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Hive、Spark的關系

Part1:Hadoop、Hive、Spark關系概覽

1、MapReduce on Hadoop 和spark都是數據計算框架,一般認為spark的速度比MR快2-3倍。

2、mapreduce是數據計算的過程,map將一個任務分成多個小任務,reduce的部分將結果匯總之后返回。

3、HIve中有metastore存儲結構化信息,還有執行引擎將sql翻譯成mapreduce,再把加工結果返回給用戶。

Part2:十道Hadoop相關的題目

一、Hadoop生態系統簡介:請簡要描述Hadoop的核心組件及其作用。

Hadoop是一個開源的分布式計算框架,專門用于存儲和處理大規模數據集(通常從TB到PB級別)。Hadoop的核心思想是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通過將數據和計算任務分散到多個節點上,實現高性能和高容錯性

其核心組件包括HDFS、mapreduce、TARN.

(1)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 作用:HDFS是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統,用于存儲海量數據。
  • 特點
    • 數據被分割成多個塊(默認128MB256MB),并分布存儲在不同的節點上。
    • 具有高容錯性,數據會自動復制多份(默認3)存儲在不同的節點上。
  • 關鍵角色
    • NameNode:管理文件系統的元數據(如文件目錄結構、塊的位置等)。
    • DataNode:存儲實際的數據塊。

(2)MapReduce

  • 作用:MapReduce是Hadoop的分布式計算框架(the same with Hadoop),用于處理大規模數據集。
  • 工作原理
    • Map階段:將輸入數據分割成小塊,并行處理并生成中間結果(鍵值對)。
    • Reduce階段Map階段的中間結果進行匯總和計算,生成最終結果。
  • 特點
    • 適合批處理任務,但不適合實時計算(因為mapreduce的機制)

(3)YARN(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

  • 作用:YARN是Hadoop的資源管理系統負責集群資源的調度和任務管理
  • 特點:
    • 將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分離,支持多種計算框架(如MapReduce、Spark等)。
    • 提高了集群的利用率和靈活性。

二、Hadoop的工作流程

1. 數據存儲:

數據被上傳到HDFS,分割成多個塊并分布存儲在不同的DataNode,NameNode記錄文件的元數據和塊的位置信息

2. 數據處理:

用戶提交一個MapReduce任務:YARN負責分配資源,啟動Map任務和Reduce任務,Map任務讀取HDFS上的數據,生成中間結果,Reduce任務對中間結果進行匯總,生成最終結果并寫回HDFS。

三、HDFS:解釋HDFS的架構,說明NameNode和DataNode的作用。

HDFS是Hadoop的核心組件,存儲和管理大規模數據,具有高容錯性和高吞吐量的特點。其架構采用主從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組件:

1. NameNode(主節點)

作用:

元數據管理:存儲文件系統的元數據,如文件名、目錄結構、文件塊位置等。

協調客戶端訪問:處理客戶端的讀寫請求,并協調DataNode的操作。

特點:

單點故障:NameNode是單點,故障會導致整個系統不可用。Hadoop 2.0通過備用NameNode解決這一問題。

內存存儲:元數據存儲在內存中,以加快訪問速度。

2. DataNode(從節點)

作用:

數據存儲:實際存儲文件數據,文件被分割成多個塊(默認128MB),并在多個DataNode上復制(默認3份)以實現容錯。

數據塊管理:負責數據塊的創建、刪除和復制,并定期向NameNode報告狀態。

特點:

分布式存儲:數據塊分布在多個DataNode上,提供高吞吐量和容錯性。

本地存儲:數據塊存儲在本地文件系統中。

3. Secondary NameNode(輔助NameNode)

作用:

輔助NameNode:定期合并NameNode的編輯日志和鏡像文件,減少NameNode的啟動時間。

非備用NameNode:它不是NameNode的備用節點,不能直接接管NameNode的工作。

總結

NameNode:負責管理元數據和協調客戶端訪問,是HDFS的核心。

DataNode:負責實際數據存儲和塊管理,分布在多個節點上以提供高吞吐量和容錯性。

Secondary NameNode:輔助NameNode進行元數據管理,但不提供故障切換功能。

四、HDFS的工作流程

1. 文件寫入:

客戶端向NameNode請求寫入文件;NameNode分配DataNode并返回其列表;客戶端將數據寫入第一個DataNode,該節點再將數據復制到其他DataNode。

2. 文件讀取:

客戶端向NameNode請求讀取文件;NameNode返回存儲該文件塊的DataNode列表;客戶端直接從DataNode讀取數據。

3. 容錯與復制:

每個數據塊默認復制3份,存儲在不同DataNode上;如果某個DataNode失效,NameNode會檢測到并將數據塊復制到其他節點。

五、MapReduce:描述其工作流程,并解釋Mapper和Reducer作用。

MapReduce是一種用于大規模數據處理的編程模型,由Google提出,主要用于分布式計算。它將任務分解為兩個主要階段:Map和Reduce。

工作流程

1. 輸入分片(Input Splitting):

輸入數據被劃分為多個分片(splits),每個分片由一個Mapper處理。

2. Map階段:

每個Mapper處理一個輸入分片,生成鍵值對(key-value pairs)作為中間結果。

3. Shuffle和Sort:

系統將Mapper輸出的中間結果按鍵分組并排序,確保相同鍵的值被送到同一個Reducer。

4. Reduce階段:

Reducer接收分組后的中間結果,進行匯總處理,生成最終輸出。

5. 輸出:

Reducer的輸出寫入存儲系統,如HDFS。

Mapper的作用:

數據處理:Mapper讀取輸入分片,逐條處理并生成鍵值對。

并行處理:多個Mapper可以同時處理不同分片,提升效率。

中間結果生成:Mapper的輸出是中間結果,供Reducer進一步處理。

Reducer的作用

數據匯總:Reducer對Mapper輸出的中間結果進行匯總。

聚合計算:Reducer執行如求和、計數等聚合操作。

生成最終結果:Reducer的輸出是最終結果,通常存儲在分布式文件系統中。

示例:假設統計文本中單詞的出現次數

1. Map階段:每個Mapper讀取一部分文本,生成形如`(word, 1)`的鍵值對。

2. Shuffle和Sort:系統將相同單詞的鍵值對分組,如`("hello", [1, 1, 1])`。

3. Reduce階段:Reducer對每個單詞的計數求和,生成`("hello", 3)`。

4. 輸出:最終結果寫入文件,如`hello 3`。

總結

Mapper:負責數據的分片處理和中間結果的生成。

Reducer:負責中間結果的匯總和最終結果的生成。

六、MapReduce中,數據是如何進行分區排序的?解釋Partitioner和Combiner的作用。

在MapReduce中,數據的分區和排序的步驟主要由Partitioner和Combiner來完成。

數據分區(Partitioning

Partitioner的作用

數據分配:Partitioner負責將Mapper輸出的鍵值對分配到不同的Reducer。它通過哈希函數對鍵進行計算,決定數據應發送到哪個Reducer。

負載均衡:合理的分區策略可以確保各Reducer的負載均衡,避免某些Reducer過載。

分區過程:

1. Mapper輸出:Mapper生成鍵值對后,Partitioner根據鍵的哈希值決定其所屬分區。

2.分區數量:分區數量通常等于Reducer的數量。

3. 數據發送:每個分區的數據被發送到對應的Reducer。

默認Partitioner

HashPartitioner:MapReduce默認使用哈希分區器,通過`hash(key) % numReduceTasks`計算分區。

數據排序(Sorting

排序過程

1. Mapper端排序:Mapper輸出的鍵值對在發送到Reducer之前,會在本地進行排序。

2. Reducer端排序:Reducer在接收到所有Mapper的數據后,會再次進行全局排序,確保相同鍵的值按順序處理。

排序機制

按鍵排序:MapReduce框架默認按鍵進行排序,確保Reducer處理時鍵是有序的。

自定義排序:可以通過實現`WritableComparable`接口自定義排序邏輯。

示例:假設統計文本中單詞的出現次數:

1. Map階段:

Mapper生成鍵值對,如`("hello", 1)`。

2. Combiner階段:

Combiner對Mapper的輸出進行局部聚合,如將`("hello", [1, 1, 1])`合并為`("hello", 3)`。

3. Partitioner階段:

Partitioner根據鍵的哈希值決定數據發送到哪個Reducer。

4. Sort階段:

數據在發送到Reducer之前進行排序,確保相同鍵的值按順序處理。

5. Reduce階段:

Reducer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最終聚合,生成`("hello", 3)`。

總結:

Partitioner:負責將Mapper輸出的鍵值對分配到不同的Reducer,確保負載均衡。

Combiner:在Mapper端進行局部聚合,減少數據傳輸量,優化性能。

七、YARN在Hadoop中的作用,及其與MapReduce的關系

YARN是Hadoop 2.0引入的核心組件,用于資源管理和作業調度。它的主要作用是解耦資源管理和數據處理邏輯,使得MapReduce只需專注于數據處理,同時支持其他計算框架。

YARN的架構

YARN主要由以下幾個組件組成:

1. ResourceManager (RM):全局資源管理+啟動ApplicationMaster。

2. NodeManager (NM):節點資源管理+向ResourceManager報告資源使用情況和任務狀態。

3. ApplicationMaster (AM):

  1. 作業管理:每個應用程序都有一個ApplicationMaster,負責與ResourceManager協商資源,與NodeManager協作執行任務。
  2. 任務調度:ApplicationMaster負責將任務調度到合適的容器中執行。

4. Container:理解為資源的封裝,任務在Container中執行,由NodeManager監控。

YARN與MapReduce的關系:

1. 解耦資源管理和作業調度:

  1. 在Hadoop 1.0中,MapReduce既負責資源管理又負責作業調度,導致擴展性和靈活性受限。
  2. YARN將資源管理和作業調度解耦,使得MapReduce只需專注于數據處理邏輯。

2. MapReduce作為YARN的一個應用程序:

  1. 在YARN架構下,MapReduce作為一個應用程序運行,由ApplicationMaster負責作業的管理和任務調度。
  2. MapReduce的ResourceManager和JobTracker功能被YARN的ResourceManager和ApplicationMaster取代。

3. 支持多計算框架:

YARN不僅支持MapReduce,還支持其他計算框架如Spark、Flink等,使得Hadoop成為一個通用的數據處理平臺。

示例:一個MapReduce作業

用戶提交MapReduce作業到YARN的ResourceManager,ResourceManager為該作業分配資源,并啟動一個ApplicationMaster,ApplicationMaster與ResourceManager協商資源,將Map和Reduce任務調度到各個NodeManager的Container中執行,NodeManager監控任務的執行情況,并向ApplicationMaster報告狀,ApplicationMaster在作業完成后,向ResourceManager注銷并釋放資源。

八、Hadoop MapReduce和Apache Spark都是大數據處理框架,請簡要說明它們的主要區別。

1. 數據處理模型

Hadoop MapReduce:批處理,適合靜態數據;數據處理分為Map和Reduce兩個階段,中間結果需要寫入磁盤。

Apache Spark:支持批處理、流處理、交互式查詢和機器學習等多種數據處理模式;利用內存進行計算,減少磁盤I/O,顯著提高性能。

2. 性能

Hadoop MapReduce:磁盤I/O性能相對較低,適合高延遲的批處理作業。

Apache Spark:內存計算+低延遲。

3. 易用性

Hadoop MapReduce:編程模型相對復雜+API限制(API較為底層,開發效率較低)

Apache Spark:高級API(Spark提供了豐富的高級API(如Scala、Java、Python、R),易于使用。)+開發效率高。

4. 生態系統

Hadoop MapReduce:MapReduce是Hadoop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依賴HDFS進行數據存儲,

Hadoop生態系統成熟穩定,適合大規模批處理。

Apache Spark: Spark有自己的生態系統(獨立),支持多種數據源(如HDFS、S3、Cassandra)。+豐富庫:Spark提供了豐富的庫(如Spark SQL、Spark Streaming、MLlib、GraphX),支持多種數據處理需求。

總結:

Hadoop MapReduce:適合大規模批處理和高容錯性需求的場景,但性能較低,編程復雜。

Apache Spark:適合實時數據處理、迭代計算和多種數據處理模式,性能高,易于使用。

九、在配置Hadoop集群時的關鍵配置參數


1. dfs.replication:
? 作用:指定HDFS中每個數據塊的副本數量。
? 解釋:默認值為3,表示每個數據塊會在集群中存儲3個副本。增加副本數可以提高數據的可靠性和容錯性,但也會增加存儲開銷。
2.mapreduce.tasktracker.map.tasks.maximum和 mapreduce.tasktracker.reduce.tasks.maximum:
? 作用:分別指定每個NodeManager上可以同時運行的Map任務和Reduce任務的最大數量。
? 解釋:這些參數影響集群的并發處理能力。合理設置這些參數可以優化資源利用率和作業執行效率。
3. yarn.scheduler.maximum-allocation-mb:
? 作用:指定YARN可以為每個容器分配的最大內存量。
? 解釋:這個參數決定了單個任務可以使用的最大內存資源。合理設置可以防止單個任務占用過多資源,影響其他任務的執行。


十、數據本地性優化:在Hadoop中,數據本地性(Data Locality)是什么?為什么它對性能優化至關重要?


**數據本地性(Data Locality)**是指計算任務在數據所在的節點上執行,盡量減少數據的網絡傳輸。
? 重要性:
? 減少網絡開銷:數據本地性可以減少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降低網絡帶寬的消耗。
? 提高性能:本地數據處理速度遠快于通過網絡傳輸數據后再處理,顯著提高作業的執行效率。
? 負載均衡:數據本地性有助于均衡集群中各節點的負載,避免某些節點過載。



十一、Hadoop故障處理:在Hadoop集群中,如果某個DataNode宕機,系統會如何處理?NameNode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1. 檢測故障:
? NameNode通過心跳機制檢測到DataNode宕機。
2. 副本復制:
? NameNode會檢查宕機DataNode上存儲的數據塊,發現副本數量不足時,會啟動副本復制過程,將數據塊復制到其他健康的DataNode上。
3. 更新元數據:
? NameNode更新元數據信息,記錄新的數據塊副本位置。
NameNode的角色:
? 元數據管理:NameNode負責管理文件系統的元數據,包括文件到數據塊的映射和數據塊的位置信息。
? 故障檢測與恢復:NameNode通過心跳機制檢測DataNode的狀態,并在DataNode宕機時協調數據塊的復制和恢復。

十二、Hadoop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日志分析
? 場景描述:大型互聯網公司每天生成大量的日志數據,需要對這些日志進行分析,以提取用戶行為、系統性能等信息。(大規模數據處理+成本效益+高容錯性+批處理)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897396.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897396.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897396.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計算機網絡篇:基礎知識總結與基于長期主義的內容更新

基礎知識總結 和 MySQL 類似,我同樣花了一周左右的時間根據 csview 對計算機網絡部分的八股文進行了整理,主要的內容包括:概述、TCP 與 UDP、IP、HTTP,其中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 TCP 這部分的內容。 在此做一篇目錄索引&#xf…

[密碼學實戰]Java實現國密TLSv1.3單向認證

一、代碼運行結果 1.1 運行環境 1.2 運行結果 1.3 項目架構 二、TLS 協議基礎與國密背景 2.1 TLS 協議的核心作用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是保障網絡通信安全的加密協議,位于 TCP/IP 協議棧的應用層和傳輸層之間,提供: ? 數據機密性:通過對稱加密算法(如 AE…

09 HarmonyOS NEXT 仿uv-ui Tag組件開發教程系列(三)

溫馨提示:本篇博客的詳細代碼已發布到 git : https://gitcode.com/nutpi/HarmonyosNext 可以下載運行哦! 文章目錄 Tag組件實戰應用與最佳實踐1. 復雜場景應用1.1 標簽篩選系統 2. 性能優化實踐2.1 狀態管理優化2.2 渲染性能優化 3. 實用功能擴展3.1 拖拽…

clickhouse查詢效率低

《關于ClickHouse查詢效率低的探討》 在數據處理的世界里,數據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ClickHouse是一款專為在線分析處理(OLAP)設計的列式存儲數據庫管理系統。它因其快速的數據寫入和查詢速度而聞名,尤其適合處理海量數據。如…

Linux系統基于ARM平臺的LVGL移植

軟硬件介紹:Ubuntu 20.04 ARM 和(Cortex-A53架構)開發板 基本原理 LVGL圖形庫是支持使用Linux系統的Framebuffer幀緩沖設備實現的,如果想要實現在ARM開發板上運行LVGL圖形庫,那么就需要把LVGL圖形庫提供的關于幀緩沖設…

【GPT入門】第14課 openai調用高德地圖案例實現多輪會話與多輪接口調用

【GPT入門】第14課 openai調用高德地圖案例實現多輪會話與多輪接口調用 1.使用openai調用高德地圖API概述2. 高德接口調用申請3.實現代碼(多個function調用,多輪對話)4.執行結果1.使用openai調用高德地圖API概述 任務描述:使用openai調用高德地圖API,實現用戶問地理有關的…

每日一題-----面試

一、什么是孤兒進程?什么是僵尸進程? 1.孤兒進程是指父進程在子進程結束之前就已經退出,導致子進程失去了父進程的管理和控制,成為了 “孤兒”。此時,這些子進程會被系統的 init 進程(在 Linux 系統中&…

Python深度學習算法介紹

一、引言 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重要分支,它通過構建多層神經網絡結構,自動從數據中學習特征表示,從而實現對復雜模式的識別和預測。Python作為一門強大的編程語言,憑借其簡潔易讀的語法和豐富的庫支持,成為深度學…

【Python】Django 中的算法應用與實現

Django 中的算法應用與實現 在 Django 開發中,算法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擴展 Web 應用的功能和性能。從簡單的數據處理到復雜的機器學習模型,Django 都可以作為一個強大的后端框架來支持這些算法的實現。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算法及其在 Django 中的使用方法…

旋轉編碼器原理與應用詳解:從結構到實戰 | 零基礎入門STM32第四十七步

主題內容教學目的/擴展視頻旋轉編碼器電路原理,跳線設置,結構分析。驅動程序與調用。熟悉電路和驅動程序。 師從洋桃電子,杜洋老師 📑文章目錄 一、旋轉編碼器是什么?二、內部結構揭秘2.1 機械組件解剖2.2 核心部件說明…

如何禁止電腦中某個應用聯網

一、通過防火墻基礎設置(快速操作) 打開控制面板 在任務欄搜索框輸入“控制面板”并打開,將右上角“查看方式”切換為“大圖標”。 進入防火墻設置 點擊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墻 → 左側選擇 允許應用或功能通過Windows Defender防火墻。…

aws(學習筆記第三十二課) 深入使用cdk(API Gateway + event bridge)

文章目錄 aws(學習筆記第三十二課) 深入使用cdk學習內容:1. 使用aws API Gatewaylambda1.1. 以前的練習1.2. 使用cdk創建API Gateway lambda1.3. 確認cdk創建API Gateway lambda 2. 使用event bridge練習producer和consumer2.1. 代碼鏈接2.2. 開始練習2.3. 代碼部…

城市霓虹燈夜景拍照后期Lr調色教程,手機濾鏡PS+Lightroom預設下載!

調色教程 在城市霓虹燈夜景拍攝中,由于現場光線復雜等因素,照片可能無法完全呈現出當時的視覺感受。通過 Lr 調色,可以彌補拍攝時的不足。例如,運用基本調整面板中的曝光、對比度、陰影等工具,可以處理出畫面的整體明暗…

自然語言處理:文本分類

介紹 大家好,我這個熱衷于分享知識的博主又來啦!之前我們一起深入探討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方法:樸素貝葉斯和邏輯斯諦回歸。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剖析了樸素貝葉斯如何基于概率原理和特征條件獨立假設,…

PDFMathTranslate安裝使用

PDF全文翻譯!!!! PDFMathTranslate安裝使用 它是個啥 PDFMathTranslate 可能是一個用于 PDF 文件的數學公式翻譯 工具。它可能包含以下功能: 提取 PDF 內的數學公式 將數學公式轉換成 LaTeX 代碼 翻譯數學公式的內…

【由技及道】量子構建交響曲:Jenkinsfile流水線的十一維編程藝術【人工智障AI2077的開發日志008】

摘要:當代碼提交觸發時空漣漪,當構建流水線穿越量子維度——歡迎來到自動化構建的終極形態。本文將揭示如何用Jenkinsfile編寫量子構建樂章,讓每次代碼提交都成為跨維度交響樂的音符。 動機:構建系統的量子哲學 “主人啊&#xff…

K8S高可用集群-小白學習之二進制部署(ansible+shell)

一.K8S高可用集群配置概述 序言:本文從一個小白的視角進行K8S的研究和部署,采用二進制的方式是為了更清楚了分解部署流程及了解這個集群是怎么運作的,加上ansible+shell是方便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我們可以不斷的快速重復部署來測試和研究問題的所在點,本文的架構圖…

【自學筆記】R語言基礎知識點總覽-持續更新

提示:文章寫完后,目錄可以自動生成,如何生成可參考右邊的幫助文檔 文章目錄 R語言基礎知識點總覽1. R語言簡介2. R語言安裝與環境配置3. R語言基礎語法3.1 數據類型3.2 向量與矩陣3.3 數據框與列表 4. 控制結構4.1 條件語句4.2 循環結構 5. 函…

【編譯器】VSCODE搭建ESP32-C3

【編譯器】VSCODE搭建ESP32-C3 文章目錄 [TOC](文章目錄) 前言一、下載配置二、編譯三、燒錄四、參考資料總結 前言 使用工具: 1.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內容,下面案例可供參考 一、下載配置 安裝IDF,打開例程 二、編譯 三…

通義千問本地配置并實現微調

通義千問本地配置并實現微調 最小Qwen模型大小942mb from modelscope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model_dir = snapshot_download(“qwen/Qwen2.5-0.5B”, cache_dir=“./models2.5”) Qwen2.5-0.5B:942MB from modelscope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model_dir = snapshot_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