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正則化和L2正則化是機器學習中常用的兩種正則化方法,用于防止模型過擬合。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數學形式、作用機制和應用效果上。以下是詳細對比:
1. 數學定義
-
L1正則化(也叫Lasso正則化):
在損失函數中加入權重參數的絕對值之和,即 λ ∑ ∣ w i ∣ \lambda \sum |w_i| λ∑∣wi?∣。
公式:
L o s s = L o s s 原始 + λ ∑ ∣ w i ∣ Loss = Loss_{原始} + \lambda \sum |w_i| Loss=Loss原始?+λ∑∣wi?∣
其中 w i w_i wi? 是模型的權重參數, λ \lambda λ 是正則化強度的超參數。 -
L2正則化(也叫Ridge正則化):
在損失函數中加入權重參數的平方和,即 λ ∑ w i 2 \lambda \sum w_i^2 λ∑wi2?。
公式:
L o s s = L o s s 原始 + λ ∑ w i 2 Loss = Loss_{原始} + \lambda \sum w_i^2 Loss=Loss原始?+λ∑wi2?
2. 幾何解釋
-
L1正則化:
在參數空間中,L1正則化對應一個菱形(或高維的絕對值約束)。優化時,損失函數的最優解傾向于落在菱形的頂點上,導致部分權重被精確地壓縮到0,具有稀疏性。 -
L2正則化:
對應一個圓形(或高維球面約束)。優化時,權重傾向于均勻縮小,但不會精確到0,而是變得很小。
3. 作用效果
-
L1正則化:
- 傾向于產生稀疏解,即部分權重變為0。
- 適合特征選擇,因為它可以自動剔除不重要的特征。
-
L2正則化:
- 傾向于讓所有權重變小但不為0,保持權重分布更平滑。
- 更適合處理多重共線性(特征之間高度相關)的情況。
4. 計算復雜度
-
L1正則化:
由于絕對值函數不可導,優化時需要特殊的算法(如次梯度下降或坐標下降法),計算復雜度稍高。 -
L2正則化:
平方項是連續可導的,可以直接用梯度下降等方法優化,計算上更簡單。
5. 應用場景
-
L1正則化:
- 當特征數量很多且你懷疑只有少部分特征重要時(如高維數據降維)。
- 示例:Lasso回歸。
-
L2正則化:
- 當所有特征都可能有貢獻,但需要控制權重大小以避免過擬合時。
- 示例:Ridge回歸、神經網絡中的權重衰減。
6. 組合使用
在實踐中,L1和L2正則化可以結合使用,稱為Elastic Net,公式為:
L o s s = L o s s 原始 + λ 1 ∑ ∣ w i ∣ + λ 2 ∑ w i 2 Loss = Loss_{原始} + \lambda_1 \sum |w_i| + \lambda_2 \sum w_i^2 Loss=Loss原始?+λ1?∑∣wi?∣+λ2?∑wi2?
這種方法兼具L1的稀疏性和L2的平滑性。
總結
特性 | L1正則化 | L2正則化 |
---|---|---|
懲罰項 | 絕對值 w w w | 平方 w 2 w^2 w2 |
權重結果 | 稀疏(部分為0) | 小但非0 |
幾何形狀 | 菱形 | 圓形 |
主要用途 | 特征選擇 | 權重平滑、防止過擬合 |
計算難度 | 稍高 | 較低 |
簡單來說,L1更像“選擇性淘汰”,L2更像“整體削弱”。根據具體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正則化方法!
補充: L 21 n o r m L_{21}norm L21?norm范數正則化與Elastic Net 的區別
Elastic Net和L21范數正則化是兩種不同的正則化方法,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 原理不同
- Elastic Net:結合了L1和L2正則化的特點,在損失函數中同時引入L1范數和L2范數作為正則化項,通過一個混合參數來平衡兩者的貢獻。其正則化項的表達式為(R(\boldsymbol{w})=\lambda_1|\boldsymbol{w}|_1+\lambda_2|\boldsymbol{w}|_2^2),其中(\boldsymbol{w})是模型的參數,(\lambda_1)和(\lambda_2)是正則化參數。
- L21范數正則化:是對矩陣的每一行或每一列的L2范數進行求和,然后將其作為正則化項添加到損失函數中。對于一個矩陣(\boldsymbol{W}),其L21范數正則化項的表達式為(R(\boldsymbol{W})=\sum_{i}|\boldsymbol{w}_i|_2),其中(\boldsymbol{w}_i)表示矩陣(\boldsymbol{W})的第(i)行或第(i)列。
- 應用場景不同
- Elastic Net:常用于線性回歸、邏輯回歸等模型中,當數據存在多個相關特征時,它可以有效地選擇出重要的特征,并對模型進行正則化,防止過擬合。
- L21范數正則化:在一些需要對矩陣結構進行約束的場景中更為常用,如圖像處理、信號處理等領域,它可以用于特征選擇、矩陣分解等任務。
- 效果不同
- Elastic Net:由于同時包含L1和L2正則化的特性,它既能夠實現特征的稀疏性,又能夠對模型的參數進行平滑處理,使得模型具有較好的泛化能力。
- L21范數正則化:主要作用是促進矩陣的行或列的稀疏性,使得一些行或列的元素趨近于零,從而實現特征選擇或矩陣結構的簡化。
Elastic Net和L21范數正則化在原理、應用場景和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的問題和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正則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