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DNS的解析過程是怎樣的?它基于傳輸層的什么協議?
我的回答:
DNS解析過程是將域名轉換為IP地址的一系列步驟。這個過程涉及多級緩存和查詢:
首先是瀏覽器緩存,瀏覽器會先檢查自己的DNS緩存是否有記錄。
接著是操作系統緩存,如果瀏覽器沒找到,會查詢操作系統維護的DNS緩存。在Windows系統中可以通過'ipconfig /displaydns'查看,Linux系統則通常由nscd(Name Service Cache?Daemon)服務維護。
然后是hosts文件查詢,系統會檢查本地hosts文件中是否有對應的域名映射記錄。
如果以上都沒有命中,才會向本地配置的DNS服務器發起遞歸查詢。本地DNS服務器會先查自己的緩存,沒有的話會從根域名服務器開始,依次向頂級域名服務器、權威域名服務器發起迭代查詢,最終獲取到目標域名的IP地址并返回給客戶端。
整個過程主要基于UDP協議,端口號53。選擇UDP是因為它無連接、開銷小、速度快,非常適合DNS這種簡短查詢。大多數DNS查詢和響應都很小,能在一個UDP包中完成傳輸。
不過在兩種情況下,DNS會切換到TCP協議:一是當響應超過512字節時;二是進行區域傳送時。隨著DNSSEC的應用,使用TCP的情況也在增加。
所以DNS是一個同時使用UDP和TCP的應用層協議,但日常解析主要依靠UDP完成,同時充分利用了多級緩存機制來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