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高速發展,數據已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驅動著業務決策、創新與市場競爭力。隨著數據開發利用不斷深入,常態化的數據流通不僅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共享,還能幫助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把握商業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數據流通日益重要的今天,企業面臨著數據泄露和法規遵從的雙重挑戰。一方面,數據泄露風險日益加劇,一旦敏感數據被非法獲取或濫用,將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品牌聲譽損害,甚至可能觸犯法律法規。另一方面,隨著數據保護法規的不斷完善,企業必須在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嚴格遵守相關法規,確保數據的合法合規使用。
數據流通的常態化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安全防護機制,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完善數據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的實施方案》,旨在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建立健全數據流通安全治理機制,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促進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利用,釋放數據價值。
為了確保數據流通的安全與合規,企業不僅需要深化對數據的理解和利用,更需在數據安全管理和風險評估上投入更多精力。
在此背景下,企業需要加強數據分類分級的能力,以精準識別和管理不同敏感級別的數據。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數據管理的效率,還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合規性。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健全的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全面評估數據流通中可能面臨的安全威脅和風險。通過深入分析潛在的安全隱患和漏洞,企業能夠及時發現并修復安全風險,從而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數據安全分類分級:構建數據管理的基石
數據分類分級是開展數據安全治理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步驟。它不僅有助于企業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數據,還能顯著提升數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根據國家標準GB/T 43697-2024《數據安全技術數據分類分級規則》提出的數據分類分級的標準參考,實施步驟可圍繞以下展開:
1、數據資產梳理:對數據資產進行全面梳理,確定待分類分級的數據資產及其所屬的行業領域。
2、制定內部規則:按照行業領域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規范,結合處理者自身數據特點,可制定自身的數據分類分級細則
3、實施數據分類:對數據進行分類,并對公共數據、個人信息等特殊類別數據進行識別和分類。?
4、實施數據分級:對數據進行分級,確定核心數據、重要數據和一般數據的范圍。
5、審核上報目錄:對數據分類分級結果進行審核,形成數據分類分級清單、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目錄,并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標識,按有關程序報送目錄。
6、動態更新管理:根據數據重要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變化,對數據分類分級規則、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目錄、數據分類分級清單和標識等進行動態更新管理。
企業開展數據分類分級工作,應對數據資產進行發現與梳理,對業務數據進行分類分級標識并形成數據分類分級目錄,最后對數據目錄進行審核、上報備案,并且動態更新管理。
安全風險評估:為企業數據安全把脈
安全風險評估的核心理念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助力企業在數據安全治理上保持前瞻性和主動性。
安全風險評估注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數據的收集、存儲、處理、傳輸到銷毀,每個環節都進行細致的風險評估。同時,評估過程不僅關注技術層面的風險,如數據泄露、篡改等,還深入考察管理、法律、人員等多方面的風險因素,確保評估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安全風險評估在實踐應用中為企業數據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1、安全策略制定:基于風險評估結果,企業能制定精準的訪問控制、加密、備份恢復等安全策略,有效防范風險,確保數據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安全事件應急響應:在數據安全事件發生時,風險評估助力企業快速定位風險源,評估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制定有效的應急響應計劃,減少損失。
3、合規性審計:定期的風險評估是企業滿足合規要求的關鍵,幫助發現并糾正違規行為,確保管理合規。
4、持續改進與優化:風險評估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企業需根據結果不斷調整優化安全管理措施,以適應數據安全環境的變化。
企業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應依據國家、行業數據安全風險評估要求,結合企業數據安全現狀,圍繞數據和數據處理活動,聚焦可能影響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安全全生命周期的各項指標,對評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數據安全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建議。
深耕數據安全場景化落地:賦能數據價值釋放
企業為確保數據流通安全,在強化數據分類分級與安全風險評估的實踐的同時,還需重視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不僅要在局部環節上精益求精,更要著眼于構建全面、系統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的全面升級。
企業聚焦“數據安全”,應圍繞數據全生命周期,構建涵蓋管理策略與防護技術的安全服務體系,協助企業從技術上打通數據孤島,解決數據開放共享鏈條上的安全顧慮。
企業數據全生命周期的防護技術應該包括數據分類分級、數據加密與脫敏、數據訪問審計與監控、數據庫防火墻與安全管控、威脅檢測與應急響應等,搭建強大的數據安全體系,有效防范安全威脅和泄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