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盤使用的步驟
識別硬盤 => 分區規劃 => 格式化 => 掛載使用
2、列出創建ext3、ext4、xfs、fat32文件系統的格式化工具及用法
mkfs.ext3 分區設備路徑
mkfs.ext4 分區設備路徑
mkfs.xfs 分區設備路徑
mkfs.vfat -F 32 分區設備路徑
3、開機自動掛載配置文件及6個字段
/etc/fstab? 設備路徑 掛載點 類型 參數(default) 0 0
4、刷新磁盤分區
partprobe
5、如何創建邏輯卷?
將眾多的物理卷(pv),組成卷組(vg),再從卷組中劃分邏輯卷(lv)
6、創建卷組myvg,再劃分出16G邏輯卷
vgcreate myvg /dev/vdc[1-2]
lvcreate -L 16G? -n? vo? myvg
7、如何擴展邏輯卷?
卷組有足夠的剩余空間,直接擴展邏輯卷空間; 卷組沒有足夠的剩余空間,先擴展卷組,再擴展邏輯卷。
8、對于格式化過的邏輯卷,擴容以后如何將新的大小通知Linux內核
如果此邏輯卷采用的是EXT3或EXT4格式,則執行“resize2fs 邏輯卷路徑”;
如果此邏輯卷采用的是XFS格式,則執行“xfs_growfs 邏輯卷路徑”;
9、shell腳本一般組成
環境聲明、注釋文本、可執行代碼
10、 >:? 將前面命令的正確輸出,進行重定向
2>: 將前面命令的錯誤輸出,進行重定向
&>: 將前面命令的正確與錯誤輸出,進行重定向
>&2: 將前面命令的正確輸出改為錯誤輸出
$()與 ` ` 反撇號:將命令的輸出結果作為參數
$#? 已加載的位置變量的個數(求和所有位置變量個數)
$*? 所有位置變量的值
$?? 程序退出后的狀態值,0表示正常,其他值異常,判斷上面命令是否執行成功
11、變量有哪些?
環境變量、位置變量、預定義變量
12、列出Shell環境中常用的環境變量及各自的作用
PWD:記錄當前所在工作目錄
PATH:記錄搜索可執行程序的默認目錄范圍
USER:記錄當前用戶名
LOGNAME:記錄當前用戶的登錄名
SHELL:記錄當前用戶登錄Shell
HOME:記錄當前用戶家目錄位置
13、列出Shell環境中常用的預定義變量及各自的作用
$0:當前所在的進程或腳本名
$$:當前運行進程的PID號
$?:程序退出后的狀態值,0表示正常,其他值異常
$#:已加載的位置變量的個數
$*:所有位置變量的值
14、SEL的三種工作模式?
enforcing permissive disabled
15、寫出創建聚合連接時針對熱備份的JSON配置內容
熱備份配置:
'{ "runner":{ "name":"activebackup" }? }'
16、臨時切換及永久修改SELinx
– 臨時切換:setenforce 1|0
– 固定配置:/etc/selinux/config 文件
17、RHEL7防火墻體系中的預設保護區域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public:僅允許訪問本機的sshd等少數幾個服務
trusted:允許任何訪問
block:阻塞任何來訪請求
drop:丟棄任何來訪的數據包
18、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查看默認區域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block? #修改默認區域為block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添加可以訪問的協議
firewall-cmd --reload? ? ? #重新加載防火墻所有配置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firewall-cmd --zone=block --add-source=172.25.0.10源IP地址的添加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forward-port=port=5423:proto=tcp:toport=80
客戶端訪問172.25.0.11:5423服務端將其請求轉發給本地的80端口
19、? ?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 ? ? ? ? ? ? ? 默認的端口:80
https:安全的超文本傳輸協議? 默認的端口:443
ftp:文件傳輸協議? ? ? ? ? ? ? ? ? 默認的端口:21
tftp:簡單的文件傳輸協議? ? 默認的端口:69
telnet:遠程管理協議? ? ? ? ? 默認的端口:23
DNS:域名解析協議? ? ? ? ? ? 默認的端口:53
smtp:用戶發郵件協議? ? ? ? 默認的端口:25
pop3:用戶收郵件協議? ? ? ? 默認的端口:110
snmp:網絡管理協議? ? ? ? ? 默認的端口:161
17、samba服務安裝軟件包、服務名、配置文件
samba smb? /etc/samba/smb.conf
18、搭建一個samba服務
安裝samba服務端和客戶端
19、搭建一個ISCSI服務
安裝targetcli包
20、RHEL7搭建iSCSI服務端與客戶端需要安裝什么軟件
服務端:targetcli
客戶端:iscsi-initiator-utils
21、客戶端為了識別和加載iSCSI網絡磁盤需要啟動服務有哪些
客戶端:iscsi(加載iSCSI網絡磁盤)? iscsid(刷新客戶端iqn名稱)
22、在虛擬機desktop0上搭建MariaDB數據庫服務,并將數據庫管理密碼設為redhat
裝包:yum? -y?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
起服務: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
更改密碼: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redhat'
測試密碼登陸:mysql? -uroot? -predhat
23、新建一個庫newdb,并授權用戶zhsan對此庫具有全部權限(密碼為redhat)
CREATE? DATABASE? newdb;
GRANT? all? ON? newdb.*? to? zhsa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redhat';
24、如何查出Contacts庫base表內所有記錄的數量
SELECT? count(*)? FROM? Contacts.base;
25、簡述HTTP、HTML的含義及作用
HTTP指的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主要為網站服務器程序與瀏覽器之間傳輸網頁定義相關的標準。
HTML指的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是靜態網頁文件的標記規范。
26、已知Web站點server0的網頁目錄位于/var/www/html,那么對應與網址http://server0/private/的服務端文件是什么
URL網址的/對應Web服務端上DocumentRoot指定的網頁目錄,其后的URL路徑也對應到服務端網頁目錄下的子目錄;當未指定網頁文件名時,默認首頁為index.html。
因此,此題對應的服務端文件應該是/var/www/html/private/index.html。
27、簡述實現基于域名的多個虛擬Web主機時基本的配置內容/etc/httpd/conf.d/httpd.conf
ServerName? 站點1的DNS名稱
DocumentRoot? 站點1的網頁根目錄
ServerName? 站點2的DNS名稱
DocumentRoot? 站點2的網頁根目錄
28、調整httpd服務配置,拒絕172.34.0.0/24網段的客戶機訪問/var/www/html/doc目錄
Require? all? granted
Require? not? ip? 172.34.0.0/24
29、在啟用SELinux保護的情況下,如何允許httpd開啟8909端口
semanage? port? -a? -t? http_port_t? -p tcp? 8909
semanage? port? -l? |? grep? http_port? ? ? ? ? //確認結果
30、簡述postfix郵件服務配置中myorigin、mydestination語句的含義
myorigin = desktop0.example.com? ? ? ? ? //向外發郵件時標記的來源域
mydestination =? ? ? ? ? ? ? ? ? ? ? ? //判斷為本域郵件的依據
31、簡述使用mail命令發信、收信的基本操作
mail 發信操作:
mail? -s? '郵件標題'? 收件人[@收件域]...
mail 收信操作:
mail? [-u? 用戶名]