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EE初階 - 預備知識(四)

一、API

API 即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一組定義、協議和工具,用于不同軟件組件、應用程序或系統之間進行交互和通信。以下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 API:

基本概念

  • 接口規范API 本質上是一種接口規范,它規定了軟件組件之間如何進行交互,明確了調用者(客戶端)與被調用者(服務端)之間的通信規則。調用者只需按照 API 所定義的規則發送請求,就可以使用被調用者提供的功能,而無需了解其內部實現細節。
  • 功能抽象:API 將軟件的具體功能進行抽象封裝,以一種標準化的方式呈現給外部。這樣,開發者可以專注于使用這些功能來構建自己的應用,而不必關心這些功能是如何實現的,從而提高了開發效率和代碼的可維護性。

工作原理

  • 請求與響應機制:API 的工作基于請求與響應機制。客戶端應用程序根據 API 文檔的規定,構造請求信息(包括請求方法、請求參數等)并發送給服務端。服務端接收到請求后,對請求進行解析和處理,并根據處理結果返回相應的響應信息給客戶端。例如,在一個天氣查詢 API 中,客戶端發送包含城市名稱的請求,服務端查詢該城市的天氣數據并將結果返回給客戶端。
  • 協議支持:API 通常基于某種網絡協議進行通信,常見的有 HTTP/HTTPS 協議。HTTP/HTTPS 協議具有簡單、靈活、跨平臺等優點,廣泛應用于 Web API 的開發中。此外,還有一些 API 使用其他協議,如 TCP、UDP 等。

常見類型

  • Web API:基于 Web 技術實現,通過 HTTP/HTTPS 協議進行通信,廣泛應用于 Web 應用和移動應用開發中。Web API 可以提供各種服務,如數據查詢、文件上傳下載、用戶認證等。例如,社交媒體平臺提供的 API 允許開發者獲取用戶信息、發布動態等;地圖服務提供商的 API 可以用于在應用中顯示地圖、進行路線規劃等。
  • 操作系統 API:由操作系統提供,允許應用程序與操作系統進行交互,調用操作系統的各種功能,如文件操作、進程管理、網絡通信等。不同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 API,如 Windows 操作系統的 Win32 API、Linux 操作系統的 POSIX API 等。
  • 數據庫 API:用于與數據庫進行交互,實現數據的增刪改查等操作。常見的數據庫 API 有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用于 Java 程序與數據庫的連接,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一種跨平臺的數據庫訪問標準。
  • 第三方 API:由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供,開發者可以在自己的應用中集成這些 API 來使用第三方的服務。例如,支付 API(如支付寶、微信支付 API)可以讓開發者在自己的應用中實現支付功能;短信驗證碼 API 可以用于實現用戶注冊、登錄時的短信驗證功能。

設計原則

  • 簡潔性:API 的設計應該盡量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接口的參數和返回值應該具有明確的含義,避免過多的復雜性和冗余信息。
  • 一致性:API 的設計應該保持一致性,包括命名規范、請求和響應的格式、錯誤處理方式等。這樣可以降低開發者的學習成本,提高開發效率。
  • 可擴展性:API 應該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能夠適應未來功能的增加和變化。在設計時,應該考慮預留一些擴展點,以便在不影響現有接口的情況下添加新的功能。
  • 安全性:API 的設計需要考慮安全性,保護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常見的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驗證、授權、數據加密等。

應用場景

  • 系統集成:在企業級應用中,不同的系統之間需要進行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通過使用 API,可以將不同的系統集成在一起,實現數據的流通和業務流程的自動化。例如,企業的 ERP 系統可以通過 API 與財務系統、供應鏈系統進行集成,實現數據的實時同步和業務的協同處理。
  • 移動應用開發:移動應用通常需要與后端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獲取用戶信息、業務數據等。通過調用后端服務器提供的 API,移動應用可以方便地實現這些功能。例如,一款新聞類移動應用可以通過調用新聞服務器的 API 獲取最新的新聞資訊。...

二、組件和API的關系

  • API 是組件對外提供服務的接口
    • 組件通常會通過 API 向外部暴露其功能。組件將自身的核心功能封裝起來,只通過 API 與其他組件或程序進行交互。其他開發者可以使用這些 API 來調用組件的功能,而不必關心組件內部的具體實現。例如,一個圖像處理組件可能會提供裁剪、縮放、濾鏡等功能的 API,開發者可以通過調用這些 API 來使用該組件的圖像處理能力。
  • 組件依賴 API 實現交互與集成
    • 在一個復雜的軟件系統中,多個組件需要協同工作來完成特定的任務。組件之間通過 API 進行通信和數據交換,實現系統的集成。例如,在一個在線支付系統中,訂單組件可以通過調用支付組件提供的 API 來完成支付操作,支付組件則根據訂單組件傳遞的訂單信息進行支付處理,并將支付結果通過 API 返回給訂單組件。
  • API 促進組件的復用
    • 良好設計的 API 可以提高組件的復用性。由于 API 定義了清晰的接口規范,其他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使用組件的功能,從而將組件應用到不同的項目中。例如,開源的第三方地圖組件通常會提供詳細的 API 文檔,開發者可以根據這些 API 快速將地圖組件集成到自己的應用中,實現地圖顯示、位置搜索等功能。
  • 組件的演化影響 API 的設計和變更
    • 當組件的功能發生變化或進行升級時,可能需要對其 API 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如果一個組件增加了新的功能,可能需要添加新的 API 來暴露這些功能;如果組件的內部實現發生了重大改變,可能需要對現有的 API 進行修改。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 API 的兼容性,以確保使用舊版本 API 的代碼仍然能夠正常工作。

  • 關注點不同
    • 組件更側重于功能的實現和封裝,它是一個具有實際功能的實體,負責完成特定的業務邏輯或任務。而 API 更關注于組件之間的交互方式和接口規范,它是組件對外提供服務的一種抽象描述。
  • 粒度不同
    • 組件的粒度相對較大,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軟件模塊或系統的一部分,包含多個功能和數據。而 API 的粒度相對較小,它通常是針對某個具體功能或操作的接口定義。例如,一個數據庫組件可能包含連接數據庫、執行查詢、更新數據等多個功能,而每個功能都有對應的 API 來供外部調用。

三、JavaBean

JavaBean 是一種遵循特定編程規范的 Java 類,在 Java 開發中應用廣泛,尤其在企業級開發和 Java Web 開發里占據重要地位。以下為你詳細介紹 JavaBean:

定義與規范

  • 定義:JavaBean 本質上是一個公共的 Java 類,它將多個數據封裝在一起,作為一個獨立的對象存在,方便數據的傳遞和管理。
  • 規范要求
    • 類必須是公共的使用?public?修飾符,這樣其他類才能訪問該 JavaBean。例如:

public class User {// 類的具體內容
}

  • 必須有一個無參構造方法:這使得 Java 開發工具(如 IDE)或框架能夠輕松地實例化這個類。即使沒有顯式定義構造方法,Java 編譯器也會默認提供一個無參構造方法。不過,當定義了有參構造方法時,就需要手動添加無參構造方法。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public User() {// 無參構造方法的具體邏輯}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 有參構造方法的具體邏輯}
}

  • 屬性必須使用私有訪問修飾符:使用?private?修飾類的屬性,保證數據的封裝性,防止外部類直接訪問和修改屬性。
  • 提供公共的訪問器和修改器方法:即?getter?和?setter?方法,用于獲取和設置私有屬性的值。例如: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

作用與優勢

  • 數據封裝:JavaBean 把相關的數據封裝在一個類中,形成一個獨立的對象,使數據的管理和操作更加便捷。比如在一個學生管理系統里,Student?類作為 JavaBean 可以封裝學生的姓名、學號、成績等信息,避免數據的分散和混亂。
  • 可復用性:由于 JavaBean 遵循統一的規范,它可以在不同的項目或模塊中重復使用。例如,一個用于處理用戶信息的 JavaBean 可以在多個與用戶管理相關的項目中使用,提高了代碼的復用率,減少了開發工作量。
  • 便于傳輸:在 Java 應用程序的不同層(如表現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之間,或者不同的系統之間,JavaBean 可以作為數據傳輸的載體。比如在一個 Web 應用中,將用戶輸入的數據封裝在 JavaBean 中,然后傳遞給業務邏輯層進行處理。
  • 支持 Java 開發工具和框架:許多 Java 開發工具(如 Eclipse、IntelliJ IDEA)和框架(如 Spring、Struts)都對 JavaBean 有良好的支持。開發工具可以自動生成?getter?和?setter?方法,框架可以方便地對 JavaBean 進行實例化、屬性注入等操作。

應用場景

  • Java Web 開發:在 Java Web 開發中,JavaBean 常用于存儲表單數據、數據庫查詢結果等。例如,在一個用戶注冊頁面,用戶填寫的表單數據可以封裝在一個?User?類的 JavaBean 中,然后傳遞給服務器進行處理。在 JSP 頁面中,可以使用 JavaBean 來顯示數據,通過?jsp:useBeanjsp:getProperty?和?jsp:setProperty?等標簽來操作 JavaBean。
  • 數據持久化:在進行數據庫操作時,JavaBean 可以作為實體類與數據庫表進行映射。通過 ORM(對象關系映射)框架(如 Hibernate、MyBatis),可以將 JavaBean 對象與數據庫表中的記錄進行相互轉換,方便進行數據的增刪改查操作。
  • Java 企業級開發:在企業級應用開發中,JavaBean 可以作為業務對象,封裝業務邏輯和數據。例如,在一個訂單管理系統中,Order?類作為 JavaBean 可以包含訂單的基本信息、訂單狀態等屬性,同時還可以包含與訂單相關的業務方法,如計算訂單總價、處理訂單狀態變更等。

四、EJB

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 Java 企業版(Java EE,現稱 Jakarta EE)的核心 API 之一,它為開發和部署企業級分布式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可伸縮、安全、事務性的組件模型。以下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 EJB:

基本概念

  • 組件化開發:EJB 是一種基于組件的開發模型,開發者可以將企業級業務邏輯封裝在 EJB 組件中。這些組件可以獨立開發、測試和部署,然后集成到企業級應用中。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代碼的可復用性和可維護性。
  • 分布式計算支持:EJB 支持分布式計算,允許 EJB 組件在不同的服務器上運行,通過網絡進行通信和協作。這使得企業級應用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統的優勢,如提高系統的性能、可擴展性和容錯性。

主要類型

  • 會話 Bean(Session Bean)
    • 有狀態會話 Bean(Stateful Session Bean):維護客戶端的會話狀態,每個客戶端都有一個獨立的實例。例如,在一個在線購物系統中,購物車可以用有狀態會話 Bean 來實現,它會記錄每個用戶的購物信息,直到用戶完成購物或會話結束。
    • 無狀態會話 Bean(Stateless Session Bean):不維護客戶端的會話狀態,所有客戶端共享同一組實例。無狀態會話 Bean 通常用于執行一些獨立的業務操作,如計算訂單總價、驗證用戶信息等。由于不保存狀態,無狀態會話 Bean 可以被多個客戶端并發使用,提高了系統的性能和可擴展性。
  • 實體 Bean(Entity Bean):用于表示數據庫中的數據實體,將數據庫表中的記錄映射為 Java 對象。實體 Bean 提供了對數據庫數據的持久化操作,如插入、更新、刪除和查詢等。不過,隨著 JPA(Java Persistence API)的發展,實體 Bean 的使用逐漸減少,JPA 成為了更流行的數據庫持久化解決方案。
  • 消息驅動 Bean(Message - Driven Bean,MDB):用于處理異步消息,它實現了 JMS(Java Message Service)消息監聽器接口。當有消息到達消息隊列時,消息驅動 Bean 會自動接收并處理這些消息。消息驅動 Bean 常用于實現異步處理、解耦系統組件等功能,例如在一個訂單處理系統中,當訂單創建成功后,發送一條消息到消息隊列,消息驅動 Bean 可以接收該消息并進行后續的處理,如發送郵件通知、更新庫存等。

運行環境與容器

  • EJB 容器:是 EJB 組件運行的環境,它負責管理 EJB 組件的生命周期、事務處理、安全管理、資源分配等。EJB 容器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務,使得開發者可以專注于業務邏輯的實現,而無需關心底層的系統細節。例如,EJB 容器可以自動處理事務的開始、提交和回滾,保證業務操作的原子性和一致性。
  • 應用服務器:EJB 容器通常部署在應用服務器中,常見的應用服務器有 Oracle WebLogic Server、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等。應用服務器為 EJB 組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運行環境,包括網絡通信、線程管理、數據庫連接池等。

優點

  • 簡化開發:EJB 提供了豐富的服務和框架,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些服務來實現企業級應用的復雜功能,如事務處理、安全管理等,從而減少了開發工作量和復雜度。
  • 提高可維護性:通過將業務邏輯封裝在 EJB 組件中,使得代碼結構更加清晰,易于維護和擴展。當業務需求發生變化時,只需要修改相應的 EJB 組件,而不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其他部分。
  • 保證事務和安全:EJB 容器提供了強大的事務管理和安全機制,確保企業級應用的數據一致性和安全性。開發者可以通過配置 EJB 組件的事務屬性和安全角色,來控制事務的行為和用戶的訪問權限。

缺點

  • 學習曲線較陡:EJB 的概念和規范相對復雜,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和掌握 EJB 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 開發和部署成本高:EJB 應用通常需要部署在應用服務器上,而應用服務器的配置和管理比較復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維護。此外,EJB 應用的開發和部署也需要一定的硬件資源支持,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 性能開銷:由于 EJB 容器提供了大量的服務和功能,會帶來一定的性能開銷。在一些對性能要求較高的場景中,可能需要對 EJB 應用進行優化。

五、JPA的數據庫持久化機制

JPA(Java Persistence API)是 Java 平臺用于管理關系型數據庫中數據持久化的標準規范,它提供了一種面向對象的方式來操作數據庫,簡化了開發者與數據庫交互的過程。以下詳細介紹 JPA 的數據庫持久化機制:

核心概念

  • 實體(Entity)
    • 實體是 JPA 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一個普通的 Java 類,對應數據庫中的一張表。實體類使用?@Entity?注解進行標記,類中的每個屬性對應表中的一列。例如:

import javax.persistence.Entity;
import javax.persistence.Id;@Entity
public class User {@Idprivate Long id;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 省略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

  • 實體管理器(EntityManager)
    • 實體管理器是 JPA 中用于管理實體的核心接口。它負責實體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實體的創建、查詢、更新和刪除等操作。通過實體管理器,開發者可以將實體對象與數據庫中的記錄進行交互。例如:

import javax.persistence.EntityManager;
import javax.persistence.EntityManagerFactory;
import 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public class UserDao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ERSISTENCE_UNIT_NAME = "myPersistenceUnit";private EntityManagerFactory emf;public UserDao() {emf = Persistence.createEntityManagerFactory(PERSISTENCE_UNIT_NAME);}public void saveUser(User user) {EntityManager em = emf.createEntityManager();em.getTransaction().begin();em.persist(user);em.getTransaction().commit();em.close();}
}

  • 持久化單元(Persistence Unit)
    • 持久化單元是 JPA 中配置數據庫連接和實體類的集合。它通常在?persistence.xml?文件中進行配置,指定了使用的數據庫驅動、連接信息以及包含的實體類等。例如:
<persistence xmlns="http://xmlns.jcp.org/xml/ns/persistence"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xsi:schemaLocation="http://xmlns.jcp.org/xml/ns/persistence http://xmlns.jcp.org/xml/ns/persistence/persistence_2_2.xsd"version="2.2"><persistence-unit name="myPersistenceUnit" transaction-type="RESOURCE_LOCAL"><provider>org.hibernate.jpa.HibernatePersistenceProvider</provider><class>com.example.User</class><properties><property name="javax.persistence.jdbc.driver" value="com.mysql.cj.jdbc.Driver"/><property name="javax.persistence.jdbc.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property name="javax.persistence.jdbc.user" value="root"/><property name="javax.persistence.jdbc.password" value="password"/></properties></persistence-unit>
</persistence>

持久化操作

  • 創建(Create)
    • 使用?EntityManager?的?persist()?方法將一個新的實體對象持久化到數據庫中。當調用?persist()?方法時,JPA 會生成相應的 SQL?INSERT?語句,并將實體對象的屬性值插入到數據庫表中。例如: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John");
user.setAge(25);
EntityManager em = emf.createEntityManager();
em.getTransaction().begin();
em.persist(user);
em.getTransaction().commit();
em.close();

  • 讀取(Read)
    • 可以使用?EntityManager?的?find()?方法根據主鍵查詢實體對象,也可以使用 JPQL(Java Persistence Query Language)或 Criteria API 進行復雜的查詢。例如,使用?find()?方法查詢用戶:

EntityManager em = emf.createEntityManager();
User user = em.find(User.class, 1L);
em.close();

使用 JPQL 查詢所有用戶:

EntityManager em = emf.createEntityManager();
TypedQuery<User> query = em.createQuery("SELECT u FROM User u", User.class);
List<User> users = query.getResultList();
em.close();

  • 更新(Update)
    • 當實體對象處于持久化狀態時,對其屬性的修改會在事務提交時自動同步到數據庫中。可以使用?EntityManager?的?merge()?方法將一個游離狀態的實體對象合并到持久化上下文中。例如:

EntityManager em = emf.createEntityManager();
em.getTransaction().begin();
User user = em.find(User.class, 1L);
user.setName("Jane");
em.getTransaction().commit();
em.close();

  • 刪除(Delete)
    • 使用?EntityManager?的?remove()?方法刪除一個實體對象。在調用?remove()?方法之前,實體對象必須處于持久化狀態。例如:

EntityManager em = emf.createEntityManager();
em.getTransaction().begin();
User user = em.find(User.class, 1L);
em.remove(user);
em.getTransaction().commit();
em.close();

持久化上下文

  • 概念:持久化上下文是一個與實體管理器關聯的環境,它負責管理實體對象的生命周期和狀態。在持久化上下文中,實體對象可以處于不同的狀態,包括新建(New)、持久化(Managed)、游離(Detached)和移除(Removed)狀態。
  • 作用:持久化上下文可以緩存實體對象,減少對數據庫的訪問次數,提高性能。當實體對象的狀態發生變化時,持久化上下文會跟蹤這些變化,并在事務提交時將這些變化同步到數據庫中。

底層實現

  • JPA 只是規范:JPA 本身只是一個規范,并沒有提供具體的實現。常見的 JPA 實現框架有 Hibernate、EclipseLink 等。這些實現框架負責將 JPA 的操作轉換為具體的 SQL 語句,并與數據庫進行交互。例如,Hibernate 是一個功能強大的 JPA 實現框架,它提供了高效的 SQL 生成和優化機制,以及豐富的緩存策略,能夠提高應用程序的性能和可維護性。

六、規范需要框架來實現

框架(Framework)是一個提供基礎結構和功能的軟件平臺,它為開發者構建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套可復用的模板和規則

定義

框架是一種半成品的軟件,它規定了應用程序的?整體架構、模塊劃分、交互方式(GUI API 消息隊列)?等,開發者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定制化開發,添加自己的業務邏輯和功能,從而快速構建出完整的應用程序。

特點

  • 可擴展性:框架通常設計為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允許開發者根據具體需求添加新的功能模塊、插件或組件。例如,在 Java 開發中,Spring 框架通過其 IoC(控制反轉)和 AOP(面向切面編程)特性,使得開發者可以方便地集成各種第三方庫和自定義的業務邏輯。
  • 可復用性:框架中包含了許多通用的功能和代碼模塊,這些模塊可以在不同的項目中重復使用。比如,前端開發框架 Vue.js 提供了組件化開發的能力,開發者可以將封裝好的組件在多個頁面或項目中復用,提高開發效率。
  • 規范性:框架定義了一套開發規范和標準,要求開發者遵循特定的編程風格和架構模式。這有助于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可維護性和一致性。例如,Ruby on Rails 框架遵循 MVC(Model - View - Controller)架構模式,使得開發者能夠按照統一的方式組織代碼。

常見類型

  • Web 開發框架:用于構建 Web 應用程序,如后端的 Django(Python)、Spring Boot(Java),前端的 React、Vue.js 等。這些框架提供了處理 HTTP 請求、路由管理、模板引擎、數據庫交互等功能,幫助開發者快速搭建 Web 應用的基礎架構。
  • 移動開發框架:針對移動應用開發,如 React Native、Flutter 等。它們允許開發者使用單一的代碼庫同時開發 iOS 和 Android 應用,提高開發效率和代碼的可維護性。
  • 測試框架:用于自動化測試,如 JUnit(Java)、Pytest(Python)等。這些框架提供了測試用例的組織、執行和結果報告等功能,幫助開發者確保代碼的質量和穩定性。

作用

  • 提高開發效率:框架提供了現成的代碼模板和工具,開發者可以避免重復編寫一些基礎的代碼,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業務邏輯的實現上。例如,使用 Spring Boot 框架開發 Java Web 應用時,開發者可以通過簡單的配置和注解快速搭建起一個完整的 Web 服務。
  • 降低開發難度:框架封裝了許多復雜的技術細節,使得開發者無需深入了解底層的實現原理就能使用相應的功能。比如,在使用數據庫操作框架 Hibernate 時,開發者可以通過面向對象的方式操作數據庫,而無需編寫復雜的 SQL 語句。
  • 保證系統質量:框架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和規范,能夠幫助開發者構建出結構清晰、可維護性強的應用程序。同時,框架中通常包含了一些安全、性能優化等方面的機制,有助于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規范需要實現框架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提高開發效率

  • 減少重復勞動:規范通常只是定義了目標和要求,而實現框架提供了一系列已經經過驗證的代碼模塊、工具和模式。開發者無需每次都從頭開始編寫實現規范所需的基礎代碼,例如在 Web 開發中遵循 MVC(Model - View - Controller)規范,Spring MVC 框架就提供了現成的控制器、模型和視圖的實現機制,開發者可以直接使用這些機制來搭建符合規范的 Web 應用,大大節省了開發時間。
  • 加速開發進程:實現框架為開發者提供了清晰的開發指導和結構,使得開發過程更加有序和高效。它將規范中的復雜要求進行了封裝和簡化,開發者可以專注于業務邏輯的實現,而不必過多關注底層的技術細節。例如,在開發遵循特定數據庫訪問規范的應用時,Hibernate 框架提供了對象 - 關系映射(ORM)功能,開發者可以通過簡單的配置和調用方法來實現數據庫的操作,而不需要編寫大量的 SQL 語句。

確保規范的正確實現

  • 提供標準模板:實現框架為規范的實現提供了標準的模板和結構,確保開發者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開發。例如,在開發符合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規范的 Web 服務時,Apache CXF 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模板,幫助開發者正確地處理 SOAP 消息的格式、傳輸和交互,從而保證 Web 服務符合規范。
  • 內置檢查機制:許多實現框架內置了對規范的檢查機制,能夠在開發過程中及時發現并糾正不符合規范的代碼。例如,在使用 ESLint 工具作為 JavaScript 代碼規范的實現框架時,它會在代碼編寫過程中實時檢查代碼是否符合預定義的 JavaScript 規范,如代碼風格、變量命名規則等,并給出相應的提示和警告。

增強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

  • 模塊化設計:實現框架通常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將系統劃分為多個獨立的模塊,每個模塊負責特定的功能。這樣的設計使得系統的維護和擴展更加容易。例如,在基于微服務架構規范的開發中,Spring Cloud 框架將微服務的各個功能模塊(如服務注冊與發現、配置管理、負載均衡等)進行了封裝,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獨立地對各個模塊進行維護和擴展。
  • 遵循統一標準:使用實現框架可以確保系統的各個部分遵循統一的規范和標準,提高了系統的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當需要對系統進行修改或升級時,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找到相關的代碼并進行修改,減少了因代碼不一致而導致的錯誤和問題。

促進團隊協作

  • 統一開發方式:在團隊開發中,實現框架為所有開發者提供了統一的開發方式和工具,使得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更加順暢。例如,在一個大型的軟件開發項目中,所有開發者都使用相同的實現框架(如 Django 框架進行 Python Web 開發),可以減少因開發方式不同而導致的沖突和誤解,提高團隊的開發效率。
  • 知識共享和傳承:實現框架積累了大量的最佳實踐和經驗,新加入的團隊成員可以通過學習和使用框架快速掌握規范的實現方法,促進了團隊內部的知識共享和傳承。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895748.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895748.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895748.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TI C2000】F28002x的系統延時、GPIO配置及SCI(UART)串口發送、接收

【TI C2000】F28002x的系統延時、GPIO配置及SCI&#xff08;UART&#xff09;串口發送、接收 文章目錄 系統延時GPIO配置GPIO輸出SCI配置SCI發送、接收測試附錄&#xff1a;F28002x開發板上手、環境配置、燒錄及TMS320F280025C模板工程建立F28002x敘述燒錄SDK庫文件說明工程建…

親測有效!使用Ollama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指定目錄安裝并實現可視化聊天與接口調用

文章目錄 一、引言二、準備工作&#xff08;Ollama 工具介紹與下載&#xff09;2.1 Ollama介紹2.2 Ollama安裝 三、指定目錄安裝 DeepSeek R1四、Chatbox 可視化聊天搭建4.1 Chatbox下載安裝4.2 關聯 DeepSeek R1 與 Chatbox 的步驟 五、使用 Ollama 調用 DeepSeek 接口5.1 請求…

期權隱含波動率是什么意思?

財順小編本文主要介紹期權隱含波動率是什么意思&#xff1f;期權隱含波動率&#xff08;Implied Volatility&#xff09;是根據當前期權市場價格&#xff0c;利用期權定價模型&#xff08;如Black-Scholes模型&#xff09;推導出的關于合約標的理論上的價格波動率。它反映了市場…

Python 面向對象的三大特征

前言&#xff1a;本篇講解面向對象的三大特征&#xff08;封裝&#xff0c;繼承&#xff0c;多態&#xff09;&#xff0c;還有比較細致的&#xff08;類屬性類方法&#xff0c;靜態方法&#xff09;&#xff0c;分步驟講解&#xff0c;比較適合理清楚三大特征的思路 面向對象的…

Jmeter如何計算TPS

1.在jmeter中計算出接口請求的個數 1175 1172 1172 174 200 416 384 1174 5867 2.計算接口平均響應時間 計算每個接口的請求次數乘以平均響應時間&#xff0c;所有接口相加&#xff0c;然后除以所有接口的數量總和&#xff0c;得到接口的平均響應時間 (1175*18191172*…

github上文件過大無法推送問題

GitHub 對文件大小有限制&#xff0c;超過 100 MB 的文件無法直接推送到倉庫中。 解決思路&#xff1a; 使用 Git Large File Storage (Git LFS) 來管理大文件不上傳對應的大文件 使用Git LFS&#xff1a; 1. 安裝 Git LFS 首先&#xff0c;你需要安裝 Git LFS。可以按照以…

Httprint 指紋識別技術:網絡安全的關鍵洞察

引言 Http指紋識別現在已經成為應用程序安全中一個新興的話題&#xff0c;Http服務器和Http應用程序安全也已經成為網絡安全中的重要一部分。從網絡管理的立場來看&#xff0c;保持對各種web服務器的監視和追蹤使得Http指紋識別變的唾手可得&#xff0c;Http指紋識別可以使得信…

docker push鏡像到阿里云

阿里云賬號 阿里云-計算&#xff0c;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開通個人鏡像容器 進入控制臺&#xff0c;試用容器 實例列表界面 點擊上圖中的個人&#xff0c;個人版特性 創建個人版&#xff1a; 個人版實例界面&#xff1a; 設置密碼 個人版實例&#xff1a; 創建鏡像倉庫 如上…

【C#零基礎從入門到精通】(二十六)——C#三大特征-多態詳解

【C#零基礎從入門到精通】(二十六)——C#三大特征-多態詳解 在 C# 中,多態是面向對象編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允許不同的對象對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響應。多態可以分為靜態多態和動態多態,下面將詳細介紹它們以及各自包含的知識點。 多態概述 多態性使得代碼更加靈活、可擴展…

大模型與智能體:螺旋共生,繪就智能新藍圖

大模型與智能體&#xff1a;螺旋共生&#xff0c;繪就智能新藍圖 在人工智能的前沿領域&#xff0c;大模型與智能體宛如兩顆璀璨的星辰&#xff0c;以一種精妙的螺旋共生關系&#xff0c;重塑著智能世界的格局&#xff0c;深刻影響著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 大模型&#x…

第2章 信息技術發展(一)

2.1 信息技術及其發展 2.1.1 計算機軟硬件 計算機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由電子、機械和光電元件等組成的各種物理裝置的總稱。 計算機軟件 (Computer Software)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序及其文檔&#xff0c;程序是計算任務的處理對象和處理規則的描述; 文檔…

藍橋杯篇---超聲波距離測量頻率測量

文章目錄 簡介第一部分&#xff1a;超聲波的簡介工作原理1.發射超聲波2.接收反射波3.計算時間差4.計算距離 硬件連接1.Trig2.Echo 示例代碼代碼說明注意事項1.聲速2.延時精度3.硬件連接 第二部分&#xff1a;頻率測量簡介頻率測量原理1.信號輸入2.計數3.計算頻率 硬件連接示例代…

CentOS系統docker配置鏡像加速registry-mirrors,配置阿里云和道客

1.可用倉庫 1.1.阿里云 2022年之后的鏡像缺失&#xff08;因為被墻了&#xff09;&#xff0c;但是網速極快 https://g4f7bois.mirror.aliyuncs.com1.2.上海道客 持續更新&#xff0c;但是網速極慢 https://docker.m.daocloud.io2.CentOS配置腳本 注意順序。阿里云的放前…

DeepSeek24小時寫作機器人,持續創作高質量文案

內容創作已成為企業、自媒體和創作者的核心競爭力。面對海量的內容需求&#xff0c;人工創作效率低、成本高、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產出高質量內容&#xff1f;DeepSeek寫作機器人&#xff0c;一款24小時持續創作的智能工具&#xff0c;為企業和個人提…

【Elasticsearch】simple_query_string

Elasticsearch 的simple_query_string查詢是一種靈活且容錯性較強的查詢方式&#xff0c;它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語法構造查詢字符串&#xff0c;以實現對文檔的搜索。以下是關于simple_query_string查詢的詳細說明&#xff1a; 1.基本概念 simple_query_string查詢是一種基于字…

CPP集群聊天服務器開發實踐(五):nginx負載均衡配置

1 負載均衡器的原理與功能 單臺Chatserver可以容納大約兩萬臺客戶端同時在線聊天&#xff0c;為了提升并發量最直觀的辦法需要水平擴展服務器的數量&#xff0c;三臺服務器可以容納六萬左右的客戶端。 負載均衡器的作用&#xff1a; 把client的請求按照負載均衡算法分發到具體…

MYSQL中的性能調優方法

MySQL性能調優是數據庫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xff0c;目的是通過調整系統配置、優化查詢語句、合理設計數據庫架構等方法&#xff0c;提高數據庫的響應速度和處理能力。以下是常見的MySQL性能調優方法&#xff0c;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說明。 1. 優化查詢語句 查詢語句是數據庫…

【論文筆記】Transformer^2: 自適應大型語言模型

Code repo: https://github.com/SakanaAI/self-adaptive-llms 摘要 自適應大型語言模型&#xff08;LLMs&#xff09;旨在解決傳統微調方法的挑戰&#xff0c;這些方法通常計算密集且難以處理多樣化的任務。本文介紹了Transformer&#xff08;Transformer-Squared&#xff09;…

HTTP的“對話”邏輯:請求與響應如何構建數據橋梁?

一、前言 作為現代互聯網通信的基石&#xff0c;HTTP協議定義了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對話規則”。每一次網頁加載、API調用或文件傳輸的背后&#xff0c;都離不開精心構造的HTTP請求與響應。請求中封裝了用戶的意圖——從請求方法、資源路徑到提交的數據&#xff1b;響應則承…

安裝 Docker Desktop 修改默認安裝目錄到指定目錄

Docker Desktop安裝目錄設置 Docker Desktop 默認安裝位置 &#xff08;C:\Program Files\Docker\Docker) 是這個 &#xff0c;導致系統盤占用過大&#xff0c;大概2G ; 那么如何安裝到其他磁盤呢&#xff1f; 根據docker desktop 官網 Docker Desktop install 我們可以看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