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生活指南之
【蛀牙】日常生活如何正確護理牙齒?刷牙、洗牙、補牙
文章目錄
- 一、日常如何清洗牙齒?——刷牙與洗牙
- 1、牙齒污垢
- 1.1 牙菌斑
- 1.2 軟垢
- 1.3 牙結石
- 1.4 牙齦出血
- 2、如何刷牙
- 2.1 關于時間
- 2.2 各種工具
- 2.3 巴氏刷牙法
- 二、定期進行洗牙
- 3、如何洗牙
- 3.1 洗牙前
- 3.2 洗牙時
- 3.3 洗牙后
- 三、蛀牙了怎么辦?——補牙
- 1、補牙 、根管治療的區別
- 2、牙冠、種植牙的區別
- 3、治療方案的比較
上次編輯與2022年7月
一、日常如何清洗牙齒?——刷牙與洗牙
1、牙齒污垢
從正常污垢累積到成為病的一種,是因為劑量不同。
1.1 牙菌斑
- 簡單來說,牙菌斑是嘴巴里細菌們為了生存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是細菌的房子和食堂。
- 它很薄(厚度為1~20微米),所以除非是側著光觀察牙齒表面的光澤度,否則根本看不到。或者口含菌斑顯示液(堿性品紅等使用染料),你就能看到灰常壯觀的菌斑分布了。
- 它是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的一種細菌性生物膜,目前它幾乎只能靠物理作用破壞掉(刷牙和摩擦)。大家可以試一下,剛刷完牙用手指蹭一下牙面,會發出咕嘰咕嘰擦玻璃的摩擦音(沒菌斑);但如果是一覺睡醒,積累了一晚上牙菌斑的牙面會非常滑溜,根本蹭不出聲音來。
- 這東西形成速度很快,剛清潔過的牙面上數分鐘內就可形成。12小時菌斑初步發育成熟(所以一天要刷兩次牙啊),10~30天成熟達高峰。達到高峰以后會咋樣?嘿嘿嘿…
1.2 軟垢
- 其實軟垢才是大家對刷牙最直觀的認識,因為看的見摸的著。
- 軟垢是食物殘渣和細菌的混合物,松軟地沉積在各種易于承托的部位(牙縫、牙頸等各種犄角旮旯的地方),白色為主,肉眼可見,刷牙漱口即可去除。
- 這東西雖然含有細菌,但不是細菌生成的,是我們吃完東西后的渣糜。不吃東西,就不會有新的軟垢。所以如果大早起來看見牙齒上有軟垢,只能說明前一晚沒刷干凈…
1.3 牙結石
- 唾液中所含的鈣沉淀下來硬化形成的(在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
- 危害:刺激壓迫牙齦,讓牙齦萎縮。細菌更容易在牙石上生長,容易累積食物殘渣。牙齒松動牙槽骨吸收等不可逆(只能拔掉)的后果。不美觀,部分口臭來源。
- 形成:半天形成,比較脆弱的可以被刷掉的。不易刷到,長時間積累固化,只能用洗牙去除。
1.4 牙齦出血
- 說白了就是因為牙齦周圍臟了。臟了,會牙齦發炎,發炎的牙齦會容易出血,容易出血的牙齦讓你不敢刷牙齦,牙齦越來越臟,越臟牙齦越發炎…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了。
- 所以牙齦出血不可怕,要刷,越是出血的地方越是要好好刷,刷干凈以后牙齦消炎了,自然就不出血了,健康的牙齦不怕刷。
- 當然,如果你這么刷了一禮拜,還是出血不少,那說明有一些單靠刷牙去除不掉的臟東西粘在牙上了,你又需要洗牙了。
2、如何刷牙
刷去軟垢(美麗)和牙菌斑(健康)。
2.1 關于時間
(1) 一天刷兩次:早上起來一次,晚上睡前一次。
人口腔定植了無數細菌,有好的有壞的,但只要是細菌就會為自己生存制造牙菌斑,所以哪怕自己覺得牙齒看上去挺干凈,也要每12小時左右刷牙一次。
(2)晨起后先進食再刷牙
刷牙不光是為了刷去能看到的軟垢(食物殘渣),同時也是為了破壞看不見的牙菌斑。早上起來是沒吃飯是沒有新的軟垢的。飯后刷牙更科學有效是因為(只要吃過東西就會有新的軟垢沉積下來,同時牙菌斑也在鍥而不舍呼呼地長,這時牙刷捅下去能一窩端掉)
2.2 各種工具
(1)牙刷
a. 先看頭:頭越小刷的越精細,但時間也長。一般覆蓋兩個牙齒這么長。
b. 再看毛:越硬效率越高,但也更容易損傷牙體牙齦。刷毛的毛尖圓潤的比較軟且易保護,差不多軟一點好吧。
c. 更換頻率:3~4月至少一換。
d. 電動牙刷比手動要好,主要是治療年輕人「懶癌」,本質是巴氏刷牙法(保持2mins以上45度)。
(2)牙膏
四種功能:防蛀、美白、止血、抗敏感、
a.防蛀:含有低劑量氟,它們可以讓牙齒的表層變得堅固(emm氟過敏者除外)。
b.美白:兩種手段,「除」或「遮」。用拋光顆粒來祛除牙齒表面污垢。讓藍色物質短暫停留在牙齒表面遮住臟東西
c.止血:刷牙時出血,是因為牙結石而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的癥狀。然而用了止血牙膏,就好比一巴掌拍在正在呼救的牙齦頭上,然后說:“閉嘴,救你話多”。
d.抗敏感:牙敏感和牙齦萎縮有關,深藏著的牙髓失去了保護,直接和各種冷熱酸甜的刺激接觸,并把這些刺激傳導給了牙齒神經,帶來不適。抗敏感牙膏是個專人專用的牙膏,并不是買回來洗刷刷幾下就能發揮效果的。(類似于藥物)
【2018.8.27Update Example】
1、隨便找個含氟并且便宜的就好了。(沒有氟化鈉、二氧化硅、碳酸鈣等有效成分的不要!)
2、「酵素」即「酶」,那「酶」能美白嗎?(進口一般不是標榜質量,而是表明價格。)
3、云南白藥牙膏,「氨甲環酸」又是啥?自行百度。(掩飾牙齦出血)
(3)漱口水
a.概括:可以抗菌抑菌、改善口氣。但是不能代替刷牙。
b.原理:含有抗菌成分的水。
c.優點:對口腔進行機械沖刷。可以沖走部分吃飯后殘存在口腔里的易沖走的食物殘渣并且在一定程度洗滌口腔。可以在口腔起到持續抗菌的作用以至于減少了口內分解食物產生臭味的細菌(以及很多自帶香水效果)。
d.缺點:對于更多的「死角」和跟牙齒結合緊密的牙菌斑(罪魁禍首)沒有任何作用。
2.3 巴氏刷牙法
每天刷牙兩次,每個牙面都要刷,牙刷斜45度,放在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左右輕輕震顫。每次最少兩分鐘。
(1)牙刷毛的方向:
斜45度放在牙齒和牙齦交界的位置。(對準牙齒和牙齦之間的間隙)
(2)怎么刷呢?
正確的方式是震顫,一種小幅度的水平運動,幅度不超過一兩顆牙的寬度,一顆牙一顆牙的刷,一點一點從前到后、從后到前。不要大開大闔,因為一寸長一寸強,幅度大了,力量就不好控制,那樣水滴石穿,會把牙刷壞的,最常見的就是在牙齒的根部磨出一排凹槽。
(3)具體的力量應該是多大呢?
手動牙刷的話應該和手握一個中號蘋果的感覺差不多,也就是牙刷毛緊貼牙齒,尖端1/3之一受壓彎曲,深入到牙齒周圍的邊邊角角中。
(4)上下前后分成ABCD四個區域,每個區域30秒,一共兩分鐘。
ps. 為什么至少要兩分鐘?一般人不算智齒是28顆牙,每顆牙有3個面需要刷,這就一共是84個牙面,120秒/84個牙面,每個面刷不到兩秒,已經夠快的了。其實對于多數人,如果要想達到比較好的刷牙效果,兩分鐘都未必夠,自己看著辦吧。:)
二、定期進行洗牙
3、如何洗牙
一般來說,潔牙分為超聲波潔牙和手工潔牙。現在大家常說的潔牙一般是指超聲波潔牙,色素比較多的患者,醫生可能還會建議患者接受噴砂治療。(噴去較多的色素,如煙漬)。
3.1 洗牙前
一.醫療機構選擇
洗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這樣的機構具備嚴格的儀器消毒制度,以防包括乙肝、HIV在內的各種病毒的傳播。
二.個人情況咨詢
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液病及其它系統疾病,有沒有藥物過敏,有沒有正在服用的藥物等等,這些內容相當重要,總之一定要如實上報。
另外一些牙周炎比較重的患者需要影像學檢查,如拍全景片,了解牙周的狀況,有些嚴重的還需進一步手術治療。以及配合查血,了解凝血功能。如果有炎癥,深度潔牙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現象。必要時還要查感染全套,尤其是肝炎急性期,“大三陽”的患者是不能超聲波潔牙的。
三. 洗牙過程中會出血
類似于外科手術。免疫力,血常規,止血等等各種都會有間接影響。
3.2 洗牙時
洗牙的標準流程如下
一、口內消毒:常用 0.12%氯己定漱口液含漱1分鐘。
二、表麻:將表麻藥物涂在牙齦上,為了讓整個過程更舒適(畢竟深度潔牙的時候可能會有些疼痛)。
三、超聲潔治/手工潔治:醫生會仔細地把每顆牙的頰/舌側、近遠中面,齦上部分齦下部分均清潔干凈。
四、噴砂:這是通過特制的鹽加上高壓水為牙齒做進一步的清潔,清除色素的效果更為明顯,牙齒上色素沉積不嚴重的患者,不需要進行噴砂處理。
五、拋光:用拋光器蘸磨光糊劑或牙膏拋光牙面,該過程比較舒適,有些患者覺得醫生在給自己“刷牙”。通過拋光可以使牙齒更光亮,牙面更光滑,從而減緩菌斑及色素的附著和牙石的生成。另外拋光也可以減小洗牙后的牙齒敏感。
六、沖洗上藥: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 0.12%氯己定溶液交替沖洗。
半小時內不漱口,不喝水,不吃東西。
至于疼不疼,這個個體差異很大,牙齦萎縮得比較厲害的人群,根面敏感,自然清潔過程還是有些疼的(我們還有局麻),一些比較脆弱的年輕小妹妹,醫生可以通過調整功率手法做到。
3.3 洗牙后
一、潔牙后,由于牙結石被去除,牙體組織暴露。牙齦退縮的患者,甚至會有部分牙齒根面暴露,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敏感癥狀。一般牙周健康的人群,敏感較為輕微,只需要幾天,癥狀就會消除。
在飲食上,洗牙后兩周內不宜食過冷、熱、酸、甜等食品。平時用脫敏牙膏刷牙時,敏感的地方,可以讓牙膏多停留一會兒。必要時可以讓醫生給牙齒表面涂一層“保護劑”,降低敏感的發生。如果怕敏感而不做定期清潔,等到某一天牙周足夠糟糕,牙齒就會脫落,
二、牙結石特別多的患者,尤其是刷牙只刷外邊不刷里面(舌側),時間久了牙齦退縮,牙槽骨吸收,根面暴露。牙結石去除后,覺得“牙縫”變大了,牙齒“變松”了,真相是:牙結石把你最真實的樣子遮住了。是什么樣子清潔干凈后就變回什么樣子,不清潔掉牙結石,牙齦還會進一步退縮,牙還會更加松。以此為由放棄洗牙有點掩耳盜鈴的意思。
三、潔牙會傷害牙齒嗎?答案是不會。牙釉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潔牙是通過超聲波潔牙機震動清潔掉的牙結石,清潔下來的牙結石是一塊兒一塊兒狀的,而不是粉末狀,這可以證明是震下來的并非磨掉,仔細觀察還會發現,潔牙尖的工作刃是圓盾的并非尖銳鋒利。
四、牙齦腫脹的患者深度潔完牙,紅腫恢復,表面上感覺牙齦退縮了,甚至形成了“黑三角”,那是因為牙槽骨已經水平吸收破壞,全景片就是證據!炎癥已經相當嚴重,炎癥恢復了,健康狀態下就是那個樣子。不信牙齦再發炎試試看,牙齦再次腫脹,看看是不是牙齦又“長高了”。
五、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回去以后要好好刷牙,學會使用牙線,牙縫刷。具體怎么用,醫生會現場指導,醫院里也會有一些視頻資料。光靠醫生的清潔治療是遠遠不夠的,大家還必須自己維護。誰說家里做了大掃除之后就可以不倒垃圾,不拖地了呢?刷不好,復診被醫生看見,肯定是要挨罵的啦!
三、蛀牙了怎么辦?——補牙
1、補牙 、根管治療的區別
如果牙齒碎了一點點,或者牙齒蛀了一點點,那么就把蛀的地方磨掉,用納米材料填充,光固化,形成新的牙。叫補牙。
再嚴重一點,牙齒蛀的比較深,蛀到了牙神經,那么就需要把整個牙神經弄掉,替換成人工的,叫做根管治療
2、牙冠、種植牙的區別
然后根管治療之后,有些牙,去掉蛀掉的部分,已經只剩一點點了(甚至快沒了),反正很小,單純用材料已經沒法恢復了,所以在外面套一個殼,這個叫牙冠。
根管治療后的牙齒,失去了牙髓的營養供應,就像樹木沒有樹根,會慢慢枯萎。牙齒更加易碎。
上面這些 都還是 自己的牙齒 還在的 哪怕只有一點點在 還有一種就是,完全沒了,整個牙都沒了,牙根都不要了 用種植釘,釘入牙床 然后在種植釘上面套種植牙 整個牙齒全部都是,人造的 叫做種植牙
而且種植牙普遍很貴 就算一般的一顆,起碼幾千到上萬
3、治療方案的比較
不過一般都是,根管治療+牙套 和種植牙 二選一
種植牙其實是比前面的方案對牙齒本身要好一點的,畢竟前面剩下一點半點的,配上人工材料整體比較尷尬 。 后面干脆整個人造。
但是種植牙比較貴,加上一般如果還有剩一點的話,也不需要整個去掉,所以一般就第一個方案就行。 當然如果蛀的整個都沒了,只能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