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賽失利之后,就開始忙活別的了,因為數學競賽國賽當時還沒收到通知,所以就在準備寫論文,最后論文拿去交挑戰杯競賽了,拿了個校一省一國三。
在寫論文過程中,通知去上海參加數學競賽,其實當時對我來說是毫無準備,真就等于是裸考了。我比賽前都是比較焦慮的,因為一開始我以為進了決賽就一定有獎,那我寫個名字就國三,但是賽前聽說進決賽是不一定有獎的。我參加決賽時,差不多是一年沒有看數分高代,半年沒看常微分。當然,最后憑借運氣混了個國三。
后面就是參加其他競賽,機器人類啥的,拿了一個國三和幾個省獎,之后就渾渾噩噩來到了大四。
9月參加了最后一場國賽,亦是略有點遺憾,在這場國賽中,前期進行的都比較順利,但是在最后一天因個人原因,有5個小時左右是沒有進行寫作的。最后趕在最后兩秒提交了,但是摘要沒寫全,第二問和第三問的仿真圖沒放上去,但最后還是拿了國二。
回顧一下整個經歷
大一:學習數學專業課,暑假參加第一場數學建模“華數杯”拿了三等獎;
大二上:參加國賽拿了省二,大數據拿了三等,亞太拿了二等,寒假學習latex和Matlab并參加美賽;
大二下:學習Matlab,練習latex,美賽H,mathorcup一等,電工杯一等,單刷五一杯二等,26小時寫完華數杯二等;
大三上:國賽省一推國,亞太二等,美賽三人生病S;
大三下:挑戰杯國三,數學競賽國三,機器人國三,省獎若干;
大四上:國賽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