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dis使用場景-緩存-緩存穿透
在實際開發中,Redis 被廣泛應用于緩存,以提高系統性能和響應速度。然而,在使用緩存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其中 緩存穿透 是一個常見且需要重點關注的場景。
什么是緩存穿透
● 緩存穿透 指查詢一個在緩存和數據庫中都不存在的數據, 導致請求直接訪問數據庫,繞過了緩存層的保護。這種情況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惡意攻擊或爬蟲頻繁請求不存在的數據。
○ 業務邏輯錯誤,導致請求了無效的數據。
緩存穿透會增加數據庫的負載,降低系統性能,甚至可能導致數據庫宕機。
如何防止緩存穿透?
● 為了解決緩存穿透問題,常用的策略包括:
- 緩存空對象:
● 當查詢的數據不存在時,將一個空對象(如 null)存入緩存。這樣,下次請求相同的數據時,直接從緩存中獲取,避免再次訪問數據庫。
● 優點:實現簡單,維護方便。
● 缺點:會占用額外的內存空間,可能導致短期內的數據不一致。 - 使用布隆過濾器:
● 布隆過濾器是一個高效的概率數據結構,可以快速判斷某個元素是否存在。它可以在請求數據庫之前,先通過布隆過濾器判斷數據是否可能存在于數據庫中。
● 優點:內存占用少,避免了緩存空對象帶來的額外內存消耗。
● 缺點:實現較為復雜,可能存在誤判的情況。 - 使用白名單:
● 維護一個白名單,將所有合法的數據標識存入其中。查詢時,先檢查請求的數據是否在白名單中,如果不在,直接返回,避免訪問數據庫。
2. redis使用場景-緩存-緩存擊穿
緩存擊穿是另一個在使用 Redis 緩存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它通常發生在高并發環境下,尤其是在熱點數據的情況下。
什么是緩存擊穿
緩存擊穿是指當某個緩存中的數據失效后,多個請求并發訪問該數據時,所有請求都會去訪問數據庫,造成數據庫壓力暴增。具體來說,當緩存中的某個數據被刪除或過期時,如果多個請求在同一時刻請求這個數據,所有的請求都將直接訪問數據庫,導致緩存的作用失效,增加了數據庫的壓力。
緩存擊穿的典型場景
- 緩存過期:
● 緩存的數據過期后,多個請求同時到達,發現緩存為空,都會觸發訪問數據庫的操作,造成大量的數據庫請求。 - 熱點數據:
● 如果某個數據是非常熱門的數據(比如某個商品的詳情頁,或者某個頁面的訪問量極高),它在緩存過期時,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請求同時過來。因為緩存失效后,數據庫的壓力急劇增加,可能導致數據庫崩潰。
緩存擊穿的影響
● 數據庫壓力增大:由于所有請求都直接訪問數據庫,數據庫可能會承受過高的負載,甚至可能因高并發請求而崩潰。
● 系統響應時間變慢:在高并發請求下,數據庫響應時間變慢,用戶體驗受到影響。
● 資源浪費:多次查詢相同的數據,浪費了系統資源和數據庫的處理能力。
如何解決緩存擊穿
- 使用互斥鎖(Mutex)
● 通過 分布式鎖(如 Redis 的 SETNX)來控制同一時刻只有一個請求可以去數據庫拉取數據,其他的請求都等待數據庫的響應,之后把數據緩存到 Redis。
● 步驟:
○ 請求到達時,發現緩存沒有數據,嘗試獲取鎖。
○ 獲取鎖的請求去查詢數據庫并緩存數據,其他請求等待。
○ 等待中的請求等到數據庫返回數據后,再從緩存中取數據。
● 優點:可以確保在緩存失效時,只有一個請求會查詢數據庫,避免了緩存擊穿。
● 缺點:鎖的獲取和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會帶來一些性能開銷,且如果鎖無法及時釋放(如代碼異常等情況),可能會導致請求阻塞。 - 使用緩存預熱:
● 緩存預熱是一種提前將熱點數據加載到緩存的策略。例如,緩存可以在系統啟動時或者數據更新時預先加載這些熱點數據,這樣在真實請求到來之前,緩存就已經準備好,不會發生緩存擊穿。
● 優點:減少了緩存失效帶來的數據庫負擔。
● 缺點:需要有明確的熱點數據預知,且預熱的操作需要額外的開發和維護。 - 設置緩存的過期時間(TTL)策略:
● 為緩存數據設置合理的過期時間,使得不同數據的緩存過期時間盡量錯開,避免在同一時間段內大量數據同時失效,造成緩存擊穿。
● 優點:避免緩存過期同時失效,平衡數據庫的壓力。
● 缺點:雖然可以避免擊穿,但需要根據數據的訪問頻率和生命周期合理配置 TTL。 - 緩存異步加載:
● 當緩存失效時,可以先返回一個默認值(如空對象或默認數據),然后在后臺異步加載數據并更新緩存。這樣即使多個請求同時來,緩存仍然會有一個初始值返回,而不會直接查詢數據庫。
● 優點:減少了數據庫的壓力,提高了系統的響應速度。
● 缺點:實現復雜度較高,可能會出現“臟數據”,需要保證異步更新數據的準確性。
緩存擊穿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 電商系統:
● 在電商平臺中,某些熱門商品的頁面(如秒殺商品或限時折扣商品)通常會產生大量請求。如果緩存中沒有及時更新熱點商品的庫存信息或價格信息,所有請求就會同時訪問數據庫,造成數據庫壓力。
● 解決方案:可以使用分布式鎖來確保只有一個請求會訪問數據庫,其他請求會等待。 - 社交平臺:
● 用戶的動態信息、熱門話題等數據可能在某一時間內迅速過時或失效,導致大量用戶請求數據庫,數據庫可能因并發請求過多而崩潰。
● 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合理的緩存失效策略和緩存預熱來避免高并發請求數據庫。 - 新聞網站:
● 一些熱點新聞在發布后的短時間內會引起大量訪問,如果緩存失效時,可能會導致數據庫的高并發查詢。
● 解決方案:除了緩存的過期控制,還可以通過緩存預熱來提前加載熱門新聞的數據。
3. 緩存穿透和緩存擊穿 的區別
根本原因就是定義不同
定義 | 問題出處 | |
---|---|---|
緩存穿透 | 問題的根源在于請求的數據本身不在數據庫中 。 | 問題出在查詢的數據是否有效,或者請求是否合規。 |
緩存擊穿 | 問題的根源在于緩存中的數據失效了,導致大量請求并發查詢數據庫。 | 數據是有效的,只是緩存沒有及時恢復,所以請求會直接穿透緩存去訪問數據庫,導致數據庫壓力增大。 |
4. redis使用場景-緩存-緩存雪崩
Redis作為緩存系統,緩存雪崩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特別是在高并發的情況下。
緩存雪崩
緩存雪崩指的是在某一時刻,緩存系統中大量的緩存失效(比如緩存同時過期)或緩存服務器宕機,導致大量的請求直接訪問數據庫,從而造成數據庫的巨大壓力,最終可能導致數據庫崩潰。
發生場景
- 緩存同時過期:如果緩存中的大量數據在同一時間點過期,客戶端會發送大量的請求到數據庫,導致數據庫壓力暴增。
- 緩存失效機制不合理:如果緩存的失效時間設置不合理,可能導致大量緩存數據在同一時間點過期,或者緩存沒有有效的預加載機制。
應對緩存雪崩的策略 - 設置不同的緩存過期時間:可以通過給不同的緩存設置不同的過期時間,避免緩存同時過期的情況。通常可以為緩存設置一定的隨機過期時間。
- 使用加鎖機制:當緩存數據失效時,通過鎖機制確保只有一個請求能去加載數據,避免多個請求同時訪問數據庫。可以使用Redis的SETNX命令來實現分布式鎖。
- 預加載緩存:通過提前加載緩存的方式,避免緩存空缺。比如定時任務定時加載緩存,確保緩存中數據的穩定性。
- 使用雙重檢查:當緩存失效時,可以在代碼中做兩次檢查。第一次檢查緩存,如果緩存為空,則去數據庫加載數據并緩存;如果數據已經被加載緩存,再次檢查時直接返回緩存結果。
區別總結
問題 | 定義 | 原因 | 應對策略 |
---|---|---|---|
緩存雪崩 | 緩存中的大量數據在同一時間失效,造成大量請求直接訪問數據庫。 | 緩存大量數據過期或緩存服務器宕機。 | 設置不同的過期時間、使用加鎖機制、定時更新緩存。 |
緩存擊穿 | 某個高頻訪問的緩存數據失效,導致數據庫瞬時壓力過大。 | 高頻訪問的數據緩存失效。 | 使用加鎖機制、防止多個請求同時訪問數據庫、提前更新緩存。 |
緩存穿透 | 請求查詢的數據在緩存和數據庫中都不存在,導致頻繁訪問數據庫。 | 請求數據不存在,或者惡意攻擊導致頻繁查詢數據庫。 | 緩存空數據、請求過濾、使用布隆過濾器等避免不必要的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