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試問題(jwt/布局/vue數組下標/扁平化/菜單樹形/url api/新版本)
1. jwt鑒權邏輯
前端 JWT 鑒權邏輯通常涉及在發起請求時攜帶 JWT,并在接收到響應后處理可能的授權問題。
1. 用戶登錄:
-
用戶提供憑證: 用戶在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
請求后端認證: 前端通過發送用戶提供的憑證(通常是用戶名和密碼)到后端進行身份驗證。
-
接收并存儲Token: 如果身份驗證成功,后端生成 JWT 并將其發送給前端。前端通常會將 JWT 存儲在客戶端(通常是瀏覽器)的本地存儲(localStorage 或 sessionStorage)中。
2. 請求時的鑒權:
-
構建請求頭: 在每次發送請求時,前端將存儲的 JWT 添加到請求頭中。
// 使用 Axios 發送請求的方式 const 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jwtToken'); axios.defaults.headers.common['Authorization'] = `Bearer ${token}`;
-
發送請求: 發送請求到后端,后端會檢查請求頭中的 JWT 是否有效。
-
處理響應: 前端接收到響應后,可以根據響應狀態碼和內容進行相應的處理。
-
如果響應狀態碼為 401(未授權)或 403(禁止訪問),可能表示 JWT 已過期或用戶無權限,需要處理重新登錄或其他操作。
-
如果響應狀態碼為 200,表示請求成功,前端可以繼續處理返回的數據。
-
3. 處理過期的Token:
-
捕獲過期錯誤: 前端需要捕獲過期錯誤。當后端返回 401 狀態碼時,可以視為 JWT 過期。
-
刷新Token: 如果服務器支持,可以嘗試使用 refresh token 來獲取新的 JWT,避免用戶重新登錄。
注意事項:
-
安全存儲: JWT 存儲在前端,因此需要確保它被安全地存儲。一般來說,避免將敏感信息存儲在 JWT 中,因為它可以被解碼。
-
定期刷新: 定期檢查 JWT 是否過期,如果過期,需要進行刷新操作。
-
前端安全性: 前端只能負責存儲和傳遞 JWT,實際的用戶身份驗證和授權邏輯仍然應該由后端負責。
2. 實現頂部導航+左側菜單+右側主內容區域布局
在前端,實現頂部導航、左側菜單、右側主內容區域布局通常有多種方式,取決于項目的需求和開發者的技術偏好。以下是其中三種常見的實現方式:
1. Flexbox 布局:
使用 CSS 的 Flexbox 布局是一種簡單而靈活的方法,它能夠輕松地實現頂部導航、左側菜單和右側主內容區域的布局。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Flexbox Layout</title><style>body {margin: 0;display: flex;flex-direction: column;height: 100vh;}header, main {flex: 0 0 auto;}main {display: flex;}nav {width: 200px;background-color: #333;color: #fff;}section {flex: 1;padding: 20px;}</style>
</head>
<body><header><!-- 頂部導航 --><h1>頂部</h1></header><main><nav><!-- 左側菜單 --><h1>左側</h1></nav><section><!-- 右側主內容區域 --><h1>右側</h1></section></main>
</body>
</html>
2. Grid 布局:
CSS Grid 布局也是一種強大的布局方式,允許更復雜的網格結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Grid Layout</title><style>body {margin: 0;display: grid;grid-template-columns: 200px 1fr;grid-template-rows: auto 1fr;grid-template-areas:"header header""nav main";height: 100vh;}header, nav, main {padding: 20px;}header {grid-area: header;background-color: #ddd;}nav {grid-area: nav;background-color: #333;color: #fff;}main {grid-area: main;display: flex;}</style>
</head>
<body><header><!-- 頂部導航 --><h1>頂部</h1></header><nav><!-- 左側菜單 --><h1>左側</h1></nav><main><!-- 右側主內容區域 --><h1>右側</h1></main>
</body>
</html>
3. Bootstrap:
使用 Bootstrap 框架是一種快速搭建響應式布局的方法。Bootstrap 提供了許多現成的組件和樣式,使得實現這種布局變得非常容易。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stackpath.bootstrapcdn.com/bootstrap/4.5.2/css/bootstrap.min.css"><title>Bootstrap Layout</title>
</head>
<body><header class="bg-light p-3"><!-- 頂部導航 --><h1>頂部</h1></header><div class="container-fluid"><div class="row"><nav class="col-md-2 bg-dark text-light"><!-- 左側菜單 --><h1>左側</h1></nav><main class="col-md-10"><!-- 右側主內容區域 --><h1>右側</h1></main></div></div>
</body>
</html>
4. CSS Float 布局
使用float
屬性可以實現一種簡單的布局,但需要注意清除浮動以避免影響后續布局。
<div class="header">頂部導航</div>
<div class="menu">左側菜單</div>
<div class="content">右側主內容區域</div><style>.header { clear: both; }.menu { float: left; width: 20%; }.content { margin-left: 20%; }
</style>
3. Vue數組下標改值時響應式丟失,為什么
在Vue中,數組下標改值導致響應式丟失的原因通常是由于Vue對數組的監聽機制的限制。Vue的響應式系統對于數組的變更檢測有一些局限性,主要涉及到以下情況:
-
直接通過索引設置數組元素時,無法觸發視圖更新: Vue的響應式系統不能檢測到直接通過索引設置數組元素的變化。例如,
array[index] = value
這種方式不會觸發響應式更新。 -
通過
splice
方法添加或刪除元素時能夠觸發更新: 使用Vue提供的數組變異方法(例如splice
)來添加或刪除元素時,Vue能夠監聽到變化并觸發相應的更新。
// 在Vue組件中的data
data() {return {myArray: [1, 2, 3]};
},
methods: {updateValue() {// 這種方式修改數組的元素,不會觸發響應式更新this.myArray[0] = 99;}
}
直接通過索引修改數組元素的值 this.myArray[0] = 99;
不會觸發Vue的響應式系統。
為了確保能夠觸發響應式更新,可以使用Vue提供的變異方法,比如使用Vue.set
方法:
methods: {updateValue() {// 使用 Vue.set 來確保觸發響應式更新Vue.set(this.myArray, 0, 99);}
}
或者使用splice
方法:
methods: {updateValue() {// 使用 splice 來確保觸發響應式更新this.myArray.splice(0, 1, 99);}
}
4. 數組扁平化
-
使用遞歸(原生 JavaScript):
function flattenArray(arr) {return arr.reduce((acc, curr) => Array.isArray(curr) ? acc.concat(flattenArray(curr)) : acc.concat(curr), []); }const nestedArray = [[0, 1], [2, [3, 4]], [5, 6]]; const flattenedArray = flattenArray(nestedArray); console.log(flattenedArray);
-
使用
Array.flat()
方法(ECMAScript 2019):const nestedArray = [[0, 1], [2, [3, 4]], [5, 6]]; const flattenedArray = nestedArray.flat(Infinity); console.log(flattenedArray);
-
使用 lodash 庫:
const _ = require('lodash');const nestedArray = [[0, 1], [2, [3, 4]], [5, 6]]; const flattenedArray = _.flattenDeep(nestedArray); console.log(flattenedArray);
Array.flat()
方法和 lodash 的 _.flattenDeep()
都可以遞歸地將數組扁平化,而原生的遞歸方法Array.reduce()` 方法需要手動處理遞歸。
5. 菜單數組轉換為嵌套樹形結構
[{ id: 1, menu: '水果', level: 1 }, { id: 2, menu: '橘子', level: 2, parentId: 1 } ]
[{ id: 1, menu: '水果', level: 1, children: [{ id: 2, menu: '橘子', level: 2, parentId: 1 }] }]
function convertToNestedTree(menuArray) {const idToMenuMap = {}; // 用于存儲菜單項的映射,通過id快速查找// 構建映射menuArray.forEach(item => {idToMenuMap[item.id] = item;});// 構建樹形結構const tree = [];menuArray.forEach(item => {if (!item.parentId) {// 如果沒有parentId,說明是根節點,直接添加到樹中tree.push(item);} else {// 如果有parentId,將當前項添加到父級的children數組中const parentMenu = idToMenuMap[item.parentId];if (parentMenu) {if (!parentMenu.children) {parentMenu.children = [];}parentMenu.children.push(item);}}});return tree;
}const menuArray = [{ id: 1, menu: '水果', level: 1 },{ id: 2, menu: '橘子', level: 2, parentId: 1 },];const nestedTree = convertToNestedTree(menuArray);
console.log(nestedTree);//[{ id: 1, menu: '水果', level: 1, children: [{ id: 2, menu: '橘子', level: 2, parentId: 1 }] }]
6. url 參數獲取的 API
在前端,使用 URLSearchParams
對象來獲取 URL 參數。這是一個原生 JavaScript 對象,可用于解析 URL 查詢參數。
// 假設 URL 為 https://example.com/page?name=John&age=25const urlParams = new URLSearchParams(window.location.search);// 獲取單個參數
const name = urlParams.get('name'); // 返回 'xx'
const age = urlParams.get('age'); // 返回 '25'// 獲取所有參數
const allParams = {};
urlParams.forEach((value, key) => {allParams[key] = value;
});console.log(allParams);
// 輸出:{ name: 'xx', age: '25' }
使用 URLSearchParams
對象從當前頁面的 URL 中提取參數。
7. 新版本發布后,怎么用技術手段通知用戶刷新頁面
在前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技術手段來通知用戶刷新頁面以加載新版本:
-
Service Worker 和 Cache 更新:
- 使用 Service Worker 來緩存資源并控制頁面加載。
- 當新版本發布時,Service Worker 可以檢測到更新,然后發送消息到頁面,通知用戶有新版本可用。
- 頁面收到消息后,可以顯示一個通知或提示,引導用戶刷新頁面。
-
WebSocket 或 Server-Sent Events (SSE):
- 使用 WebSocket 或 SSE 與服務器建立實時通信通道。
- 當新版本發布時,服務器通過通道向客戶端發送消息。
- 客戶端收到消息后,可以顯示通知并提示用戶刷新頁面。
-
Polling:
- 定期向服務器發起請求檢查是否有新版本。
- 當服務器檢測到新版本時,返回相應的信息。
- 頁面收到信息后,顯示通知并引導用戶刷新頁面。
-
LocalStorage 或 IndexedDB 標記:
- 在本地存儲(LocalStorage)或 IndexedDB 中保存一個標記,表示當前頁面的版本。
- 當新版本發布時,將新版本的標記寫入本地存儲或 IndexedDB。
- 頁面加載時檢查標記,如果檢測到新版本,顯示通知并引導用戶刷新頁面。
-
使用 Service Worker 的
skipWaiting
和clients.claim
:- 在 Service Worker 中使用
self.skipWaiting()
和clients.claim()
來立即激活新版本的 Service Worker。 - 在新版本的 Service Worker 中發送消息到頁面,通知用戶有新版本可用。
- 頁面接收到消息后,顯示通知并引導用戶刷新頁面。
- 在 Service Worker 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