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OpenWeb開發者 1周前
在 GMTC 2018 全球大前端會議舉辦期間,高磊擔任主題演講嘉賓,并擔任 PWA 專場出品人。作為有近 10 年 Web 前端技術開發、管理經驗的開發者,高磊一直關注著 PWA 技術的發展。
2017年 6月10日,GMTC 2017 開幕,僅來自 Google 的工程師 Michael 分享了題目為《PWA:移動 Web 的現在與未來》的主題演講,國內尚沒有講師分享PWA 相關技術。
時隔一年,2018 年 6 月21日 GMTC 2018 專門設立 PWA 專場,阿里、美團點評、百度的各位講師們分別分享了主題為《從 UC 內核角度談談 PWA 技術在阿里體系的實踐及影響》、《跨容器高性能的離線化方案在美團的實踐和探索》、《在 PWA 中使用 App Shell 模型提升性能和用戶感知體驗》的演講。
相比于 GMTC 2017 ,從今年的分享內容以及現場聽眾的反饋可以看出,PWA 在國內已經進入到了技術應用階段。
PWA國內外發展
從 GMTC 2017 到 GMTC 2018 的一年多時間里,PWA 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發展。
國外發展
在今年 5 月份舉辦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基本上每個和 Web 相關的演講中都提到了 PWA。在 Google 的強力推動下,海外已經有相當多的站點擁有了 PWA 獨立形態。其中星巴克就是 Google 強推的一個典型的獨立 PWA 站點案例,海外的星巴克官網經過 PWA 改造,日活和月活增張了兩倍之多!
Google 在 2017 年的 Chrome Dev Summit 上,就提出了 PWA 作為獨立形態外的另外一層意義:Progressive Web Apps are just a higher bar for user experience. 從 Google 統計來看,改造 PWA 之后的網站轉化率平均提升 20% 以上!這種轉化率的提升說明了 PWA 具有提升 Web 體驗的能力。
國內發展
PWA在國內的發展相對緩慢,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國外“ PWA 站點”獨立形態的成熟站點,但是“技術無國界”,PWA 相關技術已經應用于國內的一些前沿互聯網公司。
PWA在性能優化上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美團點評的于秋同學在 GMTC 的演講中提到,在應用 Service Worker 對支付業務進行迭代后,性能提升了 22%,同時支付轉化率提升了 1%~2%。講師還提到,Service Worker 是一種標準化的技術方案,并不是什么“黑魔法”,不用過于擔心跨平臺的問題。通過現場問答、線下交流環節的火爆程度,我們可以看出 Service Worker 對性能優化的有效性已經得到了國內前端技術人員的認可。
PWA不單帶來了性能上的體驗提升,在用戶感知層面的東西同樣值得大家關注,App Shell 解決了 Web 頁面跳轉白屏、等待等體驗不佳的問題,給用戶帶來了完整的站點體驗。百度講師潘宇琪帶來了 App Shell 相關的分享。在演講中,宇琪提到使用 APP Shell 的兩點好處:
- 性能方面:使用 App Shell 模型可以將通用資源和動態內容分離,實現用戶訪問的快速響應;
體驗方面:App Shell 使得Web App 也可以擁有 Native App 每次點擊反饋之后的順暢交互體驗。
Service Worker、App Shell 在國內都已經有了應用實例,Web 的性能以及瀏覽、交互體驗也已經有了很多樣典型站點。那么 PWA 的獨立形態為什么遲遲沒有出現?具備“將 Web 站點添加到桌面”、“Web Push”消息推送的獨立應用何時到來?這個可能是留給各大內容、服務分發平臺以及廠商的思考題。作為前端開發者和互聯網從業者期待更早的出現答案。
PWA兼容性
Safari 在今年 3 月份發布的 iOS 11.3 版本中支持了 PWA 相關特性。 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主流瀏覽器都支持了 PWA 的相關特性。
目前支持 PWA 相關特性的瀏覽器
總結
目前,我們正在經歷著 PWA 給移動 Web 帶來的新變化,這種變化將會大大提升用戶瀏覽和交互的體驗。有體驗做基礎,有全球最頂尖的技術開發者做技術迭代,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著大量流量與用戶群體的 Web 生態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