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date指令
- cal指令
- find指令(指令本質也是文件)
- which指令
- file指令
- whereis指令
- alias指令
- grep指令
- top指令
- 打包和壓縮指令
- zip/unzip指令
- 關于rzsz(linux與windows互傳 )
- tar指令
- linux機器之間互傳
- bc指令
- uname指令(查看linux機器體系結構)
- 幾個重要的熱鍵
- [Tab]按鍵
- [Ctrl]+c按鍵
- [Ctrl]+r按鍵
- 小技巧:!(重復上一個執行命令)
- shutdown指令
- shell命令以及運行原理
- 命令行解釋器
- bash
date指令
date直接輸出顯示當前linux系統時間:
如果我們想把它轉化為年月日時分秒需要借助以下格式:
對應關系如下:
Y 年
m 月
d 日
H 時
M 分
S 秒
這里小編補充一點,date +%s還可以獲取時間戳:
Unix時間戳(英?為Unix epoch, Unix time, POSIX time 或 Unix timestamp)是從1970年1?1?(UTC/GMT的午夜)開始所經過的秒數,不考慮閏秒。 時間戳本質是一個單調遞增的計數器。
date指令還可以將時間戳轉化為我們看得懂的年月日時分秒,需要加 -d ,具體指令如下:
cal指令
(calendar)
它可以顯示今天所在月的日歷信息,-3 可以查看上一月當前月和下一月的日歷信息。加年份還可以查看整年的日歷信息。
find指令(指令本質也是文件)
人如其名,這是一條查找指令,樣例如下:
通配符:它可以匹配任意長度的任意字符。
這里小編補充一個理論:我們見到的大部分指令本質是可執行文件。
下面這個操作可以證明這個觀點,find指令可以查找普通文件,那指令本質也是文件那按理來說也可通過find指令找到,下面我們就從根目錄里來查找指令文件:
原來指令真的是文件,并且都存在/usr/bin路徑目錄下,所以指令就是linux系統的固定目錄下的可執行文件。
所以這也解釋了我們要運行自己寫的可執行程序時要在前面指定當前路徑(./),因為執行可執行程序之前需要先找到這個程序文件,而系統默認只會去/usr/bin目錄下找。
which指令
which指令專門用來搜索linux系統指定的命令,它會直接到/usr/bin目錄下搜索,所以which指令等價于 find
/usr/bin -name xxx。
file指令
該指令用來辨識文件類型。
whereis指令
用來查找程序的源、二進制文件或手冊。
它的介于find的which之間的一條查找指令,find可以指定任意路徑下搜索,which是只在/usr/bin路徑下搜索,而whereis會在以下路徑下搜索:
alias指令
(別名)
該指令可以為指令取別名,功能類似我們C++認識的引用。
系統執行指令時有優先順序,執行命令時會優先搜索別名并執行,若不存在別名再去真正存放可執行文件的路徑/usr/bin下找。(別名是shell層面的一種快捷方式,只存在內存中(內存級文件),關閉當前shell對話,我們自己起的別名和系統本身的別名就會失效,系統里的別名在系統重新啟動時會自動重新生成)
下面我舉一個例子來加深理解:
grep指令
這是一條文本過濾指令,把文本中包含‘搜索字符串’內容的行打印出來,樣例如下:
-v 選項,反向選擇,把文本中不包含‘搜索字符串’內容的行打印出來:
-n 選項,打印行號,下面的例子一共會打印20行,grep會過濾掉與之要求不符的行。
因為grep指令是大小寫敏感的,所以還有一個忽略大小寫的選項 -i
top指令
該指令類似于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可以查看linux下各種任務占用情況,內存等信息:
相比top,還有top的升級版工具,小編把它們的下載指令也拿過來了:
htop:
CentOS:yum install htop
Ubuntu:apt-get install htop
atop:
CentOS:yum install atop
Ubuntu:apt-get install atop
top指令還有兩個選項,因為任務管理器是一直在變化的,所以我們可以控制它的刷新時間間隔和刷新次數。
-d 刷新時間間隔
-n 刷新次數
打包和壓縮指令
打包壓縮本身不是目的,是為了將文件資源更好的網絡傳輸,提高效率。除此之外,我們在網絡上下載資源也是以打包壓縮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打包壓縮也可以提升下載資源的效率。打包壓縮,解壓解包需要由傳輸方計算機和接受方計算機來執行,所以本質就是消耗本地算力來提升數據傳送時的效率。
zip/unzip指令
如何打包壓縮:
壓縮有不同的壓縮算法,不同的壓縮算法壓縮文件后會形成不同格式的文件,linux系統中,有許多特定格式的壓縮文件。可以打包壓縮一個目錄及其子目錄,也可以打包壓縮一個單獨的文件,當然,要打包壓縮目錄也需要遞歸式的打包壓縮,所以需要加一個選項 -r,以下是打包壓縮并解壓目錄test_mulu的樣例:
(解壓時把待壓縮目錄放到test目錄下是一個好習慣,因為不知道會解壓出多少文件,這樣操作不會影響其他文件)
我們上面解壓文件是默認解壓到當前路徑的,我們還可以加選項 -d 解壓到指定路徑:
關于rzsz(linux與windows互傳 )
這個?具?于 windows 機器和遠端的 Linux 機器通過 XShell 傳輸?件. 安裝完畢之后可以通過拖拽的?式將?件上傳過去.
rz: 將windows文件發送到linux
sz:將linux文件發送到windows
將windows文件發送到linux 可以直接拖拽實現。
樣例:當我們輸入以下指令后,windows桌面上就會有一個test_mulu.zip的壓縮文件。
tar指令
我們上面的zip/unzip并不是linux上主流的打包壓縮方式,linux下大部分壓縮文件格式都是.tgz格式,以tar指令來實現的。
tar指令有許多選項,不過不用都記住,實際我們只會用到其中的三個,并且是組合它們當成整體使用。
-c :建??個新的壓縮?件(create 的意思);
-x :解開?個壓縮?件的參數指令!
-t :查看 tarfile ??的?件!
-z :打包的同時還要壓縮
-j :是否同時具有 bzip2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 bzip2 壓縮?
-v :壓縮的過程中顯??件!這個常?,但不建議?在背景執?過程!
-f :使?文檔名,請留意,在 f 之后要?即接文檔名喔!不要再加參數!
-C : 解壓到指定?錄
在打包壓縮時一般我們把czf當成一個整體一起用,如果你想看壓縮的過程,還可以加上v。
如果要解壓就加上選項xzf。
這里的選項帶不帶-都可以,但是有些操作系統平臺不支持帶-。
所以tar指令不用想的太復雜,記住以下格式就行了:
tar指令和zip/unzip一樣,解壓都是默認解壓到當前目錄,要解壓到指定目錄需要選項-C:
linux機器之間互傳
樣例如下:
發送端格式如下:要注意公網ip前面有@ 后面有:
bc指令
bc命令可以很?便的進?浮點運算,主要和管道結合使用:
uname指令(查看linux機器體系結構)
該指令可以?來獲取電腦和操作系統的相關信息。
這里有一道面試題:如何查看linux機器體系結構,其實就是問的CPU架構,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uname指令:
-a選項顯示計算機所有信息
-r選項顯示計算機的內核版本和架構
小編再補充一個查系統版本的指令:
幾個重要的熱鍵
[Tab]按鍵
它具有『命令補全』和『檔案補?』的功能。
比如輸入whi tab兩下:
輸入whic tab一下:
因為只有which指令的前四個字母是whic,所以系統幫我們自動補全了。
[Ctrl]+c按鍵
讓當前的程序『停掉』,它是我們將來在命令行中進行容錯處理的熱鍵。(在vim下ctrl+c程序會崩潰)
[Ctrl]+r按鍵
它可以搜索歷史命令,搜索出來以后按回車命令就會開始執行。
小技巧:!(重復上一個執行命令)
當我們有某個命令需要大量重復執行時,就可以用到!+ 需要重復執行命令的首字母,這里執行的是當前所在位置上一個以該字母開頭的指令。
shutdown指令
這是一條關機指令,小編就不演示了。
常?選項如下:
-h:將系統的服務停掉后,?即關機。
-r:在將系統的服務停掉之后就重新啟動
-t:-t 后?加秒數,亦即『過?秒后關機』的意思
shell命令以及運行原理
我們上面介紹了無數多個指令,那現在有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這些指令究竟是怎么運行的?要想知道答案,我們要先從操作系統聊起,其實我們口中所說的操作系統分為兩個層面:
廣義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內核(kernel)+外殼程序(比如linux的Shell命令行,windows的圖形化界面)+系統自帶的必要的應用軟件(如windows的ppt,word)
狹義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內核 接下來我們來達成一下共識,以后小編所說的操作系統都是指的操作系統內核。 我們普通人一般不適合和linux內核打交道,因為非常復雜并且需要非常專業的理論知識。所以往往會在linux內核之上包裝一層軟件層,也就是操作系統的外殼程序,在linux下我們一般把它稱為shell外殼。
這個外殼程序就是溝通用戶和內核的橋梁,它通常會對用戶行為進行解析,把解析結果交給內核,內核執行完在將結果經過外殼交給用戶。
這個外殼程序的在linux的具體體現就是我們見到的命令行(命令行是用戶與操作系統進行交互的一種界面),所以我們平時敲的指令都是由命令行來接受并解析再交給內核的。
補充:命令行解釋器的功能一般不會由shell親自來做,而是交給它派生的子進程來做,因為如果內核認為shell傳遞過來的指令有風險,有可能會將shell干掉,那如果是由子進程來做的話沒了一個子進程shell還可以派生更多的子進程。
命令行解釋器
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外殼程序官方叫做命令行解釋器(command interpreter),命令行解釋器也被稱之為shell,它的核心功能如下:
一、是將使?者的命令翻譯給核?(kernel)處理,同時,將核?的處理結果翻譯給使?者。
二、當用戶提出非法請求時,外殼會將請求攔住,終止訪問內核,相當于變相的保護了內核。
bash
命令行解釋器是一個統稱,在linux系統中有許多命令行解釋器,而其中的bash是最主要的命令行解釋器,我們每次登陸操作系統后系統都會為我們新起一個bash程序,它本質也是一個可執行文件,只不過它是個死循環,他會不斷的讀取用戶數組的指令并對指令做解析。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如果覺得不錯還請留下免費的關注和收藏
如果有建議歡迎通過評論區或私信留言,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一鍵三連好運連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