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加速,數據資產逐步成為企業核心資產之一。2024年4月,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發布的《數據資產質量評估實施規則》(編號:CQC96-831160-2024)正式實施,為企業如何獲得權威的數據資產認證提供了系統方法。
本文將從評估流程、技術評測方法、等級判定標準等方面,對該規則進行解讀,為從事數據治理、合規管理的讀者提供實操指引。
一、適用范圍:數據資產評估的官方定義
本規則適用于第三方認證機構對企業數據資產質量的認證評估。其核心依據為《數據資產質量評估技術規范》(CQC/PJ 21002-2024)。
📌 數據資產定義(規則原文):
以數據為載體和表現形式,特定主體擁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特定實物形態,能夠持續發揮作用、帶來經濟利益的非貨幣性數字化資源。
二、評估模式:技術評測 + 獲證監督,閉環控制
評估共分五大環節:
- 評估申請
- 技術評測
- 結果評定與批準
- 獲證后監督
- 復審與證書管理
其中,技術評測是核心環節,由定量評分系統 + 專家定性打分共同完成。
三、數據資產類型劃分:三類資產全面覆蓋
評估單元按企業數據資產分類劃分為基礎類、加工類和管理類:
類型 | 示例內容 |
---|---|
基礎類 | 數據庫對象、概念模型、邏輯模型、物理模型 |
加工類 | 報表、標簽、算法模型、指標體系等 |
管理類 | 數據標準、數據字典、碼值表等 |
認證申請需針對具體“末級分類”提交申請材料。
四、技術評測:定量 + 定性,自動化與專家打分結合
1. 評測方法
評估通過企業填報材料 + 評測平臺審核 + 專屬評估員執行完成,方式為現場評估+遠程評估相結合。
- 定量評估:系統自動評分
- 定性評估:專家人工打分
2. 抽樣策略(依資產總量 t 設計)
數據總量范圍 | 抽樣比例要求 |
---|---|
t ≤ 500 | 全量評估 |
500 ≤ t ≤ 1萬 | ≥15% 分層抽樣 |
1萬 < t ≤10萬 | ≥5% 分層抽樣 |
t >10萬 | ≥2% 分層抽樣 |
抽樣方式支持: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
3. 評測時限
- 技術評測周期:10 個工作日
- 報告由 CQC 指定機構出具,并形成正式結論文檔。
五、等級評定標準
最終評測得分將轉化為 5 個等級:
代碼 | 等級名稱 | 分數范圍 |
---|---|---|
S | 卓越級 | 90–100 |
A | 優秀級 | 80–89 |
B | 良好級 | 70–79 |
C | 發證級 | 60–69 |
D | 基礎級 | 0–59(不予發證) |
得分 低于 C級,則視為評估不合格,不發放證書。
六、獲證后監督機制
為保障證書的有效性和企業數據資產持續達標,CQC 設置以下監督機制:
- 首次獲證后 12個月內需進行監督評測;
- 監督結果低于原評測分值需整改再評;
- 監督評測周期:10 個工作日;
- 每次監督可作為后續復審有效依據。
七、證書管理:有效期、變更、復審全流程閉環
- 證書有效期:3 年
- 復審時間節點:有效期前 3 個月內提交
- 證書暫停/注銷條件:
- 未按要求進行監督;
- 企業信息重大變更;
- 數據質量事故或違規;
- 主動申請注銷或不再符合評估要求。
八、為什么這份規則值得關注?
? 首次將“數據資產”納入第三方權威評估機制
? 評估標準可量化、可執行、可對標
? 有利于數據資產“入表、估值、交易”的合法合規落地
? 賦能企業數字化、數據治理、資本化轉型
總結:評估不僅是認證,更是企業數據治理能力的體現
隨著國家持續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數據資產的可估值、可流通、可確權、可交易將成為常態。
CQC 的《數據資產質量評估實施規則》不僅是合規路徑,更是企業邁向“數據價值實現”的關鍵支點。越早建立數據資產認證體系,越能在未來數據經濟中占據主動權。
📌 如果你從事數據治理、合規、IT、審計、資產管理等相關工作,歡迎留言交流經驗。你也可以關注我的專欄,一起探索數據資產如何走向“入賬化”與“證券化”。
文章參考文件:CQC96-831160-2024 數據資產質量評估實施規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