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文章的原作者,
文章首發于:什么值得買
愛折騰的老狐貍?zhiyou.smzdm.com首發文章鏈接:
堅若磐石不掉速,老平臺升級新選擇,入手昱聯Asint 500G SSD _值客原創_什么值得買?post.smzdm.com
雖然說,現在越來越多的玩家上車nvme協議高速M.2接口的新SSD,但是對于老平臺的用戶或者對于輕量辦公的用戶來說,價廉物美的SATA3接口2.5寸SSD還是有吸引力的。
最近,帶了一個老同學玩吃雞,一個游戲下來就把他本來就不充裕的128GB SSD撐爆了。128GB當然不會升級256那么無聊,500GB的價格也非常給力,不多說,直接搞起。

風傳明年年頭,SSD和內存都要漲價了,所以這次一口氣幫他把內存和SSD全部升級了。六代酷睿i5,四條DDR48GB內存,500GB SSD對于入門級的視頻編輯還是夠用的。
主板采用的是B150芯片,這芯片和B250不一樣,并沒有原生的M.2接口(部分品牌的B150有M.2接口,貌似不是原生的)。與其為非專業用戶折騰PCI-E轉換卡,綜合預算的原因,還不如讓他直接用SATA3省心。

這次的新SSD,從品牌到包裝都比較新穎的說。說起來還是頭一回見到水墨山水包裝的SSD,還有狂飆兩個書法字,挺有文化底蘊的說。
至于昱聯,其實底子也是不淺的。據聞是從sis矽統獨立出來的,有著二十年的專業 DRAM 產品供貨商。也是因此,這波的新品是和華碩合作,后續會不會給華碩代工SSD、內存,然后支持AURA神光同步燈效?值得期待的說。

查過資料,昱聯不僅僅有sata3接口的SSD,也有nvme協議高速M.2接口的產品可選,感覺有點像和碩一類的以生產為主的廠家。

背面還有昱聯的書法,古風十足,也是一種清流。從背面信息可以知道,昱聯SSD是三年質保,總代就在就在深圳。支持Trim命令,并且可以在0-70度下正常運行。
Trim命令(ATA命令集中稱為TRIM,SCSI命令集中稱為UNMAP),它使操作系統能通知固態硬盤(SSD)哪些數據塊已不再考慮使用,可以被內部擦除。
Trim在SSD被推出后很快被跟著推出。因為SSD的底層操作與硬盤驅動器顯著不同,操作系統處理諸如刪除和格式化等操作的典型方式將導致SSD上的寫操作不可預期的逐步性能退化。Trim(意為修整、修剪、裁剪)使SSD能更有效地處理垃圾收集,否則將減慢在未來對所涉及塊的寫入操作。

打開包裝,里面就產品,沒有旁的配件。建議還是送個轉換支架,螺絲一類的東西。不吹不黑,這東西雖然很多人是直接扔的,但是對于三四線縣城或者農村,機關什么的,真的需要一個2.5轉3.5的托架。無他,不少人的機箱還是那種50塊的鐵皮貨而已。要知道,玩diy的不會比起一輩子不會打開機箱的人多的。


SSD采用了鋁合金材質,陽極氧化外加磨砂處理,手感不錯的。右下側有昱聯和堅若磐石的字,字體部分采用了金屬拉絲處理,很華碩的調調,美觀而且有點小霸氣。



接口當然是標準的SATA3接口,全名叫做AS518極速狂飆版,容量為500G。實在話,這容量,對于不少輕量級的用戶,已經不需要第二個硬盤了。現在SSD的價格真心甜,與其糾結是不是已經谷底,還不如早點上車早點享受。
方案方面,采用的是SMI 2258XT+閃迪原廠TLC Flash。SM2258XT主控擁有4通道,無外置緩存設計,采用全盤模擬SLC cache技術,對于寫入量大的用戶來說尤其合適。
很多人覺得,SATA3接口的SSD都一樣。其實,也是有區別的,受限于接口的天花板,持續讀寫速度基本上不會超過550MB/s的,關鍵是看4k隨機讀寫的性能,
不多說,先曬曬測試平臺,再來看跑分。
CPU:i5 6400
主板:華擎 B150 killer
內存:十銓 DDR4 2666
顯卡:映眾GTX1050TI
電源:安鈦克VP550
機箱:安鈦克DP501
1、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來自德國的SSD專用測試軟件,可以測試連續讀寫、4KB隨機讀寫和響應時間的表現,并給出一個綜合評分。同時該軟件還自帶一個CompressionBenchmark項目,它可以給出一個曲線,描述隨著數據模型中可壓縮數據占有率(壓縮比)的增高,性能的變換情況。
Seq:持續測試,AS SSD會先以16MB的尺寸為單位,持續向受測分區寫入生成1個達到1GB大小的文件,然后再以同樣的單位尺寸讀取這個,最后計算平均成績而給出結果。測試一完畢,測試文件會立刻刪除。
4K:隨機單隊列深度測試,測試軟件會以512KB的單位尺寸生成1GB大小的測試文件,然后在其地址范圍(LBA)內進行隨機4KB單位尺寸進行寫入及讀取測試,直到跑遍這范圍為止,最后同樣計算平均成績給出結果。由于有生成步驟,本測試對硬盤會產生共2GB的數據寫入量。本測試完畢后,測試文件會暫時保留。
4K-64Thrd:隨機64隊列深度測試,軟件則會生成64個16MB大小的測試文件(共計1GB),然后同時以4KB的單位尺寸,同時在這64個文件中進行寫入和讀取測試,最后依然以平均成績為結果。本步驟也同樣產生2GB的數據寫入量。本測試一完畢,測試文件會立刻刪除。
Acc.time:數據存取時間測試,軟件會以4KB為單位尺寸,隨機讀取全盤地址范圍(LBA),寫入則以512B為單位尺寸,隨機寫入保留的1GB地址范圍內,最后以平均成績給出結果。

跑分來看屬于中等水平,持續寫入的素質一般般。4k隨機讀寫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88.44MB/s的4k隨機寫入還行。由于不知道具體具體主控方案,AS SSD Benchmark對于SSD測試苛刻是出名的,也不必過于計較。
這軟件對于新主控不太友好,以前試過好幾次新品SSD翻車了。
2、TXbench
TxBENCH是一款高效專業的固態硬盤性能測試軟件,TxBENCH最新版功能強悍,不但具備了基礎的測試項目,軟件還可以幫助用戶自定義測試項目,TxBENCH軟件便捷好用,支持自由設定測試的區塊大小、隊列深度等等,還有全盤寫入測試,FILE和RAW都支持。

TXbench的跑分就友善多了,不過,22MB/s的4k隨機讀取成績一般般,相信固件還得再優化一下。其他555MB/s的持續讀取,94MB/s的4k隨機寫入成績還是可以的。
3、CrystalDiskMark 6.0
CrystalDiskMark是一個測試電腦硬盤檢測工具,簡單易于操作的界面讓你隨時可以測試你的存儲設備,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字都可以選擇,還可測試可讀和可寫的速度.CrystalDiskMark能夠檢測硬盤的隨機讀取/寫入速度,連續讀取/寫入速度;測試隨機512KB,2KB,4KB讀取/寫入速度(隊列深度= 32)等,以此來辨別磁盤的性能及質量的優劣程度。

有意思的是,跑分倒是越戰越勇的感覺,我開始對SMI 2258XT主控的全盤模擬SLC Cache有興趣的說。
一般來說,現在主流的基本上是TLC的顆粒。這種顆粒非常吃緩存以及固件的算法,固件這個不好測試,我們還是換個方法來看看。CrystalDiskmark可以選擇測試的數據量,選項框里面1GiB那里就可以具體選擇。值得一說的是,GiB不等于GB。
GB≠GiB;1GB=1,000,000,000 Bytes;1GiB=1,073,741,824 Bytes。默認的是1GiB的測試,我們最高可以調到32Gib進行測試。



不少diy玩家常說,寫入量超過緩存就會瘋狂掉速。所以這個測試的意義就是通過選擇不同的測試數據量,模擬實際寫入,反推出具體緩存量有多少的玩法。
通過選擇8GiB、16GiB、32GiB三種測試量,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從8Gib開始就已經有一定的下降,不過幅度還是可以接受的是,隨著測試量的增加,跑分有一定的下滑,但是不至于出現網友口中的暴跌的問題。
4、HDtune pro 5.0
為了探究緩存的問題,我換一個軟件繼續測試。HDtune pro是最早期的磁盤測試軟件,但是某些測試方法和項目對于SSD測試還是有實際意義的。比方說,選擇具體的寫入量進行測試。前面的CrystalDiskmark只能選擇32Gib的測試量,HDtune pro可以選擇更加多。

不多說,直接選擇寫入60000MB的數據,出奇的是,曲線居然還是非常平整。正常來說,緩存的量一般在10GB上下,太大的話成本不合適。昱聯SSD的測試只能說是主控和固件的特定算法吧,實用性來說還是值得一贊的。
請留意上圖,我特意開著CrystalDiskinfo看寫入量,從新盤寫到400多GB,速度還行,這可以的說。

整體而言,昱聯SSD雖然跑分屬于中端水平,得益于慧榮SMI 2258XT的全盤模擬SLC Cache技術,對于掉速這一塊倒是玩得很出色。哪怕一口氣寫入60000MB的的數據,還是堅持不掉速,真如其口號一樣堅若磐石。
對于老平臺升級,新主機游戲盤或者是diy移動固態硬盤的來說,實惠的SATA3接口SSD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這次新品昱聯的算法,倒是更像一個長跑選手,持續數據寫入不掉速,很有特色的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