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倒扣法
在供應鏈管理中,倒扣法是一種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用于確定商品的成本和銷售價格,以確保特定的毛利率。倒扣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已知售價和期望毛利率的情況下,逆推計算出供貨價或成本價。
二、倒扣法的計算公式
倒扣法的核心公式為:
(零售價格?供貨價格)/零售價格=毛利率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推導出供貨價格的計算公式:
供貨價格=零售價格?(零售價格×毛利率)
或者表示為:
供貨價格=零售價格/(1+毛利率)
三、倒扣法的應用步驟
3.1、確定零售價格:根據市場調研和競爭情況,確定商品的零售價格。
3.2、設定毛利率:根據企業的盈利目標和市場策略,設定期望的毛利率。
3.3、計算供貨價格:使用倒扣法的公式,計算出供應商應提供的供貨價格。
四、倒扣法的應用實例
假設一個零售商計劃銷售某商品,希望建立20%的毛利率。如果設定的零售價是100元,那么利用倒扣法計算得出的供貨價應為:
供貨價格=100/(1+20%)=100/1.2≈83.33元
或者:
供貨價格=100?(100×20%)=100?20=80元
(注:兩種計算方式結果略有差異,實際計算中應使用更精確的方法。)
五、倒扣法與順加法的區別
5.1、計算邏輯:倒扣法從零售價格出發,逆向計算供貨價格;而順加法從供貨價格出發,加上毛利率后得到零售價格。
5.2、應用場景:倒扣法常用于零售商確定采購價格,以保證一定的利潤率;順加法則常用于供應商定價,確保在成本基礎上獲得固定比例的利潤。
六、倒扣法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
6.1、成本控制:通過倒扣法,企業可以在保證利潤的同時,合理控制采購成本。
6.2、價格談判:在供應鏈合作中,零售商可以使用倒扣法作為與供應商談判的依據,爭取更有利的供貨價格。
6.3、盈利分析:倒扣法有助于企業分析不同商品的盈利能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整體盈利水平。
七、注意事項
市場變化:零售價格和毛利率應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以保持競爭力。
成本結構:在計算供貨價格時,應充分考慮商品的成本結構,包括采購成本、運輸成本、稅費等。
供應商關系: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實現雙贏。
倒扣法在供應鏈管理中是一種有效的成本計算方法,通過合理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成本控制和盈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