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機器學習?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機器學習的身影無處不在。當你打開購物軟件,它總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的商品;當你解鎖手機,人臉識別瞬間完成;當你使用語音助手,它能準確理解你的指令。這些背后,都離不開機器學習的支撐。?
機器學習是一門讓計算機能夠從數據中學習并改進的學科。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身邊充滿了各種傳感器,如手機中的攝像頭、麥克風,交通監控中的傳感器等,它們收集了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就像一堆雜亂的原材料,而機器學習就如同一個智能的加工廠,能將這些無序的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
機器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海量數據不斷產生,僅靠人工處理已經遠遠不夠。機器學習能夠高效地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為各個領域提供有價值的 insights。無論是醫療診斷、金融風控,還是交通規劃、市場營銷,機器學習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人類學習的本質是分類,我們通過將事物分類來認識世界。比如,我們通過分類來區分不同的動物、不同的顏色、不同的情感。超級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其核心也是將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以便更好地記憶和理解。而機器學習的本質也是分類,只有將數據進行分類,才能更好地進行評估、建模,進而進行測試預測即回歸。?
機器學習離不開統計學知識。就像我們要給人類活動的動機建立模型,需要了解各種行為的概率分布、相關性等,這都需要統計學知識。建立模型本身也是一種分類,通過分類才能方便評估,為后續的測試預測和回歸奠定基礎。?
二、關鍵術語?
- 特征:指的是數據中具有代表性的屬性。比如在學生成績分析中,學生的年齡、性別、各科成績等都是特征,它們就像學生的各項標簽,幫助我們描述和區分不同的樣本。?
- 樣本:是具有一系列特征的數據實例。例如,在學生成績數據中,每個學生就是一個樣本,包含了該學生的各種特征信息。?
- 模型:是通過訓練數據得到的,能夠對新數據進行預測或分類的數學表達式或算法。可以把模型看作是一個根據輸入特征給出輸出結果的 “函數”。?
- 訓練集:用于訓練模型的數據集合。就像學生學習時的課本和習題,模型通過從訓練集中學習規律來構建自身。?
- 測試集:用于評估模型性能的數據集合。類似于考試,通過測試集可以檢驗模型在新數據上的表現。?
三、機器學習主要任務?
(一)監督學習?
監督學習是指訓練數據中包含目標值(即我們希望模型預測的結果)。它主要包括分類和回歸兩種任務。?
- 分類:是將數據劃分到不同的類別中。例如,判斷一封郵件是否為垃圾郵件,就是一個二分類問題;識別圖片中的動物是貓、狗還是鳥,就是多分類問題。?
- 回歸:是預測一個連續的數值。比如根據房屋的面積、位置、樓層等特征預測房價,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之前的成績等預測考試分數。?
(二)非監督學習?
非監督學習中,訓練數據沒有目標值,模型需要自己從數據中發現規律和結構。例如,對客戶進行分群,找出具有相似購買行為的客戶群體;對文本進行聚類,將主題相似的文章歸為一類。?
四、為何選擇好數據?
選擇好的數據對于機器學習至關重要,它能大大減少機器學習的時間和成本。這就像人向優秀者學習才能少走彎路一樣,優質的數據能讓模型更快、更準確地學習到有用的規律。?
如果使用雜亂無章、錯誤百出的數據進行訓練,模型可能會學到錯誤的規律,導致預測結果不準確。比如,在預測房價時,如果使用的數據中包含大量錯誤的房價記錄或無關的特征,模型就很難準確預測出真實的房價。?
五、好算法的關鍵:反復試錯的迭代過程?
好的算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反復試錯的迭代過程。就像科學家進行實驗一樣,不斷調整參數、改進方法,直到得到滿意的結果。?
例如,在使用分類算法進行垃圾郵件識別時,一開始可能選擇了一個簡單的算法,發現識別準確率不高。然后,我們可以調整算法的參數,或者嘗試其他更復雜的算法,再用新的數據集進行測試,不斷重復這個過程,直到算法的準確率達到預期。?
六、機器學習算法開發過程步驟?
(一)收集數據?
收集數據是機器學習的第一步,數據可以來自各種渠道,如數據庫、傳感器、網絡爬蟲等。?
import pandas as pd?
# 從CSV文件中收集數據?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 查看數據的前幾行,了解數據基本情況?
print(data.head())?
?
(二)準備、分析輸入數據?
收集到數據后,需要對數據進行清洗、預處理和分析,以確保數據的質量和可用性。處理缺失值、異常值,對數據進行標準化或歸一化等操作都是常見的預處理步驟。?
# 處理缺失值,這里采用刪除缺失值的方法?
data = data.dropna()?
# 查看數據的基本統計信息,如均值、標準差等?
print(data.describe())?
# 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scaler = StandardScaler()?
data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data[['feature1', 'feature2']])?
?
(三)訓練、測試算法(核心步驟)?
訓練算法是利用訓練集讓模型學習數據中的規律,測試算法則是用測試集評估模型的性能。?
以邏輯回歸分類算法為例:?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劃分訓練集和測試集?
X = data[['feature1', 'feature2']] # 特征?
y = data['target'] # 目標值?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訓練模型?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測試模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f"模型準確率:{accuracy}")?
在這個過程中,統計學知識發揮著重要作用。建立模型需要統計學知識來分析數據的分布、相關性等,就像給人類活動的動機建立模型一樣,只有通過統計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數據規律,構建出合理的模型。?
(四)使用算法?
當模型經過訓練和測試,性能達到預期后,就可以將其用于實際的預測或分類任務中。例如,用訓練好的房價預測模型,根據新的房屋特征預測其價格;用垃圾郵件識別模型,對新收到的郵件進行分類處理。?
總之,機器學習是一門將無序數據轉化為有用信息的學科,它以分類為本質,借助統計學知識,通過選擇好的數據和反復迭代的算法優化過程,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和預測。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讓你對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還想看更多,來啦!!!
1,大數據比賽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大數據比賽心得體會_全國職業職業技能比賽 大數據-CSDN博客
2,求職簡歷篇(超實用)大學生簡歷寫作指南: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CSDN博客
3,AIGC心得篇aigc時代,普通人需要知道的-CSDN博客
4,數據分析思維篇學習數據分析思維的共鳴-CSDN博客
5,中年危機篇“中年危機”如何轉變為“中年機遇”-CSDN博客
其他需求,看主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