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量化選股策略結合了 技術指標、基本面數據、市場情緒,利用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因子分析 等方法,提高選股精準度和交易決策效率。下面介紹 如何搭配 AI 量化策略選股。
?1. AI 量化選股的核心方法
AI 量化選股主要依靠 數據驅動,包括:
- 技術面(K 線、均線、MACD、成交量等)
- 基本面(市盈率、市凈率、財務報表等)
- 市場情緒(新聞情緒、社交媒體討論等)
- 資金流向(主力資金、北向資金等)
- 機器學習(神經網絡、隨機森林等)
?2. AI 量化策略如何搭配 K 線、均線、MACD、成交量
?技術指標篩選股票
AI 可以通過回測,選出 有效的技術指標組合,例如:
-
趨勢選股(適合中長線投資)
- K 線:股價突破前高,出現 大陽線 或 三連陽
- 均線: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如 5 日線突破 50 日線)
- MACD:DIF 上穿 DEA(黃金交叉)
- 成交量:放量上漲,換手率增加
- AI 策略:訓練神經網絡,識別趨勢形成點 👉 選出趨勢向上的股票
-
超跌反彈選股(適合短線交易)
- K 線:長下影線、雙底形態
- 均線:股價遠離均線(乖離率過大)
- MACD:股價創新低但 MACD 沒創新低(底背離)
- 成交量:縮量下跌,隨后放量上漲
- AI 策略:聚類分析,識別歷史反彈模型 👉 選出短期可能反彈的股票
-
突破選股(適合波段交易)
- K 線:股價突破歷史壓力位
- 均線:站上 50/100/200 日均線
- MACD:DIF 上穿 DEA,MACD 柱狀圖由負變正
- 成交量:放量突破
- AI 策略:識別歷史突破成功率高的形態 👉 選出突破上漲潛力股
?3. AI 量化選股的因子模型
量化投資中,AI 主要依靠 多因子模型 來篩選股票,結合 技術面、基本面、市場情緒。
因子類型 | 關鍵指標 | 策略作用 |
---|---|---|
技術面因子 | K 線、均線、MACD、成交量 | 預測趨勢、選股 |
基本面因子 | 市盈率(PE)、市凈率(PB)、ROE、盈利增長 | 選出低估值、高成長股 |
情緒面因子 | 新聞情緒、社交媒體情緒 | 預測市場熱度 |
資金流因子 | 主力資金流、北向資金流 | 觀察機構資金流入情況 |
?量化策略示例
-
趨勢突破策略
- 選取 均線多頭排列 & MACD 黃金交叉 & 放量突破 的股票
- 用 AI 訓練歷史突破成功率,挑選勝率最高的標的
- 設置 止盈 + 止損機制
-
低估值 + 強勢股策略
- 選取 低市盈率(PE)+ 高盈利增長(ROE) 的股票
- 結合 技術面(趨勢向上)
- 資金流入較強(主力資金持續買入)
-
新聞情緒選股
- 采集 財經新聞、社交媒體 數據
- AI 訓練情緒分析模型,量化市場情緒
- 選取情緒高漲但估值合理的股票
?4. AI 量化選股的機器學習方法
-
回歸模型(線性回歸、LSTM)
- 預測股價未來漲跌概率
- 結合 K 線、均線、MACD、成交量 進行建模
-
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
- 訓練 歷史上漲股票的共同特征
- 選取相似特征的股票,提高選股勝率
-
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 AI 通過 模擬交易、獎勵機制 訓練最佳買賣點
- 結合 技術指標 + 資金流 自動調整策略
-
神經網絡(Deep Learning)
- 處理復雜數據,如 新聞情緒、市場情緒
- 訓練 AI 識別 K 線形態、趨勢突破、主力資金動向
?5. AI 量化交易 + 選股系統
?選股 + 回測 + 交易執行
-
選股模塊
- 結合 K 線、均線、MACD、成交量,篩選符合條件的股票
- 結合 因子模型,剔除基本面較差的股票
- 結合 市場情緒,排除過熱股票
-
回測模塊
- 在 不同市場周期(牛市、熊市、震蕩市) 進行測試
- AI 計算勝率,優化參數
-
自動交易模塊
- AI 計算買賣點,自動執行交易
- 結合 止盈止損,降低回撤
6. AI 量化選股策略總結
策略 | 技術指標 | AI 量化優化 |
---|---|---|
趨勢跟隨 | K 線 + 均線 + MACD | 機器學習訓練趨勢信號 |
超跌反彈 | 乖離率 + 底背離 + 成交量 | AI 識別反彈概率高的股票 |
突破策略 | 歷史壓力位 + MACD + 放量 | AI 訓練突破成功率模型 |
低估值策略 | PE + PB + ROE | 選取成長性強的股票 |
情緒分析選股 | 新聞情緒 + 資金流 | AI 計算市場熱度 |
?7. 結論
AI 量化選股結合 K 線、均線、MACD、成交量,可提高選股勝率
結合因子分析(基本面、情緒、資金流)避免誤判
通過機器學習優化交易策略,減少主觀情緒干擾
建議:先用 AI 選股 + 回測優化,再考慮自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