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程序如何實現波形圖表橫坐標顯示當前日期
一、XY?Graph?時間關聯邏輯(右上角分支)
功能本質
實時采集當前系統時間(秒數形式,基于?1904?基準),直接映射為?XY?Graph?的?X?軸時間標識,實現動態時間軸與自定義?Y?軸數據關聯。
關鍵流程
時間采集:Get?Date/Time?In?Seconds?輸出系統時間(雙精度秒數,含日期時間信息)。
數據綁定:時間值直接接入?XY?Graph?數據簇的?X?分量,Y?分量需配合自定義數據(如傳感器采集值),通過捆綁函數打包為?[時間,?數據]?簇數組。
顯示配置:需在?XY?Graph?屬性?→?Display?????Format?中,將?X?軸設為?Absolute?time,確保秒數轉換為可讀日期時間。
適用場景
需自定義?X/Y?軸映射關系的場景(如非等時采樣、多維度數據對比);
典型案例:振動信號采集(Y?軸為振幅,X?軸為實際采樣時刻)、多傳感器異步數據融合。
注意點
XY?Graph?需手動管理數據緩存(如用移位寄存器存歷史數據),否則僅顯示單組?[時間,?數據];
若?Y?軸數據為動態流(如循環采集),需用反饋節點?/?移位寄存器持續構建簇數組,保證曲線連續。
二、Waveform?Graph?時間關聯邏輯(左側分支)
功能本質
通過波形數據類型(Waveform)?自動關聯時間軸,利用?Get?Date/Time?In?Seconds?生成初始時間戳(t0),配合采樣率、數據數組,實現等時采樣數據的時間映射。
關鍵流程
時間戳生成:Get?Date/Time?In?Seconds?輸出當前時間(秒數),作為波形數據的?t0(起始時間)。
波形構建:
采樣率(如?1000Hz?對應?dt?=?0.001)通過數值常量或計算節點定義;
Y?軸數據(如傳感器數組)與?t0、dt?經創建波形函數,打包為?Waveform?類型(含?t0、dt、Y?數據)。
顯示配置:Waveform?Graph?默認支持時間軸解析,只需確保?X?軸?Display?Format?為?Absolute?????time,自動渲染時間刻度。
適用場景
等時采樣數據(如?DAQ?卡定時采集、信號發生器輸出);
典型案例:溫度變化曲線(固定間隔采樣,X?軸需顯示實際采集時刻)、音頻信號時域分析。
注意點
dt(采樣間隔)需與實際采集周期嚴格匹配,否則時間軸會?“拉伸?/?壓縮”;
若需拼接多段波形,需保證?t0?連續(可通過移位寄存器累加?t0,避免時間重疊?/?斷裂)。
三、Waveform?Chart?時間關聯邏輯(下方分支)
功能本質
基于波形圖表的動態追加模式,結合?Get?Date/Time?In?Seconds?生成實時時間戳,實現持續數據流的時間軸滾動顯示。
關鍵流程
時間戳動態更新:循環中每次調用?Get?Date/Time?In?Seconds,獲取當前時刻作為新數據的?t0。
數據流追加:
Y?軸數據(如實時傳感器值)與?t0?經創建波形函數,生成單條波形;
通過波形圖表輸入端子,自動追加到歷史曲線,實現?“滾動顯示”。
顯示配置:同?Waveform?Graph,X?軸設為?Absolute?time,圖表會根據?t0?自動擴展時間軸。
適用場景
長時動態監測(如產線實時數據、環境參數連續記錄);
典型案例:工廠車間溫濕度?24?小時監測、設備狀態實時預警(時間軸關聯異常點)。
注意點
波形圖表默認啟用?**“帶狀圖表”?模式?**(數據滾動),需在屬性中關閉?Autoscale?X(或按需配置),避免時間軸頻繁重置;
若數據量極大,需用數據限幅(如保留最新?1000?個點),防止內存溢出。
三類方式對比總結
維度 | XY?Graph | Waveform?Graph | Waveform?Chart |
數據模式 | 離散點?/?自定義映射 | 等時采樣波形 | 動態追加數據流 |
時間關聯 | 手動綁定?[時間,?數據]?簇 | 依賴?Waveform?類型?t0 | 循環更新?t0?追加數據 |
典型場景 | 異步多維度數據對比 | 離線等時數據回放 | 長時實時監測 |
核心優勢 | 靈活適配非標準采樣 | 自動解析時間軸,開發簡潔 | 原生支持動態滾動,低代碼 |
注意事項 | 需手動管理數據緩存 | 嚴格匹配?dt?與實際采樣率 | 控制數據量,避免內存溢出 |
可根據數據采集模式(等時?/?異步)、顯示需求(靜態?/?動態)?選擇對應方式:
做實驗室離線數據分析(等時采樣)→?選?Waveform?Graph;
產線實時監測(持續數據流)→?用?Waveform?Chart;
非標設備異步采樣(如手動觸發)→?選?XY?Graph?+?時間簇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