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變分推理與 Best?of?N 策略的元 Prompt 自動生成與優化框架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融合變分推理與 Best?of?N 策略的元 Prompt 自動生成與優化框架,通過高度參數化的模板、隨機擾動采樣及多指標評分機制,實現從初始提示生成到最終輸出的動態優化。同時,針對實際應用中對自適應參數調整、深層語義理解、多模態融合、用戶反饋閉環等需求,文章在未來擴展方向中提出了詳細建議,并在代碼中預留了相應接口。實驗評估與討論表明,該框架具備較高的靈活性、擴展性和實用性,為自然語言生成任務中的提示設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1. 引言

在自然語言生成(NLG)任務中,Prompt 設計直接影響模型輸出的創造性、邏輯一致性以及用戶體驗。傳統靜態模板方法往往難以兼顧多樣性與穩定性,且缺乏針對不同用戶需求的適配機制。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基于變分推理與 Best?of?N 策略的元 Prompt 自動生成框架,通過引入參數擾動采樣、多指標候選評分以及未來擴展的自適應優化和深層語義融合技術,實現提示詞生成的自動化、動態優化與定制化輸出。

2. 技術背景與問題分析

2.1 Prompt 設計挑戰

  • 多樣性與穩定性矛盾
    生成的提示詞需要同時具備高創造性和嚴謹的邏輯,傳統模板難以平衡二者。

  • 用戶個性化需求
    不同目標用戶(藝術家、邏輯分析專家、初學者等)對提示風格和細節要求不同,需要生成機制具有高度適應性。

  • 動態優化復雜性
    實時調整參數(如現實與虛構的平衡、文本開放度和時序連貫性)并從多候選中選出最佳提示,要求設計高效的擾動采樣和評分機制。

2.2 變分推理與 Best?of?N 策略優勢

  • 變分推理(Variational Inference, VI)
    利用潛在變量 z z z探索參數空間,通過隨機擾動生成多種候選提示,在“創造性”與“邏輯一致性”之間尋找最優折中,目標函數形式為:
    L ( q ) = E q ( z ) [ log ? p ( x ∣ z ) ] ? D K L ( q ( z ) ∥ p ( z ) ) \Large \mathcal{L}(q) = \mathbb{E}_{q(z)}[\log p(x|z)] - D_{\mathrm{KL}}(q(z) \parallel p(z)) L(q)=Eq(z)?[logp(xz)]?DKL?(q(z)p(z))

  • Best?of?N 策略
    生成多個候選提示后,通過多指標(創造性、邏輯一致性、用戶契合度)評分選出最佳候選,有效降低局部最優風險。

3. 系統架構與理論模型

3.1 參數化建模

系統基于高度參數化的元 Prompt 模板設計,主要參數包括:

  • 任務類型(task_type):如 creativecognitiveanalytical,決定提示基本風格;
  • 目標用戶(target_user):如 expertnoviceartistic,反映用戶需求;
  • 變分推理與 Best?of?N 開關:控制是否啟用擾動采樣及候選篩選;
  • 參數空間 θ = { ρ , ? , τ } \theta = \{\rho, \epsilon, \tau\} θ={ρ,?,τ}
    - ρ ∈ [ 0.1 , 1.0 ] \rho \in [0.1, 1.0] ρ[0.1,1.0]:調控現實與虛構平衡;
    - ? ∈ [ 0.0 , 0.5 ] \epsilon \in [0.0, 0.5] ?[0.0,0.5]:控制開放度與邏輯容錯;
    - τ ∈ [ 0.0 , 1.0 ] \tau \in [0.0, 1.0] τ[0.0,1.0]:校準時序連貫性。

3.2 多指標評分體系

候選提示通過以下指標綜合評分:

  • 創造性:文本的新穎性、獨創性與藝術表現;
  • 邏輯一致性:情節連貫性、內部邏輯和語義完整性;
  • 用戶契合度:與目標用戶需求及偏好的匹配度。

3.3 擴展模塊預留

為滿足未來應用需求,框架中預留了如下擴展接口:

  • 自適應參數優化:基于貝葉斯優化、進化算法或元學習實現參數在線更新;
  • 深層語義網絡集成:結合預訓練語言模型和知識圖譜,提升語義表征;
  • 多模態信息融合:擴展至圖文、音視頻數據的跨模態提示生成;
  • 用戶反饋閉環:利用用戶實時反饋實現基于 RLHF 的動態調整;
  • 可解釋性與魯棒性分析:集成模型解釋技術和對抗樣本測試。

4. 算法流程與完整代碼實現

反饋與最終選擇
候選評分
多級優化
變分推理優化
解析任務
初始化
選擇最佳提示詞
用戶反饋閉環
最終優化提示詞
候選提示多指標評分
自適應參數優化
深層語義增強
多模態信息融合
變分推理擾動采樣
參數空間: ρ, ε, τ
生成候選提示詞
用戶需求與輸入參數
參數化生成基礎 Prompt

下文代碼采用面向對象的設計,將生成、擾動采樣、評分候選篩選及擴展模塊接口整合到同一類中。代碼中預留了自適應參數優化、深層語義網絡、多模態融合與用戶反饋閉環的接口,便于后續工程化改進。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
基于變分推理與 Best?of?N 策略的元 Prompt 自動生成與優化框架
完整代碼實現,含自適應參數優化、深層語義網絡、多模態融合及用戶反饋擴展接口
"""import logging
import math
import random
from typing import Any, Callable, Dict# 配置日志記錄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INFO, format='[%(levelname)s] %(message)s')class PromptOptimizer:def __init__(self,task_type: str = "creative",target_user: str = "expert",variational_inference: bool = False,best_of_n: bool = False,initial_params: Dict[str, float] = None,n_candidates: int = 10,evaluator: Callable[[str], float] = None):"""初始化 PromptOptimizer 實例參數:task_type (str): 任務類型,如 "creative", "cognitive", "analytical"target_user (str): 目標用戶群體,如 "expert", "novice", "artistic"variational_inference (bool): 是否啟用變分推理模塊best_of_n (bool): 是否啟用 Best?of?N 策略模塊initial_params (Dict[str, float]): 初始參數空間設定,默認為 {'ρ': 0.7, 'ε': 0.2, 'τ': 0.5}n_candidates (int): 候選采樣數量evaluator (Callable[[str], float]): 評分函數,接收 prompt 返回 0-1 評分"""self.task_type = task_typeself.target_user = target_userself.variational_inference = variational_inferenceself.best_of_n = best_of_nself.n_candidates = n_candidatesself.initial_params = initial_params if initial_params is not None else {'ρ': 0.7, 'ε': 0.2, 'τ': 0.5}self.evaluator = evaluator if evaluator is not None else self.dummy_evaluatordef generate_prompt(self) -> str:"""生成基礎元 Prompt 模板,根據任務類型與目標用戶嵌入基礎描述及參數空間設定返回:str: 基礎提示詞字符串"""base_prompt = [f"為 {self.task_type.upper()} 任務設計優化后的提示詞:",f"目標用戶為 {self.target_user.upper()},具備較高審美與專業洞察能力,能夠深入挖掘模型創作潛力。"]if self.task_type.lower() == "creative":base_prompt.extend(["在現實與虛幻邊界上構建關鍵場景,確保故事內在一致性同時展現豐富的藝術表現力與情感深度。","設定參數空間 θ = {ρ, ε, τ} 以實現多維度調控。"])else:base_prompt.append("探索非線性敘事結構,在邏輯嚴謹性與創意表現之間尋找平衡。")if self.variational_inference:base_prompt.extend(["引入變分推理策略:","ρ ∈ [0.1, 1.0] —— 調控現實與虛構維度的平衡;","ε ∈ [0.0, 0.5] —— 控制想象力開放度與邏輯容錯;","τ ∈ [0.0, 1.0] —— 校準時間序列與情節連貫性;","目標在于實現多樣性與一致性之間的最佳折中。"])if self.best_of_n:base_prompt.extend(["在測試階段,生成多個候選提示詞(例如 10 個),","并基于以下指標進行評分:","? 創造性(0-1):衡量獨創性與新穎性;","? 邏輯一致性(0-1):評估情節連貫性與內部邏輯;","? 用戶契合度(0-1):匹配目標用戶需求;","最終綜合評分最高者將作為最終提示輸出。"])prompt_result = " ".join(base_prompt).strip()logging.info("基礎元 Prompt 構建完成。")return prompt_result@staticmethoddef apply_variation(prompt: str, params: Dict[str, float], iteration: int) -> str:"""對原始 prompt 引入隨機擾動,生成候選提示詞版本參數:prompt (str): 原始提示詞params (Dict[str, float]): 參數空間,例如 {'ρ': 0.7, 'ε': 0.2, 'τ': 0.5}iteration (int): 當前采樣輪次,用于引入隨機性返回:str: 帶擾動參數信息的候選提示詞"""variation_factor = random.uniform(-0.05, 0.05)perturbed_params = {k: max(0.0, min(1.0, v + variation_factor)) for k, v in params.items()}candidate = f"{prompt} [擾動參數: {perturbed_params}]"return candidatedef evaluate_prompt(self, prompt: str) -> float:"""使用指定評分函數對提示詞進行評分參數:prompt (str): 待評估提示詞返回:float: 評分(0-1 之間)"""try:score = self.evaluator(prompt)except Exception as e:logging.error(f"評分函數出錯: {e}")score = 0.0return score@staticmethoddef dummy_evaluator(prompt: str) -> float:"""模擬評分函數,返回 0 到 1 之間的隨機評分參數:prompt (str): 待評估提示詞返回:float: 隨機評分"""return random.random()def adaptive_parameter_optimization(self, prompt: str) -> Dict[str, float]:"""自適應參數優化模塊(預留接口),可采用貝葉斯優化、進化算法或元學習方法,對參數空間進行在線調整以提高候選提示評分。參數:prompt (str): 當前提示詞(用于輔助參數調整)返回:Dict[str, float]: 優化后的參數空間"""# 模擬參數調整:此處簡單調整參數值,實際中可集成 Bayesian Optimization 模塊optimized_params = {k: min(1.0, v + random.uniform(0.0, 0.05)) for k, v in self.initial_params.items()}logging.info(f"自適應參數優化后參數: {optimized_params}")return optimized_paramsdef integrate_deep_semantic_network(self, prompt: str) -> str:"""深層語義網絡集成模塊(預留接口),可利用預訓練語言模型(如 BERT、GPT)和知識圖譜對提示詞進行深層語義增強。參數:prompt (str): 待增強提示詞返回:str: 深層語義增強后的提示詞"""# 模擬深層語義增強:實際實現時替換為模型推理enhanced_prompt = prompt + " [語義網絡增強]"logging.info("深層語義網絡增強已應用。")return enhanced_promptdef multi_modal_fusion(self, prompt: str) -> str:"""多模態信息融合模塊(預留接口),針對圖文、音視頻數據的提示生成任務,整合跨模態信息以豐富提示表達。參數:prompt (str): 當前提示詞返回:str: 多模態信息融合后的提示詞"""# 模擬多模態融合:實際可接入圖像、音頻特征等fused_prompt = prompt + " [多模態信息融合]"logging.info("多模態信息已融合。")return fused_promptdef user_feedback_loop(self, prompt: str) -> str:"""用戶反饋閉環模塊(預留接口),通過用戶交互和實時反饋對提示詞進行迭代優化,形成基于 RLHF 的強化學習閉環。參數:prompt (str): 當前提示詞返回:str: 經用戶反饋調整后的提示詞"""# 模擬用戶反饋調整:實際系統中應接入用戶界面反饋數據feedback_adjusted_prompt = prompt + " [用戶反饋優化]"logging.info("用戶反饋閉環已應用。")return feedback_adjusted_promptdef variational_search(self, base_prompt: str) -> str:"""基于變分推理和 Best?of?N 策略的候選搜索,通過多輪采樣、參數自適應優化及擴展模塊增強,獲得綜合評分最高的提示詞版本參數:base_prompt (str): 初始生成的基礎提示詞返回:str: 得分最高的候選提示詞"""best_score = -math.infbest_candidate = base_prompt# 初步生成候選并評估for i in range(self.n_candidates):# 對基礎提示進行擾動采樣candidate = self.apply_variation(base_prompt, self.initial_params, i)# 自適應優化參數(模擬實現)self.initial_params = self.adaptive_parameter_optimization(candidate)# 深層語義增強candidate = self.integrate_deep_semantic_network(candidate)# 多模態信息融合(預留擴展)candidate = self.multi_modal_fusion(candidate)# 評分候選提示score = self.evaluate_prompt(candidate)logging.info(f"候選 {i+1}/{self.n_candidates} 得分: {score:.4f}")if score > best_score:best_score = scorebest_candidate = candidatelogging.info(f"變分推理模塊:最佳候選得分: {best_score:.4f}")# 用戶反饋閉環調整best_candidate = self.user_feedback_loop(best_candidate)return best_candidatedef optimize(self) -> str:"""優化流程:生成基礎提示 -> 變分擾動采樣 -> 參數自適應優化 -> 深層語義及多模態增強 ->多指標候選評分 -> 用戶反饋調整 -> 輸出最終優化提示詞返回:str: 最終優化后的提示詞"""base_prompt = self.generate_prompt()optimized_prompt = self.variational_search(base_prompt)return optimized_prompt# 主函數示例:運行完整優化流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可根據需求自定義評分函數,此處采用默認 dummy_evaluatoroptimizer = PromptOptimizer(task_type="creative",target_user="artistic",variational_inference=True,best_of_n=True,initial_params={'ρ': 0.7, 'ε': 0.2, 'τ': 0.5},n_candidates=10  # 可根據實驗需求調整采樣次數)final_prompt = optimizer.optimize()print("\n最終優化提示詞:\n")print(final_prompt)

5. 實驗評估與討論

為驗證該框架的有效性,建議進行以下實驗:

  1. 擾動采樣穩定性實驗
    統計不同采樣輪次下候選提示的擾動參數及評分分布,驗證系統在參數空間中是否穩定收斂至高分區域。

  2. 多指標評分對比實驗
    替換或組合多種評分函數(如語義相似度、邏輯連貫性檢測、用戶反饋模型),對比不同評分標準對最終提示輸出質量的影響。

  3. 用戶體驗評測
    邀請不同背景的用戶對生成提示詞進行主觀評價,收集反饋數據,進一步優化用戶反饋閉環模塊。

  4. 擴展模塊測試
    分別驗證自適應參數優化、深層語義網絡增強和多模態融合模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應性與效果。

實驗數據將為后續引入貝葉斯優化、在線反饋更新和跨領域遷移學習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6. 未來擴展方向

為進一步提升系統性能和適應更廣泛應用場景,未來工作將在以下方面開展深入研究:

6.1 自適應參數優化

  • 貝葉斯優化與進化算法:利用貝葉斯優化或遺傳算法對參數空間進行自適應采樣,降低初始參數依賴,提升收斂速度。
  • 在線學習與元學習:通過實時用戶反饋和梯度元學習,實現參數在線調整,形成閉環自適應機制。

6.2 深層語義網絡集成

  • 預訓練模型融合:結合 BERT、GPT、T5 等預訓練語言模型,在語義嵌入層構建更深層次的文本表征。
  • 知識圖譜整合:引入外部知識圖譜為提示詞提供領域知識,增強生成結果的準確性和上下文關聯。

6.3 跨領域與多模態融合

  • 領域遷移與適應:將框架應用于自動寫作、對話系統、廣告生成等領域,通過遷移學習驗證系統的魯棒性。
  • 多模態信息集成:擴展至圖像、音頻和視頻數據的提示生成任務,利用跨模態注意力機制融合多維信息。

6.4 可解釋性與魯棒性

  • 模型解釋技術:采用特征歸因、層次相關傳播等方法,對擾動采樣與評分過程進行可視化解釋,提升系統透明度。
  • 對抗樣本測試:構建噪聲和對抗樣本測試,評估系統在異常輸入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6.5 用戶反饋閉環與大規模評測

  • 主動用戶反饋:開發交互界面,實時采集用戶反饋數據,利用 RLHF 實現提示生成策略的動態調整。
  • 標準化評測平臺:構建公開評測平臺和開放數據集,整合自動評測與人工評分,為元 Prompt 生成建立統一評測標準。

6.6 產業化部署

  • 高效部署與實時推理:研究模型壓縮、分布式部署和硬件加速技術,確保系統在生產環境中的實時響應。
  • 系統集成與商業化應用:探索與現有 NLP 平臺無縫集成,推動智能創意寫作、客服對話等商業場景落地。

7. 結論

本文系統地闡述了基于變分推理與 Best?of?N 策略的元 Prompt 自動生成與優化框架,從理論模型、系統架構、詳細算法到完整代碼實現,構建了從基礎提示生成、隨機擾動采樣、多指標評分到最終輸出的全流程優化鏈路。同時,針對實際應用需求,文章提出了自適應參數優化、深層語義網絡集成、多模態融合、用戶反饋閉環等未來擴展方向,為后續研究與產業應用提供了全面、系統的參考。未來工作將持續探索上述擴展技術,以不斷提升系統在多樣化自然語言生成任務中的性能與魯棒性。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pingmian/72445.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pingmian/72445.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pingmian/72445.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Umi-OCR 全家桶

介紹: 下載 訪問官網地址 https://github.com/hiroi-sora/umi-ocrhttps://github.com/hiroi-sora/umi-ocr 點擊下載(.exe 文件 安裝即可) 桌面使用 安裝完畢后去安裝路徑下點擊 Umi-OCR.exe (默認不會生成桌面的快捷方式&…

2023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復試上機真題

2023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復試上機真題 2023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復試機試真題 歷年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復試上機真題 在線評測:傳送門:pgcode.cn 括號匹配二 題目描述 苗苗今天剛剛學會使用括號,不過他分不清小括號,中括號&#…

Conda 常規用法指南

Conda 常規用法指南 1. Conda 簡介 Conda 是一個開源的包管理和環境管理系統,主要用于 Python 和其他編程語言的開發環境。它能夠方便地安裝、更新和管理依賴項,使得不同項目可以使用不同的 Python 版本和庫。 2. Conda 環境管理 2.1 創建新的環境 conda…

非零初始條件系統的傳遞函數分析

非零初始條件系統的傳遞函數分析 在傳遞函數的定義中,通常假設系統滿足零初始條件。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很多系統需要處理非零初始狀態。為了探討這一問題,我們以一個一階微分方程為例進行分析。 一、一階系統的分析 考慮以下一階微分方程&a…

centos7安裝時采用的默認分區(比如:/dev/sda3的對應掛載點是/),如何對系統擴容?

?非LVM分區擴容方案? 若 /dev/sda3 是?非LVM分區?且存儲重要數據,可通過 ?直接擴展分區容量? ?調整文件系統? 實現擴容,無需重建LVM或格式化分區?。以下是具體步驟: ?1. 擴展物理磁盤(虛擬機場景)? ?關…

Axios簡單說明,快速上手

Ajax:異步的JavaScript和XML 作用: 數據交換異步交互 Axios:就是對原生Ajax進行封裝,簡化書寫,快速開發 使用邏輯: 首先要安裝Axios,可以通過npm在項目中安裝: 打開命令行工具…

模型評估——acc、P、R、F值、交叉驗證、K折交叉驗證

模型評估:對預測函數地預測精度的評估。 多重回歸:涉及三個及其以上的變量的回歸問題。 評估模型的方法: 交叉驗證:將數據集分成測試集和訓練集,可以采用3:7或者2:8的比例方式進行劃分&#xff…

【Godot】Window類

(參考自deepseek回答) 在 Godot 引擎中,Window 是一個用于管理應用程序窗口的類。它是 Godot 4.0 引入的新特性,取代了舊版本中的 OS 類對窗口的管理功能。Window 提供了對窗口大小、位置、標題、模式等屬性的控制,使開…

JVM 2015/3/15

定義: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程序的運行環境(java二進制字節碼的運行環境) 好處: 一次編寫,到處運行 自動內存管理,垃圾回收 數組下標越界檢測 多態 比較:jvm/jre/jdk 常見的JVM&…

git submodule

git submodule git submodule 的作用是將一個 git 倉庫,最為另一個 git 倉庫的子模塊 比如 A 倉庫地址:gitgithub.com:xxxxxxx/A.git B 倉庫地址:gitgithub.com:xxxxxxx/B.git 一、克隆 A 倉庫 打開拉取的 A 項目根目錄 在 A 項目中添加 …

Compose 實踐與探索九 —— DrawModifier 解析

本篇講解 DrawModifier 的基本用法與代碼原理,介紹原理的目的在于可以判斷繪制與繪制的關系,繪制與布局的關系。知道達成某種繪制效果應該怎么寫,面對復雜的 Modifier 鏈時對效果有大致預判。 DrawModifier 管理繪制,需要以負責管…

華為手機助手輸入連接碼時光標亂跳

問題復現:輸入12345678,光標自動跳轉導致連接碼出現亂序情況。 千萬別試著找出規律,已試動態規律非大牛誤輕試 問題原因: 想啥呢?華哥的軟件又不是我開發我要Know Why干啥 我只需關心解決方案 (可能時輸入…

《DeepSeek 開源 DeepGEMM:開啟AI計算新時代的密鑰》:此文為AI自動生成

《DeepSeek 開源 DeepGEMM:開啟AI計算新時代的密鑰》:此文為AI自動生成 引言:AI 計算的新曙光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AI)無疑是最為耀眼的領域之一。從語音助手到自動駕駛,從圖像…

Windows 11 安裝Docker Desktop環境

1、確認CPU開啟虛擬化 打開任務管理器,切換到“性能”選項卡,查看 CPU 信息。若“虛擬化”狀態顯示為“已啟用”,則表示虛擬化已開啟;若顯示為“已禁用”,則需要在啟動時進入 BIOS 開啟虛擬化設置(若顯示已…

STM32如何精準控制步進電機?

在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控制等場合,步進電機以其高精度、開環控制的特性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在嵌入式系統中,使用STM32進行步進電機的精確控制,已成為開發者的首選方案之一。 本文將從嵌入式開發者的角度,深入探討如何基于STM32 MCU…

【 <一> 煉丹初探:JavaWeb 的起源與基礎】之 JavaWeb 項目的部署:從開發環境到生產環境

<前文回顧> 點擊此處查看 合集 https://blog.csdn.net/foyodesigner/category_12907601.html?fromshareblogcolumn&sharetypeblogcolumn&sharerId12907601&sharereferPC&sharesourceFoyoDesigner&sharefromfrom_link <今日更新> 一、開發環境…

深度學習CNN特征提取與匹配

?一、CNN特征提取核心方法? ?基礎網絡架構? 使用卷積神經網絡&#xff08;如ResNet、VGG、MobileNet&#xff09;提取多層特征圖&#xff0c;通過卷積層自動學習圖像的局部紋理、形狀及語義信息?。 ?淺層特征?&#xff1a;邊緣、角點等低級特征&#xff08;Conv1-3&…

Vuex 高級技巧與最佳實踐

使用 map 輔助函數簡化代碼&#xff1a; javascript import { mapState, mapGetters } from vuexexport default {computed: {...mapState([num]),...mapGetters([doubleNum])} }模塊化開發&#xff1a; javascript // modules/student.js export default {namespaced: true,st…

算法題(98):大數加法

審題&#xff1a; 本題需要我們解決大數加法&#xff0c;大數直接運算會超出范圍&#xff0c;所以我們需要轉換成字符串一位位進行計算 思路&#xff1a; 方法一&#xff1a;高精度加法 我們將兩個大數的每一個位分別計算&#xff0c;然后頭插到answer字符串中即可 解題&#x…

C# Exe + Web 自動化 (BitComet 綠燈 自動化配置、設置)

BitComet GreenLight,內網黃燈轉綠燈 (HighID), 增加p2p連接率提速下載-CSDN博客 前兩天寫個這個&#xff0c;每次開機關機后要重來一遍很麻煩的索性寫個自動化。 先還是按照上面的教程自己制作一遍&#xff0c;留下Luck 以及 路由器相關的 端口記錄信息。 &#xff08;因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