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朋友們大家好:
這里是 「RTE 開發者日報」 ,每天和大家一起看新聞、聊八卦。我們的社區編輯團隊會整理分享 RTE (Real Time Engagement) 領域內「有話題的 新聞 」、「有態度的 觀點 」、「有意思的 數據 」、「有思考的 文章 」、「有看點的 會議 」,但內容僅代表編輯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跟帖、討論。
本期編輯:@CY
01 有話題的新聞
1、阿里云全線下調云產品售價,平均降價幅度超 20%
2 月 29 日,幾乎是在戰略發布會宣布降價的同時,阿里云官網便全面下調了云產品售價。據悉,本輪降價涉及 100 多款產品、500 多個產品規格,覆蓋計算、存儲、數據庫等所有核心產品,平均降價幅度超過 20%,最高降幅達 55%。(@每日經濟新聞)
2、美國 SEC 據悉正調查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的內部通信
華爾街日報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審查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的內部通信,作為調查該公司投資者是否被誤導的一部分。該監管機構一直在向 OpenAI 的現任和前任官員及董事索取內部記錄,并于 12 月向 OpenAI 發出了傳票。
此前,OpenAI 董事會于 11 月決定解雇 Sam Altman,并將其趕出董事會。當時,董事們稱 Sam Altman「在溝通中不夠坦誠」,但沒有詳細說明。(@華爾街日報)
3、比特幣暴漲逼近歷史最高點:投資者蜂擁而至,交易所系統崩潰
比特幣ETF上市后,雖經歷短暫疲軟,價格一度跌至4萬美元以下,但2月底迎來短期暴漲,連續突破57000美元和60000美元大關。市場預期即將到來的每4年一次的比特幣減半日可能是上漲的主要因素。暴漲行情點燃投資熱情,造成交易所Coinbase服務中斷。分析人士提示比特幣仍具有高風險。(@騰訊新聞潛望)
4、谷歌遭歐洲多國媒體聯合起訴:被指濫用廣告技術市場主導地位,索賠 21 億歐元
2 月 29 日消息,據英國《衛報》報道,歐洲多國媒體集體起訴谷歌,指控其濫用廣告技術市場主導地位,導致控方媒體的收入損失。
據了解,參與起訴的歐洲出版公司共計 32 家,來自超過十個歐洲國家,包括施普林格出版集團(Axel Springer)等行業巨頭,總共索賠金額高達 21 億歐元(備注:當前約 163.8 億元人民幣)。
控方代理律師表示,谷歌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導致廣告技術市場競爭減弱:控方媒體公司本能以更低的廣告技術服務費用,從廣告中獲得更高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這些資金本可以用于加強歐洲媒體行業的整體建設。(@IT 之家)
5、阿里開發出AI圖生視頻模型EMO,B站鬼畜視頻或被AI取代
2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智能計算研究院日前上線了一款新的AI圖片-音頻-視頻模型技術EMO,官方稱其為“一種富有表現力的音頻驅動的肖像視頻生成框架。據悉,用戶只需要提供一張照片和一段任意音頻文件,EMO即可生成會說話唱歌的AI視頻,以及實現無縫對接的動態小視頻,最長時間可達1分30秒左右。表情非常到位,任意語音、任意語速、任意圖像都可以一一對應。
比如《狂飆》電視劇中“高啟強”暢談羅翔普法;蔡徐坤的一張圖片,就能通過其他音頻配合“唱出”一首rapper饒舌,連口型都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前不久OpenAI發布的Sora案例視頻里面,一位AI生成的帶墨鏡的日本街頭女主角,現在不僅能讓她開口說話,而且還能唱出好聽的歌曲。(@鈦媒體)
6、高通驍龍 8 Gen 4 將于 10 月發布:配自研 Oryon 核心
2 月 29 日消息,高通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唐?莫珂東(Don McGuire)出席 MWC 2024 大展,宣布將于 2024 年 10 月舉辦驍龍峰會,屆時公司將發布旗艦產品驍龍 8 Gen 4 SoC。
莫珂東在視頻中鼓勵消費者擁抱人工智能,并表示人工智能在短期內不會取代人類,而會充當第六感 / 第二大腦。
據此前報道,高通驍龍 8 Gen 4 芯片將采用定制的「Phoenix」核心,采用「2+6」的集群設計方案以及 Slice GPU 架構。
有消息稱驍龍 8 Gen 4 將會采用聯發科天璣 9300 芯片的設計思路,全部由性能核心組成,且早期爆料的時鐘頻率達到了 4.00 GHz。(@IT 之家)
7、技術封鎖:英偉達等歐美巨頭宣布組建聯盟,美英等10國宣布支持6G
2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美英等10國發表聯合聲明,支持6G原則。參與此次聯合聲明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共和國、芬蘭、法國、日本、韓國、瑞典和英國政府。聲明稱,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支持開放、自由、全球、可互操作、可靠、有彈性和安全的連接。
事實上在這樣的聲明背后,英偉達、諾基亞、微軟等歐美巨頭宣布組建聯盟,組織共有11個初始成員,但沒有中國公司。在現在進行5G網絡上,雖然類似的小團體也很多,但是華為仍憑借自身實力遙遙領先。(@快科技)
02 有態度的觀點
1、周鴻祎稱PPT是忽悠人的最好工具,我們內部都禁用
2月29日,360創始人周鴻祎的首堂AI課開播。周鴻祎在演講中表示,PPT是忽悠人最好的工具,因為內容的蒼白、思想的不足完全可以通過華麗的圖像、精彩的金句來遮掩。我們內部都禁用PPT,PPT一律對外。
此外,周鴻祎還表示,“Siri對蘋果來說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Siri的概念很好,但是技術不支持,所以Siri成為了不是人工智能的代表,在很多場合被我嘲笑成叫人工智障。所以蘋果公司無論怎么推實際上也沒推起來,但是如果用大模型來重新改造Siri,如果改造完Siri之后,再把手機上所有的應用都能控制起來,那就會出現大家另外一種幻想的場景,手機就真正變成了你的智能助理。”(@新浪科技)
來自社區主理人@陳靖老師的觀點:如果蘋果不造車之后,聚焦 AI 方向(提升 Siri 的性能等),并且在 iPhone 上實現,將會極大提升用戶體驗,硬件智能助理(特別是移動端的智能助理)比 chatGPT 對普通人的價值強太多了。
2、英特爾CEO:我把整個公司都押注在了18A制程上
2月29日消息,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 最近在接受采訪時,毫不掩飾地表示:“我將整個公司都押注在了18A制程上。”18A制程如此重要,部分原因在其引入了先進的“背面供電”技術,也被英特爾稱為PowerVia。簡而言之,這項技術能夠從芯片的背面而不是正面為晶體管供電。
Gelsinger此次重申了18A制程對英特爾的重要性,比去年年底的表態更加堅定。當時他曾表示:“這可能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賭注,但并不是把整個公司都押上去。”Gelsinger此番言論背后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出于對計劃進展的信心,還是迫于公司面臨的困境而孤注一擲,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鳳凰網科技)
3、谷歌AI模型屢次“翻車”,CEO內部反思:這樣錯誤完全不可接受
據財聯社援引彭博消息,谷歌首席執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給員工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就谷歌Gemini AI此前出現的圖像生成問題進行了回應,稱其“完全不可接受”。皮查伊稱,團隊正在晝夜不停地糾正這些問題。他強調公司有必要提供公正和準確的信息,并表示將進行結構性改革,以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財聯社)
寫在最后:
我們歡迎更多的小伙伴參與「RTE 開發者日報」內容的共創,感興趣的朋友請通過開發者社區或公眾號留言聯系,記得報暗號「共創」。
對于任何反饋(包括但不限于內容上、形式上)我們不勝感激、并有小驚喜回饋,例如你希望從日報中看到哪些內容;自己推薦的信源、話題、活動等;或者列舉幾個你喜歡看、平時常看的內容渠道;內容排版或呈現形式上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等。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