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
協議是雙方共同指定的一組規則,在網絡通信中表示通信雙方傳遞數據和解釋數據的一組規則。
從A上傳文件到服務器B,需要在A和B之間制定一個雙方都認可的規則,這個規則就叫文件傳輸協議,該協議是ftp協議的一個初級版本,后來經過不斷的完善,優化,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ftp協議。
注意:協議與具體平臺無關。
OSI七層模型:
物理層:雙絞線,光纖(傳輸介質),調用解調器modemn(模數轉換,數模轉換),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數據鏈路層:數據校驗,定義了網絡傳輸的基本單位-幀,ARP協議,RARP協議。
網絡層:定義網絡,兩臺機器之間傳輸的路徑選擇點到點的傳輸,IP協議---路由器。
傳輸層:傳輸數據TCP,UDP協議,定義端到端的傳輸。
會話層:通過傳輸層建立數據傳輸的通道(建立會話和保持會話)
表示層:編解碼,翻譯工作
應用層:為客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如email服務,ftp服務,ssh服務,http服務
?TCP四層模型:
應用層:對應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傳輸層:對應傳輸層
網絡層:對應網絡層
網絡接口層:對應物理層,數據鏈路層
數據傳輸過程:
在數據發送方是數據層層打包過程,在數據接收方是層層解包過程
網絡應用程序常見的兩種設計模式:
1 C/S模式:
優點:可以安裝在本地,可以緩存數據,協議的選擇靈活;
缺點:客戶端工具需要有程序員的開發,開發周期長,工作量大,
? ? ? ? ? ?需要本地安裝,對客戶的電腦安全有一定的影響;?
2 B/S模式:
瀏覽器/web服務器模式
優點:瀏覽器不用開發,開發周期短,工作量小;
缺點:只能使用http協議,協議選擇受限制,不能緩存數據,效率受影響;
以太網幀格式:
以太網幀格式就是包裝在網絡接口層(數據鏈路層)的協議。
六個字節的地址叫MAC地址
四個字節才是ip地址
ARP數據包格式:
ARP協議:通過對方的IP地址獲取MAC地址
請求包:以太網目的地址一開始不知道,寫:ff:ff:ff:ff:ff:ff,A通過對方B的IP地址獲取B的MAC地址
應答包:B發送自己的MAC地址給對方(A)
op為1表示ARP請求包,op為2表示ARP應答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