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關稅紛爭,擾動全球資本市場下行。A股市場一度大幅下跌。但隨著各大主力下場,有關部委發布有關有力措施,A股逐步穩住陣腳。
4月8日至4月10日,大盤指數連續3天上漲,上漲120多點,展現出較強的抵御關稅壁壘擾動的信心。
觀察近日波動的市場,有兩條投資主線表現出較強的抵抗韌性,分別是消費和紅利。
關稅陰影的沖擊下,內需更是有望獲得層次更深、力度更大的政策支持,消費賽道有望穿越周期。
紅利資產兼具“低估值”和“盈利穩定”兩大特點,是關稅“不確定性”陰影下難得的相對“確定性”資產。疊加財報季,眾多優質公司加大分紅力度,提升股息率,進一步加強了紅利資產的確定性。
中銀證券表示,大國博弈之下,A股市場短期或將承壓,內需政策發力可期,配置方向短期內或可轉向仍具備較高性價比的紅利板塊與有政策預期或景氣催化的消費板塊。
市場資金近日不斷地選擇紅利資產來抵御風險。比如,Wind數據顯示,紅利ETF易方達(515180)等市場上多只紅利產品近期均有資金流入。
此外,最近新推出的紅利價值ETF(563700)也是首只跟蹤中證紅利價值指數的ETF,為投資者布局紅利資產提供了新工具。
市場波動,為何紅利資產具備抵御韌性?
事實上,近兩年,紅利資產一直是貫穿A股市場重要的投資主線。
在2024年的資本市場,你可能聽過流行的“啞鈴策略”——一端配置高彈性的資產,另一端配置波動平緩的資產,兩者互補,可攻可守。高彈性的資產多為科技成長股,波動平緩的資產則主要是紅利資產。
以2024年一季度為例,當時科技板塊回調,wind數據顯示,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931071.CSI)下跌1.14%,而紅利價值指數(H30270.CSI)逆勢上漲10%,平滑了科技資產的波動,展現了紅利資產配置“壓艙石”作用。
近期的關稅紛爭,擾動資本市場波動,紅利資產再次展現韌性,成為市場資金避險的選擇。
紅利資產為何具備抵抗波動的韌性?其背后有幾層邏輯:
首先從擾動資本市場的關稅紛爭來看,主要對出口導向型行業影響較大,而對紅利資產而言,紅利資產多為對關稅相對低敏感度的內需型行業,海外營收占比較低。比如,金融、煤炭、能源等。
拿中證紅利指數成份股舉例,其整體的海外營收占比較低,關稅對其負面影響較小。
回顧歷史,上一輪關稅博弈的關鍵時期(2017年至2018年),出口逐漸承壓,同時市場風險偏好降低。wind數據顯示,在那個時段,紅利資產板塊相對全A指數明顯跑贏。紅利是市場風險偏好降低下的防御首選。
其次從紅利資產本身來看,紅利資產自身回報投資者的能力較高,特別是在現金分紅能力上相對較強,具有較高的股息率。
以紅利價值指數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紅利價值指數的股息率錄得6.55%,處于近10年以來較高的位置。而同期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僅1.66%,二者對比錄得4.89%,近5%的股息差,處于近5年以來的較高水平。
并且,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紅利價值指數的市盈率(TTM)為6.56倍,處于近10年來較低的區間。
此外,目前資本市場進入財報披露季,上市公司的分紅提升或對紅利資產形成更好的催化效應,對股息形成有力支撐。
紅利資產的高股息、低估值、高性價比的特征凸顯。
最后從政策上來看,高層近年來對于回報投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2024年推出的“新國九條”提出,將“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
相關政策的推動,使得上市公司常態化分紅得到進一步健全,未來A股的分紅能力有望持續提升。這意味著紅利資產不僅能防守,也有一定的成長屬性。
方正證券發布的相關研報指出,紅利資產在2025年投資價值有望進一步凸顯。
整體來看,無論是從資產本身,還是外部環境,政策等,在波動的市場,紅利資產的韌性更強。
布局再添利器,助力投資者尋找避險“港灣”
紅利資產涉及的行業眾多,直接去買行業個股資產,成本太高,并且普通投資者也少有精力進行全面的研究。布局紅利資產同樣需要合適的工具利器。
為了反映資本市場紅利資產的特征,中證指數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相繼編制了眾多的反映紅利資產的指數。
比如,中證紅利指數(000922.CSI)、紅利價值指數(H30270.CSI)、港股通高股息指數(930914.CSI)、國證紅利指數(399321.SZ)等。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公募機構圍繞著指數公司編制相關指數布局相關ETF產品。觀察市場資金,從2024年到現今,公募機構推出的紅利資產相關ETF產品,成為市場資金重要流入陣地。
紅利資產相關ETF產品成為高效便捷布局工具。
近日易方達基金推出的紅利價值ETF(563700),是市場上首只跟蹤中證紅利價值指數的ETF。
紅利價值指數的編制,既注重“高分紅”,又突出“高價值”。該指數的成份股中剔除紅利支付率過高或者為負的股票,以及過去3年每股股利增長率非正的股票,避免“竭澤而漁”或“鐵公雞”式的企業,強調分紅的“可持續性”和“成長性”。
這樣的“嚴選”,有望減小跟蹤該指數相關產品的波動,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安全邊際。
據了解,易方達基金近年來在紅利資產投資布局上下了較大的功夫,持續完善紅利指數布局,相繼推出了跟蹤中證紅利、中證紅利低波動、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等指數的產品(例如紅利ETF易方達:515180/紅利低波動ETF:563020/恒生紅利低波ETF:159545)。
據了解,目前易方達基金旗下的紅利類ETF均采用最低一檔0.15%/年的管理費率,可幫助投資者低成本布局高股息資產。
投資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馬拉松。在市場波動復雜的環境下,或許可以將紅利資產作為個人資產配置組合中的底倉選項之一,尋找著投資中兼具確定性和性價比的長期之錨。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