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完整性監控(FIM)作為一道關鍵的防御層,確保系統和網絡中文件及文件夾的完整性與安全性。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通過監控關鍵文件的變更并檢測未經授權的修改,提供關于潛在安全漏洞、惡意軟件感染和內部威脅的早期警報。為了使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發揮實效,組織需合理規劃其架構與實現方式。
該架構通常需要在獨立的服務器或系統上部署監控代理,重要數據由一個集中管理服務器進行匯總和管理。配置工具以監控特定文件或文件夾、創建閾值、持續監控變更、識別未經授權的改動,以及實施適當的響應機制(如警報和工作流),都是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實施過程的一部分。
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架構與實現共同構成了主動安全措施,通過識別和緩解對文件的不當修改,保護組織免受潛在漏洞和數據篡改的影響。在當今的網絡安全環境中,要更有效地使用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理解其架構和實現方式至關重要。
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架構
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架構包括在多個系統或服務器上部署監控代理,以及由集中管理服務器匯總和監控重要數據。以下是構建完整架構所需的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組件:
- 代理(Agents)??:代理安裝在需要通過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進行監控的系統中。這些代理持續監控文件和文件夾的變更,并將檢測到的變更報告給中央服務器或控制臺進行分析。
- 中央服務器或控制臺(central server or console):該組件收集代理所收集的數據,并為管理員提供一個集中式界面,用于查看和管理文件完整性事件。
- 數據庫(database)??: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通常在數據庫中記錄其監控文件的屬性、文件相關信息以及檢測到的任何變更。這些數據可用于分析、報告和審計。
- 規則引擎(rule engine)??:規則引擎使管理員能夠定義策略和規則,明確應跟蹤哪些文件變更以及如何管理這些變更。這些規則可以指定如文件路徑、設備、變更類型和例外情況等標準。
- 告警機制(alerting mechanism)??:當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檢測到文件發生未授權或意外變更時,會生成告警,通知管理員潛在的安全事件。這些告警可通過電子郵件、短信或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統發送,以便進一步分析。
- 集成(Integrations)??:為了增強安全態勢,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可能會與其他安全工具集成,如SIEM平臺、端點檢測與響應(EDR)解決方案、入侵檢測系統(IDS)和入侵防御系統(IPS)等。
構建文件完整性監控架構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
- 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應實施強有力的身份驗證程序和訪問限制,僅允許授權人員訪問,以保護監控系統自身的完整性。
- 冗余性與可擴展性:文件完整性事件日志可能需要大量存儲空間,尤其是在包含眾多設備的大型網絡中。因此,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架構應考慮冗余和可擴展性,以確保即使在網絡或硬件故障時也能持續監控。
- 冗余:冗余指存在備份組件(如存儲系統、管理服務器或監控代理),確保在組件故障時仍能持續運行并具備容錯能力。通過提供替代資源在關鍵組件不可用時接管職責,冗余旨在減少停機時間并維護系統完整性。
- 可擴展性:可擴展性指系統支持不斷增長的工作負載(如監控更多文件或系統)而不影響功能或速度的能力。為確保系統增長時的最佳性能,可擴展性要求設計架構能夠通過添加資源(如服務器或監控代理)輕松處理增長。例如,考慮在工作負載增加時通過添加額外的管理服務器、存儲節點或監控代理來實現水平擴展。這使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能夠處理更大的環境和更高的數據量,而不會出現性能問題。
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的總體目標是讓企業能夠了解對關鍵文件和目錄所做的變更,從而快速識別并處理安全事件。
如何實現文件完整性監控
文件完整性監控 (FIM)通常部署在工作站級別,以監控對本地文件、文件夾和目錄的更改。全面的 SIEM 解決方案(如,Log360)將 FIM 功能集成到其功能集中,通過將 FIM 信息與其他網絡信息相關聯,SIEM 解決方案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確保業務安全。
用于監控特定文件或文件夾的文件完整性監控實現工作流,以下是實現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步驟:
1、選擇合適的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
通過研究找到符合需求的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無論是開源還是商業工具,每種選擇都有不同的功能。
2、實施和部署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
在文件完整性監控解決方案需要監控的系統上安裝代理,中央服務器或控制臺收集代理端收集的數據。這些數據由文件完整性監控解決方案內部維護的數據庫收集。
接下來,確保該工具具有訪問被監控文件和目錄的適當權限,為了加快監控和響應流程,將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集成到現有基礎設施中,如集中式日志記錄和告警系統。
3、定義范圍與目標
選擇需要監控的文件和文件夾。這些可能包括系統正常運行所必需的任何文件,例如可執行文件、庫、配置文件和關鍵系統文件。
4、設置告警
確定用戶的常規使用模式和行為以設置告警標準,然后,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以此標準為指導實時分析事件。當事件超過預定的告警閾值時,會生成通知并發送給相應的負責人,該負責人隨后分析問題并采取適當措施進行糾正。這些告警包含變更類型、受影響的文件或目錄以及事件發生時間等詳細信息。
5、生成報告?
定期生成匯總文件完整性監控活動的報告,包括檢測到的變更、告警和合規狀態。利用這些報告來證明符合法規要求并評估整體安全態勢。
6、響應與修復
收到警報后,務必立即調查檢測到的更改,以確定其性質和影響。這可能涉及審查日志、分析文件內容以及評估事件的嚴重性。
為了降低安全風險或恢復受影響文件的完整性,采取必要的修復措施。這可能包括撤銷未經授權的更改、應用補丁或實施額外的安全控制。
7、審查與更新
定期審查和更新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規則和配置,以適應不斷演變的威脅和環境變化。
審查對文件和文件夾執行的操作,以判斷是否有任何新威脅出現。確保適當更新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告警規則和配置,以防止此類威脅再次發生。
定期進行審計和評估,確保文件完整性監控工具的實現高效且符合安全最佳實踐。
遵循此流程,可以建立一個強大的文件完整性監控系統,識別未授權修改,同時保護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文件完整性監控(FIM)工具
文件完整性監控(FIM)工具采用實時文件完整性監控來監控文件和文件夾,以提供主動和持續的安全風險保護,為組織提供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威脅環境中保持其數據和系統完整性所需的可見性和控制。
- 實時監控未經授權的文件活動,例如文件創建、刪除和修改。
- 跟蹤與文件相關的異常用戶活動,例如嘗試讀取、寫入、復制和粘貼敏感數據。
- 使用高級用戶和實體行為分析 (UEBA) 識別異常用戶活動。
- 創建自定義關聯規則以檢測非法文件篡改、數據泄露和數據盜竊。
- 使用預定義的警報配置文件實時生成警報,以進行文件監控和審計。
- 使用威脅檢測和事件響應引擎實現針對潛在威脅的主動事件響應工作流程。
- 生成實時、可審計的報告,以符合 HIPAA、SOX、PCI DSS、GDPR 和 GLBA 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