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像處理的世界里,我們常常需要從復雜的像素矩陣中提取有意義的信息 —— 比如一張照片中物體的輪廓、醫學影像中病灶的邊界、自動駕駛視野里的道路邊緣。這些 “邊界” 或 “輪廓” 在專業術語中被稱為 “邊緣”,而捕捉邊緣的核心技術,離不開對 “圖像梯度” 的理解與處理。
目錄
一、圖像梯度
1. 梯度的數學基礎:從偏導數到梯度向量
2. 梯度處理:用算子捕捉變化
Sobel算子
Laplacian算子
二、邊緣檢測:從梯度到清晰邊界
1. 邊緣檢測的前提:降噪處理
2. 計算圖像的梯度與方向
3.非極大值抑制
4.雙閾值篩選
5.API的使用
三、理論到實踐:梯度與邊緣檢測的應用
總結
一、圖像梯度
想要理解邊緣檢測,首先要抓住 “梯度” 這個核心概念。在數學中,梯度是描述函數變化率的向量,它既包含變化的 “大小”(強度),也包含變化的 “方向”。而在圖像中,每個像素的灰度值(或 RGB 值)可以看作是一個二維函數,圖像梯度就是這個函數在像素層面的變化率。
1. 梯度的數學基礎:從偏導數到梯度向量
圖像是由離散的像素組成的二維網格,假設我們用f(x,y)表示坐標f(x,y)處的灰度值(0-255,黑色到白色)。那么:
- 橫向梯度(x 方向):用偏導數
表示,描述像素在水平方向的灰度變化率(比如從左到右變亮或變暗);
- 縱向梯度(y 方向):用偏導數
表示,描述像素在垂直方向的灰度變化率(比如從上到下的灰度突變)。
梯度向量則是由這兩個偏導數組成的向量,它的大小(模長)表示灰度變化的 “劇烈程度”,方向則指向灰度增長最快的方向 —— 這正是邊緣的核心特征:邊緣處的灰度變化往往最劇烈,梯度大小也最大。
2. 梯度處理:用算子捕捉變化
在實際計算中,圖像是離散的,無法直接求偏導數,因此需要用 “算子”(即小矩陣)通過卷積運算近似計算梯度。常用的梯度算子有以下幾種:
Sobel算子
sobel算子常被用在圖像的垂直方向邊緣提取或水平方向邊緣提取,如果你還記得高數中用一階導數來求極值的話,就很容易理解了:把圖片想象成連續函數,因為邊緣部分的像素值是與旁邊像素明顯有區別的,所以對圖片局部求極值,就可以得到整幅圖片的邊緣信息了。不過圖片是二維的離散函數,導數就變成了差分,這個差分就稱為圖像的梯度。sobel算子本質就是一階導數求極值。所以只適用于二維的邊緣,對垂直和平行一起提取,效果不好。
比較常用的sobel垂直邊緣提取:,水平:
但sobel算子的卷積核中的值沒有明確規定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比如,最初只利用鄰域間的原始差值來檢測邊緣的Prewitt算子:
還有比Sobel更好用的Scharr算子,大家可以了解下:
?
sobel算子的API:sobel_image = cv2.Sobel(src, ddepth, dx, dy, ksize)
src:這是輸入圖像,通常應該是一個灰度圖像(單通道圖像),因為 Sobel 算子是基于像素亮度梯度計算的。在彩色圖像的情況下,通常需要先將其轉換為灰度圖像。
ddepth:這個參數代表輸出圖像的深度,即輸出圖像的數據類型。在 OpenCV 中,-1 表示輸出圖像的深度與輸入圖像相同。
dx,dy:當組合為dx=1,dy=0時求x方向的一階導數,在這里,設置為1意味著我們想要計算圖像在水平方向(x軸)的梯度。當組合為 dx=0,dy=1時求y方向的一階導數(如果同時為1,通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想兩個方向都處理的比較好 學習使用后面的算子)
ksize:Sobel算子的大小,可選擇3、5、7,默認為3。
Laplacian算子
Laplacian算子就是與sobel算子不一樣的層面,一維的二階差分公式
。
而對于二維函數f(x,y),兩個方向的二階差分分別是:
合在一起就是:
提取前面提到的系數就能得到二維的Laplacion濾波核:????????
這就是Laplacian算子的圖像卷積模板,有些資料中在此基礎上考慮斜對角情況,將卷積核拓展為:????????
Laplacion的API:
cv2.Laplacian(src, ddepth)
src:這是輸入圖像
ddepth:這個參數代表輸出圖像的深度,即輸出圖像的數據類型。在 OpenCV 中,-1 表示輸出圖像的深度與輸入圖像相同。
這些算子的工作原理可以將核簡單理解為 “滑動窗口”:用一個 3x3 的矩陣在圖像上逐像素滑動,將窗口內的像素與算子矩陣的數值相乘后求和,結果就是該像素的梯度大小(橫向或縱向)。例如,Sobel 算子的橫向矩陣會突出水平方向的灰度變化(即垂直邊緣),縱向矩陣則突出垂直方向的灰度變化(即水平邊緣)。
二、邊緣檢測:從梯度到清晰邊界
邊緣是圖像中灰度值劇烈變化的區域(比如物體與背景的交界處),而梯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這種變化的 “劇烈程度”—— 梯度越大,越可能是邊緣。因此,邊緣檢測的核心邏輯就是:通過梯度處理找到梯度值超過閾值的像素,將其標記為邊緣。但實際操作中,邊緣檢測遠比 “找大梯度” 復雜,因為噪聲會干擾梯度計算(噪聲的灰度突變會被誤判為邊緣),且邊緣往往是連續的線條,需要進一步優化。
1. 邊緣檢測的前提:降噪處理
梯度對噪聲極其敏感,一個孤立的噪聲點(比如椒鹽噪聲)會導致局部梯度驟增,被誤判為邊緣。因此,邊緣檢測的第一步通常是降噪預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是 “高斯模糊”:用高斯函數對圖像進行平滑處理,削弱高頻噪聲(灰度突變),同時保留低頻邊緣信息(較大范圍的灰度變化)。
2. 計算圖像的梯度與方向
這里使用了sobel算子來計算圖像的梯度值, 首先使用sobel算子計算中心像素點的兩個方向上的梯度和
,然后就能夠得到其具體的梯度值:
?????????????????????????????????????????????????????????????????????????????????????
也可以使用G=|G_{x}+G_{y}|來代替。在OpenCV中,默認使用G=|G_{x}+G_{y}|來計算梯度值。
然后我們根據如下公式可以得到一個角度值:
????????????????????????????????????????????????
這個角度值其實是當前邊緣的梯度的方向。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圖片中所有的像素點的梯度值與梯度方向,然后根據梯度方向獲取邊緣的方向。
a). 并且如果梯度方向不是0°、45°、90°、135°這種特定角度,那么就要用到插值算法來計算當前像素點在其方向上進行插值的結果了,然后進行比較并判斷是否保留該像素點。這里使用的是單線性插值,通過A1和A2兩個像素點獲得dTmp1與dTmp2處的插值,然后與中心點C進行比較(非極大值抑制)。如下左圖
b). 得到的值之后,就可以對邊緣方向進行分類,為了簡化計算過程,OpenCV一般將其歸為四個方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45°方向、135°方向。如右圖,并且:
當值為-22.5°~22.5°,或-157.5°~157.5°,則認為邊緣為水平邊緣;
當法線方向為22.5°~67.5°,或-112.5°~-157.5°,則認為邊緣為45°邊緣;
當法線方向為67.5°~112.5°,或-67.5°~-112.5°,則認為邊緣為垂直邊緣;
當法線方向為112.5°~157.5°,或-22.5°~-67.5°,則認為邊緣為135°邊緣;
3.非極大值抑制
得到每個邊緣的方向之后,其實把它們連起來邊緣檢測就算完了,但是為什么還有這一步與下一步呢?是因為經過第二步得到的邊緣不經過處理是沒辦法使用的,因為高斯濾波的原因,邊緣會變得模糊,導致經過第二步后得到的邊緣像素點非常多,因此我們需要對其進行一些過濾操作,而非極大值抑制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它會對得到的邊緣像素進行一個排除,使邊緣盡可能細一點。
在該步驟中,我們需要檢查每個像素點的梯度方向上的相鄰像素,并保留梯度值最大的像素,將其他像素抑制為零。假設當前像素點為(x,y),其梯度方向是0°,梯度值為G(x,y),那么我們就需要比較G(x,y)與兩個相鄰像素的梯度值:G(x-1,y)和G(x+1,y)。如果G(x,y)是三個值里面最大的,就保留該像素值,否則將其抑制為零。
4.雙閾值篩選
經過非極大值抑制之后,我們還需要設置閾值來進行篩選,當閾值設的太低,就會出現假邊緣,而閾值設的太高,一些較弱的邊緣就會被丟掉,因此使用了雙閾值來進行篩選,推薦高低閾值的比例為2:1到3:1之間,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當某一像素位置的幅值超過最高閾值時,該像素必是邊緣像素;當幅值低于最低像素時,該像素必不是邊緣像素;幅值處于最高像素與最低像素之間時,如果它能連接到一個高于閾值的邊緣時,則被認為是邊緣像素,否則就不會被認為是邊緣。也就是說,上圖中的A和C是邊緣,B不是邊緣。因為C雖然不超過最高閾值,但其與A相連,所以C就是邊緣。
注:雙閾值篩選所設置的閾值不是像素值,而是梯度值的閾值
5.API的使用
edges = cv2.Canny(image, threshold1, threshold2),即使讀到的是彩色圖也可以進行處理。
-
image
:輸入的灰度/二值化圖像數據。 -
threshold1
:低閾值,用于決定可能的邊緣點。 -
threshold2
:高閾值,用于決定強邊緣點。
?
三、理論到實踐:梯度與邊緣檢測的應用
圖像梯度處理和邊緣檢測是許多高級圖像處理任務的基石,其應用遍布各行各業:
- 目標識別與追蹤:在自動駕駛中,通過檢測道路邊緣、車輛輪廓的邊緣,幫助車輛判斷行駛邊界和障礙物位置;
- 醫學影像分析:在 CT 或 MRI 圖像中,邊緣檢測可定位腫瘤、血管的邊界,輔助醫生診斷;
- 圖像分割:將圖像按邊緣劃分為不同區域(如前景與背景),為后續處理提供基礎;
- 工業檢測:通過檢測產品表面的邊緣缺陷(如裂縫、劃痕),實現自動化質量控制。
總結
圖像梯度是描述像素灰度變化的 “數學工具”,而邊緣檢測則是基于梯度尋找圖像中 “有意義邊界” 的技術。從簡單的 Sobel 算子到復雜的 Canny 算法,每一種方法都在平衡精度、效率與抗噪聲能力。理解梯度與邊緣檢測的原理,主要在于理解為什么梯度處理使用數學中的一階方差和二階方差且卷積核如何發揮作用,邊緣檢測主要在于邊緣方向不一定會是常見的45,90等,如何確認圖像的梯度和方向就是需要重點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