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地球是藍色星球,那是因為海洋約占地球面積的71%。如今,我國正在向“雙碳”目標不斷奮斗,海上風電也作為一種潛力清潔能源,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海上吹來的風成為未來清潔能源新方向。
2024年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推進
2023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77.1GW,同比上漲58%,創歷史新高。其中,陸上風電新增69.4GW,同比增長59%;海上風電新增7.6GW,同比增長48%。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中國風電市場在停止補貼新增風電項目后首年實現陸上海上雙增長。
2024年開年從業內了解到,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等多個央國企海風項目陸續獲批核準,2024年海上風電開工、建設、并網節奏加快。此外,海南、福建等清潔能源大省相繼公布2024年重大海風項目投資計劃,依托海上風電資源,加快發展海上風電產業。
業內人士預計,2024年海上風電并網規模仍將不斷擴大,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將保持較快增長,需求釋放將拉動海上風電產業出貨量持續增長。
2024年智慧海上風電解決方案
背景
智慧化方面從國家層面而言,我們國家的“十四五”規劃以及新基建都明確提出在智慧能源方面的建設,同時也是希望開展智慧能源建設幫助企業進行智慧化轉型。為了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數字經濟和智慧能源等戰略,2035戰略為指引國家電投目標打造數字化國家電投,建設智慧能源體系,將數字化、智能化融入到能源生產運營通過數字化實現產業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環節提質降本增效的目的。
定義
智慧海上風電場利用大數據實時監控電量分析,并通過數字可視化大屏進行信息展示,使參觀總覽、集團調度、遠程運維狀態一目了然。此外,智慧海上風電場還具備海底電纜設計與智能運維核心技術,建立起風機、海纜等主要設備健康狀態的預警模型,實現設備初期劣化和故障預警、診斷,有效防止設備欠維護和過維護。
體系架構
智慧海上風電場旨在將整個風電場作為一個整體場景,統一設計風電機組及箱變、海上升壓站、陸上站的各類子系統;采用統一的標準化接口,使其能無縫融合在統一的信息數據交換平臺上;使用統一的人機交互界面,進行統一的運行控制和管理維護。在陸上集控中心就可實施對全場景的遠程實時可視化監控,并進行各類數據(如故障分析與預測、設備管理、工單管理等)的統一智能化管理,實現海上無人值守、陸上少人集控的智慧化運維管理模式。
開發平臺
系統基于WebGL標準下的B/S框架,前端采用HTML5+JavaScript技術為基礎,進入Sovit2D/Sovit3D可視化平臺后,結合真實世界建立數字孿生三維場景(也可上傳背景圖),在線拖拽資源庫中的風機、升壓站、設備等組件,配置顏色、動畫效果,可視化直觀呈現海上風場運行狀態。通過對場景進行放大、縮小平移等操作查看場景效果和細節。并將環境參數、實時發電指標、節能減排信息等數據接入 2D 面板,便于運維人員對整個風電場運行的有效掌控。
物聯網3D可視化三維數字孿生平臺Sovit3D-數維圖?www.sovitjs.com/sovit3D_detail.html?編輯
功能設計
#1全局概覽
展示海上風電場運維中心及風電場總體生產運營信息,包括實時指標、機組狀態、環境參數、發電統計、風機數量等信息。
#2設備管理
智能設備是智慧海上風電場的數據基礎。智能裝置是智能設備層的基本元素,應使用標準通信接口和協議,實現數字化監測和網絡化控制;應具備就地綜合評估、實時狀態報告、故障診斷等功能。
#3風機監測
在風機上采用先進的狀態監測、數據分析、智能控制技術,使機組準確地感知自身和外部環境,建立數據監測、異常告警機制,智能鎖定故障位置。為風機匹配機械傳動鏈、塔筒、基礎、槳葉以及重要的螺栓載荷等重要元部件的狀態監測,實現對機組參數漸變、突變事件的智能化故障預警與診斷。
#4海纜監測
海底電纜是海上風電場電能傳輸的關鍵部件,海底電纜的事故將導致極大的損失。有必要實時監測海纜的溫度和應力變化。借助海纜中的光纖線芯,通過對接光纖分布式傳感新技術,判斷電纜是否受損及周圍環境是否發生變化,并對海纜異常進行報警和定位。
#5環境監測
海上環境相對更加復雜,環境參量的在線監測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接傳感器監測結果數據和高速傳輸介質,將海上風電運營區的海洋環境統一展示,實時測量并顯示風速、風向、氣溫、相對濕度、氣壓;并對作業海區未來7天的天氣現象、氣壓、風向、風力、氣溫、浪高、能見度等要素進行預報,安排預警和預處理方案及出海作業策略。
#6智能巡檢
鑒于海上風電場水域大、環境復雜、維護難,在海上升壓站、配電室等主要區域,以第一視角漫游巡檢,實現 1:1 場景還原的智能巡檢系統,結合物聯網、三維建模等技術,實現巡檢當前狀態數據展示,巡檢攝像頭實時監控信息回傳,從管理、安防、節能、隱患排查等多維度對海上風電場實施動態監控及預警。
#7視頻監控
根據風電場監控攝像頭分布情況,在三維場景中設置視頻監控點位,以攝像頭圖標展示其位置。支持場景交互來調取相應監控視頻,對異常目標的自動抓拍、抓攝和留存,出現異常警告時,監控點位會有聲光報警效果。滿足運維人員對場景進行實時態勢感知、歷史數據回溯比對、應急處理預案等監測需求。
#8電子圍欄
海上風電場水域電子圍欄一旦有非法入侵時,智能跟蹤球機立即自動跟蹤現場目標,并在現場和監控中心發出聲光報警。通過對接船事系統可獲取到施工船只、漁船、非法入侵船只等相關信息,結合入侵時間、離開時間,可實時定位船舶位置(經度及緯度)和繪制歷史軌跡,提高監控管理效率。
#9智能預警
建立預警觸發機制,對風場設備、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在識別到后臺狀態數據時,將狀態以差異化的形式呈現在設備模型上,當設備狀態為異常時,系統將持續發出聲光報警,并彈出異常警報。并聯動視頻監控將鏡頭聚焦,展示報警設備詳情及位置,方便運維人員即時做出決策處理。
#10建設價值
利用數維圖(SovitJs)應用自主研發的 Sovit2D、Sovit3D 產品,無縫融合 2D、3D 技術,搭建3D 可視化智慧海上風電場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可交互式的 Web 二三維場景,基于多維感知、場景物聯、物信融合的技術理念,不斷豐富與完善海上風電場全面感知,實現設備設施智能巡檢、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助力集控中心生產調度,輔助決策和全局掌控。
總結
建設智慧海上風電場,實現海上風電場設備、資產的智慧化監控與管理,對提高風電場自動化水平和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提高海上風電的徑濟和社會效益、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