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前言
- 一、系統功能模塊
- 二、數據庫設計
- 1. 實體屬性圖
- 1. 實體屬性圖
- 1.1 職員表
- 1.2 數據源配置表
- 1.3 接口配置表
- 1.4 請求記錄表
- 2. E-R圖
- 三、系統實現
- 1. 登錄頁面
- 2. 職員管理頁面
- 1.1 創建用戶
- 1.2 編輯用戶
- 2. 數據源管理
- 2.1 創建數據源
- 2.2 編輯數據源
- 3. 接口管理
- 3.1 創建接口
前言
在當今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數據的價值愈發凸顯,高效的數據交互與共享成為企業和組織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傳統的數據庫操作方式,往往需要專業的數據庫知識和復雜的 SQL 語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數據的廣泛應用和快速開發。為了打破這一壁壘,實現 SQL 數據與外部系統的便捷交互,基于 Spring Boot 和 Vue 構建的 SQL TO API 平臺應運而生。
Spring Boot 作為一款輕量級的 Java 開發框架,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極大地簡化了后端開發流程,提高了開發效率和代碼的可維護性。而 Vue 則是一個漸進式 JavaScript 框架,具有簡潔的語法和強大的響應式數據綁定能力,能夠快速構建出用戶體驗良好的前端界面。將 Spring Boot 和 Vue 結合起來,為構建 SQL TO API 平臺提供了一個強大而靈活的技術棧。
本平臺的設計與實現旨在為用戶提供一個簡單、高效、安全的方式,將 SQL 查詢轉換為可調用的 API 接口。通過該平臺,無論是管理員還是普通職員,都可以方便地進行接口信息管理、數據源管理以及接口 SQL 管理等操作。管理員可以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包括職員管理、數據源配置和接口權限設置等;而職員則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創建和管理自己的數據源和接口,實現數據的快速查詢和共享。
本論文將詳細闡述基于 Spring Boot 和 Vue 的 SQL TO API 平臺的設計思路、系統架構、數據庫設計以及具體的實現過程。同時,還將對系統的功能模塊進行詳細介紹,包括登錄頁面、職員管理頁面、數據源管理頁面和接口管理頁面等,展示系統的實際應用效果。通過本平臺的設計與實現,希望能夠為企業和組織提供一個實用的解決方案,促進數據的高效利用和共享,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一、系統功能模塊
- 管理員:
- 接口信息管理:管理員可以查看已經添加的接口信息。
- 職員管理:管理員可以添加職員、修改職員信息、以及刪除職員。
- 數據源管理:管理員可以管理所有職員的數據源,包括添加數據源,編輯數據源,刪除數據源。
- 接口SQL管理:管理員可以管理所有職員的接口,包括添加接口,編輯接口配置,刪除接口。
- 職員:
- 接口信息管理:職員可以查看已經添加的接口信息。
- 職員管理:職員可以修改自己的職員信息、不能添加職員、不能刪除職員。
- 數據源管理:職員可以管理自己創建的數據源,包括添加數據源,編輯數據源,刪除數據源。
- 接口SQL管理:職員可以管理自己創建的接口,包括添加接口,編輯接口配置,刪除接口。
二、數據庫設計
1. 實體屬性圖
1. 實體屬性圖
1.1 職員表
“職員表”用于存儲職員相關信息,具體屬性如下:
- 基本信息:
- 姓名:記錄職員的真實姓名,方便識別和稱呼。
- 手機號:用于聯系職員,可用于接收通知、身份驗證等場景。
- 郵箱:方便進行正式的信息溝通,如接收系統通知、工作相關郵件等。
- 認證信息:
- 用戶名:職員登錄系統的賬號標識。
- 密碼:用于驗證職員身份,保障賬號安全。
- 狀態信息:
- 狀態:標識職員賬號的啟用、禁用等狀態,如正常使用、凍結等。
- 時間信息:
- 創建時間:記錄職員賬號在系統中創建的時間點。
- 更新時間:每次職員信息發生變動時,記錄更新的時間,便于追溯信息變更情況。
1.2 數據源配置表
“數據源配置表”用于存儲系統連接數據源所需的配置信息,具體屬性如下:
- 連接信息:
- 主機:數據源所在服務器的網絡地址,用于定位數據源位置。
- 端口號:與主機配合,確定數據源服務在服務器上的具體通信端口。
- 數據庫名稱:指定要連接的具體數據庫名。
- 數據庫類型:如MySQL、Oracle等,表明數據源的數據庫類別,以便系統采用合適的連接和交互方式。
- 數據庫連接:存儲具體的連接字符串等關鍵連接信息,實現與數據源的通信。
- 認證信息:
- 用戶名:連接數據源時使用的用戶名。
- 密碼:連接數據源時使用的密碼,保障數據源訪問安全。
- 驅動類名:用于連接特定數據庫類型所需的驅動程序類名,確保系統能正確加載驅動進行連接。
- 管理信息:
- 數據源名稱:為數據源配置設置的名稱,方便用戶識別和管理不同數據源。
- 創建者:記錄配置該數據源的人員信息,便于追溯和管理。
- 創建時間:記錄數據源配置創建的時間點。
- 更新時間:每次數據源配置信息變更時,記錄更新時間,方便了解配置變化情況。
- 狀態:標識數據源配置是否可用,如啟用、禁用等狀態。
1.3 接口配置表
“接口配置表”用于存儲接口相關的配置信息,具體屬性如下:
- 接口標識:
- 接口id:用于唯一標識系統中的每個接口,方便管理和調用。
- 創建信息:
- 接口創建者:記錄創建該接口的人員信息,便于追溯和責任界定。
- 創建時間:記錄接口創建的時間點。
- 更新時間:每次接口配置信息發生變動時,記錄更新時間,可用于了解接口的變更歷史。
- 接口狀態:
- 狀態:標識接口是否可用,如啟用、禁用等狀態,用于控制接口的訪問權限。
- 請求相關:
- 請求方法:如GET、POST等,定義接口接收請求的方式。
- 請求路徑:接口在系統中的訪問路徑,用于定位接口。
- 數據庫交互:
- SQL語句:接口與數據庫交互時執行的SQL語句,實現數據的查詢、修改等操作。
- 數據源id:關聯到具體的數據源配置,指定接口從哪個數據源獲取數據。
- 數據源名稱:顯示關聯數據源的名稱,方便識別。
- 結果相關:
- 結果類型:定義接口返回數據的類型,如JSON、XML等,方便調用方處理數據。
- 使用信息:
- 接口使用者:記錄使用該接口的人員或系統,便于統計接口使用情況。
- 接口使用者:記錄使用該接口的人員或系統,便于統計接口使用情況。
1.4 請求記錄表
“請求記錄表”用于記錄接口請求相關的信息,具體屬性如下:
- 請求來源:
- 請求ip:發起請求的客戶端IP地址,用于定位請求來源。
- 請求地址:客戶端發起請求的具體網絡地址,可用于分析請求來源的詳細信息。
- 請求參數:
- 請求參數:記錄請求中攜帶的參數信息,有助于分析請求內容和排查問題。
- 執行信息:
- 請求執行時間:記錄請求從發起至處理完成所花費的時間,可用于性能分析。
- 調用方法名:記錄接口調用的具體方法名稱,便于了解接口的調用邏輯。
- 響應信息:
- 響應狀態代碼:如200、404等,標識請求處理后的響應狀態,方便判斷請求是否成功。
- 記錄時間:
- 創建時間:記錄請求記錄創建的時間點,用于日志管理和追溯。
- 創建時間:記錄請求記錄創建的時間點,用于日志管理和追溯。
2. E-R圖
該E - R圖展示了管理員、職員、數據源和接口這幾個實體之間的關系:
- 管理員與數據源:
- 關系為“創建” ,關系基數是“1對*” ,表示一個管理員可以創建多個數據源。這體現了管理員在系統中對數據源的創建管理權限,能夠根據業務需求建立不同的數據源連接。
- 管理員與接口:
- 關系是“創建” ,關系基數為“1對*” ,即一個管理員可以創建多個接口。說明管理員在系統中負責接口的搭建工作,滿足不同業務場景下的數據交互需求。
- 管理員與職員:
- 關系為“管理” ,關系基數是“1對*” ,意味著一個管理員可以管理多個職員。反映了管理員在職員管理方面的職能,包括權限分配、人員信息維護等。
- 職員與數據源:
- 關系是“創建” ,關系基數為“*對1” ,表示多個職員可以創建同一個數據源。體現了職員在一定權限下也可參與數據源的創建工作,增強了系統使用的靈活性。
- 職員與接口:
- 關系為“創建” ,關系基數是“*對1” ,即多個職員可以創建同一個接口。說明職員在系統中也具備創建接口的能力,可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定制接口。
- 關系為“創建” ,關系基數是“*對1” ,即多個職員可以創建同一個接口。說明職員在系統中也具備創建接口的能力,可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定制接口。
三、系統實現
1. 登錄頁面
2. 職員管理頁面
管理員登錄可以管理所有職員的信息,包括增刪改查。
職員登錄只能編輯自己的信息,沒有權限添加和刪除。
1.1 創建用戶
管理員可以成功創建用戶。
職員創建用戶會提示沒有權限。
1.2 編輯用戶
管理員登錄可以編輯所有用戶,職員登錄只能編輯自己的信息。
2. 數據源管理
管理員可以管理所有職員創建的數據源,職員登錄只能管理自己創建的數據源。
2.1 創建數據源
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創建多種類型的數據源,包括MySQL、Oracle、SQLServer和Impala。
2.2 編輯數據源
3. 接口管理
管理員可以管理所有職員創建的接口,職員登錄只能管理自己創建的接口。
3.1 創建接口
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創建不同類型的接口,包括增刪改查的接口。對于查詢類型的接口,可以創建普通查詢、分頁查詢和條件查詢。
接口創建后可以到接口信息頁面查看。
測試接口能否正常使用。
可以在請求記錄中查看接口調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