1. 外部中斷概述 為什么用外部中斷&#xff1f; 當按鍵按下時&#xff0c;CPU 無需輪詢檢測引腳狀態&#xff0c;而是通過中斷機制立即響應&#xff0c;提高效率&#xff0c;適用于實時性要求高的場景。 關鍵概念 EXTI (External Interrupt/Event Controller)&#xff1a;ST…

Postman高級功能深度解析:Mock Server與自動化監控——構建高效API測試與監控體系

引言&#xff1a;Postman在API開發中的核心價值 在數字化時代&#xff0c;API&#xff08;應用程序編程接口&#xff09;已成為系統間交互的“神經網絡”&#xff0c;其質量直接影響用戶體驗與業務連續性。然而&#xff0c;傳統API測試面臨兩大挑戰&#xff1a; 開發階段依賴…

【程序人生】成功人生架構圖(分層模型)

文章目錄 ?前言?一、根基層——價值觀與使命?二、支柱層——健康與能量?三、驅動層——學習與進化?四、網絡層——關系系統?五、目標層——成就與財富?六、頂層——意義與傳承?外層&#xff1a;調節環——平衡與抗風險?思維導圖 標題詳情作者JosieBook頭銜CSDN博客專家…

【最后203篇系列】020 rocksdb agent

今天還是挺開心的一天&#xff0c;又在工具箱里加了一個工具。嗯&#xff0c;但是快下班的時候也碰到一些不太順心的事&#xff0c;讓我有點惱火。我還真沒想到一個專職的前端&#xff0c;加測試&#xff0c;以及其他一堆人&#xff0c;竟然不知道后端返回的markdown,在前端渲染…

10-- 網絡攻擊防御原理全景解析 | 從單包攻防到DDoS軍團作戰(包你看一遍全記住)

&#x1f6e1;? 網絡攻擊防御原理全景解析 | 從單包攻防到DDoS軍團作戰 如果你也對網絡工程師的內容感興趣的話&#xff0c;歡迎看我的最新文章9–BGP路由黑洞&#xff08;超萬字大解析&#xff09;&#xff1a;網絡世界的“百慕大三角“逃生指南(BGP路由配置實驗含路由黑洞,…

解鎖Python print()函數高級用法

print() 是 Python 中最常用的函數之一,用于將內容輸出到控制臺。雖然它的基本用法非常簡單,但 print() 函數還支持許多高級功能,如格式化輸出、重定向輸出、控制分隔符和結束符等。 1. print() 函數的基本用法 1.1 語法 print() 函數的基本語法如下: print(*objects, …

鬼泣:動作系統3

文章目錄 self-Tag&#xff1a;可以直接在游戲運行時通過標簽區分不同Actorsolid隔離&#xff1a;模塊化低耦合&#xff1a;將功能拆分成多個模塊&#xff0c;修改單一模塊時無需修改其他模塊 動作優先級&#xff1a;當前動作能否打斷上一動作函數不能使用timelineset timer by…

Polymer入門指南:從零開始構建、組織、管理Web Component

前言 Web Component是一種強大的技術&#xff0c;它允許開發者創建可重用的自定義元素&#xff0c;其功能和樣式都與原生HTML元素類似。Polymer是一個用于創建Web Component的庫&#xff0c;簡化了開發過程。今天我們將一起來了解如何基于Polymer開發Web Component。 什么是P…

廣度優先搜索(BFS) vs 深度優先搜索(DFS):算法對比與 C++ 實現

目錄 一、BFS 和 DFS 的核心思想 1. BFS&#xff08;廣度優先搜索&#xff09; 2. DFS&#xff08;深度優先搜索&#xff09; 二、BFS 和 DFS 的對比 三、C 代碼實現 1. BFS 實現&#xff08;鄰接表表示的無向圖&#xff09; 2. DFS 實現&#xff08;遞歸與迭代兩種方式&…

vulhub靶機----基于docker的初探索,環境搭建

環境搭建 首先就是搭建docker環境&#xff0c;這里暫且寫一下 #在kali apt update apt install docker.io配置docker源&#xff0c;位置在/etc/docker/daemon.json {"registry-mirrors": ["https://5tqw56kt.mirror.aliyuncs.com","https://docker…

第7章 類與面向對象

6-1 二維平面上的點操作&#xff08;Python3&#xff09; 題目描述 設計一個表示二維平面上點的類 Point。該類應該包含以下功能&#xff1a; 兩個私有屬性 _x 和 _y&#xff0c;分別表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一個構造函數 __init__&#xff0c;用于初始化點的坐標。 一個…

算法訓練篇06--力扣611.有效三角形的個數

目錄 1.題目鏈接&#xff1a;611.有效三角形的個數 2.題目描述&#xff1a; 3.解法一&#xff1a;(暴力解法)(會超時)&#xff1a; 4.解法二(排序雙指針) 1.題目鏈接&#xff1a;611.有效三角形的個數 2.題目描述&#xff1a; 給定一個包含非負整數的數組 nums &#xf…

網絡編程之解除udp判斷客戶端是否斷開

思路&#xff1a;每幾秒發送一條不顯示的信息&#xff0c;客戶端斷開則不再發送信息&#xff0c;超時則表示客戶端斷開連接。&#xff08;心跳包&#xff09; 服務器 #include <head.h>#define MAX_CLIENTS 100 // 最大支持100個客戶端 #define TIMEOUT 5 // 5秒…

Python Cookbook-4.8 二維陣列變換

任務 需要變換一個列表的列表&#xff0c;將行換成列&#xff0c;列換成行。 解決方案 需要一個列表&#xff0c;其中的每一項都是同樣長度的列表&#xff0c;像這樣 arr [[1,2,3],[4,5,6],[7,8,9],[10,11,12]]列表推導提供了簡單方便的方法以完成二維陣列的轉換: print …

B樹與B+樹在MySQL中的應用:索引

數據結構演示網站&#xff1a;Data Structure Visualization 先來了解兩個數據結構B樹與B樹 B樹&#xff1a; N階B樹每個節點最多存儲N-1個Key&#xff0c;N個指針 例如&#xff1a;一個5階B樹&#xff0c;當前節點存儲到5個Key時&#xff0c;中間的數會向上分離&#xff0c;…

【重構小程序】基于Tika和Langchain4J進行文件解析和文本切片(二)

為了將大語言模型植入到小程序中&#xff0c;來支持用戶的問答。那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什么呢&#xff0c;不是引入大語言模型&#xff0c;而且為大語言模型搭建一個私有化知識庫&#xff0c;但是這是這節呢&#xff0c;我們先不搭建私有化知識庫&#xff0c;在這之前&#xff0…

python|exm6-1try-except結構|raise關鍵字|異常類型

目錄 一、try-expect 1. 多個try-expect結構的使用 1.1 捕捉特定異常 1.2 捕捉全部異常 1.3 所有異常合并處理 2. try-except-else-finally 結構 二、raise 關鍵字 一、try-expect try-expect 結構是 Python 中用于異常處理的關鍵機制。它允許你捕獲并處理代碼中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