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初學者整理的?n8n 基本概念總結,幫助快速理解核心功能和使用邏輯:
1. 工作流(Workflow)
- 核心單元:n8n的一切操作基于工作流,代表一個自動化流程。
- 組成:由多個節點(Nodes)?連接而成,像流程圖一樣執行任務。
- 示例:從Gmail讀取郵件 → 解析數據 → 存入Google Sheets。
2. 節點(Node)
- 功能模塊:每個節點完成特定任務(如發送郵件、查詢數據庫)。
- 分類:
- 觸發節點(Trigger):啟動工作流(如定時觸發、Webhook)。
- 操作節點(Action):執行具體操作(如HTTP請求、數據加工)。
- 常用節點:HTTP、IF條件判斷、Function(自定義代碼)等。
集群節點:集群節點是協同工作以在 n8n 工作流中提供功能的節點組。您不使用單個節點,而是使用根節點和一個或多個子節點來擴展節點的功能。
3. 連接(Connection)
- 節點間關系:通過箭頭連接節點,定義數據流動方向。
- 數據傳遞:上一個節點的輸出是下一個節點的輸入(JSON格式)。
4. 數據流(Data Flow)
- JSON為核心:所有節點間傳遞的數據為JSON格式。
- 示例:
{ "email": "test@example.com", "content": "Hello" }
。
5. 憑證(Credentials)
- 安全存儲:存放API密鑰、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如Gmail、Slack的登錄憑證)。
- 復用性:一次配置,多個工作流共用。
6. 執行(Execution)
- 手動/自動觸發:可手動測試或通過觸發器自動運行。
- 日志調試:實時查看每個節點的輸入/輸出,便于排查問題。
7. 表達式(Expressions)
- 動態取值:用?
{{ }}
?引用變量或表達式(如?{{$node["Webhook"].json["data"]}}
)。 - 內置變量:如?
$workflow
(工作流信息)、$now
(當前時間)。
8. 錯誤處理(Error Handling)
- 錯誤捕獲:節點失敗時可連接備用分支(如發送錯誤通知)。
- 重試機制:某些節點支持自動重試(如API請求失敗時)。
9. 觸發器類型
- 定時觸發(Schedule):按Cron表達式定期執行。
- Webhook觸發:等待外部HTTP請求觸發(如GitHub鉤子)。
- 手動觸發(Manual):點擊按鈕立即運行。
10. 部署模式
- 本地運行:開發測試用(默認
http://localhost:5678
)。 - 生產部署:需配置加密、用戶認證(如Docker或云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